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章 氏族的没落

    商汤等待的时机来了,此时恰逢商朝遇到百年一遇的旱灾,据历史记载是赤地百里。=己已经占了天时地利和人和,故商汤聚集了一大批不服从夏朝管理的诸侯,在他们的根据地进行了联合。

    而在夏桀那一边也进行了会盟,不过既然是多方势力的会盟,自然有不服从管理的诸侯。所以夏桀就打算杀一儆百,但是在杀鸡的时候,夏桀的刀子却因为杀鸡而变地不再锋利。

    但俗话说烂船还有三千钉,夏朝经过了几百年的传承,虽然一度出现中断,但是夏桀明面上的拥护者也不少,而东部地区的三个属国,彭性的韦、己姓的顾和己姓的昆吾,这三个属国是夏桀忠实的手下,特别是对于针对商汤。

    夏桀二十二年,夏桀的注意力真正地转到了商汤的身上,因为商汤的动静越来越大,已经不得不让夏桀出手了。此时的商汤手里握着几张大牌,总的来说是可以与夏桀一战的。

    但是夏桀毕竟是夏桀,手握着九夷军队,这张牌的重要性和斗地主中的王炸是一个级别的。但是出过的牌自然就不算底牌了,虽然夏桀已经将商汤囚禁,但是在伊尹和仲虺的糖衣炮弹攻势之下,夏桀还是放松警惕做出了放虎归山这样的举动。

    反正也没有几个忠臣或者是脑袋清醒的大臣来劝告夏桀,当时夏朝的大臣们多是阿谀奉承之辈,那些敢于直言劝谏的大臣也不是没有,不过等夏桀杀了几个之后,那些头脑清醒的大臣也闭上了自己的嘴,但他们下一次开口的时候,夏朝已经成为了历史。

    或许夏桀也不会想到自己那天的决定加速了夏朝覆落进程,这里用了加速一词而不是避免,因为商汤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周武王姬发也是一个能文能武的人物,根据当时父位子继的传统,就算夏朝还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覆灭的结局还是不能避免的。

    或许商朝不会成为最大的赢家,但是总会有一个最为强大的诸侯慢慢一统天下,虽然这个天下也就是小半个上海市的规模。

    而夏朝的灭亡也意味着氏族社会迎来了它的末路,所谓的氏族社会也叫做氏族公社。当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经济组织的单位。

    通常一个氏族有十几个到几十人甚至几百人不等,而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祖先,这个所谓的公社自然就是同吃同住,而工具这些东西都属于集体,食物也是大家一起分配,听起来有点像后来的人民公社,大家一起劳作一起吃大锅饭。

    而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也是根本区别就是人有着社会性,而这种聚集的形式和动物的聚集是截然不同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们开始了这种氏族形式的聚集,采取的制度自然就是氏族制度了。

    除了一起生活之外,氏族里的人会一起战斗,有共同的信仰(也就是崇拜的对象),不过初期的氏族还是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状态,也就是没有父亲这个说法,也就是母系氏族时期。

    大概在一万年前,母系氏族里的全体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老祖母,其地位和国外的夏娃是一样的。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女性所主导的采集和渔猎占了主导地位,而后来出现的农业和饲养业更是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

    而妇女主持的手工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所以后世的女子手都比较巧,这是一种血脉的传承,而男人自然没有这一项。而陶器的发明与制作也是在这段时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这一刻开始闪闪发光。

    因为当时的男人普遍还没有将打猎这个技能点满,所以但是的劳动主力就是女人,这可不是什么所谓的妇女能顶半边天,而是女性一手遮天,女性对于财产的支配权大于男性,而氏族家庭的主体核心也是女人而不是男子。

    在当时种地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当时土地还不算肥沃,基本上种植一次就要换一个地方,也就是所谓的刀耕火种。

    刀耕火种就是迁移农业,先用石头做的斧子砍树,然后用火点燃这些草木和植物的根和茎,焚烧过后剩下的草木灰就成了肥料,之后就是播种等收成了,不过这种地每次只能收获一次。

    虽然后来石斧改成了铁斧,但是总共改变不了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所带来的弊病。

    浙江的河姆渡文明、河南的前仰韶文化、西安半坡文化、东北的红山文化都是母系氏族文化的代表。

    但男人毕竟身强力壮,打猎这件事情多来几次总能掌握。

    大概在过了5000年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渐渐的,氏族时期的主要类型由母系氏族转变为父系氏族,也就是从女权转变到男权,在此期间发生的权利更迭必然是伴随着无数的鲜血,每一个阶级的更迭也是如此。

    当时的主要文化遗址有后期的仰韶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和山东的龙山文化。

    父系社会的转变其实是人类发展中重要的一步,因为氏族背后代表的是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而人类社会中每一次劳动力重大改变都会引起不小的波澜。

    例如后来工业革命,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贫富差距的开始。而父系氏族中,劳动力的增长就意味这剩余劳动价值,私有制逐渐萌芽,贫富差距也渐渐出现。

    而之后的氏族内部成员只有五代,在第六代的时候就要分家,变成一个个分裂的小氏族,也就是所谓的开枝散叶。氏族的首领自然是体格最强大的人来担当,也即是崇尚武力,没有什么是一拳头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两拳。

    而第六代分出去的氏族也有他们的名字——胞族,就像是细胞一样拱卫着那个最初的大氏族。时间长了,人数也多了,这个更大的组织就有了新的名字——部落。

    而部落与部落之间也不是不能沟通,如果两方有着相同的血缘或者是相同的语言和信仰,那么这两个部落或许就会成为一个联盟,而联盟内部的成员自然也是可以不断的增加。

    而且他们会选出一个盟主,也就是掌握军政大权的首领,这种大型的组织已经初步有了民族的一些性质,不过有时候人数或许是一个较大的影响因素,人不够自然形成不了什么气候。

    夏朝之后,虽然氏族逐渐消失了,但是新的宗族和世家缓步走上了华夏历史的舞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