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p>
原本陆云舟只打算速战速决,说完自己的见解便快些结束离开,只因后面同刘琨和方世华商量的事情,才是更加重要的。品書網( . V m)</p>
但当礼法之争这个命题摆在陆云舟的面前的时候,陆云舟脑海却是忽地灵光一闪,联想到了几天后将要被他亲自推向这个时代的科举制。</p>
在战国时期推行科举制,和后世华夏历朝历代的科举制会有一个根本性的不同--</p>
后世的华夏是儒家一家独大,科举考试只需要考察儒家的四书五经便可。但战国时期,却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无数的流派百花争艳、竞相绽放,在这片广阔的土地同台较量,这场考试需要考察的内容,便注定不可能如此简单!</p>
在这片时代的大擂台赛,儒、墨、道、法四家轮流守擂,台下还有阴阳家、纵横家、名家、兵家、农家、轻重家、神仙家等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瞅准机会便随时有可能跳擂台和面的大佬们掰掰手腕,亮亮肌肉!</p>
到底哪一个流派更适合治理国家,更有能力主导这片广阔的华夏大地,这绝不是陆云舟想要做出的最终抉择!他也并不希望国家举办科举制这样的抡才大典,最终会成为诸子百家互相较量,成为流派纷争的擂台赛,而失去了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初衷!</p>
较量,可以!但要公平较量!</p>
竞争,可以!但要良性竞争!</p>
陆云舟绝不希望发展到最后,将考场的争端,延续到朝堂之,演变成明朝后期那种你死我活的党争!</p>
除此之外,科举制的目的,是为了给国家选拔真正有能力的人才,而不是为了选出来一群死读书的学霸!</p>
因此陆云舟也绝不想要看到,最终选拔出来的人才,会像华夏历朝历代那些士大夫一样,学了一辈子、考了一辈子,强行把自己变成一个只会啃书本的书呆子,装了满肚子的学识,却没有丝毫与之相匹配的实干能力,当了官之后,还得依靠幕僚、师爷的辅佐提点,才能艰难地处理政务!</p>
因此陆云舟忽地升起了一个念头,是在科举制问世之前,要为这一个可能发生的隐患,打一剂预防针!</p>
同样的,这也是一个为科举制舆论预热的极好机会!</p>
这些念头仿佛一道道惊雷,在陆云舟的脑海瞬息掠过,想明白一切的陆云舟回过神来,对着那两名同学微微一笑,道:“礼法之争,这是一个经典的辩题,已经被无数的前辈辩论过,挖掘了几乎所有的观点、所有的事例,好的坏的都被人说过,所以你们陷入了困境,到了辩无可辩的地步,是吗?”</p>
那两名同学闻言,俱都面庞一红,回想一下,他们之前虽然辩论地无激烈,两方观点你来我往,看似辩得很热闹,但追究起来,却都是一些拾人牙慧的老生常谈,只不过这道辩题的前例众多,才让他们拼内力拼了那么久。</p>
陆云舟一看他们的表情知道了,事实如果此场辩论当真出了什么新颖的观点,那名同学在给自己介绍的时候,绝不可能绝口不提,而围观的学子们,也会先邀请自己观战点评,而不是二话不说拉自己这个场外援助来说话。</p>
陆云舟微笑道:“当一条路已经走到了死胡同,没有必要再走下去了,钻牛角尖是很难得出想要的答案的。这种时候,或许换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反而会得到新的收获!”</p>
那两名同学连忙惭愧地点头应是,而围观的学子们则都眼前一亮,细细琢磨陆云舟这番话,顿时感到受益匪浅。</p>
那些围观的贵族仕女们的眼神则更加地热烈了,一个个崇拜又爱慕地看着陆云舟。</p>
陆云舟看向那名儒家的同学,问道:“这位同学,我想请问你一个问题,同是圣人门下七十二贤人,宰我与子贡的为政能力,谁更高明?”</p>
那名儒家的同学闻言一怔,随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自然是子贡!”</p>
陆云舟微微一笑,没错,同为孔子门下,同为七十二贤人之一,宰我在齐国做临淄大夫的时候,跟随田常作乱,全家都被灭门,而子贡则与之恰恰相反,干出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外交成果--“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p>
陆云舟又问道:“同是遵循周礼,曾子与周公的为政能力,谁又更高明?”</p>
那名儒家的同学愕然,前一个问题他还能理解,但这个问题他完全想不通了,为何陆云舟会将这两个人并列在一起?</p>
这不是废话吗?周公可是儒家孔子还要伟大的圣人,若不是他开创了“分封制”,不会有周王朝八百载的基业,若不是他制定了礼乐,压根不会有儒家这个流派!</p>
哪怕是孔子在周公的面前,都根本算不什么,一辈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的曾参,又如何能同先圣相提并论?</p>
那名儒家的同学实在想不通陆云舟问这个问题的意义在哪里,但考虑到陆云舟“仙”的身份,想来说什么都必然是有深意的,便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曾子虽是贤人,终究不能同先圣相媲美,自然是周公更加高明!”</p>
陆云舟笑着点了点头,又转向那名法家的同学,问道:“这位同学,可否请问你,同是法家之人,子产和管子的治国能力,谁更高明?”</p>
那名法家的同学虽觉这问题问的怪,不过看过之前陆云舟已经问过另一名同学类似的问题,便也回答道:“子产虽是郑国贤相,但是起辅佐齐桓公首霸的管子,终究还是有所不如的!”</p>
陆云舟又问道:“那么同为法家之人,吴起和李悝的治国能力,谁又更高明?”</p>
那名法家的同学思索了片刻,说道:“单论治国能力,李悝自然是高于吴起的!”</p>
毕竟李悝变法造了战国第一霸主魏国,并且将霸业成功延续了两代半,而吴起变法虽也使楚国强大起来,但却太过于激进,导致贵族强烈的反扑,其变法成果最终不过昙花一现!</p>
周围围观的学子们渐渐开始窃窃私语了起来,谁都不明白陆云舟问这些问题的意义何在。</content></p>
</p>
百度搜索更新最快的小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