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尘予记得方才还是天光初亮,现在就已经是日暮西斜,按爷爷的吩咐找到丹药,拍碎蜡封,里面是一颗用蜡纸包裹的黄色药丸,轻轻一嗅,人参黄芪特有的苦甜之气沁人心脾。没来得及品尝,药丸就随着津液入了腹中,唇齿留香回味无穷。一粒辟谷丹能抵凡人一月之食,不过像尘予这样的修行之人,行炼精化气之法不过一日便可吸收干净。爷爷在抽屉里放了两颗辟谷丹,就是要尘予在两天内潜心修行。
从乾坤袋中拿出仙符,清光顿时辉映在书房中,尘予抚摸着手中的仙符,感受仙符上流动的仙灵,不知不觉间沉入到了心静如水的地步,一道灵识探出,小心翼翼的接触仙符。只觉得“轰”的一下,一股宏大到令尘予战栗的气息,在尘予脑海中爆发,天道如山,众生攀登于其上,有些碌碌无为,终日流连山脚下,不得见天地真意,此之谓凡,芸芸众生皆为此流。继而上行,初始攀山,得见缤纷世界,奥妙玄理,得知天地之大,攀山之始,修行之始。继而山腰,得见半步天光,无量景色,下临视之,众生纷纭,得一超然。再到山顶,得见万里长空,天地之宏伟尽在眼下,不复懵懂,下临视之,人为蝼蚁,不再挂碍于心,仙道有成。再到高处,便是拔地飞升,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
以人间来论,从未有孤高之峰,都是连绵的山脉,有主峰,有次峰,有的山路宽广平整却通向深渊,有的狭窄逼仄却能通往山顶,有时却又相反,大路通天小路落地。所以,当在山外要登山之时,要明心见性,寻找自己的道路攀登高峰,又要在山路上时时警惕,求道之难,既要有“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警醒,又要有万化随心,心随意动的决断。
尘予看这求道真景,终于明白求道求得是什么了,明白了万法随心,明白了成道之路,当他明白了这些的时候,顿时心海之中的那一点灵光放出万丈光芒,照彻心海。光芒并无温度,却如烈火般焚尽心海之中隐藏的各种负面和阴暗情绪,懦弱、犹豫、傲慢、自私、贪婪、**......尘予只觉心灵澄澈再无挂碍,到了这一步,他知道,这一关算是过了。紧接着四肢经脉之中奔腾不息的气血,瞬间沉静下来,缓缓却又不可阻挡得在体内运行,尘予知道,自己已经达到了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境地,只待气血混合自身灵气在丹田百川归海,就可以开辟气海,着手凝立紫府了。
从心海中抽出意识,尘予看到仙符灵光熠熠的玄妙景象,不由得再叹一声,“好宝贝!”
视线脱离仙符,看到书房墙上挂着的电子钟,已是凌晨,尘予就坐在这书房里参悟仙符已经有十几个小时,活动活动有些僵硬的筋骨,感觉有些饥饿,就把另一颗辟谷丹服下,意识再次沟通仙符,开始新一次的体悟。
这一次,尘予没有做个旁观者,而是投入进去,做个登山者。起初,不知真山何处,盲目攀登,结果反反复复,止步于山脚。再而登上山腰,却不小心一步踏错,跌入悬崖。再而走入歧途,虽至山顶,却不是初心所愿。最终登上峰顶,却被山风吹下......种种经历,种种感受,种种情绪如那山风般动摇着尘予的道心,尘予始终不为所动,随着时间的流逝,尘予自最初时遇风摇摆,到后来的不动如山,再到心动风起、心静风息,尘予终于明白了先辈所说的“烘炉锻青锋,红尘炼道心”是何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