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六章 朝鲜风云 8

    李氏王朝的突然灭亡,瞬间改变了朝鲜半岛的局势,不管是清国政府还是日本政府他们原本的计划都是控制朝鲜王朝,通过李氏王朝来控制朝鲜。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因为朝鲜虽然是一个比较穷的国家,可是他自己形成了一个比较特别的文化,而且这样的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排外。

    不要看朝鲜匍匐在在中国的脚下几百年,不管是明朝还是后来的清朝,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朝鲜口服心不服的尴尬局面,为了维持天朝上国的颜面,对于朝鲜的这种行为,清国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不闹事,不惹事,承认你是我清王朝的藩属国,那么其他的一切都是次一等的事情。

    可是随着闵氏家族正是在汉城推翻了李氏王朝的统治,而且最重要的是高宗李熙在汉城病死,他死之前他的儿子也就是王子李纯没有在身边,甚至连自己的父亲都没有在身边,他死后的朝鲜王朝谁来继承王位就是一个迫切的事情,搞不好会造成李氏王族的内讧,可是闵静镐根本就没有给这个机会,他拿着李熙写下并且盖着大印的禅位诏书,向朝鲜的所有老百姓昭示着,自己才是李熙之后最合法最合理最有效的继承人。

    闵静镐称帝之后,就赶紧和自己的两位哥哥,领议政闵元镐和左议政闵谦镐还有自己的合伙人大韩帝国的长公主闵妃关起门来开始秘密商议,如何解决清国和日本的关系。

    已经是大韩帝国皇帝的闵静镐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作为一个皇帝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国土上有别国的军队,不过是日本军队还是清国军队。闵静镐表示朝鲜自己的事情应该由朝鲜自己来解决,并不需要外部国家的介入。

    话音刚落,作为领议政的闵元镐就表示反对。

    闵元镐开口说道:“日本人的军队已经在釜山登陆,如果现在跟日本人说,我们不用他们了,就换是了我们,我们也不会退兵的,况且帝国刚刚建立,我们需要外界力量的支持,来抵抗北部李氏王朝的反扑。”

    闵谦镐也在一边向着闵元镐说话,他的意思是不管是清国还是日本都没有表达自己的意思,我们最好也不要表达跟他们相反的意见,国家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目前最大的任务就是和北边的李氏王朝达成协议,双边停战,大韩帝国要完成朝鲜半岛南部的平叛,而且一定要亲自来,不能借助日本人的力量。

    闵静镐表示不理解,闵谦镐接着解释道:“几百年前,金国和宋国相约南北夹击辽国,金国的虎狼之师,辽国军队无法抵挡节节败退,最后所有的败军都龟缩在辽南京,也就是现在清国的首都北京城中,困守孤城。按照宋金之间的约定,辽南京是要宋朝军队来收复的,可是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十分堪忧,在有绝对的兵力优势,而且辽国全是败军的情况下,被辽国军队以七千骑兵打破宋国北征的二十万宋军,宋军被打的是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而在一边观战的金国人看到了宋朝军队的不堪,就发兵进攻守城辽国军队,一战就把辽南京打了下来,这个时候金国就心底里看不起宋国的军队,这也就埋下了靖康之耻的种子。”

    其他三个人都看向他,他们都明白了他的意思,大韩帝国要想不被清日任何一方灭亡或是傀儡的话,那么就要利用两个大国之间的矛盾来保持自己的重要性,让两个国家都离不开自己,这样国家才能维持下去。

    几个人最后商量出一个结果,日本方面还是按照之前和日本的约定,请日军北上进驻汉城以及和李氏朝鲜的边界线临津江一线,要求他们帮助自己防守北部的敌人;再者跟日本人签订新的条约,让一些利益给日本人。

    另外保证清国在汉城的使馆安全,闵静镐的意思是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日本这一个篮子里,委派左议政闵谦镐为全权代表,跟清朝政府谈判,希望清朝政府承认自己的合法地位,如果不能做到的话,那么只要清朝军队不直接出兵攻打自己,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正在行军途中的日本朝鲜派遣军,也即是日本第十旅团。接到了汉城政变的消息,作为旅团长的冈本英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马上给国内的发去了一封整个事件完完整整的经过的电报,询问是否按照之前的计划,继续向着汉城进发,还是在原地驻守。

    伊藤内阁接收到电报,马上脸也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按照原本的计划已经没有可能了,日本已经无法直接控制整个朝鲜,如果出兵北上进攻背面的朝鲜王国,那么很大程度上会和清国军队发生激战,这是日本方面不愿意看到的,于是决定让第十旅团按照原本的的计划进驻汉城,稳住韩国的情况即可。

