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宫医案里,光绪帝的脉案最多,从他小的时候就有记载了,到他死亡前的最后十年中,他的脉案数量开始明显增多。&>
那么光绪到底患的是什么病呢?
在光绪二十四年的时候,让我们来看看他都有哪些症状吧:我统计了该年五月份的全部记录,发现光绪的主要症状有:耳鸣、左目内眦发红、手胀、中州(胃)空、咳嗽、腰腿酸痛、偶有遗精、多言气怯、小便频数、口渴。
这是当时光绪的主要症状,反复出现,但互有交替,并非同时出现,期间患外感一次。
从中医临铺的角度来分析,此时的光绪身体开始出现问题,属于虚火上炎之证,可以判断他气虚,判断肾虚的只有遗精、和腰腿酸痛两个指征,但是相火旺也可以导致遗精,脉络瘀阻也可导致腰腿酸痛,因此有肾虚的可能,但并不能完全的成立。
虽然医案中反复出现尺脉弱的字样(中医认为尺脉侯肾),但是中医几乎诊所有的人都尺脉弱,并非光绪一人。
在这些症状中,只有“手胀”比较可疑,有水肿的嫌疑。
在这一年的六月,光绪开始实行变法,因此可以看出,此时的光绪身体状态还算是可以的。
在变法维持了一百天以后,变法失败,此时局势异常微妙,各国领事非常关心光绪的健康,在当年农历九月四日,法国使馆派出医生多得福进宫,为光绪检察身体,检察出的症状如下:身体虚弱、颇瘦、劳累、头面淡白、饮食尚健、消化迟滞、大便微泻色白内有不消化食物、呕吐无常、气湍不调、胸间堵闷、气怯时止时作、听诊肺中气音尚无异常、脉息数而无力、头痛、耳鸣、头晕、恶寒、腿膝尤其冷、自觉指木、腿酸痛、耳聋、视力降低、腰疼、小便色白,用化学将小水分化,内中尚无蛋清一质、遗精。
这次法国医师的诊断,是:腰火长症,就是现在的肾炎。
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大家一直认为光绪患有肺部疾患,这个论断比较一致,在这次检察之前,光绪就经常咳嗽,但是这次西医诊断却在听诊方面没有问题,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说明至少光绪在这个时候,肺部应该不存在严重的问题。
另外,肾炎的诊断比较模糊,此时没有检测出尿蛋白,但是在光绪死亡前却检测有微量的尿蛋白,说明有患肾炎的可能,但至少此时不是很严重。
在第二年,光绪的身体仍然较多的问题,此时的脉案篇幅骤然变得长了起来。
在该年一月份里,光绪的主要症状有:外感风寒头痛、恶寒身痛、鼻塞、谷食不香、口粘无味、面色青黄、左鼻孔内肿痛、鼻涕见黑丝、鼻子下生小疡、头晕、左边面颊发木、耳后项筋酸痛、腭间偏左起小泡、漱时带血丝、咽喉有阻隔感、咽喉左边起泡、右边咽喉微痛、左牙疼、唇焦起皮、口渴、喉咙痒、呛咳、气不舒畅、心烦、心悸、时作太息、目中红丝、视物迷蒙、眼胞发胀、耳聋耳鸣、胸中发堵、呼吸言语间觉得丹田气不足、腹中狭窄少、腹中气厥下部觉空、气短懒言、两肩坠痛、夜寐少眠、醒后筋脉觉僵、滑精、久坐立则腰膝酸痛、心中自觉发笑、体质倦怠、下部潮shi寒凉、大便燥结、小便频数时或艰涩不利。
在这一个月里,光绪的症状几乎每天都是这些,没有什么改变。
从中医临铺的角度分析,这显然是肝气不舒导致的上焦热证,其中腰膝酸痛很早就有,大便燥结开始出现,耳鸣此时也开始严重,这几个症状一直伴随着光绪到最后。
如果对清宫医案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特点,就是对皇帝的病症事无巨细,一概记录,有的只是患者的一种感觉,但是也记录下来,这给人一种印象,就是这个病很严重了,其实我们只要概括一下,就会发现这些都是一些轻微的病症。
在光绪死亡的前一年,即光绪三十三年,七月份的时候,力钧开始为光绪诊病,力钧调治了一个月,对于力钧的诊病,民间笔记有一种说法,《国闻备乘》记道:“迨奕劻(庆亲王)荐商部郎中力钧入宫,进利剂,遂腹泻不止。次日钧再入视,上怒目视之,不敢言。钧惧,遂托疾不往。谓恐他日以大逆之名,卖己以谢天下也。”我们对照了清宫档案记载,在力钧诊病期间,光绪仍然是“大便不畅”为主,偶尔“溏泻两次,而觉畅”可见光绪还觉得很痛快,并没有怒目。因此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可见民间在此问题上猜测甚多,连入宫诊病的医生都成为了怀疑对象,我们需要对此一一排除。
