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不稀罕什么集团军的战术总教官,不行,太古板的生活了,他还是喜欢闲云野鹤的生活,当佣兵习惯了,比较散漫,比较自在,最起码,你随便玩女人泡妹子都没人管,天高皇帝远,海阔凭鱼跃,有多大邪劲找多少女人……
依然两个营的部队,在晚饭饱餐一顿以后,立刻北上了。
距离长江只有几十里的距离,完全步行几个小时以后到达,那些高调亮相的美女部队,什么电讯排,卫生排,战地服务勤务排,都撤了!
为什么?那就是障眼法,惨烈的大会战,让这些萌妹子都填上去找死啊。别人舍得,张逸舍不得。
张逸这辈子,就是为美女而生的。
孟嫣然负责情报和电讯,苏晚晴负责医疗卫生,槐花杏花什么的,都留在训练基地,跟桂香在一起,等候凯旋以后后续开发……
晚上的长江岸边,可以看到黑咕隆咚的开阔江面,倾听到汹涌的波涛之声,没有船!
两个营的部队,分散隐蔽在江岸上,按照孟嫣然的情报,张逸亲自带人,偷袭了一个码头。
这是长江南岸的一个小型码头,边缘就是一个大镇子,这里有日军重兵驻扎,到底有多少兵力,住在哪里,不得而知。
夜间北上,本来就有很多风险,沿途经过的地方,都是日占区,他们多数情况下,都要绕开日伪军的县城,村镇,从旁边走过。
“旅长,不是埋怨你,你也太心急了,我们最应该派人摸清楚情况,然后再出兵。”孟嫣然说。
一营长和二营长都在,也沉默不语。
张逸让这些军官在这边等消息,自己带领旅部警卫排出击了。
孟嫣然拉着张逸的衣服,小声提醒:“太危险了,旅长,我不许你去。”
张逸笑笑:“孟长官,服从命令就是对我最好的热爱。”
警卫排是张逸最精良的部队,不用说的,主要是有经验,装备好,其实是以跑马桩游击队为底子的,板子,狗剩,土生,几个原来县大队的游击队员,张逸私下里说好,等时机成熟,他们愿意回新四军游击队的,随时可以出去。
这里面有好几个充实过来的神枪手,战术训练最好的一些士兵,投弹最远的,迫击炮最准的等等。
沿着江边过去。
张逸也不是莽撞乱撞,而是找到了江边的百姓,用一把法币解决了问题,了解到这里鬼子驻军的大致情况。
鬼子很多,很多,伪军很多很多,都很凶残,码头的船只是有的,大约汽艇几艘,各种渔船和运输的客船和货船也都有,都被鬼子控制着,晚上全部被鬼子集中看管,等白天,再放给本人使用,但是,必须有人担保。
这些船只的使用权在鬼子手里。
夜深沉,星光闪烁,炎热的空气蒸得人浑身汗津津的,许多士兵把衣裳都脱掉了。
张逸派人回去,调集两个连的部队运动到镇子附近,在必要的时候发起战斗,配合警卫排的攻击。
能看到长江上日军的航船在运动,主要是往西面的,估计给西进的鬼子运输物资吧?
张逸有些遗憾,早知道的话就不在家里玩老婆了,直接带领袭扰敌人的长江航线,拔掉敌人的据点,截断敌人的航线物资,收获为自己所用多爽啊。
他立刻就改变了主意,决定推迟北渡长江,现在江边拔掉敌人的据点,因为战区给他的调令也没有说时间,给他的任务是配合主力部队,施展游击战的特长,骚扰牵制敌人。
隐蔽在镇子外面,长江边上,感受着江面上吹来的稍微清凉一些的微风,还是很爽的。
张逸给排长,副排长和三个班长集中起来,讲解这次战斗的主要特点,意义,这些人很快明白,马上回到自己的部队战士那里,给他们传达。
张逸的要求是,偷袭,暗杀,不许开枪,除非战斗失败,不允许射击。
他的目的是,消灭镇子里的日军,夺取码头,夺取全部船只和物资。
这是非常艰难的战斗任务,按说,需要详细地规划,但是时间关系,张逸也来不及了,再说,对于这里的情况,就是重金请来的向导也不太清楚,鬼子也注意保密呢。
张逸和两个都能力很强的战士一起,又调了板子,板子现在,已经是老兵了。
这些人都能说一口差不多的日语,最起码,能听懂敌人的说话。
四个人,张逸在镇子外面观察。
镇子和码头是连在一起的,张逸等人从江岸方向过去,第一个遇见的就是一个碉堡。
这是一个据点。
向导偷偷告诉张逸,鬼子有两道栅栏墙,中间可能埋有地雷,一座碉堡,几座房屋,估计驻扎着十几个鬼子,伪军有几个,但是没有鬼子多。
可能这里长期安全的缘故,鬼子的警惕性很差,也可能是很少遭到威胁,他们跟当地的老百姓关系还算勉强,没有太凶残的做法。
“这就好,这就好!”
张逸太高兴了,战备水平很一般的敌人,不是给自己准备的一锅好菜吗?
黑暗中,张逸最擅长的就是潜伏和侦查,不管你有没有地雷,张逸不在乎。
张逸的嘴里,衔着一枚匕首,怀里还有手雷和手榴弹,手枪。
他是一个人悄悄摸索的,他只相信自己。
江风微澜,江涛汹涌,那种喧哗的声音,一定程度上滋扰了日伪军的听觉和视线。
在一百多米的距离上,张逸注意到,鬼子的探照灯开始扫射了。
大功率探照灯,在恐吓地扫射了以后,又熄灭了。
张逸等待着,观察着探照灯扫射的频率,大约二十分钟以后,才欣然行动。
张逸摸到栅栏跟前,注意到有敌人出来巡逻了。
敌人在探照的时候,他隐蔽在地上一个小坑洼里,探照以后,敌人推开栅栏的门,过来了三个士兵。
“真无聊啊,天气简直要把人蒸熟了。”
“是啊,我浑身臭汗,根本睡不着。”
“这边江岸高处的风还大一点儿。”
三个家伙中有一个日军,两个伪军,说话的底蕴不一样,鬼子比较生硬。
张逸等到这三个家伙经过,向着江岸的东边继续行走。
张逸感到不可思议,鬼子和伪军太大意了。
他悄悄地溜回来,尾随着日伪军。
日伪军刚走出几步,就有两个开始放水,对着那边小河流水哗啦啦。
还有一个用芭蕉扇扇着。
张逸蹑手蹑脚过去,一跃而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