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六六六章 时尚高唐

    冀州,南皮城。レspades网レ

    偌大的城守府显得有些空旷。

    做为袁绍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南皮的城守府比普通的县城要豪华很多,刚住进来的时候,单经着实兴奋过一阵子,可近两年来,他对这个地方越来越不满了。倒不是府衙变得破旧了,只是这股子冷清劲,着实令他烦躁。

    “青州来信?谁的?算他有点良心,还知道写信过来,只要不是来炫耀的,就念给我听听。”单经斜倚在榻上,一边挖耳朵,一面冲着来通报的书吏摆着手,漫不经心的模样。

    “……”书吏显然很吃惊,发了好一会儿楞,才茫然答道:“单将军,是青州来信!是骠骑将军的亲笔信!”

    “什么!”单经一骨碌翻身跳起,瞪着眼睛,惊疑不定道:“是他?他又要做什么?”

    他惊慌失措的模样,让书吏又是一阵无语。

    什么叫se厉内荏,这就是了。南皮城内,但凡是个有耳朵能听,有眼能看的,谁不知道单将军对骠骑将军各种看不惯啊?

    当然,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单将军,帐下的将官一天到晚的总是请假,一有空就往高唐跑,任谁来当这个渤海太守,心里也不会爽利了就是。人都跑去高唐了,就算占据了华丽宽敞的太守府,这个太守当的也不是滋味啊?

    同样的,总是跑高唐的将官们也没犯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放着热闹繁华的高唐不去,谁愿意窝在像是偏远山村一样的南皮啊?

    要不是没那个便利,书吏自己也想多去高唐几趟呢,家里的婆娘没少念叨着高唐的绢布,儿子更是天天追着自己要糖吃——要不是总有同僚从高唐带些土特产回来,谁知道糖还能做出这么多花样呢?

    冬雪一样白,海沙一样细的白砂糖;扯不断,咬不碎的牛皮糖;糖葫芦、糖羹、糖人、蜜汁儿,带着糖霜的各种点心,连自己这个成年人看到了都会不由自主的咽口水,更别提孩子们了。

    这些东西的产量不大,保存也不方便,再加上卖不出太高的价格,所以青州商人虽多,但很少有人会带着这种东西四处贩卖,只有在高唐才能随时随地都能买得到。

    老人们形容生活幸福,会说生活甜如蜜,现在看看,人家高唐人可不就生活在蜜糖里了吗?

    每次想到这里,书吏都有给自己两个耳光的冲动。现在的高唐居民,就在几年前,还是些什么人啊?难民、流民、草民……身份高贵的那是凤毛麟角,只要愿意去,就能得到安置。

    打心底讲,这条件还是很优厚的,但架不住人言可畏啊!

    包括单将军在内,很多去看过的地方名士都表示,高唐根本算不上是个城,就是为了安置难民,临时搭起来的一大片窝棚,是难民区。

    他们倒也不是纯粹的有偏见,想想看,在河北地界建房,不用土石砖瓦,只用木头,这房子能暖和得了吗?一个多月的工夫,建了一座能容纳十万人的城出来,这得是多么简陋的一个地方啊?又不是军队安营扎寨!

    听到众多名士、高人异口同声的说词之后,原本还有些蠢蠢yu动,想去高唐占个地方的人都打消了念头。

    到高唐安家确实不要什么花费,但那种临时建成的地方,到底能支撑多久呢?三个月?半年?谁知道呢?

    等到难民营散了,难道又要几百里的折腾回来?那时还不物是人非啊?

    所以,尽管高唐建新城的事闹得沸沸扬扬,传遍了整个河北,但真正动心,并付诸行动的,除了过不下去的穷人和受了兵灾的流民之外,就没有什么人了。

    类似书吏这种身份的,更是连心思都没动,好好的在衙门里当差,谁愿意去难民营受罪啊?

    结果,一年过去,高唐城不但依然健在,而且还以让人吓掉下巴的势头迅猛发展,成为了整个河北最有活力的地方。

    据说,就在骠骑将军下令改‘开元’年号的同时,青州民事司对都府做了一次详尽的统计,结果发现,建城一年,高唐的人口从十万人,暴涨到了十万户!

