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最快更新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恭喜进入前情回顾环节, 能找到隐藏的彩蛋哦!  石咏借了家里一张小桌, 一只小几, 在琉璃厂西街上摆了个小摊儿。

    他的摊子上摆着亲手补好的那只成窑碗, 碗下押了一张纸,“专修各类古董古玩,硬片硬彩。”

    “硬片硬彩”乃是这个行当里的行话,所谓“硬”者, 以古瓷为主,旁及古铜器、三代鼎彝、汉魏造像、唐三彩之类。

    石咏最擅长修复的就是这个“硬片硬彩”,其余如古书画、字幅、中堂、对联、横披之类,他则更喜欢鉴赏,而不长于修复。

    在琉璃厂摆摊摆了一天,过来问津的人不少,但大多是寻常百姓, 觉得新奇。一问价格,立即被吓回去了:“我说这位小哥, 你修个碗, 怎么比买个新碗还要贵啊!”

    石咏淡定地回答:“什么时候您想修个比我要价贵十倍的碗,找我,就对了!”

    “切——”

    来人嗤笑一声,转身走了。

    也有做不同工种横向比较的:“小哥,我看旁人做锔瓷的, 价格比你便宜得多, 你降降价呗!”

    “锔瓷”, 是修补瓷器的另一种方法,是在瓷器裂纹两侧钻孔,打上铜锔钉将瓷器重新固定,同时也用蛋清加瓷粉修补裂缝。这种修法比石咏的“金缮”更为普及,也要便宜得多。

    石咏一抬眼皮:“什么时候您想修个薄胎碗,薄到锔钉都打不进去的那种,找我,就对了!”

    来人也只是随意问问,听石咏这么说,一笑,也走了。

    已是仲春天气,在户外呆着却还嫌冷。石咏在免费解答各种器物修补问题的过程中,喝了整整一天的冷风,到了傍晚,他摸着空空荡荡的瘪口袋,回家去了。

    他这是头一天出摊儿,石大娘则在家整治了几样他爱吃的菜在家里等他。石咏刚走到胡同口,就觉得那香味儿直往肚里钻。俗语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石咏精神上虽然并不执着于口腹之欲,可是这副身体却肚子咕噜噜叫个不停,闻见这香味儿,简直是胃口大开。

    可巧在饭桌上,二婶王氏开口问了一句石咏今天生意的情形,石咏筷尖本来已经挟了一块肉,听见王氏这么问,只能尴尬地笑笑,将那块肉塞到弟弟石喻的碗里,柔声说:“喻哥儿,多吃点。”

    他做了一番自我建设,才厚着脸皮对母亲和婶娘说:“今儿头一天,我才晓得,想要开张……真是挺难的。”

    岂料石大娘和王氏都没说什么,王氏依旧是那副温温柔柔的样子,石大娘则更多鼓励儿子几句,说是做生意都是一步步起来的。

    然而石咏却知道,其实也不是没有捷径,他只消拉下脸,去“松竹斋”看看杨掌柜回来没有,或是直接去找店主老板,说自己就是当初给那靳管事出主意修插屏的小伙子,没准儿就能得店里高看些,赏口饭给他吃。

    只是石咏骨子里有股傲气,再加上研究员做惯了,总觉得耻于求人,但凡还能靠自己一天,就还不想在人前低头。

    所以他又一无所获地坚持了两天,喝了两天的西北风。

    *

    现实给了石咏沉重的一击。两天之后,石咏已经暗下决心,要是再没有任何进项,他就一准拉下脸,爬上“松竹斋”去求人去。

    石咏是个非常清醒的人,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眼下对他来说最要紧的是他的母亲兄弟家人,要是连这些人都养不活,清高管什么用,尊严值几个钱?

    他明白这道理:先活着,再站起来。

    岂料正在这时候,事情来了转机。

    这天石咏的古董修理摊上来了两个人,一个是跛了一足的道人,另一人则是个癞头和尚。见了石咏摊上写着的“硬片硬彩”四字,登时来了兴趣。其中那名跛足道人当即开口:“这位小哥,古铜器能修不?”

    石咏没有先行答应,而是径直伸出手:“拿来看看!”

