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酷#虎%文¥学[]吐血更新,喜欢记得收藏此站__
而内阁首辅以五年一任为期,终身只得连任两任,任期一到,首辅卸任后就只能到国会去担任政治顾问,有建议权却再也没有决定权。~酷!虎文#学)这就让朝廷大臣们争权夺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了,因为就算你是前任首辅,也影响不到新任首辅的决定。而首辅虽然有组建内阁的权利,却没有绝对决断权。因为大秦内阁有一名首辅以及十一名次辅,在遇到重大事件发生分歧的时候,就要整个内阁投票决定,而次辅和首辅都各自只有一票,而当正反双方的票数相同僵持的时候,就由皇帝出面,因为皇帝那里还有一票。
这样子就能制衡皇帝和首辅的独裁,从而减少一些因一意孤行而导致的过失政策。
也就是说这个内阁制度可以防止大臣因私废公,同时也预防皇帝昏庸无能,乱定国策?
一想通这些关节后,曹操对潇文远的政治眼光就更为佩服了,可惜,孟德同志不知道,先别说这些制度是未来各国玩剩的,就是他当年私人空间中的‘大秦帝国’也历经了无数岁月从而将内阁制和国会制给演化完善的非常完美。
曹操既然被潇文远强行任命了第一任内阁首辅,那么曹操也不会矫情,直接走马上任,组建大秦帝国第一届内阁。
曹操上任后就先后挑选了田丰、王修、沮授、贾羽、刘桦、满宠、荀攸、毛玠、程昱、温恢、董昭等十一人为第一届内阁。此届内阁被外界称之为曹、田内阁,因为这届内阁是以曹操和田丰为首的内阁。
别看这第一届内阁里面差不多有一半曾经是曹操的人,实质上内阁制一出,那些跟随曹操出身的人的性质就变了,如果曹操干的不好,五年后无法连任,那么其他十一名次辅都有机会成为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
面对这等权利的诱~惑,并且还是光明正大地能取得的诱~惑,只要有一展心中抱负之人,都不愿意放弃的。
所以曹操就算真有歹心也会渐渐力不从心的,因为到时候真的没多少人会听做出危害大秦帝国的事情,更别说他本人确实是考虑到个人的能力来组建这届内阁的。+酷—虎]
内阁一定,那就到了国会那边,所谓的国会,除了议长被潇文远点名任命了诸葛玄这刚正不阿的人来出任第一届议长外,其他议员都是来自治下的贤明乡绅,和良知世家门阀代表。
而国会的作用就是制衡内阁专权,国会有驳回内阁命令的特权,而国会在某些意义上来说就是代表治下百姓乡绅来监督内阁行政的。
别说这个时代搞不得这种民主,实质上我们华夏早在汉朝就开始以民治民了,而根据可考究的历史证明,从汉代开始,朝廷官吏只管到县级,县级以下的乡镇村落却都是自治状态的,出了什么问题都是靠当地百姓推举出来的乡绅或姓氏宗族共同供奉的族长来处理,根本没政~府什么事情。
而往大处一看,这种制度其实就和后世所谓的自由民主,以民治民的政策是几乎一样的。
而潇文远之所以设立国会,就是进入步用权利来拉拢民间支持,因为只有这个年代的百姓都是听从自己乡里乡绅或族长管理。只要这些乡绅们得到了利益,那么就算大家门阀们想要反他潇文远,那么底层的乡绅们也不会答应的,毕竟没有潇文远的大秦帝国法令,他们这些乡绅们就注定没有进入权利层的机会了。
国会制定后,就到了各个部门了,兵部由诸葛亮兼任第一任兵部尚书,并且潇文远也打算让今后秦帝国的历任皇帝来兼任兵部尚书,至于副手,潇文远和曹操商量过后,决定由文武双全的赵云担任。
一来赵云算是除了太史慈之外最忠于他潇文远的人,再来就是赵云本人为人谨慎,又知兵,这对管理全国军事之人来说,绝对不能用毛毛躁躁的人,就像太史慈就不能用,以太史慈的脾性只能担任一方大将而已。
至于刑部尚书则是暂时没有合适人选,就让田丰那老头子兼任,至于户部这管钱粮的职位则由糜竺出任尚书,礼部则是把在老家赋闲的孔融请出来,由孔家子孙来管理礼节祭奠那是再合适不过了。其实潇文远一开始认为孔融不会来上任的,毕竟他这里可不是什么大汉,而是大秦,在潇文远看来,孔融这种大汉遗民应该不会听他的。(酷*虎—)可惜,潇文远错了,那孔融也逃不过这布教天下礼法的诱~惑,居然真的踏入了秦帝国皇宫。这也算是意料之外了。
不过从礼部那边分离出来的外交部,则是让诸葛亮的哥哥,年初投到潇文远旗下的诸葛瑾来担任。而至关重要的吏部尚书一职位,潇文远和曹操再三考虑后,就决定请荀彧出山。这一请可谓是三顾茅庐也不为过,潇文远和曹操每每下朝之际就往荀彧家里跑,潇文远和曹操都快要把嘴皮给磨折了,才算感动了荀彧,或者是把荀彧犯的都快要哭了吧,荀彧才决定出山,而潇文远也就让其出任史部尚书,监督和管理百官升迁罢默。
至于那些农部,工部之类的,也各有人选,也就不再多言了。