    电报发出之后,冈本原野率领自己的旅团,就快速进驻汉城,在极短时间内控制了整个汉城的局势。日军北进的行为让北边平壤城中的朝鲜王公们十分紧张,李氏王族马上向清国发出了几道求援书,要清国军队马上南下,可来势汹汹的日军却在临津江南岸停下了脚步,开始修建堡垒一类的防御工事,做出了要在此坚守的的态势。

    临津江是朝鲜半岛上著名的河流,从东北方向着西南走向,河流上部经过陡峭的山区,而下部则是平坦的平原地区,在黄海边上汇入汉江之中;河流的水流量很大,尤其是在夏季时,临津江的水流量都是倍数的增长。

    正是因为临津江的江水暴涨,日军没有再向北进攻朝鲜的旧都开城,日军停下脚步也就标志着朝鲜王国和大韩帝国是以临津江为界,暂时保持平衡。

    袁伟成连夜到了仁川港,在帝国情报局在仁川的分局人员的帮助下,乘坐一条小客轮离开了仁川,在海上经过两天两夜的颠簸,袁伟成带着朝鲜王子李纯和翁主李婉到达了营口,一上岸袁伟成就马上联系上了当地的官员,在官员的护卫下又经过三天才最终到达了盛京省的省会奉天。

    两个小孩子身体都有些吃不消了,被安排在了盛京府的驿站之中,清了大夫来为两个小家伙调理身子。而袁伟成在稍作休息之后,给在北京的陈浩宇发了一封电报,详详细细的把在朝鲜的事情禀告上去,而且请示一下朝鲜王子和翁主应该怎么办?

    陈浩宇接到电报之后,马上召集了总理衙门醇亲王奕譞,庆郡王奕劻和国防部留守的几位官员马上磋商。

    在陈浩宇看来,失去了朝鲜,对于大清王朝来说总不是一个好消息,国家西南还有战事没有结束,如果朝鲜战场再发生战争,国家的财政总是有些吃力的,况且现在国家内部许多的地方都需要钱,与其说陈浩宇不想打朝鲜战争,不如说是国家的情况不允许两线作战,陈浩宇把自己的意见跟在座的这些官员说了说,大家也表示认可。

    就是负责外交的外交部长林顺表达了自己的,“皇上,朝鲜原本是我大清的藩属国,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为朝鲜出面,剿灭南部的叛军。”

    陈浩宇则是坚定的摇了摇头:“朝鲜现在的局势已经不是叛军那么简单,这后面隐隐约约都可以看到日本人的身影,日本人绝对不会满足小小的朝鲜半岛,他们真正的目的在于我们。”

    “可是陛下,朝鲜几次三番的上书求援,我们要是连个态度都没有,怕是难以和百姓交代,周边的藩属国怕是也要和我们离心离德了。”

    “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兵是一定要出的,另外对于大韩帝国的地位问题,他们不是要我们承认他们吗?这样吧我们暂时不表态,不支持也不反对,只说希望双方能够保持克制,切实的维持朝鲜半岛的和平就可以了。”

    “是的陛下,臣明白了”外交部长林顺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陈浩宇又对旁边的国防部,陆军总司令部的人员说道“马上联系上左孝同将军,命令他带领两个师进入朝鲜,根据战场的形势自行安排阵线,如果日军一旦有挑衅的举动,可以和日军交火。除此以外向天津军工厂和盛京军工厂下单,要他们尽快建设生产线,将马克沁机枪和迫击炮量产出来”

    “是陛下”军方的人员退了出去,陈浩宇又和作为总理的醇亲王奕譞说“王爷,你马上组织民政部和财政部两个部门,尽可能调集军备物资供给入朝军队。”

    “陛下请放心,臣一定不会让我们的士兵饿着肚子上战场。”醇亲王奕譞保证道。

    “王爷,也不必准备太多,我们毕竟是为了朝鲜出兵,那么朝鲜就要为我们提供必要的军需粮草。林部长,马上通过外交途径,把两个是需要的物资传给平壤,让他们去想办法,如果实在是没有办法,再由财政,民政和军队后勤部门来负责吧。”

    “是陛下”

    陈浩宇安排了一圈,想起了袁伟成的电报,于是他下旨让袁伟成护卫着朝鲜的王子和翁主回到北京城,为了稳住在平壤的李世英的心,陈浩宇口头上表示,等到朝鲜的局势平稳,一定会放王子李纯回到朝鲜承继国王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