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农门娇宠:带着萌宝去种田最新章节!心里面打定了主意,万康辉朝着姜二江就说道,“二江兄弟的迟疑我多少也能猜到点,也是怕万一我失了家中的地位,这门生意也就不好进行了...你看这样好不好,你将学步车的图纸给了我,我来保证你的三成利益,可一旦我失了地位,不能保证二江兄弟的利益了,我可以帮二江兄弟搭个线,给这生意重新找个新门路!”
姜仲山闻言特意看了万康辉一样,这位比起那位三少爷行的路数倒是正了许多,不来阴谋来明谋。这话说得好听,可竟是陷阱。
他如果在通泰杂货有一席之地,自然会使尽手段确保学步车的图纸还有工艺不泄露,可若是丢了地位,哪怕帮着他们找了新门路,这图纸可是经了他的手了,到时候他在重新在外面另起炉灶,在一推四五六,学步车的生意也毁得差不多了。
姜二江毕竟经验少了些,没有想得那么深远,刚想要答应下来,姜仲山就抢在他之前,说了话。
“我们得了更多的利润,哪能让二少爷一让再让呢!不论是我还是二江都是看好二少爷的,所以无论结果怎么样,这图纸给了二少爷,那就算是二少爷的了,我们也不管二少爷怎么处置那图纸,但是现在,我们想要合作的是通泰杂货,所以,只要是从通泰杂货出去的学步车,必须要印上青石的章,代表是从青石坊设计的东西!”
“印上青石的章?”虽然没有太懂姜二江这位哥哥的意思,但万康辉却有一种直觉,现在这个高个子的男人说的这个事情可能会引起一番巨变。
“对!”姜仲山抬眸看了姜二江一眼,进一步解释道,“青石叔的木工手艺出众,又善于改进创新,可以说是一位匠人了,这青石坊三个字就代表这东西出自青石大叔,大家看到这个印记就知道是青石坊出品了,当然这种印记通泰杂货也可以特制,印上这标志就代表得到了通泰杂货的承认,如果有一天全汴梁的人一看到通泰杂货这标志或者青石坊的标志,就知道这是好东西的时候,我相信通泰杂货的东西也就不愁卖了!”
这是姜仲山突然想起来提到的,之前也没有和姜二江商量过,而姜二江听到这眼睛也亮了起来。他爹的手艺不错,他是一直都知道的,可即便是现在他已经做了这么久的生意,在姜仲山和韩伊一的提醒下,想着要把珍宝楼的名声做起来,却忽视了自家的老爹。
姜二江一下子就想起来因为最近交往的人非富即贵,自己从而新增长的知识。自古以来不论是文人骚客还是官宦人家都喜欢收藏名家字画,还有一些古董,越老越值钱。
这要叫原来没有当珍宝楼掌柜的他知道,一定会觉得这些人脑子有病,东西当然是越新越好。可真的了解了之后,姜二江这才认识到自己的浅薄。五百年之后的人怎么能知道五百年之前的风土人情生活状态呢,除了书本,这些古董字画就能够提供事实依据,所以对于未来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一些名人字画的作者或者古董的制作者,都会在他的作品上留下自己独特的印记,后来收藏的人也会留下自己章印。姜二江甚至还有幸在离珍宝楼不远的一家当铺里看见一幅镇店的名画,价值白金,落款的地方印着许多章印,店铺老板也说了,如果没有这些章,这东西可就大打折扣了。
无论是姜二江还是万康辉都为姜仲山的想法而震惊,字画有人落款,可这每家每户都需要的东西好像还没有人注意到。
姜仲山专门停顿了一下,给了时间给在坐的两人思考,然后才又说道,“青石大叔在我看来已经算是能工巧匠了,可是谁也不能保证学步车真的进入到汴梁每家每户之后,这里面的利润会不会让人眼红,到时候有仿冒的冒出来,这两个章印,通泰杂货还有青石坊可就是品质的保证!也正是因此,这两个章印所用的材料一定要稀奇,一般人能仿制物品,却仿制不了章印,也就很快能让人辨出真伪了!这就需要你们去思考了!”
在姜仲山进一步讲解品牌如何塑造,如何保证商品的独特性时。姜家村那头,王媒婆和姜老太的沟通交流也接近尾声了。
等王媒婆出了他们的家的门,姜杏儿就迫不及待的从原来二房的房间去了堂屋,姜家老宅里的人谁也没有注意到,王媒婆在经过姜伯山的家的时候,姜大嫂从院子跑到门口和王媒婆搭上了话。
“娘,怎么样?说的是镇上哪家的啊?要是太差了我可是不嫁的!”姜杏儿脸上还带着点羞涩,但是话语中的意思却是十分的大胆。
姜老太阴沉沉地看了姜杏儿一眼,“你老娘的身体没见你这么关心,就这么想嫁人啦?”
姜杏儿脸上的表情一滞,收敛了脸上那种急切中带着期望欣喜的情绪,眨了眨眼睛,“娘是谁啊,可是有福之人,老天爷都会保佑的,娘的身子不适肯定就是一时的,说不定睡一觉明天起来就能好呢!”
虽然自打分了家,姜杏儿在姜老太的指挥下干了不少活儿,可姜杏儿还什么没有太怎么恨嫁,毕竟她心仪的是姜二江,而且在家三天两头就能沾点肉腥,嫁了人可不能保证就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所以姜杏儿还真是不咋急,可是改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好像是从姜仲山考上秀才开始,在姜杏儿眼中,嫁不嫁姜二江好像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她可是两个秀才的妹妹,就是应该嫁到镇子上或者县里面去享清福的。
可这样荣誉感,姜杏儿并没有保持多久,前一天她娘和她三哥出去了,没想到回来之后就告诉她,以后她都没有二哥了。看着姜叔山的表情不好,姜杏儿聪明地没有直接问为什么,而是跑到村子去听消息。
天哪,她听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