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9章 龙咆平壤-22

    唐卫轩如梦初醒,难道,李如松是想直接用大将军炮,利用牡丹峰的高耸地势,一炮直接炸毁倭军的火药库,彻底断了小西行长企图久守平壤的念头!

    倭军之所以在缺少冬装和民心的局势下依旧可以和明军相抗,所凭借的一是平壤城坚固的城墙,二就是铁炮!不得不说,上次祖承训的三千人,攻入平壤城后之所以最终惨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低估了倭军拥有的这些铁炮。

    也正因为如此,唐卫轩之前也曾担心过,只怕就算攻入了平壤城门,若是倭军倚仗城内的街头巷尾和狭长小道,再躲在阴处不断袭扰、消耗明军,也很难说李如松会不会重蹈了当年祖承训的覆辙……

    而如果能一举炸毁倭军火药库,就彻底断了倭军铁炮持续使用的可能性,失去火药补充的倭军就如同变成了无源之水,必不能持久。以此反推,当初从义州匆匆出发,但大军一路上却一直行进缓慢的原因,大概也是因为秘密携带了大量的大炮。

    想必,当李如松从祖承训那里了解到倭军铁炮的威力,又从自己这里得到了平壤城布防图后,就已经想好了这一招吧……

    这时,唐卫轩才进一步觉得,李如松的用兵,实在是令人难以捉摸,但是招招又都打在了对方的命脉上!

    唐卫轩这边正在想着,夏衍所部也已经基本罗列好大炮的器具,只待最后调整和准备填装了。

    只见夏衍再次张望了一眼已经下到山腰处的处英等人,又和几个匠人再三确认附近已经没有一个僧兵、甚至明军闲杂士卒后,竟又低声下令道:“把刚才装配的大炮拆了,这次按照正确的方式装配。”

    唐卫轩闻听此言,不禁一愣。怎么,难不成,刚才为了避人耳目,连装配的方法都是故意错误的,以防有人盗学?

    之前便一再提防着朝鲜僧兵,如今战况激烈之时,还不忘层层设防,这……

    见唐卫轩皱起眉头,夏衍也只是耸了耸肩,想了想,说道:“唐将军,切莫介意。唐将军你可知道,去年的西北宁夏叛乱,贼首可是谁?”

    当时唐卫轩还在京城当值,对西北叛乱之事自然也有所耳闻,略加回想,答道:“宁夏都指挥使——哱拜。”

    “唐将军应该也知道哱拜是何出身吧?”夏衍继续问道。

    “蒙古鞑靼部人……夏大人的意思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唐卫轩略一皱眉,“这哱拜狼子野心,深受皇恩,得授高位却企图谋乱,的确罪有应得。但若只说因为其出身异族……那辅助李大帅镇压平叛的麻贵将军,可也是回族人。”

    “在下并未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事实上,就算是我族类,其心也未必纯良。不论历朝历代,只说自我大明建国以来,谋反的又岂止异族?”

    唐卫轩想了想,的确,大明自太祖皇帝建国以来,至今已经二百余年,举兵叛乱、谋反的又何止是异族首领,连皇族亲王,也不乏谋乱举兵之先例,甚至当年还位列燕王的成祖皇帝,从其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得天下的方式,世人在街头巷尾也往往多有议论,朝廷上下大小官员在正式场合,更是对此事颇为忌讳,尽量避而不言。

    “人心叵测,防人之心不可无。”夏衍接着补充道,“李大帅这么做也是为了大明和全军将士考虑,如果真的有人心怀异心,我们距离大明腹地、甚至国境都尚有千里之遥,这大明的数万精锐,岂容得半分闪失?”

    见唐卫轩沉思不语,夏衍继续说道,“其实在下本也觉得如此做似乎有些过分,但大军临开拔之前,李大帅也曾单独面授机宜,特别和我讲了当年还是唐代时,高仙芝远征西域、鏖战大食的故事。和我们今日之远征,多少有些相似啊。”

    “哦?”唐卫轩只粗略听说过高仙芝这个名字,似乎是唐代的一个将领,但其远征西域大食之事,却不甚清楚。

    见匠人们向着自己招手示意,准备请命开始装填弹药,夏衍不便再多说,只是最后说了句,“唐将军若有兴趣,待此战结束之后,可以向提督府的幕僚们请教一下当年高仙芝远征之时的怛罗斯之战,或许就能更加明白李大帅的想法了。”言罢,便一拱手,匆匆赶去再次查看大炮的装填去了。

