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咚咚。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这一首诗正出自《三国演义》,说的是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华雄乃是西凉军中首屈一指的名将,时任董卓账下都督。然而在历史上真正斩杀华雄的并不是关羽,而是被封为破虏将军乌程侯的孙坚。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据传为孙武之后。作为江东大族,累世为官的孙家,其少年得志虽然是在情理之中,但他绝对不是浪得虚名的富家子弟。
史书记载孙坚 “ 少为县吏”。十七岁那年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胆识。一天,他与父亲乘船前往钱塘,正遇见一伙海贼在岸上明目张胆的分赃。过往船只尽皆停住不敢前往。孙坚密谓父亲说道:“这伙盗贼可以擒之!”于是提刀上岸,东指西挥,好像指挥官兵包围海贼的样子。海贼们看见后还以为真是官兵来追捕他们,就丢弃了财务四散逃走。孙坚赶了上去挥刀斩死了一名海贼。由此郡县闻名,被举荐为校尉。
嘉平元年,会稽妖人许昌作乱,佣兵数万。孙坚以郡司马的身份招募勇士千余人与州郡官军合力征剿,斩杀许昌及其子许韶,平定这场叛乱。以此有功被刺史臧旻呈报朝廷,降诏任命孙坚为县丞。
中平元年黄巾作乱,“中郎将朱俊(儁)将兵讨击之,俊表请坚为佐军司马”一同征剿黄巾军,乡中少年尽皆踊跃投到孙坚的麾下,他又招募诸旅客商,统率淮泗精兵共约一千五百余人,攻打据守在宛城的黄巾军,“坚身当一面,登城先入,众乃蚁附,遂大破之。”
罗贯中在小说中更是将孙坚的骁勇在这一段描绘到了极致。
“孙坚首先登城,斩贼二十余人,贼众奔溃。赵弘飞马突槊,直取孙坚。坚从城上飞身夺弘槊,刺弘下马;却骑弘马,飞身往来杀贼。”
两次 “飞身”不免总让人联想起那些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高手。孙坚也因为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出色而被表为别部司马。
中平三年,长沙区星作乱,孙坚奉命征讨,他一到长沙“亲率将士,施设方略,旬月之间,克破星等”随后又越郡征剿零陵桂阳一带的与区星遥相呼应的反贼周朝和郭石。于是三郡皆平,恢复了秩序。由此孙坚被命为长沙太守。朝廷又查录孙坚前后之功,封为乌程侯。
孙坚的爵位绝对是名至实归,他每一次的升迁都是他用真刀真枪上阵杀敌拼命换回来的,绝对称得上是勇冠当世的一方豪杰。
孙坚不但有勇有谋,而且果敢刚毅治军严明。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孙坚依附于袁术驻兵在鲁阳城。一天命人在城东门外搭起帐幔设宴送长史公仇称领兵还州督促军粮,大小官员将领尽皆“官属并会”。突然董卓遣骑兵数万人到来,其中轻骑数十人先到城下,孙坚却镇定自若与诸将喝酒谈笑,喝令部下严阵以待不要轻举妄动。直到敌兵渐渐多了起来,孙坚才命令部下,循序渐进“导引入城”。而后孙坚对部下说道:“我刚才之所以不让你们马上入城,是恐怕士兵混乱互相蹈藉,大家就都进不来了。”董卓军队见孙坚治军整齐纪律严明,不敢攻城,“乃引还”。
孙坚不战而屈人之兵,凭借的正是他沉着冷静处变不惊的性格,以及严明的军纪。
而且孙坚的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也为他招揽了一批忠心耿耿的良猛之将,如程普黄盖韩当祖茂等,不但为以后东吴的崛起留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还让他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所向披靡。
