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殿宣判

    李贵妃听到朱由校的怒吼,哭的更厉害了,他伏在泰昌皇帝的尸体痛哭流涕。 </p>

    朱由校暴怒,吼道:“来人,将这贱人拿下!”</p>

    殿外迅速进来两名侍卫,将李贵妃架起向外拖拽。她抓住泰昌皇帝的手臂死死的不放,在这最后一刻挣扎。</p>

    李贵妃原本在乾清宫等待魏忠贤的好消息,谁知没把他等来,却等来了朱由校和一帮大臣们。当她看到这些人在向乾清宫走来的那一刹那,她明白了,一切都结束了,她的心血全都白费了,性命恐怕也难保了,情急之下见到死在床的泰昌帝,便撒泼哭诉起来,抱着这一丝幻想,希望大臣们能看在先帝的份得到怜悯免其一死。</p>

    李贵妃大哭不止,撒泼挣扎,嘴里不断念叨委屈的话,听起来倒像朱由校他们是逆臣贼子、谋国乱政,她倒成了好人了。</p>

    朱由校面色严峻,毫无声色,淡淡的对左右说:“去把先帝的遗体收敛,将信王带下去好生照看。”</p>

    左右领命,几个宫女和太监将受惊的信王朱由检带了下去。这次的宫廷之变,让幼小的信王朱由检的心灵留下了创伤,这给日后信王的性格成长影响很大,对待臣下严苛,动辄废黜杀戮,刚愎自用,谁都不信任等,和这次的“移宫案”有很大的关系。</p>

    不一会儿,几个宫人抬着棺椁进来,欲将泰昌帝装殓,李贵妃拽着哭喊着不让人动泰昌帝的尸体,胡搅蛮缠起来,这让宫人们很是为难,朱由校气愤异常,对那两名侍卫吼道:“你们还不快将这贱人带下去!”</p>

    两名侍卫受到呵斥,不再对她客气,硬生生的将她拽出去,才将泰昌帝装殓进棺椁抬走。</p>

    朱由校转身,身后的大臣立即闪开,他来到乾清宫正殿堂,激动的慢慢的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走御座。</p>

    踏台阶,是他走大明宝座的阶梯,离那万人敬仰的龙椅越来越近。</p>

    朱由校轻轻抚摸着御座的龙头,看着龙椅栩栩如生的金龙,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扬,猛然转身坐下,面朝臣下。</p>

    “哗哗!”</p>

    这一瞬间,群臣早已分列两班整齐划一跪下,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行三跪九叩大礼。</p>

    朱由校在龙椅看到群臣山呼万岁,更是激扬澎湃,热血沸腾。</p>

    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的感受无人能及,这种快感及享受,千百年来只有站在最顶峰的人知道,那是帝王!</p>

    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朱由校终于做到了,如今他已坐了这个帝国的核心,巍巍天下,尽在股掌之!朱由校咧开嘴笑了,他笑的是天随人愿,能登极天下,笑的是命运的多舛,九死一生。</p>

    “众位爱卿平身!”朱由校面带笑容的伸出右手,浑厚圆润的发出声音。</p>

    “谢陛下!”众臣起身分列两旁,武官员、官阶品级有序站立。</p>

    “礼部何在?”朱由校问。</p>

    “臣在!”礼部尚书孙慎行出班,向御座弯弓行礼。</p>

    “朕的登基大典,由礼部择日举行。”</p>

    “遵旨!”</p>

    “朕今日能安然无恙,全赖众位卿家忠心赤胆,护驾有功,否则,朕今日便已归天了。”朱由校感慨的说道。今日真是惊险,又是无幸运。</p>

    “陛下洪福齐天,有苍护佑!”众位大臣恭维道。</p>

    朱由校满心欢喜,点点头。接着,他收起笑容,两眼一逗,阴沉起来,脸色转变之快令人瞠目。他对着下面加重语气说:“朕今日便要当着众卿家的面,家仇国恨在此做个了断。”他顿了顿,露出仇恨的目光,将这满腔仇恨狂哮的喷发出来:“将罪妃李氏押来!”</p>