    怛罗斯之战?唐卫轩闻所未闻,但从“怛罗斯”这个地名上,就可以推断,这场战斗想必是发生在遥远的万里西域,而非华夏中土。既然李如松都曾提及此战,待平壤之战结束之后,倒是真的可以打听一下这个怛罗斯之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华夷之论,在朝廷之中就从未断绝过类似的讨论,无论是非曲直,如今大明朝中,的确有很多异族的将领,手握重兵,如哱拜、麻贵等人。甚至李成梁和李如松父子,虽也是汉族,但据说其先祖也曾因战乱,躲避至朝鲜数百年,大明建立后才又再次内附至大明辽东,也很难说其是最纯正的汉人。

    但无论大臣们如何争论、看待此事,当今皇帝陛下似乎没有太介意这些,凡事有功必赏,择才选用。甚至哱拜当年也是靠着为大明立下的累累战功,才慢慢升到坐镇一方的高位的。唐卫轩只觉得左臂的疼痛仍未消退,实在不想再去想这些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事情。

    反倒是眼前的平壤之战,更为迫切。回想刚才夏衍所说的李如松用兵,着意于“以正合,以奇胜”。如果现在西面的强攻是所谓“以正合”的话,那么出奇制胜的那支奇兵……

    是攻取牡丹峰的吴惟忠所部?还是说……

    唐卫轩望着南面激战之中的平壤城,慢慢陷入了沉思……

    午时将至,正在牡丹峰上的唐卫轩陷入沉思,同时夏衍所部也正开始紧锣密鼓地在峰顶布置大炮之时,平壤城南面驻守芦门和含毯门的朝鲜降军们,也正在坐立不安、交头接耳地小声讨论着变幻莫测的局势发展。

    “听说明军正在猛攻西面,也不知道倭军这次能不能顶得住啊……”

    “我觉得北面更让人担心,方才那一阵震天的欢呼声,好像就是从牡丹峰顶传来的。该不会是牡丹峰已经丢了吧……”

    “怎么可能?!牡丹峰,乃是一道天险,明军昨天攻了一天都没爬到山腰,今天怎么可能半日间就攻下来呢?除非明军和那些秃驴和尚都长了翅膀,可以直接飞上去!”

    “对啊,牡丹峰应该还在倭军手里。何况,如果真的牡丹峰丢了的话,倭军也会有人来通告咱们一声的吧。现在一直没有人来,甚至牡丹峰危急的消息都没有,说明……”

    “屁话!就算牡丹峰真丢了,你觉得那些倭国人会让咱们知道?!肯定更会瞒得死死的。我看北面和西面之前都震天动地地发出不少巨响,据说明军从大明拉来了很多重型武器,倭军死伤惨重呢!加上刚才牡丹峰上的欢呼声,要我说,恐怕这次倭军真的凶多吉少了……”

    “那……你说,咱们该怎么办啊?万一西面真被明军攻破了的话……”

    “怕什么!现在除了咱们南面的芦门和含毯门,听说东面也没有发现敌军的迹象。真到了形势危急的时候,咱们弟兄可以直接往南跑啊,就算南面也被攻击了出不去。也可以往东……”

    “还没到那步田地呢!再说,明军似乎也确实是挺厉害的,上次守长庆门的弟兄们就吃了个大亏。不过,如果是朝鲜官军来攻咱这芦门,嘿嘿,咱倒是根本不用怕了。”

    “那是!那是!”周围的朝鲜降军士卒也是纷纷默契地笑着,一片赞同之声。

    “快看!那是什么?”一个士卒忽然大叫了一声。

    众人纷纷朝城外望去,只见一大队朝鲜官军,已经从平壤城南面列出攻城的阵势,向着芦门迅速压了过来……

    朝鲜降军众士卒一边飞报守将,一边再往西侧不远处的含毯门望去。

    那边居然也有一大队朝鲜官军正在冲向城门处!看样子,是和自己正面的这些朝鲜官军一起,配合着西面的明军,策应攻打平壤城南面!

    虽然有些紧张,但是大家并不怎么感到害怕。毕竟,驻守芦门和含毯门的朝鲜降军,不少就是出身自朝鲜官军。对于之前“老东家”的实力,自然是一清二楚。

    如果是朝鲜义军、或者那群光头和尚,倒还有些担忧。不过,如果是朝鲜官军的话,哈哈,实在是无需太多虑了。

    何况,自己这边的芦门是在南面东侧,比起西侧的含毯门,离着西面的明军距离也远,不仅危险大大降低,一旦有个不测,下了城墙,立刻奔东面的大同门或长庆门出城而去,也很方便。

    相互安慰、鼓舞下后,大家不仅对自己所处的绝佳位置极其庆幸,更不把已经冲到城下、已经开始登城的朝鲜官军放在眼里。连重武器也没有,云梯也少,还想攻城?!哈哈,笑话!

    也好,这也许正是个很好的表现机会呢!

