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昨晚是不是做噩梦了,半夜里我好像听到你喊了几声。”
转眼间,又是早上,围坐在桌旁吃早饭的时候,刘宏树突然对陶大勤问了一句。
自打克莱尔三人走后,刘宏树和刘倩倩都搬回了自己的房间。原本姚金枝的意思是让陶大勤也去刘宏树的房间一起住,不过,既是因为已经习惯了还没有装修的那个房间,也是因为觉得自己一个人住一间屋子比较轻松,陶大勤就拒绝了这个提议,继续住在了二楼的那个房间里。
隔着一层地板,刘宏树只是隐隐约约的听到了一点儿,并没有听得十分真切。
“没有,我做了个美梦,翻身的时候把‘酱油’吓着了,是它叫唤了几声。”先是小小的愣了一下,回过神来,陶大勤笑着说道。
小黑背正在门口那边享用自己的早餐,那是姚金枝特意给它弄得泡饭,里面不仅用上了骨头汤,还有好几块炖的稀烂的肉块。
正吃得来劲,突然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小黑背抬起头来,摇晃着尾巴看了陶大勤好一会儿,直到确认他不会给出下一个指令,小家伙这才再次埋下脑袋,唏哩呼噜的再次开吃。
看着小家伙的乖巧模样,刘倩倩的眼中又冒出了好些桃红色的爱心。
“美梦?是什么啊?不会是梦到自己娶媳妇了吧?”跟自家女儿不一样,姚金枝的注意力还在陶大勤身上,一听到他的回答,她就忍不住打趣了一句。
“婶子,能不能说点儿别的?”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这些话,陶大勤是真的有些无奈了。
调.戏了一句,姚金枝已经收获了一个好心情,闻言也就不再多说了。趁着这个空隙,刘长河在一旁开口问道:“黑佬,你那房子还有几天就要交工了,过屋的日子也定下来了,你打算怎么办?”
“随便点就行了,反正我也不讲究那些。”
陶大勤话里的随便,不是说直接抱着被褥过去铺上,然后直接入住。过屋的传统仪式还是要的,他的意思是,不用像其他乡亲们盖房搬家一样,敲锣打鼓放鞭炮,再把十里八乡的亲朋好友都召集到一起,聚上一堆人,搞得太过隆重。
“该要的还是不能少了,盖房时出了力的乡亲们,你总不能不叫上吧?”刘长河想了想:“还有夏主任那边,也要打个招呼,人家帮你出了设计图,还找来了技术那么好的木匠师傅,于情于理,都不能少了他的份啊。”
“叔,你放心吧,夏主任那边我已经提前跟他打过招呼了。”
“他怎么说的,来么?”
“当然来啊。”陶大勤点了点头:“他还说带着女儿一起来呢,就是那个叫夏诗诗的小女孩。”
“这样啊。”点了点头,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刘长河接着问道:“对了,宴席怎么办?是让你婶子弄,还是跟上次一样,找大勺子过来?”
如果是在昨天睡觉之前出现了这些对话的话,那陶大勤的回答肯定是‘找勺子叔过来吧’,但现在嘛,他的回答就不一样了。
想着还在系统空间里存着的那个白玉葫芦,陶大勤心中一动,脸上也露出了跃跃欲试的表情:“叔,要不,我自己试试?”
“哈?”不光刘长河有些意外,一旁的姚金枝、刘倩倩还有刘宏树都是同样的反应。
“你行么?”刘宏树最先开口提出了质疑:“黑佬啊,不是我说你,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啊。要是只有咱们几个,你自己动手也就算了,反正不好吃也没人说你。这可是招待大家伙儿的宴席,你要是弄得太次了,回头就会留下话柄,被人说三道四……。”
“我就是觉得自己动手更有诚意一点。”先为自己的想法找了个表面上说的过去的理由,陶大勤挠了挠后脑勺:“要不这样,中午我来做饭,你们先尝尝看,要是觉得可以,那天就让我自己来,要是不行,那我就去找勺子叔。”
“你确定?”