    锦衣卫将李贵妃押大殿,猛的一推,把李贵妃推倒在地。此时的李贵妃惊悚哭泣,瘫坐在地,头的发簪已经掉落,乌黑的美发披肩散落,将她的面容遮掩。</p>

    朱由校见到李贵妃,恨不得亲自拿刀将她碎尸万段!母妃王氏之死毋庸置疑,必是她所害!母仇不共戴天!今日便是为母妃报仇之日!</p>

    “贱人李氏!你是如何害死我母妃王氏的,从实招来!”朱由校怒吼道。</p>

    李贵妃被朱由校近似咆哮般的大吼惊吓的痉挛了一下,缓缓抬头看向御座,看到他怒视自己,两眼几乎能喷出火一样的盯视着,李贵妃从内心恐惧起来,她知道,不管怎样自己都难逃一死。</p>

    即使是在绝望的时候,求生的本能还是让人挣扎一下。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p>

    李贵妃要做最后一搏,要争辩,但恐惧的心早已占据了她的心里,说话已经没有了底气,只见她双目无神,闪烁不敢抬头看御座,低头沉吟道:“我是先帝的妃子,是你的庶母,你不能这样对我。”</p>

    “什么?”朱由校怒恨之心突感一阵恶心,这个时候还敢说这么恶心的话!他猛拍了一下案头,大怒道:“贱人!还敢自称先帝的妃子!你伤天害理,谋害皇妃,朕的生母!你还有脸活在这个世!快点从实招供,朕还会留你全尸!”</p>

    李贵妃低垂着脑袋,冷冷的哼笑起来。站在旁边的几位大臣为讨好朱由校,纷纷怒喝李贵妃,“你是怎样谋害当今圣生母的,快快如实述来,吾皇慈悲,也许会从轻发落你,不要不识抬举,免遭灭顶之祸!”</p>

    李贵妃冷笑,讽刺喝她的大臣,“你不过是皇家的一条狗而已,本宫是先帝贵妃,你有什么资格和本宫说话!”</p>

    “你!”怒斥李贵妃的大臣怒不可遏,恨不得去扇她几巴掌,可又不敢在朱由校面前动粗,强忍着没有发作。</p>

    李贵妃转而又对朱由校说:“太子说本宫害死你母妃王氏,有什么凭据?本宫是和你做过对,可你也不能公报私仇啊!”</p>

    “你还敢狡辩!”朱由校若不是想知道母妃王氏死因真相,早把她拉出去砍了,还给她费什么口舌。</p>

    “你这恶毒的女人!王娘娘是你害死的!”殿外传来一声激动清晰的声音,众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吸引过去,转向殿外,只见一个鞠喽的人进来,在李贵妃旁边跪下,向朱由校行大礼,“奴才王安叩见吾皇万岁!”</p>

    王安来了,他现在是唯一活着的证人,有他在,朱由校的心算是有了着落。李贵妃听到跪在自己旁边丑陋的人自称是王安,惊呼的失口道:“你是王安?你没死!”</p>

    王安抬头,恶狠狠的瞪着李贵妃,不软不硬的说:“托贵妃娘娘的福,奴才好的很!”</p>

    “啊!”李贵妃如昏一般的瘫倒在地。</p>

    王安恨道:“哼!皇天护佑,想不到我还能见到你这蛇蝎女人遭报应的一天!王娘娘在天有灵,也会瞑目了,还有小娟、小翠,婉儿姑娘。”说到这,王安的眼泪流了出来。</p>

    婉儿!朱由校听到王安提到婉儿的名字,心里“咯噔”起来,这更戳到了他的痛处,朱由校忍耐不住,已是*焚身,腾然站起来走下御座,来到李贵妃跟前,指着她恨道:“你还有何话说!”朱由校急狠的攥紧拳头,手指都掐破了表皮,深深的血印显现出来。</p>