    不仅是守将,连守卫芦门的普通士卒也开始这样想。上次长庆门失守,不仅小西行长那家伙大发雷霆,众倭军也更瞧不起自己这些朝鲜降军。这回,刚好可以展现一下我们的实力!

    想到此,虽然尚未交锋,但芦门城头众守军的士气反倒又高涨了许多,个个握紧了手上的兵刃,准备多砍几个脑袋,战后好用来邀功请赏!

    攀城的朝鲜官军们也的确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不多时,已经有不少人冒着城楼上射下的箭雨,顺着云梯或借助抛上城头的绳索攀上了城头。

    生怕功劳被其他同伴抢去的众守军,见已经有人登城,立刻群起而攻之,双方随即开始在城头上展开了短兵相接的激战。

    一交手,众守军立刻觉得,似乎有些不太对劲……

    ……

    眼前的敌人虽然身穿朝鲜官军衣甲,但是手中的武器却和朝鲜军队的标准配备大相径庭,对于己方用朝鲜话进行的挑衅和呵斥,似乎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反应,好像根本听不懂一样。而城下几个武官模样的将领的喝令,也根本不像朝鲜话,而更像是大明的汉话。。。该不会有诈吧?!

    迟疑间,不少守军先后撤了几步,对于登城的敌人想再观察一下。谁也搞不清,为何这些身穿朝鲜军服的士卒,举手投足间倒更像是大明的军队。

    这一后撤倒不要紧,城头立刻涌上来无数的敌军,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迅速扩大、巩固了多个突破口。与此同时,已经在城头逐渐站稳脚跟的这些朝鲜官军,也一个个脱去了罩在外面、略显别扭的衣甲。。。

    一眨眼功夫,城头居然就站满了身穿大明军服的士卒!这时,守卫芦门的朝鲜降军们才终于彻底明白过来:这些攻打芦门的士卒,哪是什么朝鲜官军,分明是如假包换的大明军队!

    把守芦门的朝鲜降军守将也彻底傻了眼,方才自己掉以轻心,又贪功心切,轻易就放这些貌似待宰羔羊的敌军上了城头,谁知到了眼前才发现,居然一个个都是披着羊皮的狼!不禁在心中不停咒骂着:也不知是哪个王八蛋,居然想出这种阴险狡猾的诡计!同时,一边命人紧急吹响号角求援,一边立刻遣人向主将小西行长告急。

    可是,西门尚且岌岌可危,小西行长又能分出多少兵力,来救自己这些别说是嫡系、连本国人马都算不上的朝鲜降军呢?

    守军上下都心里没底,可无论如何,事已至此,一旦丢了芦门,被明军冲进城来,即便倭军最后守住了平壤城,上次长庆门的前车之鉴还不远,自己早晚也难免遭受重罚;如果明军胜了,恐怕等待着自己这些人的,更不会是什么好结果。

    因此,守将立刻调整了布防,一边鼓舞士气,组织守军放弃城头,只扼守住从城头下到城内的几处狭窄的阶梯要道,拼死拖延时间,等待援军,再发起反扑。同时,将所有弓箭手全部组织起来,在城墙内侧列阵,一面为短兵相接的守军掠阵打气,一面直接越过城墙向城外发起盲射,只求可以多少对后面源源不断向芦门用来的明军起到扰乱作用。

    加上守将当机立断直接阵斩了几个企图弃城而逃的守军士卒,在逃跑、失守都要死的威逼下,军心才终于被慢慢稳住,倚靠着狭窄的登城阶梯,和攻势猛烈的明军勉强相持,苦苦支撑。

    日头高照,无数已经攀上城头的明军一边呼喝着,一边不断冲击着守军的防御,但是碍于通道实在过于狭窄,每一步推进,都是非常地艰难。

    见一直难以迅速推进,已经冲上城头的几个明军将领也是有些心急。身后还有近万明军在城门外待命,死死盯着紧闭的芦门城门,只待城门一旦打开,立刻蜂拥而入,杀入平壤!可如今,却是始终难以靠近城门,只能憋在城墙上,下不了城头。不得已,前线的明军调上来更多的绳索,先是将一端牢牢拴在城头的矮墙上,而把绳索的另一端甩向城墙的内侧,准备一同拉着绳索,滑到内侧的城门口处。。。

    从辰时到午时,西面的主战场虽然一直都在激战,但始终未能取得明显优势,反而是在倭军铁炮的不断射击下,七星门外和普通门外都叠了无数具明军的尸首。。。但是,明军的攻击还在继续。

    等了两个时辰,一直在西面高地上耐心观战的明军主帅李如松,终于接连得到了几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首先,临近午时时,牡丹峰上终于在一片声震数里的“万岁”声中,升起了大明的龙旗!