    跛足道人与癞头和尚对视一眼,都是眼露兴奋,跛足道人就从怀中取了两爿古铜镜出来,镜面上布满了青绿色的铜锈。

    石咏接过铜镜的两爿,只见这面铜镜乃是从正中碎开,裂成两半。他双手一并,见这面铜镜原本的形状是个瓶形,正中是一个圆形的镜面,周围修饰着宝相花纹,上面该是镜面把手,可悬可举。石咏接着便双手托起两片镜面,水平放置在眼前看了看,只见镜面大约是经过大力撞击,已经不再平整。

    检查过正面与侧面,石咏双手一番,将那面铜镜翻过来。

    古代铜镜大多是正面打磨得光滑,可以照人,而反面则铸有精彩纹饰。出乎石咏意料的是,这一面铜镜,正反两面皆可鉴人。只是在反面镜面周围铸着的是一圈瑞兽纹。

    石咏一低头,看向铜镜把手,只见上面铸着四个凸起的篆字。

    “风月宝鉴?”

    小篆对石咏没有难度,于是他诧异万分地将那四字一起念出了声。

    “是啊!此物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1”癞头和尚得意地说。

    石咏抬眼,冲眼前这一僧一道瞅瞅。

    “难道是哪家大户人家子弟,又得了什么无药可医的冤业之症,要靠这个救命?”

    他可是记得红楼原书里提过风月宝鉴,是王熙凤毒设相思局,整治无故骚扰她的贾瑞,贾瑞因此得了重病,无药可救,不得已才照这风月鉴的。

    一僧一道彼此对望一眼,一点也不怕被石咏窥破了秘密,两人一起笑道:“先备着,等要用的时候再修也来不及了。”

    石咏“嗯”了一声,继续低头检查这碎成两爿的“风月宝鉴”。

    他忽然觉得哪里不对,低下头去仔细端详这“风月宝鉴”的镜把。

    他记得原书里记着“风月宝鉴”这四字乃是錾上去的,也就是用“錾刻”的工艺,将小錾刀用锤敲打,在器物上雕刻出阴文的图案文字。然而这柄铜镜上的“风月宝鉴”四个字,则是阳文,是凸出来的。

    “假的!”

    石咏斩钉截铁地说。

    眼前那一僧一道登时被唬得变了神色。

    石咏则压根儿没顾得上他俩,继续低下头去看那柄铜镜。果然,越看破绽越多。石咏将铜镜平放过来,觑着“风月宝鉴”那四个字与镜把之间几个肉眼可见的焊点说:“字是后焊上去的。”

    他指着那四个字说:“甚至这几个字的铜质也与镜身的铜质不一样。”

    字是白铜的,镜身则杂质较多,似乎年代更早一些。石咏看出这一点,认为这是一件赝品无疑了,至少——绝对不是什么“风月宝鉴”。

    一僧一道的脸色转为凝重,两人彼此对视一眼,跛足道人却又转过头问:“这位小哥,且不管这一件到底是真品还是赝品,你且说说看,要将这两爿镜面合二为一,你……能修么?”

    若凭石咏原先那个眼里揉不得砂子的性格,此刻肯定直言拒绝了。

    可是这……好不容易才上门一趟的生意。

    再说了,这“风月宝鉴”,一旦修复了,真的能如书中所记的,那样神乎其神吗?

    石咏抬起头,双眼直视跛足道人,见对方一脸的期待。

    “你们也知道,这面铜镜,不仅是一件赝品,更是由不同时期不同工艺拼接而成的,修起来难度更高。”

    石咏特地强调了。

    “所以呢?”一僧一道渐渐觉出些不确定,也不知石咏肯不肯修。

    只见石咏一点头:

    “得加钱!”

    松竹斋的杨掌柜替石咏备下了所有“金缮”需要的材料,包括大漆、金粉、红漆等等,另外还附赠了一些工具。

    除此之外,杨掌柜还塞了一包碎银子给石咏,石咏回家之后请石大娘用戥子一称,竟有十两之多。

    “这么多,咏哥儿,你确定旁人没弄错?”石大娘惊讶无比地询问。

    石咏也有点儿晕乎乎的,上回修风月宝鉴,总共才得了五两银子,还是包材料的;这回只是两个碗,竟然有十两?

    “没……没弄错!”

    是杨掌柜硬塞到他手里的,这样还能弄错?

    “唔,你说的那掌柜想得周到,知道咱们小户人家,大银锭子用得不便,尽数给的是碎银。”石大娘喜孜孜将这包银子收起来:“咏哥儿,这是你挣的,娘给你收着,以后给你娶媳妇儿!”