我统计了光绪在这个月里的症状,出现的主要症状有:心跳、肩胁牵掣作痛、说话小腹作痛、腿足酸软、左脑晕,右脑痛、大便干燥、有时溏泻、消化迟滞、背脊痛、梦遗、耳鸣、口内起泡、鼻孔微疼痛。
这个时候的病情,光绪自己说是“时轻时重”,很多人认为光绪的病情是一年年依次增重的,但是我们分析他的这些病症,从临铺的角度并不能将他定为重病,因为这些症状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亚健康的人的身上,并不是一个病入膏肓的人的病症。
因此,我们根据此时的医案来判断,光绪并没有病得那么重,而若干光绪身边的人的资料证明,光绪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因此这里有些症状甚至我们可以打个折扣。
在光绪死亡原因的研究中,光绪最后一年的身体状况是个关键,我们下面来分析一下。
在三月份中,我对脉案中记载的主要症状进行了统计,主要症状有:右耳堵闭、足跟筋脉作痛、食下运化迟钝、右腋及腹均作窜痛、腰脊刺痛、口中起泡、大便欠畅、遗精,在这些病症里,出现的最多的是耳鸣和足跟痛,其它的症状并没有多次出现,可见并不明显,否则以光绪对诊脉那么挑剔的人,一定会让全部写入脉案的。如此分析,此时的病情也没有那么严重,并不是一个重病患者的表现。
从年初开始,这些症状一直出现,没有多大的改变,只是在六月份开始有了“腰胯尤觉跳痛”的记载,说明疼痛有所发展。
我们再来统计一下七月份的情况,主要症状有:腰酸痛、俯仰转侧皆为牵引、头晕、耳鸣、食后迟运、大便不调、咳嗽(感冒一次)、神疲、夜寐不安(子丑时醒来即不能寐)、遗精。在这些症状里,咳嗽仅仅出现一次,结合以前西医的听诊,我们似乎可以断定,这不符合肺结核的表现,没有咳血、甚至连咳嗽都只是在外感时出现,不知道肺结核的诊断从何而来?此时每天御医们所有的精力都在光绪的失眠和腰胯疼痛上,可见这是当时的主要病症。
在光绪死亡的前一个月,九月份,让我们来看看他的主要症状:腰胯中边皆痛,俯腰更甚、干咳鼻涕带血、耳鸣、口渴、头晕、恶风、大便忽溏忽燥、舌燥口苦。
这些日子主要仍以腰胯痛为主,光绪自己形容其疼痛是:“仿佛气窜”,在九月十二日时增添了叫关永秋的医生,该医生开了些外用的药酒,病情并未因此减轻。
其中干咳只记载了三次,可见并不是一个主要的病症,而且是鼻涕里面有血,可以分析是因为鼻腔干燥造成,给皇帝诊病要事无巨细全部记录,因此这在普通人是平常的事情,往往会让研究者认为是重病。
在十月初三,在光绪死亡的前十八天,御医施焕和张彭年在脉案中写到:“窃思痛未加剧,似宜暂停药饵,以舒胃气。”
这句话很关键,这说明在御医的眼中,光绪远没有到病入膏肓的状态,御医们甚至还想停药一段时间。开的方子各位也可以看一下:川贝母一钱、北沙参一钱、冬瓜仁一钱五分、杭白芍一钱、麦冬一钱五分、橘络五分。
从临铺的角度来看,这也绝对不是给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开的方子,这只是一个润燥宣肺的方子,其原因是光绪此时有些外感。从这个角度分析,我们可以断定,光绪的身体确实有病,但是并没有那么严重,其病并不致于死亡。
我今天和各位聊聊这个药,实际上,我们聊的话题的实质是:如何应对感冒。
您可甭小瞧了这个感冒,不管是通常我们自己所患的那个伤风感冒,还是大规模流行的流行性敢冒,都是一个比较让人头痛的问题,有很多人感冒发烧,最后到医院输液,现在抗生素的级别越来越高,费用也越来越贵,很多人输液几天下来小一千元人民币花进去了,还没怎么见好呢,这样的患者实在是太多了。
有的人说感冒挺一挺就过去了,但是,您要知道,这个感冒会引起肾炎、心肌炎等若干严重的疾病,很多人患这些病就是感冒后挺的,现在肾炎、肾衰的患病人群越来越多,有很多都是年轻人,不能不说遗憾啊。
