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1章: 变法是需要流血的(第七更)

    “末将护驾来迟,请陛下降罪!”

    飞龍军的几个将军得知此城的守城将军也反了,皆是心有余悸,吓得半死。

    如果皇上要是出现个三长两短,那他们真的是万死难辞其咎。

    赵佶并没有责怪他们,让他们全都起身。

    此番为了掩人耳目,给江南一带的地主豪强突然一击,同时调查清楚白莲社袭击郭守敬之事,他并没有让飞龍军紧随,而是让他们化整为散,分为五路,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行进。

    是以他们没能够第一时间出现。

    而且看他们这样子,肯定是和叛军交手了。

    他连忙询问了一下具体情况。

    一将军道:“我们和一支叛军“一零零”碰了个正着,他们人数虽然不多,但是耽搁了一些时间。陛下,目前附近的城池好像全都反了,一点儿预兆都没有,请允许我等护送您迅速离开这里。”

    赵佶很是冷静地道:“此事很诡异,必有蹊跷,朕可不能就这么走了。”

    说完,他看向岳飞、常遇春等人。

    岳飞道:“从我们迅速平叛此城的叛乱来看,他们也没有准备得很充分,不排除是临时决定和其他城池一起叛乱!而且据我所知,这附近并没有大的城池,守军也不多,即使守军都反叛了,他们也不会有多少兵马。”

    顿了顿,他继续道:“所以我觉得他们这应该是在声东击西,更大规模的叛乱一定在他处!”

    岳飞就是岳飞啊!

    这绝对是天生属于战场!

    分析地精辟,总结得也是一针见血……

    常遇春也不落下风。

    他看向一飞龍军将领道:“他们可有喊什么口号?”

    那将军直接看向了赵佶,面露难色。

    赵佶道:“朕恕你无罪。他们怎么说的,你如实说来就行。”

    “他们说朝廷欺瞒世人,血腥镇压白莲社,要为白莲社声张正义,讨个说法,还说皇上您……”

    他愣是没敢说出口,不过众人都知道他要说的内容是什么。

    翻来覆去,还不就是说皇上是无道昏君?

    常遇春已经了然,他走了几步道:“既然飞龍军会遇到一撮叛军,那说明他们有守城的,有在外游击的。又喊起了这样的口号,这应该是想迅速壮大声势,吸引附近各路的驻军!”

    缓了缓,他继续道:“而考虑到摩尼教在两浙路和江南东路的影响力很大,所以此处突然造反,应该是为他们在两浙和江南造反吸引地方厢军,他们好趁机攻城略地。”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全都豁然开朗。

    厉害!

    这也是一个厉害的角色啊!

    现在完全是两将争辉了。

    能够统御这样有勇有谋的名将,赵佶自然很高兴。

    但是他现在哪里有心思高兴,当即让飞龍军一将领带人前往江南和两浙,让地方厢军无论如何也不要轻举妄动。

    另外,他又派人火速赶回京城,让李元霸率领五万禁军前来。

    做完这些,他沉声道:“此处的叛军难以掀起多大的风浪,就把他们交给此地的厢军来收拾吧。你们随朕一起赶往江南,节制众军,及时应对,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叛军起势!”

    众将士齐声道:“遵旨!”

    赵佶率领他们先向东行进,和其他几支飞龍军会和后,又向南疾驰。

    还没到江南呢,便有消息传来,摩尼教、弥勒教、白莲社等几个影响颇大的教派一起造反了,其中睦州青溪人方腊,在青溪一带深得人心,又借势摩尼教、弥勒教和白莲社,还有地主豪绅的帮忙,竟然很快得兵上万,目前正在疯狂地攻城略地。

    如果任由他这么壮大下去的话,整个江南都危险了。

    由于已经在脑海中翻阅了摩尼教和方腊的资料了,所以赵佶对他们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先说摩尼教,他还有一个名叫作“明教”,指的就是在古代中国实现本土化的摩尼教. ........

    他是一种带有诺斯底主义色彩的二元论宗教,主要教义为“二宗三际论”,崇尚光明。

    自从在唐朝传入中国后,它便成为农民起义的号召旗帜之一,在五代、宋和元时兴风作浪。

    该教最有名的教徒当属朱元璋了,他最初不仅是明教中人,而且还是白莲教的。

    只不过当上皇帝以后,因为深知秘密教派的厉害,他便采纳了李善长的建议,下诏严禁白莲社、明教,并把取缔“左道邪术”写进《明律》,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弥勒教和摩尼教、白莲教渊源很深,在两宋时已经和摩尼教开始融合了,也是邪教。

    至于方腊,在历史上就发动了颇有名的“方腊起义”。

    在水浒中,宋江被朝廷诏安后,曾率领众将讨伐方腊。

    所以这方腊也算是个人物。

    只是按照历史中方腊起义发生的时间来看的话,应该是十几年以后,突然在这个时候发生,肯定和这是错乱的大宋的有关。

    赵佶也没有大惊小怪。

    而且他们造反的思路已经非常明显了。

    先是让白莲社送命式地绑架或攻击朝廷命官,制造被朝廷强.势镇压的假象,然后再趁着江南水患,名不聊生以及地主豪绅对变法强烈不满之际,声东击西,趁势而起,自然是一呼百应,来势汹汹。

    让赵佶没有想到的是很快又有消息传来,竟然有一支对变法很不满的厢军直接投靠了方腊,人数有八千人之众。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如果让这产生连锁反应的话,那么大宋可就真要面临着被改朝换代的危险了。

    不过赵佶依然不后悔铁腕推行变法,因为真正的变法向来是需要流血的!

    而且他并没有把方腊放在眼里。

    他窜起得越快,他就让他消失得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