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1章 自治政斧总结会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库网]

    最快更新!无广告!

    求一大波鲜花!

    五月二十九日上午,国府统帅部,一份份紧要战报摆在老蒋办公桌前,有晋绥军方面的,有日军方面的,更为恐怖的是.....

    “校长,国防军最为精锐的装甲军团出动了,当前还在河北境内,中午之前一定能到安阳,虽然具体行进路线和目的地无法获知,但可以肯定是冲着周口战役来的!”

    老蒋眉头皱成川,国防军装甲军团到底有多强大,他不知道,也没有人知道,不过可以预见,上千辆坦克集团冲击,绝非人力可以阻挡的。

    怎么办?

    周口战役准备完毕,人员已经到位,下午即可展开战斗,难道就这样被迫终止?

    不!

    老蒋果断否决,如果错过这次机会,就不可能再有下次了,所以无论如何都得打上一打。

    “从安阳到周口,按照坦克的行进速度计算,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一天半到两天,最多不会超过两天半。”

    戴笠回答的干脆,应该是做足了功课后才来的。

    两天吗?

    老蒋心中有数了,也决心打一打,如果两天半的时间,國军和日军联手都不能取得成效,在后撤也不迟。

    没办法,坦克的突击和分割能力太强太强,而國军和日军又缺乏反装甲手段,只能避其锋芒。

    实话实说,要不是戴笠汇报,老蒋都遗忘了国防军还有这么一支战略型的钢铁部队!

    “把情报通报给前线我军以及日军,让他们心中有数,别到时候乱了手.....”

    “报告,”

    钱大钧推门而进,步伐很紧急,“委座,二十军团汤恩伯来电,国防军在今晨扫平兴隆、祥符沿线外围阵地,当前正在炮击郑州。”

    又是一个惊天坏消息,老蒋头疼无比,感觉就快要炸了!

    难道国防军就无法遏制了吗?

    真的强到无敌于天下了?

    虽然很不愿意相信,但事实就摆在眼前,由不得不相信。

    “给汤恩伯回电,命令他无论如何,哪怕就是打游击,也得给我争取两天半的时间!”

    老蒋发狠,绝不能重蹈枣庄、商丘之覆辙,必须拖住国防军第六集团军,不能让其下来,不然围剿李宗仁和国防军第四集团军的战役,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有人可能会问,老蒋问啥执着发起周口战役呢?

    前文有过介绍,原因也很简单,在此就不做重复了......

    局势越来越紧张,越来越急迫,在无法制约国防军装甲部队靠近的情况下,只能先手速胜。

    老蒋对自己的部队没有多少信心,他只能寄希望于日军,期望日军能爆发出逆天潜力,要不然时间上真心来不及!

    “装甲部队早不出,晚不出,偏偏选择卡在这个时候,难道刘志国身后有高人不成?”

    老蒋开始胡乱猜测起来,不过没有什么依据,而且.....

    钱大钧去而复返,“委座,英法两位领事求见,称有好事上门。”

    “哦,什么好事?”

    老蒋很诧异,或者说很惊奇,这种关键时刻,英法不应该躲得远远的吗?

    “不知道,他们没说,我也没有问!”

    “行吧,请他们进来,我到要看看,他们又想出什么幺蛾子。”

    ................

    济南,华北自治政斧大楼,刘志国位居首座,两位小秘兼小妾分别坐在他两侧,下手位置是一众政斧高官,蓝长明也赫然在列。

    今天是政斧改组以来的第一次总结会议,以及各部门工作进程报告。

    “总座,各位同仁,就有我先起个头。”

    秘书长葛洪涛站起身,他缓缓道:“在总座和张副煮席的领导下,我自治政斧各部门开展的有声有色,工作卓有成效。”(bb)

    “前几天我到各地走访了解获知,治下老百姓对我政斧认知度非常高,无不称赞说,交通状况改善了,治安环境变好了,兜里有钱了,餐桌上也有肉了.....”

    “这一切,都离不开总座以及各位同仁的努力,当然,总座居功至伟。”

    “啪啪啪....”

    干什么玩意?

    刘志国立马制止掌声,他环视众人,目光最后定格在葛洪涛身上,“老葛,今天是总结会议,不会歌颂大会,你整这出是要闹哪样?”

    再次环视一众高官,刘志国吐气开声:“我不否认各位努力付出和功绩,因为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是我要重申,当前的改变还远远不够!”

    “我们要总结现在所得收获,寻找执政不足,不断完善我政斧执政理念和制度,绝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不然怎么放眼未来?”

    “最重要一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当前的国际国内大局势,我们绝对不能有一点点的懈怠,因为我华夏崛起,就在今朝!”

    “啪啪....”

    会议室再一次响起掌声,刘志国没有在制止,要不然就是不近人情了。

    待掌声消退,教育部长潘成孝站起来,他道:“就教育而言,我自治政斧的支持力度是无需质疑的,绝对冠绝我华夏历史之最。”

    “教育部在山东、河北两省,规划建设所小学,多所中学,多所大学。”

    “当前完成度不足百分之三十,各类教师缺口百分之六十以上,教育部对此已经黔驴技穷,所以请求政斧给予帮助解决。”

    不得不说,教师问题真心很严重,就算面向全国高薪诚聘,收效也不大!

    而且这还是两省,要是在多几个省份呢?

    这时,田雨忍不住开口问:“潘部长,两省人口数千万,读过书的难道连几万人都没有吗?”

    潘成孝闻言不由苦笑:“回夫人,两省读过书的人,绝对超过二十万,不过....”

    “就当前这个时代,能上得起学的,或者说有文化的,普遍都是地主和商人子弟,而这些人是不屑当一名教书匠的!”

    此言一出,与会众人无不肃然,就拿他们自己来说,他们也不愿意自家孩子仅当一个教书匠。

    相同的道理,别人也是一样,这没什么可纠结的。

    当然了,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未来全国范围,教师缺口必然是一个天文数字,总不能都指望老外来教吧?

    “这样,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号召有学识的各界人士,参与到伟大的教育事业中来。”

    “还有,由我以及各位亲自带头,尽可能抽空到学校带带课,哪怕做做样子也成,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