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八章 东雍

    <Td></Td></TABLE>

    第五十八章东雍

    “先帝将陛下托付给臣,臣总要有所作为?臣不是治世名臣,但是身为大明首辅,总要为大明负责。不敢说挽回大明颓势,但是也要留下一个清清楚楚大明,以为后世者鉴。”杨廷和面无表情,好像是一块石头。

    “好,先生想做什么?我都支持。”

    在家国大业面前,雍王世子小小的请求,根本不值一提。

    杨廷和此刻根本没有多去想雍王会怎么做,纵然雍王发展到如他说道永远一省之地,也是在几十年上百年之后了,到那时候大明还是占绝对优势这一点,到时候再想如何解决雍王一系也不迟。但是大明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是不是到了盛极而衰的极点,是不是到了一个临界点。人口滋生是不是到大明现在的极点。

    而这一切在杨廷和眼中都是模糊不清的。因为杨廷和手中的所有数据,根本就没有准确度而言,但是杨廷和大致推算,大明人口也有亿万上下,不去细想,杨廷和也不觉得怎么样,但是一去细想,立即让他毛骨悚然。这个数字已经大大超过了,汉唐极盛的数字了。越是如此越是让杨廷和感到心惊胆战。再加上刚刚霍乱数省的刘六刘七之乱。更是让他坐立不安。

    正如杨廷和自己所说。提出问题容易,但是解决问题却是一个难题。所以杨廷和苦思整整一夜,也没有想到什么破局之策,毕竟自古以来中国人都以多子多福为要义,想让人少生孩子,那有多难,杨廷和想想都知道。、

    所以正如杨廷和自己所说,他所能做的就是丈量田亩。查清楚大明的根底,剩下的只能留给后来人了。

    为什么要清丈田亩?不清丈田亩根本不能查人丁,因为大明百姓凡是官方有户口的人,都有丁税,还有劳役。大家自然能瞒就瞒,能不报就不报。

    只有彻底的清查田亩,才能完完全全掌握整个国家的人口状况。到底已经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不管怎么评价儒臣,但是那些以天下位己任的真儒者,全都值得敬佩。

    恐怕连朱厚煌也没有想到,他的蝴蝶翅膀扇出来一个杨廷和新政,从正德十三年,至嘉靖初年,杨廷和以铁腕手腕,打击兼并,清丈田亩,限制正德,打击权贵,与民休息,虽然经历了宁王之乱,正德无嗣等政治事情,依旧保证了大明平稳运行,被后世称为与张居正并称的大明名相。

    不过杨廷和的下场也不是太好,当然这是后话。先不去提杨廷和所辖的决心。

    单单说朱厚煌,有了杨廷和的默许。朱厚煌的计划就失去了最大的阻碍,在朱厚煌耐心的等待了好几天之后。正德终于见他了。

    在豹房之中,朱厚煌刚刚进来,一卷圣旨被正德扔了下来。朱厚煌立即伸手接住,打开一看,洋洋洒洒有千余字,不知道是那一位翰林学士的手笔。朱厚煌略过这些华丽的辞藻。这封诏书之中只说了两件事情,第一,是雍王世子年龄到了,要继承雍王之位,进行过封王大礼之后,朱厚煌就要被称为雍王了。第二,是雍王所请,以周制封建之法,将雍王封到琉球。

    朱厚煌抚摸着圣旨上光滑的绸缎,说道:“多谢皇兄。”

    “皇弟,朕最近手头也紧,北面一仗打下来,内库也均不出钱来。皇兄只能给你十万两做为支持。好生去做吧。朕在这里看着你。”

    “多谢陛下。”朱厚煌说道。

    “说吧,趁着还在京师,有什么要求给朕提,只有是朕能办到的,朕都答应你。”正德郑重其事的说道。

    “那么臣弟就不客气了。臣弟那三百士卒想要带走。”

    “你不说,这些人也要给你的,琉球蛮荒之地,你身边岂能少了人,要不要从京营之中再挑选出一些人?”

