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章 国民革命军

    连州城,此时大街上已经看不到多少川军的身影,替代的是党军的士兵。至于川军现在都已经放下了武器,等待筛选整编。这么多人肯定不可能都能被吸纳入党军之中,毕竟这个时候的川军出了名的纪律差,即便是以纪律严著称的汤子模部也不是很好,毕竟在那个大染缸里,没人能独善其身。

    “兴华,不知道上面怎么打算安置我们川军?”汤子模一边走一边说道。

    “汤师长,我们之前不都说好了吗,整编川军,当然肯定会有一些不合格被踢出来的。对于这些人,想要回家的,都发放路费;想继续参军的,我们也会暂时收拢他们,免得因为被遣散,去祸害地方。

    至于整编出来的部队,是不是汤师长统领,这就不好说了。即便是士兵是这些士兵,但中间的军官应该都会换,这是必然的。不仅川军,粤军也一样,这也是为了保证部队的忠诚度。”李恪到也没有隐瞒,实话实说而已。

    “哦!”汤子模听了之后淡淡地回答道,然后沉默了一会儿,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一会儿有继续道,“有个语言问题,我们这些人很多听不懂广东话,要是派一些广东人来管他们,我担心语言交流上有问题。”

    李恪一听觉得也有道理。这个时候可没有普通话一说,官话也分很多种口音,特别是四川、湖南等地和广东的口音差距很大。当初东征的时候,李恪的部队迷路不就是因为听不懂潮汕话吗?

    “这个我尽量建议校长派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的军官来担任军官。别看跟我们一起来的卫旅长的部队是粤军,但其下面有很多人都是外地人,湖南等地就不少。”李恪建议道。

    这个时候的军队情况很复杂,特别是熊克武学陈炯明搞什么联省自治,说什么‘川人治川’,无疑给整编带来不少麻烦。这也是为什么李恪不喜欢陈炯明的原因,联省自治弄不好就是分裂国家,把各个省份区别开来,并不利于国家统一。

    对于中国这个情况,学美国搞联邦制肯定是行不通,中央集权才是最好的出路,不然以国人的喜欢内斗的性格,国家永无宁日。就像什么粤军、滇军、奉军、川军等等,这些军阀派系出现后造成了什么后果,最明显的就是军阀混战,百姓民不聊生。

    这个一时间肯定改不过来,好在汤子模的第二军并不都是四川人,还有不少湖南人和贵州人,即便是汤子模本人都是湖南人。调这些省份进去,上面也不会担心这支部队成为其死人部队,毕竟核心的军官都是从黄埔调过来的。

    就在李恪在忙着整编川军的时候,广州国民政府则是对军队整编达成了一致。

    8月26号,国民政府军队开始正式整编,取消粤军、湘军等落后的称呼,以后统称国民革命军。为了平衡各方,最终决定,现在每个派系各一个军的番号。

    第一军由党军、粤军和川军各一部组成,军长蒋介石,副军长何应钦(同时兼任第一师师长),参谋长蒋伯诚,政治部主任周恩莱;

    第二军由建国湘军组成,军长谭廷闿,副局长鲁涤平,参谋长岳森;政治部主任李富春;

    第三军由朱培德的建国滇军组成,军长由朱培德出任,参谋长黄实,政治部主任朱克靖;

    第四军由建国粤军原第一军为主力组成,军长李济深,副军长陈可钰,参谋长邓演存,政治部主任麦朝枢;

    第五军由福军组成,军长李福林,副军长邓彦华,参谋长刘敏,政治部主任李朗如。

    此次整编并不包括国民政府直辖的警卫军、程潜部等部队。这次整编中参照苏联编制,一个师下设三个团,连级以上指挥系统除了军队主官,均设有党代表或者政治部主任一职。

    原则上每个军下辖三个师,但由于各军实力不同,则是有些细微的改动。第一军下辖五个师,第二军和第三军下辖三个师(后第二军增设一个教导师),第四军下辖四个师,第五军两个师。论实力,第一军最强,由粤军主力改编而成的第四军第二,李福林的第五军最弱。

    特别是李福林的第五军,由于出身绿林,部队战斗力本就弱,而且跟党军有着矛盾。这次整编本该下辖三个师,不过因为人数不足,勉强编为两个师,把其中一个师番号让给了第四军。

    关于第一军的编制,本来老蒋和下面的讨论要不要改成两旅六团制,不过因为都是采用一师三团制所以最后就没改,仗着实力强从军委会拿到了五个师的编制,分别是第1、2、3、14、15师。

    五个师,每个师下辖三个团,加上军部直属的警卫团、炮兵团,暂时为17个团。五个师中前三个师已经完成整编,由党军第1、3、4、5四个团加上收编而来的粤军组成(卫立煌旅除外)。

    第一师师长何应钦兼任,副师长钱大钧,下辖刘峙的一团、沈应时的二团、钱大钧的三团;第二师师长王懋功,下辖刘尧宸的第四团、蒋鼎文的第五团、陈继承的第六团;第三师师长为谭曙卿,下辖谭曙卿兼任的第七团、徐庭瑶的八团和王成志的第九团。