当时袁术上表孙坚为豫州刺史,领豫州兵与董卓部将徐荣交战,被徐荣打败,险些丧命,正是由于祖茂的忠心才能让他得脱险境,终于反败为胜打败吕布胡轸,华雄正是在这一战被孙坚斩杀的。由此董卓惧怕,暗中派遣李傕求以和亲。孙坚怒斥说道:“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李傕抱头鼠窜。孙坚于是继续进兵到距离洛阳九十里的地方。这时听说董卓迁帝都入长安,正在指挥火烧洛阳盗掘皇陵。乃引兵与董卓交战在陵寝之间,董卓抵敌不住,败走逃往渑池。逃得性命的董卓感慨的对部下说道:“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惟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
而后孙坚又率先攻入洛阳与吕布交战,吕布寡不敌众,突破重围而走。那时候洛阳城满目疮痍,数百里内断绝人烟。孙坚怅然泪下,乃命人扑灭大火,填塞被董卓盗掘的皇陵,以太牢之礼祭祀。然后分兵函谷关,驻守新安、黾池两地之间,以阻断董卓的退路。他自己则引兵退还鲁阳。而时为奋武将军的曹操则接过了追击董卓的任务。
孙坚为什么要在接连获胜的情况下选择了退兵呢?有人说是因为他在洛阳城中得到了传国玉玺。其实那些都只是小说家的演义罢了!真正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就在战事进展到一半的时候,孙坚向袁术催督粮草,袁术却因为惧怕孙坚成功,而不发军粮。孙坚夜驰百余里去见袁术,说道:“董卓与我,本无仇隙。今我奋不顾身,亲冒矢石,来决死战者,上为国家讨贼,下为将军家门之私;而将军却听谗言,不发粮草,致坚败绩,将军何安?”袁术踧踖不安这才调发军粮。
在这号称十八路诸侯的关东联军当中除了孙坚和曹操,还有那个只在小说里勉强算作一路的刘关张以外,哪一个是真正来讨伐董卓的呢?哪一个是真正来匡扶汉室的呢?不都是各怀鬼胎,想要观虎争斗,等着坐收渔利吃现成饭的吗!面对这样的联军怎能不让人心寒,进而灰意懒呢!就在曹操因为兵少追击董卓大败而回的时候,联军的大营里正在笙歌燕舞。曹操愤慨地对各路诸侯说道“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或许这也正是孙坚想说而又没说的心里话吧!
就在董卓迁帝往长安以后,关东联军的内斗就开始了。先是兖州太守刘岱干掉了东郡太守桥瑁,后是渤海太守袁绍赶跑了冀州刺史韩馥,公孙瓒和袁术当然也少不了来凑热闹。熙熙攘攘的军阀割据大战,在孙坚心里或许只剩下心痛了吧。
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却在这种心痛中落下了人生的大幕。
“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寿只三十七岁。
那么孙坚为什么一定要去攻打刘表呢?有人说是为了图王霸业,可也有人说只是为了去报私仇。《三国志》虽然说是受了袁术的指使,但是以孙坚的性格,在经历了讨董之后,又怎么可能继续依附于袁术这个“冢中枯骨”呢!其实以小a看来两者或许兼而有之,既然当时长沙属于荆州治下,时任荆州牧的刘表乘人之危,借讨董之后孙坚所部实力大损的机会,收复长沙将孙坚驱逐,这样的私仇应该是有的。而在经历了莫大的打击之后,重新去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或许孙坚的争衡天下已经开始了吧。可惜由于轻敌冒进,终于战死沙场,我们也因此看不到他叱咤风云的时代了!
纵观孙坚的一生,到处是赫赫的战功,他以少年发迹,东征西讨常无败绩,虽然势微却依然不惧董卓,身先士卒终于反败为胜,使得董卓不敢窥伺关东。凭的是他天生的勇敢与胆识,以及非凡的见识与谋略,在某些方面他的个人魅力甚至还要胜过曹操。而他所作的一切为的却是一匡天下的理想。陈寿说他“有忠壮之烈”这个评价还是很中肯的。正所谓 “自古忠烈出乱世”在一个群雄并起,人人蔑窥国器,欲争天下的乱世,想要做一个忠臣,其道路何其艰难也。这也注定了孙坚仿若天人般的英烈结局。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多少年以后,孙坚的两个儿子终于在乱世中崛起,成就了三分霸业!
小a斯蒂芬写于2017年6月30日。
</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