还有各州行政和军事大权倒是没有打乱,除了一些必要的人士调动,像赵云就除了徐州督军一职,回邺城出任兵部副尚书,而徐州督军则被潇文远推举张辽任之,至于洛阳的情况,诸葛亮回京后,从徐州调来田豫为右司隶督军,征召河内司马朗来暂代州牧一职,而其他各州就都和之前差不多。
新皇登基当然要大封群臣了,所以潇文远考虑片刻后,就推出了贵族功勋的正式爵位封赏。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成十五等级,最低级的为三等男爵,受国家俸禄和一些社会特权,而最高等的就是一等公爵,不过此时潇文远却规定了封爵不封土,这是为了不免割据局面再现。
而爵位也不是绝对世袭,而是每一代人继承上一代爵位后就要降一大级,就是公爵之子继承爵位后就成了侯爵,以此类推,到了男爵的后代就没有了继承权。而想获得爵位就得靠军功和政职,不过也能通过民间募捐而得到较为低级的荣誉爵位。
而军事方面也进行了整编改革,军团称号该为集团军、军团、师、旅、团、营、连、排、班、队。每七人为一队,设正副队长,每三队为一班,设正副班长,每三班为一排,设正副排长与政委,每三排为一连,设正副连长、正副参谋以及政委,以此类推,三连为一营、三营一团,三团一旅,三旅一师,三师为一军,集团军则要临时任命,战后撤销。
而军人除了军职之外,战时长官战死后,军职相当时,爵位低级的要听从爵位高级的命令。这就是潇文远把爵位当军衔来用了。
总之就在天下你家称帝我家道尊的时候,秦帝国却陷入了一片改革之中,当然的,期间也有很多阻力,不过有诸葛亮牢牢把持着军权,有曹操从政治上全力配合,加上以提耶利亚和王留美、长孙无垢等女为首的皇家顾问团坐镇指挥,也算是让改革顺利地进行着。
而就在秦国改革之际,江南的孙坚却坐不住了,因为他与刘表有仇,所以就投到了刘繇的嘉兴帝旗帜下,被刘繇封为了车骑将军长沙候。
而孙坚臣服了刘繇后,虽然是表面上臣服的,但是也给刘表无穷的压力,无奈之余,他只得选择盟友,本来潇文远和袁术都是个好选择,但是现在潇文远和袁术都先后称帝了,那味道就变了,因为他刘表一和袁术或潇文远结盟,就等于承认了袁术或潇文远那伪帝的身份。最后刘表只得选择和刘璋结盟,毕竟怎么说刘璋都是汉室宗亲,虽然相互之间他们都不承认对方是合法的天子,但是总比袁术和潇文远着外姓人要强的多。
所以此时刘璋和刘表成了同盟,与刘繇和孙坚对持,而刘表和刘璋、刘繇、孙坚四家又同时对袁术宣战。
总之就是弄得江南一团糟。
而又因为天下大变,导致长安中李傕和郭汜忽然发现他们手中的天子变得不值钱了,也不知道是谁怂恿的,居然先后逼迫自己手中的天子禅让,让位给他们。
结果就在小小的一个右司隶中,再度出现了两个外姓天子,一是自称威武帝的李傕,和称扬天帝的郭汜。
好吧,看着这两货玩的开心,西凉马腾和韩遂也不甘寂寞,直接在韩遂和一众部下怂恿下,马腾称帝,建国号‘凉’,改元定安,外人称定安帝。
马腾这一闹腾,结果孙坚也不玩了,还什么车骑将军呢,直接和部下商量一番后,就直接称帝,建国号‘吴’,改元昭武,
而时至初冬,这天下称王称帝的就有刘璋的章武帝,统治巴蜀地界,建都成都,所以外人称之为蜀汉。
刘繇的嘉兴帝,因统治在东南,建都建业,所以被称为东汉。
刘表的兴隆帝,因统治在荆州,建都襄阳,所以称之为南汉。
袁术的仲兴帝,国号是‘大成’,建都寿春。
马腾的定安帝,国号‘凉’,建都金城。
潇文远的兴始帝,国号秦,建都邺城。
李傕的威武帝,国号大周(了了好),建都长安。
郭汜的扬天帝,国号大赵,建都长安。
孙坚的昭武帝,国号吴,建都长沙。
还有南蛮祝融氏头人整合南蛮诸部,自领南蛮王。这还没完,岭南交州士燮终于也耐不住寂~寞了,联合了岭南百越,直接自封越王。
如果不是北方有秦军镇压,可能北匈奴、鲜卑、乌桓等外族也先后跳出了走一遭呢。不过就算是这样,这些外族也都是早就称王了,不过有秦军镇压,这些北方外族没有南蛮和百越那么猖狂而已。
这么一看,这丫的哪里还是汉末群雄逐鹿啊?这根本就快成了五胡十六国乱战了!
不得不说,潇文远看到天下变化如斯,也确实有些哭笑不得了。甚至都怀疑,或许这不是世界变得快,而是他潇文远跟不上节奏而已!
当然,在潇文远眼中,甚至是大秦帝国文武大臣的眼中,这些人都是跳梁小丑而已,曹操就在一次朝议上嘲讽地说道,“..若我大秦改制完成,多则七八年,少则三五年,即可横扫余者,就让他们先苟存一些时日吧〃` !”
就在天下各个势力窜上蹿下好戏不断的时候,同时秦帝国进入大规模改革之际,将大权交给了诸葛亮和曹操,以及让提耶利亚她们监督后,潇文远就只身进入了幽州境内辽西地区的卢龙群山中,寻找云凌子的云凌道观去了…。
访问*酷&虎%手机网[m.],阅读更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