“行了行了,就你事多。”刘长河插嘴接过话茬,他先是堵住了刘宏树的话头,然后再朝陶大勤点了点头:“就按你的意思来吧,中午你先试试,我跟你婶子也尝尝你的手艺。”
虽说挣钱的效率已经赶不上儿子了,不过,在这个家里,刘长河还是一家之主,遇到正经事的时候,他仍然有着一言而决的权力。
“那好吧。”老爹开口了,刘宏树只能偃旗息鼓:“唉,看来我这一顿要多吃两碗才行啊。”
“到时候你可别后悔。”陶大勤笑着比了个‘你请便’的手势,语气中满满都是自信。
知道陶大勤不是个爱吹牛的性格,所以,哪怕心中还记着他以前偶尔下厨时做出来的那几道菜的惨状,几人还是因为他的这股自信,多多少少的产生了一些期待。
讨到了一次出手尝试的机会,陶大勤丝毫不敢怠慢,吃完了早餐之后,他就开始了准备工作。
首先是决定菜单。
农村里办宴席,不比酒店里,没必要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不过,桌面上还是要有几个硬菜,把场子给撑起来。
红烧肉,大碗的,不加其他配菜。方圆几十里内,每个村里,无论是因为什么理由举办宴会,桌上都不能少了这个菜。
香菇鸡块或者莲藕炖板鸭、糖醋鱼或者红烧鱼块、冬瓜排骨汤或者玉米排骨汤、腊肉香肠合蒸或者狮子头,都属于二选一的类型。要是主家够大方,也可以全上。
再来就是各种家常炒菜了,比如木耳炒鸡蛋、辣椒炒肉、素炒小青菜之类的。
想了又想,陶大勤最终选出了几个既有代表性,自己又比较有把握做好的,分别记在了小本子上。
再来就是出门买菜了。
揣着小本子,陶大勤出了村,步行来到了距离不远的镇上。虽说这里没有县城里那种大型的菜场和超市,不过,他需要的也不是什么特别偏门的食材,在镇上的小菜场,同样能够买齐。
挑了只老乡养的土鸡,装了十几个土鸡蛋,再去肉铺那边隔了一块上好的土猪肉,最后,加上一条鲜活的鲫鱼,还有一些路边小摊上买来的蔬菜,陶大勤很快的就买好了食材,背着竹篓回来了。
“这就回来了?”回来的时候,刘倩倩正好在院里晾衣服,看到陶大勤的身影,她带着笑意问了声:“要不要我帮忙?”
“你没事了?那帮我洗洗菜吧。”
“行。”一边答应着一边走过来,刘倩倩顺手接过了他的竹篓:“鸡和鱼我弄不来,你自己处理,没问题吧?”
“这两样我来。”陶大勤点点头。
杀鸡杀鱼这些事儿,陶大勤不是很熟悉,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接触过。当初陶爷爷还在世的时候,他就曾经帮忙打过下手,前前后后加起来,也处理过好几次了。
说起来,陶大勤在料理一道上的不擅长,仅仅只是局限于一道工序而已,那就是最为关键的调味。
至于如何处理食材,如何切菜,如何配菜,如何掌握火候,他还是多少知道一些的。
比如切菜,他的刀工说不上好,不仅远比不上饭店里专门切墩的配菜师,也比不上天天做饭的家庭妇女,不过,他要做的又不是那些极为讲究刀工的大菜,也不是要搞食物雕刻。在只讲究大小不要求速度的前提下,他的那点儿技术已经足够了。
再说配菜。没见过猪跑还没吃过猪肉么?平时里吃了那么多家常菜,最基本的搭配还是知道的。
至于火候,也不难把握。毕竟这是乡下的宴会,菜单上也没有需要保持鲜脆口感的菜品,如此一来,只要在炒那几个家常菜的时候稍微注意一下,不要把其中的蔬菜炒老了,也就没有问题了——那几道以肉类为主的大菜,多炖一会儿也没事,或者说,炖的时间长一点,把肉炖的烂糊些,味道渗的更透,反而更容易得到好评。
唯独让陶大勤把握不住分寸的,就是最后的调味了。每一次做菜的时候,他总是把握不准调味料的分量,有时候是放少了盐,有时候是多倒了些酱油,总之,都是因为这道工序上出了问题,他做出来的菜才会那么难吃。
现在嘛,这个问题终于有了解决的办法——在他昨晚抽奖得到的白玉葫芦里面,装着名为‘七品灵液’的玩意儿。那东西虽然仅仅只有七品,距离最顶级的一品差了无数倍,不过,灵液该有的效果它还是有的。
使用这种灵液,可以一定程度上去除杂味和异味,同时,还可以提纯食材本身的味道,并将其凸显出来。
掌握了这一特点,陶大勤已经想好了方案,那就是在做菜的时候少放点儿平时用的调料。味道淡了?没关系,加上点儿灵液,等它把食物本身的味道提出来,那点儿寡淡就能得到补充了。
甚至,因为这份儿原汁原味,还有可能得到更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