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刘綎。。。?

    一听到这个名字,唐卫轩不禁立刻回想到记忆中当年的那一幕:

    收复汉城后不久,在李如松于城中举行的庆功宴上,记得有位三十余岁的明军将领,将一把足有一百二十多斤重的大刀像轮子般熟练地戏耍飞转,引得周围的明军众将纷纷啧啧称赞。特别是其那两支尤其粗壮的胳膊,唐卫轩此刻也依然是记忆犹新。

    果然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上回刘綎因为姗姗来迟、最终万分遗憾地没能赶得上与倭军正面交战,而这一次,看来不仅是终于得偿所愿,而且,还荣任一军主将,可谓踌躇满志、风光无限。

    顿了顿后,唐卫轩稍稍收回了当初的回忆,又继而想到了什么,故而先将刘綎之事放置一边,又继续饱含期待、饶有兴趣地问道:

    “那,除了西路军外,另外两路主将又分别是谁?”

    “回禀千户大人,另外两路的御倭总兵官,分别是东路军的麻贵麻总兵,还有中路军的。。。”

    那锦衣卫校尉恭恭敬敬地继续答道,而听到此处时,唐卫轩几乎已经万分笃定,这最后剩下的中路军、同时也极有可能是负责主攻的最重要的一路军,必定是由李如松来担当主将。就在唐卫轩等候着“李如松”三个字从面前这校尉口中发出时,却听到——

    “还有中路军的。。。董一元董总兵。。。”

    怎么——?!

    不是李如松。。。?!

    听到这个答案的唐卫轩,眉毛不由得一扬,惊讶之情溢于言表。以至于立刻用难以置信的语气脱口问道:“怎么,你确定不是李如松李总兵吗?”

    “额。。。这个。。。朝廷里起初好像也有不少人力主由李总兵统领大军的。。。”

    被唐卫轩这么一问,那校尉不由得愣了一下,一时间表情有些怪异,语气也有些支支吾吾,好像被问住了一般,但又一时也不知接下来到底该如何说才好。。。

    而听到唐卫轩提起李如松,程本举等其余几人也不禁感到有些好奇:对啊,为何这次朝廷又单单不派李如松来前线?无论是前线将士中间,还是朝堂之内,其呼声想必都应该是最高的才对。。。

    难不成,除了那三路的主将外,额外还会有另外一位一并统领三路大军的更高官职,由李如松来担任不成。。。?

    正在众人疑惑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那锦衣卫校尉咽了口唾沫后、无奈地皱了皱眉头,看了眼众人,终于用带着些许尴尬的语气,缓缓地回答道:

    “但是。。。李如松总兵。。。上个月,刚刚在辽东阵亡了。。。”

    。。。

    什么——?!

    闻听此言,众人不禁一片愕然。。。

    帐内的气氛一时几乎凝固了一般,简直静到了极点。。。

    直到片刻之后,帐内众人这才纷纷从震惊中逐渐缓过神来,立刻向面前的这位锦衣卫校尉问起了事情的经过。

    而无论是根据京城中的传言,还是朝廷收到的奏报消息,这校尉所了解到的大致过程,也基本都大同小异:

    不久前的四月之时,蒙古鞑靼部突然进犯辽东,镇守辽东的李如松随即奉命出击,很快便击溃了来犯的敌军。本来一切顺利,但在李如松之后率骑兵追击的途中,突然遭遇到数万敌军的埋伏,李如松本人仅率三千人马,浴血奋战中,不幸阵亡。。。而其麾下的三千将士,除了极少数途中掉队的士卒,幸运地在被敌军包围前拼命逃了出来外,其余将士悉数与李如松一同战死、全军覆没。。。

    听完这段简单而又残酷的描述,帐内之人也都紧皱眉头、不免感到十分的惋惜。

    而说到这“轻敌冒进、中伏身死”的死因,结合之前李如松用兵一贯的风格,以及碧蹄馆之战的先例,在众人看来,其实倒也算得上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看来,上回碧蹄馆李如松幸运地躲过了一劫,但是这一次,上天却似乎没有再度眷顾于他。。。

    长吁短叹间,众人也无其他过多要问的。剩下的事情,也无外乎就是等待刘綎召集西路军各路大小将领的命令,商议具体的进军之事了。

    加上因为李如松的突然亡故,众人也是颇有些心有戚戚、情绪大多有些低落,又见唐卫轩铁青着脸、始终沉默不语,似乎还未在李如松的噩耗中缓过劲儿来,于是,便在程本举的目光示意下,轻轻地行礼告退,各自回去收拾行当、准备随时开拔。

    众将离去之时,程本举又回头看了看依旧沉默不语、目光无神的唐卫轩,本想说些什么,但最终也只是轻轻叹了口气,随即便转身而去了。

    此时,帐内除了一言不发、几乎如木头人般的唐卫轩外,也就只剩下了那名左右为难的锦衣卫校尉。众人告退之时,这校尉不禁有些踌躇,自己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毕竟,还未得到唐卫轩的确认及回复,就这样回去,也实在难以复命交差,不由得还想再多等一下。但是等到连程本举都已出帐之后,唐卫轩依旧是没有什么反应,这校尉只好作罢,也准备悄悄告退、等到明日再来请示复命的事情。

    可是其刚刚退了半步,就听原本一声不吭的唐卫轩忽然冷不丁地说道:

    “等等——!”

