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穿戴整齐,顾颜玉就要离开皇宫。
赵佶一把抓住她道:“你这走路都是飘的,朕肯定得给你好好地补补才行!走,朕带你去见见她们,并让你大快朵颐。”
他说的她们,自然指的是众皇妃了。
顾颜玉现在虽然也是准皇妃的身份,但是心里还是有点儿忐忑。
赵佶一眼看穿,也没有说什么,直接拉着她来到了众爱妃的面前。
“哎呀,皇上,你怎么才来?我们都快饿死了!”
“这位就是顾大东家吧?长得可真漂亮,快来姐姐这里。”
“陛下和我们说起你了,还让我们好好向你学习呢,咯咯咯!”
……
众皇妃看到顾颜玉后,不仅一点儿架子都没有,而且都很热情。
这可把顾颜玉吓了一大跳。
这跟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她原本以为后宫横眉竖眼,勾心斗角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呢,她被皇上这般恩宠,她们即使看在皇上的面子上,给她好脸色看,估计也是虚情假意的。
谁曾想她们上来就把她当成自家姐妹一样看待,而且全都表现得很自然,一点儿也不做作。
这也跟梦境一样。
她不免再次看向了赵佶。
他到底是用了什么方法,让后宫如此和谐?
太神奇了!
赵佶留意到她的表情,微微一笑道:“关于你想要的答案,你自己寻找吧。总之,在这里不要拘谨,不要紧张,这里就是你的家,她们都是你的好姐妹。”
顾颜玉点了点头,刘琴迫不及待地将她拉到她的身旁,打趣道:“又一个可人儿被陛下骗来帮他打杂了,哈哈哈!”
赵佶朗声大笑道:“给朕打杂,自然是多多益善!这才哪跟哪?”
刘琴很是淡定地道:“纳吧,纳吧,反正皇宫这么大,我们姐妹还觉得清冷呢。而且自古哪个皇帝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你现在只有我们,确实少了点.。”
赵佶走到她身旁,捏了捏她的脸蛋道:“你这么有觉悟,整得朕都不好意思了。”
刘琴莞尔一笑道:“那你倒是赶紧把要请我们吃的东西端上来啊,我们姐妹早就饿得肚子直叫了。”
“好说!”
赵佶看了一眼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将手一摆,一道道菜被端了上来,不过都是生的。
看在摆在眼前的生羊肉,刘琴哭笑不得地道:“陛下,你这是把我们当狼养吗?好狠呀!”
李清照则是颇为激动地道:“这是……古董羹?白居易曾有诗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说的就是这古董羹!”
赵佶笑道:“你可真不愧为朕的大才女!连吃个火锅都这么文艺!婉儿,让她们端上来吧。”
两个宫女抬来了碳炉后,一个呈太极状分拨开来,一半汤汁呈辣红色,一半呈白色的锅放在了碳炉上,赵佶指了指道:“没错,正是古董羹,不过今后要改名为‘火锅’了。而现在摆在你们面前的为鸳鸯锅,汤汁一半是辣的,一半是清淡的,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选择。”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
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据考证,远在东汉时,火锅就出现了。
到宋朝时,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经十分常见。
赵佶在重生前,整天山珍海味,火锅是很少吃的。
重生到大宋后,更是山珍海味,这不免让他想换换口味。
所以这看起来很现代的火锅就应运而生了。
无论是汤底、菜肴、还是配料,都是他根据脑中图书馆中的资料,再结合他前世所见,亲自动手制作的。
所以这火锅和大宋民间的火锅肯定不一样。
赵佶根据她们的口味,亲自给她们调了不同的配料后,指了指火锅道:“都还看着干什么?火锅就是人多一起吃,才够味,涮起来。”
刘琴、潘金莲、幽兰等人相互看了一眼,赶紧开涮,然后迫不及待地尝了尝,这一尝,她们全都惊呆了。
“这味道好独特啊,民间的火锅好像不是这种。”
“陛下,这……这又是你研究出来的?我仿佛又看到了一大财源啊,这要是推出去,肯定大火。”
“主要是这汤味和配料,太鲜了,陛下总是能给人惊喜,嘻嘻嘻。”
……
听着她们的夸赞,赵佶笑了笑,亲自给顾颜玉涮了点羊肉,让她尝了尝。
顾颜玉品尝后,也是大跌眼镜:“火锅我吃过,而且吃过好几次呢,但是这个味道的,确实是第一次吃,真的很有味!陛下,您是不是打算给推广了?”
赵佶一边吃着一边道:“没错!待会儿朕送你出宫之后,就会找沈万三商议开火锅店的事宜,朕一定要让这鸳鸯火锅火遍全国。”
顾颜玉笑颜如花地道:“.‖我还是那感觉,你根本就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
赵佶道:“那朕要是说朕来自近千年以后的未来,你们相信吗?”
“陛下,颜玉妹妹就是夸你两句,你至于这样吗?把她吓跑怎么办?”
刘琴哭笑不得地拍了他一下,赶紧把她亲自酿的酒送到他的嘴前,堵住他的嘴。
顾颜玉捂着嘴偷笑一番后,整个人也不再拘谨了,很是自在地涮了起来。
吃饱以后,她抿了抿嘴道:“可惜我一喝酒就醉,不然今天一定要和姐妹们好好地喝几杯。”
赵佶道:“这个简单,朕发明出一种不那么容易喝醉的酒就是。”
一听这话,众爱妃一起看向他,齐声询问道:“什么酒?”
“这个……米酒算不算?”
“皇上!”
众妃很是无语地摇了摇头,也不再理她,三三两两地聊了起来。
赵佶则是打了一个嗝嘀咕道:“(王李的)等着,下次再吃火锅的时候,朕一定让你们尝到这种酒!”
带着顾颜玉逛了逛皇宫并消了消食后,赵佶送她来到圣贤书坊,然后和沈万三碰面,指示他开火锅店,而且先往北开。
北方天寒,而且现在正在采挖煤矿,不缺燃料,更易推广。
沈万三也没迟疑,立即组织人手忙碌起来。
没过多久,第一家火锅店在京城正式开业,结果立即人满为患,又出现当初如意酒楼开业时排长队的画面。
有大臣还在朝堂之上提起了这事,不过是担忧沈万三再这么疯狂发展下去,后患无穷。
赵佶懒得理,和珅则是直接驳斥,维护沈万三的意味很明显。
这让群臣更加觉得他就是沈万三背后的靠山。
这个靠山可比之前的蔡京、高俅、秦桧之流大多了。
他现在可是枢密使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