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一日之后,刘辟终于做出了自己的决定,选择出城投降。从出征开始到最后战斗结束,总共也就只用了二十天左右,这样的大胜不仅出乎了其他诸侯的意料,也远远超乎吕布的想象。
吕布感到兴奋的同时,也渐渐看出自己最开始去挑战曹操是多么的愚蠢。在这天下,虽然大势逐渐明朗,但仍有很多无主之地被黄巾贼军所占领。他们战斗力低下,组织混乱,攻打他们不仅可以可以获得土地,而且完全合乎民心。投入极少,所获甚多。而与曹操那样的强军对抗,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一败涂地,完全得不偿失。
吕布将自己的想法与陈宫说了之后,他也深表同意。这就慢慢形成了吕布以后的战略基调,柿子还是先挑软的捏比较好。在自己不能确定必胜之前,尽量不会再与曹操那样的大咖决战。
接下来就是整兵安民问题了,汝南黄巾肆虐多年,残破不堪。陈宫经过一个粗略的统计,发现此时汝南此时百姓已不满二十万,而在这二十万中近一半竟然是刚刚投降的黄巾军。兵比民多,老比少多,这就是目前整个汝南的真实情况。
好在刘辟此人,还算善于经营。平常军民一体,屯田抢掠,不仅勉强可以养活自己手下的那么多士卒,在汝南城中还储存了一些粮草。虽然不是很多,但支撑一段时间,完全没有太大问题,这也免除了吕布想要从宛城调取军粮的麻烦。
但这些安民的事情,实在不是吕布所擅长的,就算是陈宫也只是能勉强应付。因而他只能求助于臧洪,希望他在宛城局势稳定之后前来汝南。但是他人未到,信却先到。信中具体说了一件事和两个建议。一件事是指吕布上次改革军制之后,原本隶属于张邈的兖州名士许汜、王楷二人感觉自己不受重用,弃吕布而去投奔刘表。
张超念惜往日情谊,没有多加阻拦。两人都是夸夸其谈之辈,吕布本就对他们没有太大好感。此时既然已然离开,吕布心中倒没产生什么感觉。但是两人名声在外,在陈宫的强烈建议下,仍然去信通知张超。让他大张旗鼓的给两人各送去一百金,以昭显自己千金买马骨之意。
臧洪的两个建议却十分出乎吕布意料。第一个是让吕布上书天子,叙说自己平叛黄巾之功,并献上金财以示对朝廷的忠心。第二个建议则是强烈要求吕布解散所有黄巾军并送之全部前去屯田,观其后效,再决定是否从中挑选入军。
臧洪出身官宦之家,对黄巾军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他的第二个建议虽说可以彻底根除黄巾军作乱的风险,并达到更快的让汝南恢复生机的效果。但这等提议未免有一点书生之议,太过理想化,也太过不切目前的实际。汝南处于四战之地,首先解决的应该是兵员问题而非百姓问题。吕布不可能为了汝南就忽视曹操随时可能攻来的事实,无论战斗力强弱,有人头就算是有兵。况且这批黄巾军历经百战,虽然毛病很多,但也远比普通百姓更容易指挥,更好训练。全部解散,未免有点矫枉过正。
吕布最后将臧洪的建议折了个中,依照之前曹操收服青州军的模式,从被俘的八万余黄巾军中,挑出了八千青壮,剩余的全部打散入民。在汝南南部开垦出一片荒地,让他们集中居住,利于看管。平时屯田,战时又可以迅速为兵。虽然战斗力肯定要打个折扣,但是了胜于无吧!
