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最快更新流年最新章节!1983年元旦前夕,有消息在姜沟村流传开来,原在姜沟二队插队的洋学生齐浩楠要回公社当副书记了。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本来公社上任一名书记和老百姓没有太大的关系,只因为他曾经是在这儿插过队的洋学生,便立刻成了爆炸性新闻,成了人们田间地头、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

    四年前,齐浩楠从这里走向大学,他没有忘记和村民们分手时说的那句话:“你们放心吧,大学毕业,我哪里都不去,我齐浩楠还会回来的!”他没有食言,他真的回来了,而且要成为几千口人的当家人了。

    坐在开往荔县的北京吉普里,齐浩楠思绪万千。大学毕业不想方设法留在城市,却主动申请到农村去,而且还是贫瘠的渭北旱塬,这在外人看来真是脑子进水了。当然也有人说这小子聪明,野心大,给自己选择了一条最快捷的官场升迁路。这些话齐浩楠都知道,他付之一笑,心里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脑子既没有进水,我也没有官瘾,我只是要把理想付诸现实,同时检验检验自己的能力,至于官位,没有当然不行,但那是次要的。

    他又想起辛弦。大学毕业待分配的几个月里,在辛弦的催促下,他们举行了婚礼。齐浩楠本来不打算结婚,他认为男子汉大丈夫一定要先立业后成家。“我现在不名一文,事业无成,怎么能够担当起家庭的责任?”他半开玩笑地对辛弦说。

    辛弦却有自己的理由,她说,钱不是问题,她已经发工资了,而浩楠的等待分配也是短暂的。说到这里,辛弦含情脉脉地看着浩楠说:“最重要的是我要给你一个家,一个遮风避雨的港湾,累了你可以在这里休息,烦了你可以在这里倾诉。我没有别的要求,惟一的要求就是你将来不论什么时候回来,一定要先回我们自己的家。”

    说到这里,辛弦已经有些不能自抑,她用双臂柔柔地缠住男人的脖颈,喃喃低语:“浩楠,我们结婚吧,我爱你。”

    他又想起新婚之夜的辛弦。客人走了,屋里瞬间安静得有些异样。辛弦关掉大灯,然后钻进卫生间,浩楠只听到里面传来哗啦哗啦的水声。当辛弦再度出现的时候,只见她穿了一件雪白的睡衣,衬托着绯红的脸颊和一头乌发,越发显得如梦如幻,仿如仙女。

    齐浩楠上去就来了个熊抱,却被辛弦轻轻推开:“去卫生间,睡衣都准备好了。”

    齐浩楠来到卫生间,三下两下便草草完事。他站在床前,辛弦的一双眼睛如同皎洁月色下的星光,朦胧而略显迷醉。她掀开被子,齐浩楠看到雪白睡衣下的一对乳房,随着急促的呼吸而隐隐起伏。

    “过来。”她向他伸出双臂,随手关掉了床头灯。

    吉普车猛然一颠,齐浩楠的头重重地撞上车顶。司机不好意思地笑了,连声说对不起。齐浩楠摸摸脑袋,看到车窗外是一片熟悉的景色,姜沟到了!

    齐浩楠脚跟刚一着地,他的农民朋友们便蜂拥而至,公社的院子里一会儿就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一脸好奇,也充满疑惑。

    齐浩楠从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蔫秧子,上前紧紧握住他那双粗糙的手:“蔫秧子叔,几年不见,身板还这样结实,还能记得我吧?”

    “记得,记得。”蔫秧子拍着他的手背,“还是城里的水养人,你比从前高哩,白哩,也胖哩……你住马号的头一天晚上,还吃我一块烤红苕哩!”

    齐浩楠哈哈笑了:“记得,记得!”

    “哎呀,浩楠当上大官,要记着还有嫂子的一份功劳哩。”

    听到这耳熟的声音,齐浩楠惊喜地踮起脚尖。利利落落的雨花挤出人群,站在了齐浩楠面前。流逝的岁月好像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多少痕迹,也许是过去他并没有把她看得很清楚。和他记忆中的雨花比较,似乎胖了一点,脸色比过去好了许多,在齐浩楠眼里,她甚至比过去更年轻了。

    齐浩楠上下打量着雨花:“呀,嫂子真是越来越漂亮了!”

