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三章 大儒联名举功【求收藏、打赏】

    本文由·[]吐血更新,喜欢记得收藏此站__

    两位大儒,都是大唐不可多的的儒士,不管是操守,还是德行都是过硬的,品行同样高尚。kuuhuu

    当然,他们同样具有古人那种传统观念,古板和严苛就是他们的形象,说他们酸腐,倒是也没有错。

    特别是陆德明这种人,更是严守规矩,且认为其他也应该如此。

    相对来说,孔颖达作为孔家后人,反而没有那么死板,或许正是因为他作为孔家后人,对于孔子学问的理解更加深厚的原因吧。

    他们在见到李元霸一手让人惊艳,且非常新颖的书法之后,无不惊叹。

    作为老学究,他们自然能够看出书法中带着的底蕴,还有这种从未见过的新字体,让人耳目一新,这他们是承认的。

    至于李元霸来说,为什么一个现代人,将毛笔字写的这么好呢?

    这得益于他有一个同样严苛的老师,还有同样古板的师伯,自从拜师之后,除了古玩鉴定上的技艺,他被逼着写书法,那也是毫不放松的。

    在他师父这些有传承的老人来说,古玩行业有它自成一脉的体系,不仅是对古玩本身的理解,还有对古代底蕴的鉴赏。+]

    至于书法,不仅是古人的精髓,更是华夏文明的代表,作为一个古玩行业的传承者,又怎么能不会书法,不将书法练好呢?

    虽然李元霸没穿越之前,书法是不错,但是却入不得大师的眼。

    或许是因为穿越的原因,亦或者到了大唐之后,对于古代文化、文明有了新的理解,因此在书法上造诣瞬间提升。

    再加上他武力上的变化,他拿着毛笔更是得心应手,更将笔下的字,写出了精髓。

    而他书写的书法,正是鼎鼎大名的‘颜体’,模仿了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字体,孔颖达等人自然从未见过。

    对于模仿,让这种字体更早的出现在大唐,李元霸是没有什么心里压力的,反正颜真卿得几十年后才出生呢。

    孔颖达两人见识了李元霸的书法之后,心中早已经没有了之前那样的轻视。

    其实,之所以先前对李元霸有所轻视,是因为李元霸的名气全都来至他的武力。~)

    试想一下,一个年仅十六,头脑有些呆傻,只知道以武力称雄的人,又怎么懂得古文典籍呢?

    又怎么能教书育人呢?何况是教导皇室后代。

    但是现在不同,李元霸不仅从新复活,据说还从上界降临,一切都好解释了,毕竟谁也不知道他在‘天界’经历了什么。

    两人在发出惊叹和评价之后,没有在说话,似乎怕影响到李元霸书写一样,就这样静静的看着。

    而李元霸也没有理会两人,继续书写下面的段落。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

    通篇写完。

    当然,对于千字文后面,比如历史还没有发生过的事件,自然是减除掉了,只写到‘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这一段。

    毕竟后面再写下去,那就是神级预言了!

    写完之后,孔颖达和陆德明两位大儒,早就目瞪口呆的愣在哪里,甚至在李元霸还没有收笔,两人就不顾礼仪的冲上去,将纸张拿起看了起来。

    “大才,大才啊,这篇文,不仅包含了各种典故,而且通俗易懂,作为蒙学,不,作为一篇文集,那都是极佳的。”

    “恐怕只有集合当世大儒,乃至几代人才能将其创作出来吧?”孔颖达惊叹的说道,甚至拿着纸张的手都微微颤抖起来。

    陆德明更是将李元霸惊为天人,心中所想:“这位殿下果然是来至天上么?”

    他激动的看着李元霸道:“殿下的字,吾不及,殿下的才学惊天,吾不及也。”

    两说了两个‘不及’,可以看出他此时的心情。

    “是啊,虽然我等不知道殿下所说,关于制冰这种所谓的科学知识,但是想来,殿下必然是如此,我等为刚才轻视之心感到羞愧。”孔颖达深深行了一个礼。

    陆德明同样如此,这搞的李元霸都有些尴尬了,好吧,他自然不会去解释。

    随后,李元霸再次默写了一篇‘百家姓’。

    此文朗朗上口,与‘三字经’一样,是古代蒙学的典范,又怎么能不打动两位大儒的心呢?

    更有一篇《弟子规》,让两位深感佩服,甚至不敢做任何评价,只当自己的才学不够。

    毕竟他们自己是总结出不出这样的通篇文学的。

    一时之间,两位激动不已,神色更是急匆匆的,向李元霸请求之后,准备立刻回长安。

    首先是给李二禀报,说李元霸的才学惊人,完全有教导王子们的资格。

    同时献上三篇经典,为太子贺,为大唐贺。

    甚至两人决定,联名自己相熟的大儒为李元霸请功,也为让更多的大儒来看看这三篇文章,将整个文章展示给天下人。

    将三篇文章通报天下,让所有人知道,天下不仅多了两篇蒙学经典,而且还有一篇尊师重道的经典。

    这该是天下读书人都应该感到喜悦的。

    访问*%手机网[m.],阅读更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