而每次流感来临,一个城市里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的声音,公共汽车上,一讲话大家都是鼻声重重的,我估计每次大规模的流感在一个大型城市里的患病人群都会超过上百万,本来是可以阻止的,但是这事儿似乎没有人管,结果每次我都眼看着街上感冒的人越来越多,最终身边的人全部感染。
那么,怎么办呢?我们自己有什么办法吗?如何处理感冒这个小病呢?中医对此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其实,中医是最擅长治疗感冒的了,只不过大家还不是善于使用它的方法而已。
在中医里,感冒属于外感病,对于这种病的治疗,由于中医理论派别的关系,正确的治疗方法被耽误了很久,此事说来话长,我慢慢地和各位聊吧。
在汉朝的时候,我们的医圣张仲景因为家里很多人患外感病死去了,因此他发誓要搞清楚这种病,就收集了当时很多的医书,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写了《伤寒论》这本书,这本书里,张仲景把人体的防卫系统分成了六个层次,他论述的是当寒邪来袭击的时候,这六个防卫系统会出现的问题,并谈了应该如何解决,我客观地凭借这个事情,张仲景分出的这六个防卫层次是非常恰当的,现在我们说,这是一种系统论的划分方法,而且,张仲景开出的方子也非常的精辟,应该说,这些方子只要用得对证了,其效果经常让开出方子的医生自己都瞠目结舌的,这是实话,搞中医的人都有感受。
因为来袭击的是寒邪,因此张仲景在治病的开始,选择了用辛温发散的药物(麻黄、桂枝等)来治疗,也就是说,让大家出出汗,张仲景的意思是,就把寒邪从体表给发散出去了。
如果在体表这第一道防线没有发散出去,那么后面还有五道防线呢。
这种方法一直使用,到了清代的时候(其实清代之前就开始了),人们发现辛温发散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的人一用麻黄等药病情就重了,于是就出现了温病学派,他们认为袭击人体的不光是寒邪,还有温邪,这个温邪有自己的特点,应该用辛凉解表的方法来治疗(吴鞠通就是这派的),不要用麻黄,要用连翘、金银花等凉药来治疗,结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从此,中医历史上的寒温之争就开始了,伤寒学派的说温病的是胡说八道,温病学派的说死套伤寒的方法那是害人,总之打得十分的严重,规模蔚为壮观,各位翻开医书,可以看到很多当时的论战遗迹。
现在各位看中医的教材上,在感冒的部份,还是外感风寒、外感风热等部份呢,这都是寒温学派分裂的结果。
可是各位,按照这个寒、温的分法,治疗感冒灵吗?效果好吗?公平地讲吧,疗效一般,有的患者好,有的患者不好,如果都好,那么控制流感的任务早就放在中医的身上了,就是因为忽好,忽不好,所以上面的领导也感到很狐疑,中医治疗感冒到底行吗?
我自己就有切身体会,刚学中医那会儿,甭说别人了,就是自己患了感冒,也要仔细地分析,这是伤寒?还是温病?用哪一派的方子?那个时候我自己拿自己做试验熬药喝,经常搞错,但也慢慢积累了经验。
等到学中医学的伸入了,才豁然开朗,这些人都争什么啊,分什么伤寒、温病的啊,原本就是一回事儿嘛!
您该问了,什么?伤寒和温病是一回事儿?
是的,其实都是外感病里的各种状态,是不同的阶段,被人为地给分开了,所以每个疗效都不是百分之百。
我来给各位分析一下吧,现在我们对微生物也了解了,我们可以给病毒分一下类,哪一类病毒是风寒感冒的病毒?哪一类病毒是风热感冒的病毒?中医的外邪还有风、暑、shi、燥邪,您把感冒病毒给分一下吧,和这些邪气对一下号吧!
这个任务会让人发狂的,因为实在是没有办法对号,我们现在知道主要导致流感的流感病毒为正粘液病毒,分为甲、乙、丙三个类型,我们感染以甲型为主,有多种变异,那么,到底和寒、温等外邪如何对应呢?答案是:根本就没有办法对应。
所以,我们不能说外界的病毒和细菌是有风、寒、暑、shi、燥、火等性质的,因为一个流感病毒,就可以让你这次感冒冷得发颤,下次感冒热得发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