    单是这一项,遍数整个天下,除了战乱前的洛阳之外,就再没有哪个城市能与高唐相媲美。

    因为高唐施行的是来去ziyou的制度,不存在汉武时代那种强迁地方富户,以充实都城的政令,所以,人口的高度集中,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唐新城的繁华和吸引力。

    这项统计令青州的民政官员欢欣鼓舞之余,也是忧虑丛生,人口多固然是好事,但太过集中也不是没有弊端的。在土地ri益紧张的青州,高唐周边居然出现了抛荒现象,甚至有些村落直接变成了——人都跑去高唐城了,原来的家业自然被抛下了。

    就在王羽轻骑南下徐州前后,高唐广纳四方之民,来者不拒的态度终于转变了。这座城市不再无条件的接纳新居民,只对一些身份特殊,如:求学的学子、手艺高超的匠人、饱学的学者之类的特殊人士敞开大门。

    同时,城市本身也不再向外围扩张,而是开始设立所谓的卫星城市,平原、鄃县、灵县、龙凑等周边城市皆在此列。

    据说青州衙门还贴出了安民告示,明示辖下百姓,有了高唐的建城经验后,会6续在其他地方开工,以相同的模式建设新城。

    青州的未来展望,书吏并不关心,他只要知道曾经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在自己面前,却被他毫不珍惜的给放弃掉就足够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去高唐游玩或出差就成了南皮城的新时尚,那些糖人什么的,只是高唐诸多好处之中最不起眼的一个罢了。

    茶馆、戏院、酒楼,都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里面有最jg致的美食,有最有趣的评书,有最好看的戏剧和最动听的曲子。

    若是腿脚闲不住的,还可以在所谓的商业街上游玩,那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每隔几天,就会有新的吃食或者商品问世,让人目不暇接。光是看,就已经是极大的享受了,如果能没事就买几样用着,啧啧,那真是神仙都享受不到的ri子啊。

    想上进求学的就更是如鱼得水了,随着印刷术的出现,高唐的图书馆、书店像是雨后笋一样冒了出来,再加上泰山书院的那些充任教授的大儒,这里简直就是求学的凌霄宝殿!

    总之,在这个地方,只有你想不到的,不会有看不到的,至于看到了得不到,那肯定是你不够努力。

    从前那些诋毁高唐城的名士们,现在也都转了口风,趋之若鹜般拥去高唐,回来的时候,都是一脸舒坦和遗憾。给其他人讲自己在高唐的见闻,让人大呼小叫一番,也成了名士圈中的新时尚。

    现在南皮城,或者说整个公孙军的辖地,最热门、最抢手的职位不是渤海、河间、安平的太守,而是公孙军驻青州的联络官!

    这个联络官的好处不仅仅在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在高唐城工作、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总是可以享受青州方面的高规格款待!

    因为两军的微妙关系,青州方面对公孙军的联络官极尽笼络之能,除了生活上应有的供应之外,还时不时的会有诸多惊喜。

    比如新店开张的剪彩活动,除了能收到店主的红包之外,还能第一个体验各种新商品!

    前一项待遇,连青州的官员都享受不到,不是人家不给,是他们不收!不能收,也不敢收,就算一不小心收下来了,也必须向上司报备,将红包上缴归公。

    没办法,青州的法令就是这么严苟,不近人情。

    而第二项就更了不得了,先人一步,那是可极大的光荣,和过去举孝廉能享受到的优越感是差不多的。

    现在高唐新品上市的速度很快,但量却通常都不大,因为每种商品都有个研发到试水的过程,有些商品开发的时候很顺利,但上市几天后,可能就会出于成本、利润、普及度等方面的考虑停止生产了。

    华夏人固然尊重传统,因循守旧,但这种半途而废的新品只要有特别之处,很可能会在一段时间之后,重新受到追捧。因为作坊已经停止生产,这些东西就成了和后世的古董颇为相似的东西。

    虽然没人能预测到,到底什么样的商品会重新受到追捧,但很多人都养成了习惯,只要有新店开张,只管去抢购个新品回家再说。

    所以,能参与新店剪彩,新品上市的贵宾,除了将来有可能的实惠之外,也会很有面子。

    为了能得到这个职位,除了坚定的青州黑单经,和王羽的铁哥们田楷没有参与之外,公孙军众将差点为此打破了头。

    最后公孙瓒见不是个事儿,干脆和青州方面商量了一下,最后派了五个联络官在高唐,分别代表右北平、渔阳、渤海、安平、河间五个郡国……

    正因如此,王羽的亲笔信才到了南皮。

    书吏和单经都不觉意外,肯定是姓龚的那个混球又在麻将桌上大杀三方,抢到了这个能面见王羽的机会,结果信才送来了南皮,还要中转一次才能送到公孙瓒手里。

    这叫个什么事儿呢?单经心里大骂。

    这是个什么人呀?书吏心里也在腹诽,别看平时挺嚣张的,被人家一封信就吓成这德xg了,还嚣张个啥劲儿呢?

    听说是王羽的信,单经不敢大意,自己接了过来,想一想,咬咬牙,一把扯下信封上的火漆,展信一看,当即倒抽了一口冷气。

    好半晌,他才回过神,吩咐道:“快!备马!本将要去易京,面见主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