    李贵妃躺在地,匍匐起来,散乱的头发遮挡了她脸,现在是什么表情已不可见,只听李贵妃“哈哈”大笑,这笑声听起来煞是瘆人,笑的李贵妃全身跟着颤抖。</p>

    笑毕,李贵妃言道:“我跟随先帝,宠冠东宫,只可惜未能生下一男半女,否则怎会有你做太子,又能继承大位?”说到这,李贵妃恼恨起来,昂首大声喊道:“天待我不公!论美貌、论智慧,我哪一样不如你母妃,为什么不能让我生下孩子!你母妃不过是个低贱的宫女,却生了个男孩,要不然,她凭什么与我争!”李贵妃痛苦的哭噎起来。</p>

    “哼!你心毒如蛇蝎,怎能与我母妃相提并论!”朱由校怒言:“你若心静如止水,善待他人,将来父皇必然不会亏待于你,效仿王、李二位太后也不无可能,只怪你心地不善,自取灭亡!朕不想听你废话,快说,你是怎么害死我母妃的!”</p>

    李贵妃疯癫般的笑了笑,轻声的说:“那是四月的事,你母妃本身体不好,你又不辞而别出走辽东一年,加王才人思子心切,身体每况愈下。先帝也因为你的原因对女色大为收敛,天天来乾清宫看望神宗。先帝不在东宫,我身为宠妃在这空档自然不会无所作为。神宗身体每况愈下,太子登基在即,我总不能看着太子登基你母妃以子为贵一步登天吧?我岂能甘心?于是找茬打了王才人。王才人本体弱多病,又被我羞辱,一病不起。趁这时候,我暗操作,偷换了一些药,这药能使人慢性毒,可使人不知不觉毒发身亡,毫无痕迹……”</p>

    “贱人!你还我母妃命来!”朱由校已听不下去,“啪”,猛扇了李贵妃一巴掌。</p>

    李贵妃被扇倒在地,嘴角流出血来。朱由校的手掌一阵麻嗖嗖的疼,这一巴掌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p>

    李贵妃吐出一口鲜血,冷笑起来,“打的好!事到如今,我也不打算活了,不能成为皇后,在这冷清的宫又什么意思。只恨天不佑我,魏忠贤也是不可信之人,竟然留下了王安这个活口!”</p>

    “够了!”朱由校怒喊道:“将这贱人废为庶人,凌迟处死!全家抄斩!夷灭三族!带下去!”</p>

    李贵妃听到对他的宣判,如疯了一般,疯笑起来。</p>

    来两名武士,将其拖走。</p>

    李贵妃远去,朱由校的恨意才稍稍褪去,他扶起王安,亲切道:“王安,你起来吧,你先好生休养,日后朕与你安排。”</p>

    王安哽咽的站起来,躬身拜别,慢慢走出大殿。</p>

    两班大臣此时都静静的看着这一切,没人敢表奏说别的事,皇为母报仇,心情极为不快,要知道,天子不高兴,是要出人命的,要是说不好,惹怒了皇,可能是要脑袋搬家的。</p>

    朱由校轻轻叫道:“方首辅。”</p>

    “臣在!”方从哲出列,站在朱由校身后恭敬道。</p>

    “先帝治丧和朕的登基大典由你督办,在此期间例行早朝,朕要亲临朝政,事无巨细,皆需向朕禀报!”朱由校言道。</p>

    方从哲听到这命令,突然一阵心骇,他感到这位少年天子要亲力亲为,刷新朝政,一改自嘉靖以来皇帝怠政的风气。这也意味着从今以后朝官们再无懒觉睡了。</p>

    “臣遵旨!”方从哲有点不情愿的应承。</p>

    “散朝吧,朕还要去见一个人。”</p>

    见人?去见谁?众大臣莫名其妙起来,谁这么重要,让新帝这么神秘的亲自去见。</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