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0、入京谢恩,点破大事</p>
次日。请百度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p>
刘辩书写一封密信,交由太史慈亲自送出。</p>
同天午时,北海相孔融来到洛阳,面见洛阳王,询问大王与王妃的病情。</p>
孔融并非因病情而赶来,而是向皇帝陛下表,感激洛阳王解除冀州之乱,并为原青州黄巾百姓找到合适的去处,表示感谢。</p>
虽然那三十余万百姓是黄巾军的家属,但那毕竟是青州百姓。</p>
再有,最近一段时间内,已将北海治理的相对完善,只待春暖花开,可以遵从洛阳王提出的‘屯田制’,加大粮食的存储等问题。</p>
实际,各个地方的望族、世家并不希望将土地交出去,那毕竟是祖赚来的。</p>
可如今,陛下不仅同意,还支持洛阳王提出的‘屯田制’问题,故而各个地方的世家望族不得不配合。</p>
除此之外,更加重要的则是响应陛下与洛阳王的号召,不做第二个公孙瓒。</p>
另外,孔融因大王二次征讨董卓没能参加,表示万分懊悔,于是向洛阳王谢罪。</p>
实际,即使孔融不说,刘辩也知道,当时曹操正和黄巾军打得如火如荼,很难穿过战场赶赴洛阳。</p>
故而,刘辩表明态度,没有责怪他。</p>
孔融连连叩首作揖,离开洛阳直奔长安而去。</p>
……</p>
两日后。</p>
兖州曹操命人送来书信。</p>
信说,三十余万百姓已经在赶来的路,其他则是关心大王与王妃的身子,并且遵从大王提出的‘屯田制’,加大生产力。</p>
对于屯田制,刘辩表示很欣慰,至少他曹操不惹出乱子之前,还能够听他刘辩和陛下的话。</p>
不过,刘辩知道,他曹操在撒谎!</p>
虽然曹操没在信提到其他,但刘辩已经通过侍伏完,得知曹操的父亲曹嵩被徐州陶谦杀害。</p>
此时的曹操,正在调集兵马,准备发兵徐州,找陶谦寻一个说法。</p>
所以,目前曹操粮草不济,否则不会急着将三十余万百姓送来三辅。</p>
至于先前没有急着送来,那是因为刘辩患有眼疾,若百姓们在路出现意外,只会给洛阳王添堵,在陛下面前不好交代。</p>
然,刘辩并不担心曹操会夺下徐州——</p>
刘辩通过史料得知,曹操发兵徐州,陶谦退守郯县,之后,曹操因军粮将尽,不得不撤军。</p>
次年夏,曹操再征徐州,略地至东海,所过之处大肆杀戮,一路“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p>
东郡守备陈宫对曹操不满,于是与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从事郎许汜及王楷等同谋叛乱,迎吕布为兖州牧。</p>
如今,随着刘辩重返汉末,张邈、张超已经死了,陈宫等人即使反叛曹操,也未必敢迎接下落不明的吕布入主兖州。</p>
董卓被当今洛阳王所杀,吕布作为旧部下落不明,若敢出现,刘辩必然第一个派兵杀去!</p>
陈宫是何等聪明?</p>
以卵击石的事,他是不会干的。</p>
更何况,随着洛阳王威名在外,他曹操在杀向东海的路,未必敢大肆杀戮,否则刘辩不会轻饶!</p>
……</p>
次日。</p>
皇帝陛下发布诏令,因北海相孔融功劳卓著,特敕封青州牧。</p>
消息传到洛阳时,刘辩并没有意外,反倒极为自然,甚至是意料之。</p>
也正是因为刘协此举,刘辩发现小皇帝刘协开窍了。</p>
为什么这么说?</p>
经过刘辩坦诚相报,刘协不仅意识到汉室的危险处境,还发现诸侯们的小动作。</p>
即使刘协没有像刘辩那样,秘密组织搜集情报的队伍,可他是皇帝,岂会没有忠于汉室的老臣告密?</p>
所以,随着孔融抵达长安,顺便参了兖州曹操一本,他并非是有意打小报告,因为曹操违背朝廷的章程,私自发兵徐州,于理不合。</p>
可刘协正因为曹操立功,敕封他为兖州牧,此时若对他加以惩处,世人会怎么说?</p>
先给颗甜枣,反手是一巴掌吗?</p>
自然不会。</p>
于是,刘协将此事记在心底,差人前去查证,倘若当真无缘无故发兵徐州,定会治曹操的罪。</p>
假使曹操当真仗势,为所欲为,无疑是第二个袁绍,即将夺取汉室的土地啊!</p>
至于孔融,他在北海设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颇具政声,加如今少了黄巾军滋扰地方,他反而治理的更好,于是敕封他为青州牧。</p>
……</p>
此时,刘辩所担心的倒不是吕布、袁绍等人的下落,反倒是即将发生的大事,以及进入官渡的青州百姓们。</p>
面对即将发生的大事,刘辩不知如何开口,否则必然遭到怀疑。</p>
于是,刘辩想了一个办法,在孔融折身返回、途径洛阳之后,带王妃唐婉,赶赴长安感谢陛下的关心。</p>
按照常理,得到天子关怀的臣子,理应当面表示感谢。</p>
然,如果刘辩不是因为有口难言,断不会亲自赶赴长安谢恩,反而会随便找个理会,写封书信表示感谢。</p>
刘辩抵达长安后的第二天,带着王妃唐婉入宫谢恩。</p>
由于宫规矩,女眷不便进入未央宫,导致唐婉在外等候,由典韦、赵云等人守护。</p>
未央宫,大殿。</p>
武百官施行大礼之后,小黄门开始熟练的开场白。</p>
随后,刘辩作揖道:“启禀陛下,青州三十余万百姓已经抵达官渡,本王已命人前去迎接,谨防路发生意外。”</p>
刘协昨日便知刘辩来此,却并未多虑,因为他早在孔融的口得知,王兄康复的消息。</p>
想来,洛阳王此行是来谢恩的。</p>
刘协一念及此,心里非常暖和,倒不是王兄知恩必报,而是他的心里装着汉室、装着他这位皇帝。</p>
兄弟友善,何愁千秋大业不成?</p>
黄巾贼扰乱汉室已久,桓、灵二帝倍感头疼。</p>
可黄巾未除,十常侍与大将军何进之间展开争夺,随后是董卓乱政。</p>
董卓的出现是庆幸,也是不幸。</p>
庆幸的是,随着他的出现解决了宦官与外戚的纷争。</p>
不幸的是,他董卓只手遮天,把持朝政,百姓们苦不堪言。</p>
如今好了,随着洛阳王除掉董卓,因‘屯田制’收降黄巾贼,解除桓、灵二帝头痛之苦,功在千秋啊!</p>
如此,兴大汉,指日可待!</p>
“王兄免礼!”刘协伸手虚扶,欣慰的笑道:“有王兄分忧,乃寡人之幸,汉室之幸!”</p>
“陛下言重了,这些都是本王应该做的。”刘辩谦虚恭谨,作揖施礼。</p>
不消两刻钟,道尽一些琐事之后,散了朝会。</p>
不多时,刘辩带着王妃唐婉,前往偏殿谢恩,并试图点破即将发生的大事。</p>
(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