    石咏:……

    “娘,对了,咱家若是能存下个二三十两银子的话,能买点儿什么么?”石咏问。

    石大娘想了想,说:“若有二十两银子,按说城外的寻常庄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咱们在外城,二十两银子自然过不了一年,不过若是家里有个稳定的进项,或许二三十两银子能在城外咱家那五亩田旁边,将那几亩荒地也买下来。”

    石咏登时生了兴趣:天呐,石家在城外竟然还有地。

    按石大娘所说,石家在城外是树村村东那口儿有五亩薄田,原本全是荒地,是石咏的父叔还在的时候垦出来的。因石家在旗,没有赋税,便赁给了当地的农家耕种,地租收的并不多,因为原本出产就少,倒是给石家种田的佃农人很不错,每年按时送地租上来,还总给石家捎带点儿土产什么的。

    “娘,眼下正是农忙,咱先不张罗这事儿,等咱家佃户上城里来的时候,您再问问,若是能垦几亩荒地,咱家也多个进项,也算是多些恒产不是么?”

    石咏早就算过,他老石家的稳定进项不过就那几样,隔壁院的房租、乡下的地租、石大娘和二婶王氏的女红绣活儿。

    前两样都有定数,而后者也就是这么些,毕竟女红绣活儿费时费眼,石咏说实话舍不得家中两位女性长辈这样操劳。

    认真算起来,这石家的财产也并不算太少,有房子有地,箱子里还藏着二十把旧扇子——但是问题出在可以随时动用的财产太少,所以一到着急用钱的时候,石家就抓瞎了。

    石咏一想到这儿,立即说:“算了,娘,咱先不着急买地的事儿,等多攒点钱,家里底子厚一点的时候再说吧。再说了,喻哥儿年纪也差不多,我想给他找个师父开蒙,到时候买笔买纸都是费钱的,咱先别把这些钱都花出去。”

    他这话一说完,就见到堂屋那一头有人影一动,似乎是二婶王氏走开了。

    石咏顾不上考虑二婶的想法,拿人钱财,忠人之事,他好歹得将那一对白釉碗都妥妥当当地修至完美,才能问心无愧地将这十两银收入怀中。

    于是石咏再也顾不上考虑自家的财政问题,而是集中精神去修那两只白釉碗。

    当石咏将那只白釉碗放在手中,仔细打量的时候,那种“熟悉感”又浮上心头。这一对碗没有款识,色釉也普通,因此单论这碗的价值可能的确不高,但是这碗型与釉色素淡脱俗,似乎透着主人审美不凡。

    石咏心里嘀咕,这不会真是那一位的碗吧。

    不过话说回来,要真论起审美,那位,可以算是整个康雍乾三朝审美品味的巅峰了。

    于是他开工,调大漆,补碗……

    这次石咏修补瓷器更为精心,耗费的时间也就更长。尤其是那只缺了一个口子的瓷碗,他用大漆补齐之后,反复对照打磨,力争看不出丝毫人工补齐的痕迹。

    在等待大漆干透的时间里,石咏又开发了一个小手艺——他会木雕,雕工很好,有天见到弟弟石喻在玩一根木棒,他顺手接过来,三下两下就将木棒的一端雕成了一个小人儿,偏生那形貌特别像石喻。喻哥儿一下子喜欢上了,捧着在院儿里疯玩。

    喻哥儿玩的时候,方小雁笑嘻嘻地从隔壁墙头上探了个头,也望着这边。于是石咏也取了一小节木柴,在柴火一端三下两下雕了个人形,却是个女孩子的发式打扮,伸手给方小雁掷了过去,小雁一伸手就接住了,看了大喜,笑着说:“多谢石大哥!”

    说毕,方小雁就从墙头上消失了。

    石咏知她是跑解马卖艺的,身上有功夫,也不为方小雁担心。

    等到了日子,那一对碗已经彻底补好,并以金漆修饰。石咏自己将这一对碗放在面前打量:碗早已被补得天衣无缝,然而碗身上那一道道用力延伸的金线则为原本太过质、略显无趣的碗身增添了一种不规则的趣味。而那只没有碎,只是缺了一个口的那只碗,如今从外面看上去,则像是有金色的液体从碗口一带溢出来一样,寓意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