    未过了多久,南面也传来了祖承训和李镒所部已成功登上城头,正在不断扩大突破口、即将攻破城门的捷报。

    面对着西面七星门和普通门,对阵倭军精锐、久久未能取得进展的胶着战事,李如松沉吟了片刻,接连向一旁的传令兵们下令道:“让祖承训和李镒撑住,后援马上就到,务必尽快突破南门。命令李如柏,暂时放弃西南的普通门,带上骆尚志等后备兵力,尽快赶到南面的含毯门助攻。”顿了顿后,李如松又补充道:“命令张世爵、杨元二人,由合攻七星门,改为分兵攻击,张世爵继续攻七星门,杨元转攻普通门,务必保证西面的攻势不减!”

    “诺!”几个传令兵飞身上马,立刻将军令带往各个前线将领处。李如松身后的旗帜,也立刻开始左右翻舞。

    不多时,明军阵势立刻出现了变化,李如柏部开始急速驰援南边的含毯门。而西面的七星门、普通门,则改由张世爵、杨元二人分兵后各自攻打。

    尚未登城、仍在后面待命的众明军变阵虽然迅速,而在第一线激战的明军却不晓得为何自己一方的人马为何忽然减少、甚至撤走了。

    难道是久攻不下,打算撤兵了?

    这片刻间的犹豫和迟疑,再加上饱经两个时辰的枪林箭雨,攻击普通门和七星门的明军居然开始出现了溃逃的现象!

    李如松见此,眉头一皱,立刻跃马而出,直奔向西线明军攻城的最前线。身后的数百侍卫、亲兵,包括韩千户等一众锦衣卫也立即紧紧相随。

    几个败退下来的明军正没头脑地向西面的大营方向乱窜,谁知一抬头,迎面冲上前来的居然是东征大军的主将——李如松亲自带马来此督战,还未待解释,一道寒光闪过,跑在最先的明军士卒的脑袋已经滚落在地。。。

    周围不少也打算略向后撤的明军立刻都注意到了亲临前线的李如松,望向这位手举刀刃,跃然马上的全军主将,等待着继续进攻、或是撤退的命令。

    “有先登城者,重赏之!”李如松的声音立刻响彻明军阵中。

    望着那颗滚落在地的逃兵头颅,同时听到了主将的许诺,本打算后撤的明军也立刻再次回转身来,奋勇攻城,前赴后继,踏着同伴的尸体,一波接一波地继续往城头上冲去。

    李如松也没有停在原处,一拉缰绳,拨转马头,继续沿着西侧的明军阵线往来驰骋,一面鼓舞明军士气,一面率领着众亲兵紧密督战。

    见仍有明军将领不肯竭尽全力,在倭军的顽抗前有所迟疑。李如松直接向身旁的传令兵厉声吩咐道:“告诉张世爵和杨元,一个时辰内如果再不能攻破七星门和普通门,”稍微顿了顿,然后杀气腾腾地说出了最后一个字,“斩!”

    几乎于此同时,牡丹峰上也开始响起了一阵大炮的响动。随之,平壤城西北七星门的内侧,也立刻传出了倭军的不断惨叫。

    是佛朗机炮的声响!明军闻声后立刻响起一片欢呼。

    看来,不仅牡丹峰已被攻克,居高临下的大炮,将狠狠地对靠近牡丹峰不太远的七星门内侧进行狂轰滥炸!

    大多数明军几乎已经可以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憋足了最后一口气,疯狂地冲击着城头的倭军防线。

    而眼见牡丹峰已丢、明军又没有攻击北门的打算后,原本待命在北门、随时准备支援牡丹峰的倭军也立刻当机立断,直接转而赶往七星门助守。冒着明军的大炮轰击,悍不畏死的倭军精锐一**冲上城头,顶上了已经千疮百孔的倭军防线,又一次次将明军的登城部队逼退。。。

    即便是不太懂打仗的沈惟敬,此时立在不远处的高地上,都可以看得出来,无论是城下的明军还是城头的倭军,西线的双方如今都已是筋疲力尽,只剩最后一口气。

    现在双方比拼的,就是谁能顽强地撑到最后。撑到最后的一方,就能赢得胜利;而未能撑住最后一口气的,则将功亏一篑,导致全盘的溃败。也难怪李如松如此冒险,亲临城下指挥战斗了。

    不过,李如松无论自身的鲜艳战甲还是身后的一众护卫,都是如此的显眼,不仅明军将士都看得到,城头上手举铁炮的倭军一样看得清楚,如果一旦被倭军的铁炮所射杀。那全军岂不是直接崩溃了吗。。。

    正在沈惟敬暗暗思索之际,城头随之响起一阵铁炮齐射声。

    “砰——砰——”

    而众目睽睽下的李如松也在这战况最为激烈之时,于一阵倭军的铁炮齐射声中应声而倒,竟连人带马,一同狠狠摔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