    这校尉一哆嗦,又赶紧停下了脚步。

    只见唐卫轩两眼紧紧地盯着面前的这校尉,一字一顿地问道:

    “李总兵,真的是单纯的轻敌冒进、中伏身死的吗。。。?”

    “是。。。是的。。。”校尉被唐卫轩突然之间十分认真、甚至带着几分杀气的目光吓到了,磕磕巴巴地说道:“无论京城传言。。。还。。。还是朝廷。。。都是这么说的。。。”

    回答完唐卫轩的质疑,这校尉额头上已然渗出了一层虚汗,而极度紧张之下,脑海中也忽然闪过了刚刚并未提及的一点细微末节之处。一想到此,既怕因为自己遗漏了任何一点而遭到处罚,但也不知该不该说出这点,只见这校尉犹豫了一下后,犹豫着支吾道:

    “。。。不过。。。”

    “不过什么——?!”唐卫轩似乎就在等待这句话般,不禁又逼近了一步,眼睛中的目光也仿佛更加锐利了不少!

    这校尉抹了把脸颊上流下来的一滴汗,紧张地咽了口唾沫,这才断断续续地赶紧说道:

    “不过。。。卑。。。卑职在赶来的路上。。。途。。。途径辽东地界之时,听到驿。。。驿站里有人在嘀咕。。。说。。。说什么李总兵中伏之事并非只是轻敌冒进,其。。。其实是。。。”

    “其实是什么?!”唐卫轩不禁又向前移了半步,再度逼问道。

    “其。。。其实是被自己人出卖、让敌军提前准备好了埋伏。。。所以才中伏而死的。。。甚至,那人还煞有其事地说。。。说李总兵当时亲自拔刀迎战、但最后却是背后中箭而死的。。。”

    当说到这里之时,这校尉只见唐卫轩的眼眶又瞪大了一圈,不禁连忙又解释道:

    “卑职刚才没有提及此事,只是因为觉得那只是个别好事之徒的臆想而已,根本就没有信这种道听途说的信口胡言。。。卑职绝非刻意隐瞒,请您明鉴,千户大人。。。”

    待其终于把话说完之时,早已是满头大汗,气喘不已。

    而这时的唐卫轩,目光中的锐利光芒似乎一下子折断了般,神情也仿佛瞬间变得十分的虚弱,只见其无力地默默转回了身,背对着校尉,似乎在暗暗思考着什么,身体微微的颤动着,甚至好像其比身后的校尉更加紧张一般。。。

    虽然这校尉不知道此时唐卫轩在想些什么,又是否会怪罪到自己头上,但是见其转身之前,表情便已缓和下来不少、甚至是有些莫名其妙地显得有些落寞。。。虽然不知是何原因,但无论如何绝不像迁怒于自己的样子,这校尉紧绷的神经多少稍稍松弛了一些。

    而当听到唐卫轩语气略显虚弱地说出让自己稍事休息后便回京复命的正式答复后,这校尉也终于如蒙大赦一般,长舒了一口气,连忙施礼告退,擦着汗、小心翼翼地快步退出了唐卫轩的营帐。。。

    此时,便只余下唐卫轩一人在帐中,脑海中时而一团乱麻、时而一片空白,而两耳之内却始终翁鸣不止。。。

    虽然,这校尉后来所讲的那无意中在辽东驿站所听到的消息,无凭无据、很可能的确是某些好事之徒臆断猜想、甚至杜撰出来的。毕竟,李如松所部三千人马几乎全军覆没,其身旁的护卫断无生还之理,那么又是谁人亲眼目睹主将拔刀而战、背后中箭,并活着带回了这一消息呢。。。?

    但是,如今再度联想起当初张卫乾的那句“戏言”,难道,真的只是一个巧合。。。?

    李如松及其父李成梁在辽东与蒙古人曾有过数十次交战经验,李如松年已五十左右,也是打了几十年仗的战将,加上上回碧蹄馆的教训,怎么此番会轻易犯轻敌冒进这样的低级失误?而更让人感到颇为蹊跷的是,为何李如松这次中伏阵亡的时间,又恰好是赶在了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

    难道说。。。?!

    随着越来越有些感到喘不上气来,唐卫轩实在已不敢再照这样继续想下去。。。

    而当唐卫轩缓缓地闭上自己的双眼、想沉静一下之时,眼前却又似乎浮现出李如松临死前的一幕,似梦似幻一般:

    面对敌众我寡的极度劣势,李如松仍在如碧蹄馆时一样浴血挥刀奋战,但力渐不支之时,只见其身子猛地一僵,随即受伤落马、倒在沙场之上,便再也没有了动静。。。

    而其背后血染的战袍之上,隐隐约约,似乎还插着一柄撒发着幽黑色光芒的弩箭。。。

    看那弩箭的样子与形制,仿佛似曾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