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日本的最后底牌
山下奉文,从来没有遇到如此的耻辱,这是对大日本帝国整体的侮辱与蔑视。
第一山地集团军竟然对大日本帝国的军人,做出这样的事情!
不,是华夏在对大日本帝国的侮辱!
“杀倭令”一出,就是赶尽杀绝。
这是,种族大清洗!
山下奉文在震怒的同时,心中亦是燃起了无尽的悲哀。
“如果此战若不能坚守,大日本帝国又能退到哪里?”
山下奉文喃喃自语,语气中透出无尽的悲凉。
也不知道,能不能守住密亚当。
原本愤怒之下的山下奉文,终于冷静了下来。
当他冷静下来的时候,才发现华夏的国力、军力已经强大到大日本帝国无法抗衡的地步。
单单一个第一山地集团军,他就无法保障密亚当的安危,无法阻挡敌人进攻的脚步!
华夏第一山地集团军,七八个师,每个师达到了两万人,装备精良,有装甲车、有坦克,连士兵的枪用的都是自动步枪。
相比之下,他们却相形见绌。
……
……
山下奉文忧心忡忡,吴树青则轻松了许多。
对这场战役,根本就不怎么担心,他可是做足了准备。
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密亚当压了过去。
前方代龍式坦克开路,全复式装甲,足以在这个时代称雄,任何国家的坦克都无法与之相比,毫米的大口径火力,足以摧毁来犯之敌。
任何工事,在火炮的威力之下,均会变成灰烬。
第师,作为先头部队,与坦克师一起,率先途径,伴随着坦克身后,排成了一条长龍。
两万人的声势,犹如七八万人一样。
机械马达的声音,车轮滚动泥土的声音,还有士兵不断急行军的声音,响成了一片。
……
下午三时。
第师,已经到达了目的地!
山下奉文麾下的三个师团,严阵以待!
碉堡、战壕,各种工事,密密麻麻的连成一片,三个师团四万人,散布在工事之中,延伸开去。
高射炮高高架起,斜指苍穹,一门一门的高射炮,犹如刺猬一样扎起刺,预防着天上的飞机。
如今,日本方面已经丧失了制空权,飞机已经不多了,生产的还没有损失的多,入不敷出,现在只能在高射炮上面做文章。
第师到达目的地之后,并没有急着进攻,而是与往常一样挖起战壕,修筑工事,龍式坦克在附近巡逻游弋,起到了震慑作用!
泥土被铁锹,不断的铲起飞扬,地面开始发生变化,壕沟渐渐的成型。
“小日本现在也开始当起缩头乌龟了,当年的威风都到那里去了!”
看着小鬼子一个个缩在自己的阵地上,不敢冒头,第师师长,陈厚冷笑了一声。
如果,以为这些能阻挡他们的进攻脚步,那绝对是痴心妄想。
这世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阻挡,已经掌握制空权的华夏军队!
强大的炮火,足够让敌人毁灭!
“继续挖战壕,稳扎稳打,不给小日本任何漏洞!”
陈厚吩咐了下去,准备开始防御工事。
所有的华夏将领,都养成了一种习惯,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御,均要开挖工事,达到进可攻,退可守的目的,减少伤亡。
“是!”
……
缅北密亚当,乃是重要的门户,也是小日本在中部最后一个地方,一旦失守,整个北方与中部,都要落入华夏人的手中。
这一点,是整个日本不愿看到的。
于是日本大本营动作起来,又有三万人,开始往密亚当开拔,五百辆九七式中型坦克坦克也投入进去。该坦克由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于年制成,年开始装备。
不再是那种豆丁坦克了。
在二战的初期和中期,日本军队的坦克以小豆丁坦克、式中型坦克为主,其中式中型坦克战斗全重仅吨,车子轻,装甲薄,火力弱,基本上不具备同坦克作战的能力。
但是,由于日本在战争的初期和中期,主要在华夏大陆及东南亚作战,作战对象基本上没有坦克部队或仅装备少量坦克,反坦克火力也较弱,这使得日本的小坦克得以耀武扬威。
另一方面也抑制了日本坦克的发展,自从华夏的坦克出现,屡次交锋中受挫,又被赶出了华夏,面对华夏强大的龍式坦克,日本的各型小坦克显得不堪一击,使日军感到“切肤之痛”。
痛定思痛的结果,是紧急研制能与对方坦克作战的三式中型坦克,成为小日本的最后一张“王牌”。
而这张王牌,也一直没有动用,在东南亚之地,大多数还是以式中型坦克为主。
在新加坡、菲律宾的工厂之内,还在大力生产四式坦克,与五式坦克。
……
此时,日本天皇与几位大臣,正在“加藤工厂”之内,这是日本最后的底蕴。
日本在坦克方面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
此时,在日本天皇面前,静静的躺着五十辆四式坦克,和一百辆五式坦克。
四式中型坦克,战斗全重为.吨,和以前日本的只有多吨的“中型坦克”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全长.米,车全宽.米,车全高.米,比起三式坦克来要大一圈。乘员为人:车长、炮长、驾驶员、装填手、副驾驶员。其整车的内部布置如图所示。车体前部为驾驶室和传动装置,中部为战斗室,后部为动力舱。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一根很长的传动轴传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
这种总体布置方式,在二战中的坦克上相当普遍。
其主要优点是坦克的纵向布置较合理,纵向重心容易平衡,但最大的缺点是使整车的高度增加。
主要武器为四式毫米高射炮,原来是准备用于五式中型坦克的,并准备采用自动装弹机。
由于研制时间紧急,被迫去掉了自动装弹机装到四式坦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