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便聊聊道士收徒弟的事情。ミ>
只说道士收徒,不说术士收徒,更不说什么培训班啊,卖法啊,供养我多少钱教你什么什么的这种。
也只说现在的现实的,普遍的,不说历史上的沿革。我们道士圈里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可以对祖师爷们定的规矩保持敬畏,但是祖师爷的规矩实在没法全部照搬执行。
平心而论,这不是规避戒律,也不是纯粹因为急功近利,而是因为道家发展周期实在太长,历朝历代,各宗各派的戒律都不一样,你遵守一种戒律,一定还有遵守更高戒律的人说你不守规矩,结果戒律就成了道士们互相吐槽的工具。那么把逻辑走到极致,遵守最高级别的戒律,遵守所有有过的戒律的合集,这样好不好呢?
好,非常好,但是这样也就没有必要叫道教了,因为你根本没有办法传教弘道,自己修就是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师父的庙里的规矩是初一十五吃素,但是某一天正好是初一,宗教局的领导因事请你吃饭,去不去吃?喝不喝酒?当然,铁了心装,也能不吃肉,不喝酒,但是稍有理智的人,或者当过领导的人都明白,想让这个庙以后有好的发展,得到官员的支持,那这肉就要吃,这酒就要喝,没办法,这就是现实。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把逻辑往下发展,初一十五吃素是吧?那吃不吃葱蒜?锅碗要不要特地刷干净,以避免动物油?案板要不要好好刷刷?这个逻辑发展下去,就不叫道教徒了,就成穆斯林了。
关于戒律,可能以后还会专题讲,现在点到为止。
回归正题,所以我只说现在比较普遍的收徒做法,如果谁要说我们那比这严格的多,规矩比我说的要多的多。我只能说,好,您是好修行。
宏观来说,全真道和正一道收徒也是不一样的。全真道人收徒,一般分为收道士,和收居士。
因为全真道士是要出家住庙的,和全真居士的分野是非常清晰的。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乱的端倪了。收道士就是一个人拜某道士为师,然后跟着师父住在同一个庙里,给师父端茶倒水,鞍前马后,考验几年之后,头发也留的差不多了,进行冠巾仪式,道童就正式成道士了。
这个人可以是冲着师父的德行,道行,也可以冲着师父的各项本事,技能,也可以仅仅是对于道的崇拜,或者对于这个庙的崇拜,对庙里供奉的神仙的崇拜,而遇到哪一个道士拜师,纯属随机,这些都可以。
如果准备充分,给师父个红包供养师父,当然没问题,没有条件的,比如无父无母的,家境贫寒的,不供养师父也无所谓,因为天天跟在师父身边伺候着也是供养。
一般来说,道士收这样的徒弟是比较谨慎的,要么是缘分非常大,要么是对其人非常认可,否则不会轻易收徒,因为徒弟以后犯了人事,师父跟着挨骂,犯了天条,师父跟着遭殃。
另外一种徒弟是居士徒弟,往往道教信徒崇拜某一位道长,于是就拜他为师,供养师父一个少则几十几百,多则成千上万的红包聊表寸心,师父发给一张皈依证,就成为道教居士了。
然后在世俗间生活也不受影响,经常去看看师父,庙里有法事的时候去帮帮体力劳动的忙,就可以了。
出于弘道和宫观建设宣传的需要,道长们往往有很多居士徒弟,德高望重的道长,或者宫观管理者的居士徒弟甚至成百上千。
道长当然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一一考验,所以我认为一个道士的居士徒弟无论做什么,表现出什么德行,都不应该因此影响对该道士本人的评价。
插一句,如果上一句成立,那么一个道士无论收到多么优秀,有名,有财的居士徒弟,我也不会因此而提高对这个道士的评价。
正一道的情况就很复杂了。住庙的正一道士,以及以道为事,也就是自己设个坛,为信众做法事禳灾祈福,灵宝济炼的道士,包括一些从事术数的,比较规矩的散居道士,他们都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修行,道行而收到并不想传度当道士的居士弟子,但是更多的必然还是想做道士的。
因为正一道道士规矩少,也不必留头发,还可以吃荤结婚生孩子。道士这个身份,头衔,对很多人,尤其是八九十年代的年轻人,是很有吸引力的。总之不管什么目的,愿意当正一道士的年轻人一年比一年多,虽然他们传度了之后,什么想法的都有,师父对他们的约束能力也非常有限,无法介入其世俗生活,大多数情况只好充当心灵鸡汤发放者,除此之外,就是自生自灭。
更糟糕的是下面的一种,如果这个人拜师的时候,就是说要做道士,那么师父往往还能考验一番,至少仔细看看面相,要来八字算算,问问心路历程和成长经历,有的就劝走了,有的就做好了虽然度他入门,其实和居士一样的思想准备。
但是现在生活节奏都加快了,很多人拜师的时候是准备当居士的,师父也是当居士来收他的,可是没两年,生活不顺利了,工厂裁员了,女友分手了,被父母逼婚了,于是突然想当道士了,这样师父就很被动了,如果劝说无果,又不愿撕破脸,就只能带他传度。
名山大观的规矩大,这还好办,如果是一般的宫观,当家的遇到徒弟属于这种情况,想要在庙里住一段时间,也实在找不到什么理由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