    “不用了,皇兄。”踩低捧高,是人之常情。朱厚煌可不会觉得,他一个要道蛮荒之地建国的藩王,能使得动这些骄兵悍将。但是嘴里面却不能这么说。说道:“琉球就南方,而京营多北方之人,到了南方恐怕不服水土,皇兄还是让我在福建三卫之中,挑选一些人好了。”

    正德想了想道:“好,那么你就在福建三卫之中选兵吧。”

    朱厚煌继续说道:“琉球在海东,与大陆往来需要渡海,还请陛下高抬贵手,开海禁。”

    “开海禁?”正德说道:“朕倒是想开,算了,想来琉球与福建之间,允许你准许的人往来。”

    朱厚煌大喜,有这么一条,朱厚煌敢保证,在几年之内,在台湾上建设一个繁华的港口城市。大明海禁之策,本就是一个筛子,禁小民,不禁士绅。不是在官场上有关系的人,根本不能做海商生意。而有正德这一句保证,朱厚煌就能名正言顺的介入海商之中。其实的不敢说,最少有一大笔财源到手了。

    “臣还请陛下拨下些船只。”

    “这等下事,去找钱宁就行了。”正德有一点不耐烦了。

    “臣弟还有两事。”朱厚煌说道:“琉球虽然还是蛮荒之地,但是臣弟有信心在数年之内,将琉球建设出一个样子来,只是开扩琉球实在太过辛苦,臣担心母亲不能承受,故而请皇兄照顾母亲数年,等两年之后,臣再来京师接母亲去琉球。”

    “朕许了。”正德或许想起了什么。

    “臣还想将从朝中带走几个人。”正德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正德打断了,说道:“这些事情,你直接去找杨慎吧,这些事情他能给你办好。”他稍稍一顿,忽然说道:“琉球这个名字,与海外那个小国同名实在不好,你是雍王,这琉球岛就叫东雍吧。”

    “谢陛下赐名。”

    台湾再这个历史上,也许永远不会出现了,代替他出现的是东雍了。

    朱厚煌拜别了正德,立即去找钱宁。

    只是钱宁的态度却大不如之前,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说道:“雍王有所不知,知宣德年间到现在,已经很少造大海船了,这样吧,我将福建三卫的战船拨出来一些给你,你到了福建直接交接便是。”

    之前钱宁对朱厚煌亲热无比,但是此刻却有单单的抗拒,只留下公事公办的情面了。

    朱厚煌明知道这才正常现象,但是心里还是觉得不舒服。

    拜别了钱宁,朱厚煌直接来找杨慎。

    杨慎皱着眉头看着朱厚煌的名单,说道:“就这些人而已吗?”

    “正是。”朱厚煌说道。

    杨慎手中的名单,他并不陌生,都是正在修历的那一批人,那一批天文学家与数学家。说道:“你找这些人干什么?我以为你会让我推荐一些文臣。”

    朱厚煌说道:“师傅,你知道我最喜欢前汉,你知道前汉诸位宰相,我最敬佩谁?”

    “谁啊?”

    “张苍。”

    杨慎说道:“你也是效仿张丞相吗?”

    “非也,这一段时间,我也知道了我大明的各项数据烂成了什么样子,不由想到,如果张丞相主计,天下安敢如此?汉家天下虽然承秦制,但前汉制度成于张丞相。固然我愿追思张丞相。”

    张苍与大名鼎鼎的韩非,李斯一样,是荀子的弟子,追随刘邦。张苍为丞相的时间,完善了整个大汉的制度,他做事最重算学,古代有名的九章算术,就是张苍编写的。

    朱厚煌真的多佩服张苍吗?

    非也,但是他想将来雍国的各项机制转换为现代体质,最好的办法,就是高举张苍的大旗,这样一来。他要求从上到下落实每一个数字,也有了来处。</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