第一个建议则完全是臧洪本人政治眼光的体现了。他深知天子在士大夫眼中的作用,如果能得到天子的认同,不仅可以获得正规的官方身份,对于扩充实力也大有裨益。为何曹操能在迎奉天子之后能实力大增,就是因为天子这个金字招牌太大、太亮,引起无数贤才前去投靠。
这一点吕布完全按照臧洪的建议做了,不仅上书天子,并且奉上千金。本以为此刻天子被曹操控制,自己得到回报的可能性不大。但出乎吕布意料的是,天子竟然下诏将吕布的官职由以前的奋武将军升为平南将军,这就等于默认了吕布此刻的正统身份。
之前吕布在刺杀董卓之后,已被天子升为奋武将军,那仅是一个杂号将军。平南将军对之来说,不仅仅是职位高了一个档次,而且他还有了具体的任务。平南平南,平服南方。但是比较巧合的是,此时刘表的官职恰好是镇南将军,这就不由得吕布多想了。看来,朝廷内的水也不是一般的深啊!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另外一件事。何曼势力虽然处于颍川,但是他与汝南黄巾军本就同气相连。在他得知吕布出击汝南之后,急忙率部南下,妄图前去支援刘辟。但却被高顺死死挡住,在死伤近两万士卒之后,他最终放弃,率部返回颍川。
而屋漏偏逢连夜雨,郭嘉得知何曼大败之后,极力说服兖州此时的主将夏侯惇果断出击,一举平定豫州。夏侯惇以郭嘉为军师,张绣两千余西凉铁骑为先锋,韩浩、史涣为统兵之将,亲率一万五千大军前去征伐。三战三捷,将何曼团团围在颖水边整整五日。后来不知何曼通过什么方法,竟然从团团重围中突围而出。但此时他身边仅剩不到七千士卒,茫茫若丧家之犬。
因而他去信刘辟,通过他说自己想要投降吕布。吕布最终答应,但也只允许他保留一千士卒。何曼虽然不满,但是他也无可奈何,最终只得答应。
夏侯惇占据豫州,而吕布据有汝南,双方各陈重兵于边境,气势汹汹,一副即将大战的样子。但吕布兵力不足,且汝南不稳;而夏侯惇方面曹操还未返回,他自己也不敢做主。所以双方对峙了十几日之后,看对方也完全没有进入对方地界的意思,在两地边境留下少量士卒后,便各自散去。
吕布平复汝南,收服黄巾三将,黄巾军军纪散乱,想要短时间改进十分困难。吕布本意想让许褚震慑三将,但是考虑到他军中威望尚浅,而陷阵营已成定型。最后决定高顺除统御陷阵营外,还担任这批黄巾降军的主将,然后以许褚为副,全力辅助高顺。两人话语都不是很多,脸色坚毅,反而处处透漏出一股威严,恩威并加,竟然在很短时间内就将这批桀骜不驯的黄巾军驯服的服服帖帖的。
不久之后,臧洪将宛城事务交给张超和鲁肃,自己来到了汝南。汝南为大郡,相比于宛城更能体现他的能力。他到达之后,看到吕布没有选择将所有黄巾军打散入民,心中虽有点不满,但也没有继续坚持。他将汝南迅速依照方位迅速分为四块,东西南北,接着在各地实行屯田。
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民屯是将土地分给普通百姓,由他们进行耕作,每年从中抽取两成作为赋税。而军屯则比民屯要严格的多,进行军屯的都是黄巾降卒。不仅要被限制自由,还要从每年要抽取六成赋税,还要在战乱之时负责运送粮草,提供兵员。
每日辛勤劳作,最终所获所得仅能保证他们不被饿死,在吕布这个从现代穿越过去的人看来,这简直就是**裸的压榨。但是这确实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军粮的供应,而且按照臧洪的说法,一定要让他们意识到从乱应该付出的代价。
但是在吕布看来,如此实在太过残忍,简直将他们当做奴仆对待。而且他们亲属大部分从军,如果想要让他们诚心效忠,这个也不是长久之法。最后在吕布的强行坚持下,臧洪最终同意。仅第一年实行六成赋税,第二年减为四成,第三年完全恢复民籍,不再限制他们自由。
这样的循序渐进,对比之前严酷压榨,不仅让这些黄巾军为自己从乱付出了代价,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无疑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逃跑、叛乱相比之前肯定会极大减少。只不过臧洪确实是天生的政才,不仅迅速稳定了汝南的局势,让百姓迅速得以安定。
而且他更是通过派出百姓四处宣传汝南的政策,吸引流民来投。最后他的宣传终于起到了效果,总共引来近五万百姓回归汝南。到了这时,吕布才算是有了一个真正比较大了点的根据地。虽然也引得四方诸侯的嫉恨,但是相比自己所获,这点威胁根本算不了什么。
汝南四大黄巾势力虽被平定,但是在汝南仍有大量山贼,乱军之类的。吕布除派出将领四处招降之外,还派出士卒对那些拒不投降的强硬派进行剿灭。在两月时间内,汝南的那些势力要么归降,要么被灭,要么逃往别处,长久以来的乱局终于稳定了下来。
期间的一切都进行的十分顺利,并没有什么好说的。唯一令吕布惊喜的是,一伙山贼的归附,因为他们的首领是廖化。</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