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定和徐莹享受着这难得的两人空间,跟上次一样,谁都不谈感情的事,你一言我一语,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
两个人很轻松地吃了顿饭,张文定简单的跟徐莹汇报了一下自己近期的工作,而且他也把来白漳的目的说了一下。
徐莹不像以前一样,教张文定如何去处理一些事,他现在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己说多了也是废话,她只是频频点头,让张文定多注意身体,不要把自己搞得太劳累。
这种出于真心的关心,让张文定很是感动,跟燃翼自己那些下属阿谀奉承的虚情假意相比,徐莹的话才会让他感受到什么叫温暖,什么叫感情。
这时候,他不免有些感叹,还是要有个女人在身边才好啊。
可惜,武玲不会跟他一起住在燃翼,徐莹也以工作为主。唉,他在燃翼,还有单身日子要过啊!
跟徐莹好好地疯狂到疲惫了,张文定才回燃翼。
虽然两人都有些不舍,但毕竟他们有着各自的生活状态。很多时候,有些事情偶尔的去做一次,那才是人生中最大的享受,即便你很想去做,但迫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也注定了这件事情不可能长久下去。
距离也是一种美啊!
带着这种感慨,带着对徐莹的不舍,带着从省交通厅要下来的钱,张文定回到了燃翼县里。
县里沸腾了。
吴忠诚都办不成事情,张文定却办成了!
这事很快在燃翼县传开,很多乡镇里又在开始考虑是不是和张文定稍微走近一点。至于投靠张老板,嗯,也不是可不可能啊!
吴老板在燃翼呆得太久,早就传言要走了,而看张老板这个架式,明显要是要燃翼干出成绩的嘛。
这么一比较,张文定的人气又涨了一截。
毕竟,他能给燃翼办实事,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办得成。暂且不去考虑张文定是通过什么渠道办到的,做事看结果,这在官场上是亘古不变的定律。
县里这个情况,就让吴忠诚很不爽了。
不管是地市还是区县,在拨款到位之后,这个拨款能够百分之百用于这个款子所对应项目的,还真是不多。
这里面,有一个截胡的问题,纵然是戴着帽子下来的款子,该截胡的也要截;还有一个问题,纵然是没被截胡,专项款不专项,被挪用的情况也很常见。
张文定要回来的钱,是专项款。
光靠这些钱整修那段国道当然不够,不过也差不了多少了。
修路嘛,钱总是边修边找的,不可能等到资金完全到位了才动工。
这一点,谁都明白。
还有一点,也是谁都明白的。
那就是,纵然修路的资金还有一点缺口,但上面拨下来的这一笔,想要完全用到修路上,那也有点想当然了——修路只是总数要那么多钱,又不是马上就要用那么多,先扣点出来,应付一下当前所急需用钱的地方吧。
这种搞法,也一直就是燃翼县的惯例。
心中一不爽,吴忠诚就自作主张,拿出了一点钱,准备去修两条乡村公路。
这个事情,张文定懒得管,也没权力去管。
虽说钱是他要回来的,可前期工作,却是县政府那边在跑,他要回来钱,县委县政府感谢他,可他要想现在就把手插到交通工程里去,那他敢伸手,别人就敢剁爪子了——你是县委专职副,不是县府常务副!
纵然是常务副,想要插手分管交通工作的陈从水的工作,也很难插得进去——陈从水虽然不是常务副,可怎么着也是县委常委啊!
张文定懒得去管这些事,他现在需要的不是政绩,也不是真金白银,他需要的是人气,需要的是在燃翼能把自己的威信树立起来。而且对于吴忠诚,张文定也不想过于的得罪了他,毕竟当前很长一段时间,吴忠诚的势力在燃翼还是远远超过于自己的。
张文定的影响力在燃翼比吴忠诚要差许多,但这段时间,他的声望却在成几何倍数增长,现在他能把省交通厅压着的钱拿到手,他的能力可见一斑。
很多人都不傻,靠上一个有实力的领导,要比自己苦苦奋斗几十年要强得多。
基于这个想法,很多人都想方设法投靠张文定,而张文定看似是来者不拒,但实际上,他却把这些投靠过来的人分了几个层次。
有些是有能力的,有些是没能力的,有些是真心投靠的,有些是想脚踩几条船的。
这识人的本事,张文定还是有一些的。虽说不可能丝毫都不看走眼,但大部分,他心里也有数。
目前的情况下,只要是他觉得又潜力培养的干部,他都毫不吝啬的收在自己门下。他觉得,有人气才能有成绩,有追随者,万事才好办。
面对这种情况,吴忠诚很郁闷,但这种现状他改变不了。
这本身属于人家心甘情愿的事,虽然在某些方面,吴忠诚可以发一下威,展示一下自己的威严,可毕竟张文定太过于突出,而且他也不想太得罪人。
吴忠诚不傻,他若是得罪的人多了,那张文定那边就会更加的人丁兴旺。而且,投向张文定的,还是以副科居多。
正科,特别是重要部门的正科,张文定掌握得并不多。
所以,吴忠诚也就默许了,装作睁眼瞎,就当看不见罢了。
你张文定不就是在省里要了点钱回来么,哼,有什么了不起,就算你扑腾的再欢,你也是我的副手,跟我比,你起码还隔着个姜富强呢。
况且,这毕竟是县里的一点成绩,吴忠诚也不至于把张文定的成绩一巴掌拍死。
他是班长,要掌控的是全局。张文定这个副手既然有能力,那就多让他发挥能力嘛,不管有什么成绩,都少不了他这个班长的。
……
这件事情过了没多久,张文定竟然遇到了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命中注定,而或是因为达到了量变到质变的节点,张文定又一次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