    李恪的第二团番号撤销,重设新的第二团,以沈应时为团长,李恪的第二团、卫立煌的补充旅,加上川军编为新的14师和15师。由于川军内部不稳,加上东江因为许崇智留下的隐患,第二次东征有可能就要开始了。

    这个时候老蒋自然优先把前三个师的编制补充完整,至于第14和15师因为缺乏团营级干部,编制暂时并不完整。现在只确定了师级的人事任命,第14师师长王柏龄、副师长卫立煌、参谋长邱翥双(原建国川军第二军参谋长),第15师师长汤子模、副师长李恪。参谋长冯轶斐(原粤军将领)。本来老蒋想让李恪担任第14师副师长的,不过想到他跟王柏龄的关系,只能调到15师。

    这次整编中,第一军的原党军、粤军和川军都被打乱,第一师好点,都是由原党军组成;第二师在军官上主要是黄埔出来的,但加进了一些粤军士兵;第三师干脆就由粤军组成,只是在军官任命上,黄埔系占了三分之二;第14师和15师干脆就由党军、粤军和川军组成,虽然人数众多不过成分复杂。

    此时黄埔二期的400多名学生已经毕业,由于粤军和川军大量的军官被送回黄埔回笼再造,造成基层军官严重不足。所以二期毕业的学生成了抢手货,五个师长都想从这里分到一部分人填充自己的部队。在区别上,二期的学生主要担任连排一级,而一期的学生则是活跃在团营连三级。

    混的最好当属李之龙,直接被调至国民政府海军局担任政治部主任兼海军参谋厅厅长,少将军衔。其他的蒋先云、贺衷寒等人则是成为团党代表,王鼎元、陈赓、郑洞国、陈明仁、胡宗南、关麟征、孙元良等人要么是副团,要么是营级,军衔也都是校级。

    。。。。。。

    “校长,这是我们刚刚草拟的一份14师和15师的团营两级的人事任命。你看看合不合适,要是可以,我们就按照这个颁布命令了!”

    “哦,我看一下!”

    此时老蒋正在处理军务,虽然忙,不过听到14师和15师的人事任命出来后,他还是抽出时间看看。没办法,现在一二三师都整编好了,就差14和15两个师,因为缺乏军官,所以一直还在整编中。

    何应钦呈上来的这份名单中,六个团长分别为卫立煌、周而成(原建国川军师长)、王俊、李恪、薛岳、萧毅肃。看到这个名单,老蒋则是在思考其中的来源,卫立煌和薛岳是前粤军将领,李恪、王俊是黄埔系的,周而成和萧毅肃是川军将领。按照老蒋喜欢搞平衡的习惯,这个人事任命应该挺合他意的,不过当看到金佛庄只是一个团党代表之后,便不禁皱眉。

    “敬之,把金佛庄调到41团当团长,党代表换成曾扩情。”老蒋大笔一挥并说道。

    何应钦面露难色,“校长,金佛庄不是gcd人员吗?还有周而成是原川军师长,要是这次把他踢出去,恐怕汤子模他们会以为我们故意排挤他们,容易军心不稳啊。”

    “金佛庄能力很强,虽然他现在是gcd党员,但我们也得给他一个机会不是?至于周而成,调到二师当参谋长,正好二师缺个参谋长,让他去算了,这样他们总不能还说什么吧?”老蒋思考了一会儿,决定道。

    “这倒是可以!”何应钦赞同道。

    虽然是从一个主力团团长调到了师部当没有实权的参谋长,不过相比于从一个师长变成团长,现在变成师参谋长要好看多了。而且建国川军投诚的有三个师级军官,这样别人也没有借口可以说,要这还是排挤,他也无话可说了。

    想起川军整编这也有段时间了,老蒋便开口问道,“对了,你问兴华没有,两个师的整编情况如何?现在东江局势不容乐观,我们得做好准备才是。”

    “兴华的意思,15师已经完成了整编,14师估计还得半个月。主要是茂如(王柏龄的字)没到连州,14师的整编工作一直开展不顺。”说到最后何应钦也不好继续说下去,怎么回事,估计眼前这位应该知道。

    “这个茂如!”听到王柏龄还没去连州,老蒋也不禁有些生气,“告诉茂如,让他尽快前往连州,完成14师的整编。告诉他,要是他再这样,14师的师长我可换人了!”

    “是,我这就去通知!”何应钦点头道。

    何应钦走后,老蒋想到王柏龄,也不禁心烦。他对这位老搭档够好的了,本来照理说,对方在之前淡水城外弃军而逃的罪名都够被枪毙了,他最后保住了对方。这不趁着军队整编,缺合适的师长,他就趁机把王柏龄提拔上来,让其担任14师的师长。谁能想到对方这么让人失望。

    虽然有点失望,但老蒋肯定不可能换掉他的,因为他不可能把自己的部队让非嫡系的人担任。2师王懋功和3师谭曙卿那都是粤军投靠过来的,15师汤子模是原来建国川军的。这么算,5个师长,有3个都不是他亲信,要是再把14师让出去,这让他不能接受。

    其他的心腹例如李恪、钱大钧等人,资历差点,暂时无法担任主力师师长。王柏龄再没能力,对他肯定忠心,只能先凑合用着,以后实在不行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