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校长对于唐青宇公然反抗苏联本来就不满。
在他眼里唐青宇就是一个毛头小子,根本不会顾全大局了。
亦是不能忍受委屈。
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真正还没有成长起来,和老毛子干,只有死路一条的时候。
即使唐青宇现在已有六七十万~人,但是那又如何。
苏联的远东军区,是一百多万人,坦克三千多辆,飞机四千多架-,舰艇接近一百艘。
这么多的兵力,这就是为什么小日本不敢对远东下手的原因。
蒋校长的声音响了起来:“告诉第二战区,兵力向天津的方向压一压,给小日本施加压力。拖住小日本的兵力,绝不能让他进攻热河!”
“通知白崇禧,兵力压向武汉,造成一副大战的样子,给小日本紧张感,如有必要给我进攻武汉!”
蒋校长两只小眼睛,透出一种精芒。
虽然他对苏联对付唐青宇有些幸灾乐祸,但毕竟都是华夏人,绝不能让这些外国佬看笑话。
只有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里,给与唐青宇的的帮助了。
…………
就在蒋校长要助唐青宇一臂之力的时候。
唐青宇此刻在阴山基地,接收一批炮。
他的面前是一辆辆装备在卡着上面的多管炮。
是多轨道火箭炮,有个学名叫做“喀秋莎”。
毫米的口径,总共二十四个炮管。
被唐青宇命名为“祝融多轨道火箭炮”。
也可以称为自行火箭炮,因为他们装载在装甲卡车上。
由于炮兵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射程、弹药威力及准确性大幅提升。
炮兵也逐渐摆脱以往须依附步装骑兵作战的配角地位,而成为具有独立自主性的战斗兵种。
并且随著火炮射程增加而远离前线,这些均造成步兵单位在需求直接火力支援时的不便,很多国家发展步兵自属火炮。
也就是步兵炮。
德国的毫米的步兵炮,现在还没有铁血军的毫米的迫击炮射程远。
所以在步兵的自属火炮上,已经够用了。
他现在需要的是一种压制性的火炮技术,比如说眼前的祝融多轨道火箭炮。
这种火炮,能单射也能部分的连射,或者一次性齐射,填装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分钟,一次齐射仅需-秒。运载车时速千米,最大射程米。
这是系统多款融合出来的黑科技。
根据数据,唐青宇提供材料,让战车工厂和火炮工厂联合生产而出,目前已经生产出来了辆。
这种火炮射击火力凶猛,杀伤范围大,是一种大面积消灭敌人密集部队、压制敌火力配系和摧毁敌防御工事的有效武器。
目前苏联正在研究喀秋莎,唐青宇却把他们提前搬出来了,而且比原版的更加先进。
“老王,多谢你们了,如果没有你们,我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见到这样的高端武器!”
唐青宇握着王俭德的手感激的说道。
虽然他可以通过系统生产,但是如今生产线已经满了,用在了坦克和其他的火炮上面。
要想将祝融火箭炮生产出来,还要等上一年。
王俭德是火炮专家,曾经留学过德国、法国、苏联、日本、美国等国,是海外华侨。
随着铁统区日益壮大,在海外的名声也是越来越响。
王俭德就带着很多火炮研究者,千里迢迢来到华夏,投奔铁血军。
本来他还以为,要一段时间才能受到重用,谁知道一来,唐青宇就给他一个大的项目,一种新式火炮的研究。
这种火炮他从来没有接触过,但是有全面的图纸和数据,还是如期的完成了。
半年时间,生产出了辆的祝融火箭炮。
这些炮生产出来,唐青宇毫不犹豫,直接拨给了西线战区。
· ··求鲜花···· ·······
随着运输队出发,给第三野炮集群。
他要给那个苏联老毛子们深刻的教训。
…………
巴格拉米扬的第九集团军,开始不断的挖着战壕,修筑工事,十几万大军,在广阔的新疆平原之上,飞起铁锹,布置了十几公里的阵地。
一层套着一层,密密麻麻。
各个交叉火力网,各种放炮防空工事,还有一些隐秘的工事,犹如教科书一般。
展现了苏联红军的军事素养。
亦是展现出巴格拉米扬的军事才能。
他本来就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一个人,虽然没有朱可夫的那种进攻,却有着稳扎稳打的打法。
在知道铁血军的装备,以及战斗素养之后,更加重视了起来,于是变得更加的谨慎。
他布置的阵地,是比较稳扎的打法。
现在他手中的底牌两个坦克师,以及十数个步兵师,十几万人的强大的集团军,所以他要和铁血军进行决战。
也许,倘若不是斯/大/林的催促,他会用更有效的方案。
“司令同志,紧急电报!”
参谋长走进了作战室,朝着巴格拉米扬说道。
“嗯?铁血军的大军已经集结到了迪化附近了?”
巴格拉米扬结果电报看了起来,表情渐渐的凝重,山雨欲来风满楼,大战在即。
“咦,怎么回事?”
他的眉毛微微的皱起,看着电报,眼神充满了疑惑。
既然大军已经集结,为什么不前推,与他们决战呢?
反而磨磨蹭蹭,按兵不动。
是在休整么?
看着电报,巴格拉米扬表情很是丰富。
从情报上看,铁血军似乎在等待,不知道在等待什么?
“将令不改,继续布置阵地,机枪碉堡、火炮碉堡都要建立起来,这一次估计要和铁血军打持/久战了!”
巴格拉米扬吩咐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