    雨花脸上飞起红晕:“浩楠呀,还记得你在嫂子家吃煮饺的事吧!那天你咬到啥哩?”雨花目光直直地看定齐浩楠,语气却像是说给大伙听的,“坐了一炕的人吃煮饺,包在里头的那个分分洋偏就让他给咬上哩,浩楠他能不当官吗?”

    齐浩楠的脸红了,他下意识地摸摸嘴:“是呀,你那个分分洋,硌得我的牙现在还疼哩!”

    最初的说笑过后,齐浩楠转变了话题,他问站在身边的垫窝狗:“你爹现在还赶大车吗?”

    “除过睡觉,鞭杆子就不离手。”垫窝狗话音没落,人群外果真响起了清脆的鞭声。大家拧过身去。胡日鬼像个老顽童,猫腰闪到齐浩楠身后,猛地将他抱起来转起了圈圈。人群更加热闹了,齐浩楠满脸通红地搂着胡日鬼的双肩:“日鬼叔,你都是当爷的人了,咋越活越年轻咧!”

    “浩楠,有你给咱做当家的,我还能再赶几年大车哩,走!叫你婶给你做臊子面去。”

    “行。”齐浩楠握住他的手说,“日子肯定过红火哩,说话都带着刚气。”

    胡日鬼憨憨一笑:“日子过得再受活,也比不过你们城里人。”

    “叔,话不能这样说,要说委屈,你们才是最委屈的。城里人乡里人,只要是中国人,将来都应该过上红火日子!”

    人群中有个脸膛黑不溜秋、目光呆滞、怀抱稻草人的小伙,也在端详齐浩楠,望见胡日鬼和他亲亲热热的样子,像是突然来了灵气,他甩去稻草人,猛地扑上去抱住齐浩楠的一条腿。这一举动把齐浩楠吓了一跳。当他抬起脏兮兮的脸膛,露出参差不齐的两排黄牙“嘿嘿”一笑,齐浩楠才认出他是蔫蛋子,他赶紧扶起蔫蛋子,一股悲悯之气从心头涌到了喉咙。

    傍晚时分,齐浩楠送走最后一拨前来拉话的乡亲,独自来到村头散步。望着眼前熟悉的田野、沟壑,他的内心弥漫着激情与温馨。是的,无论前面等待他的是什么,他终于踏上了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

    齐浩楠对自己所要担负的使命,心理上是有准备的,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面临的,将是继合作化以后农村所经历的又一次巨大变革。

    齐浩楠渐渐适应了新生活。白天搞摸底调查,晚上和农民朋友促膝谈心拉家长,他的足迹踏遍了姜沟的沟沟坎坎,人人都在议论分田到户,喜形于色,却使姜沟大队的头面人物陈长太如坐针毡。

    黄土高原的第一场春雨来临了,刚刚在县里开罢“三干”会的陈长太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独自一人踏着泥泞,冒着淅沥春雨赶到引黄灌渠。

    几天前,他参加县“三干”会时见过齐浩楠一面,这个毛头小子打盹儿的工夫就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还听说他此次走马上任,就是具体领导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陈长太穿着老棉袄,倒抄着手,迈着方步来回溜达着。偌大个世界,也许只有这儿能勾起他美好的回忆:几年前,在人山人海、天寒地冻的修渠大会战中,他创造了足以记录那段历史的口号:天不亮不到工地不叫大干,到工地不光膀子不叫大干。那年头,他只要吼一嗓子,跺一下脚,这块土地也会颤动的。在那寒风凛冽、红旗飘飘、号子震天的日子里,他不时地用大喇叭鼓动着民兵的士气,大有一呼百应、排山倒海之势。二十余年的“寨主”生涯,他用手中的权力震慑着这块土地,也改造着这块土地。想起这些,一股自豪便油然而生。如今,那样的场面就像这哗啦啦流淌的渠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只有在记忆中回味着昔日的风光与辉煌。

    世事真的变了?仅仅几天时间,那些昔日指东打东、指西打西的人都变得不听使唤了,他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权威如日落西山般摇摇欲坠。

    一股寒风袭来,陈长太不由得打了个寒战,解下长长的腰带再重新系紧。

    他已经感觉到改革的劲风呼呼地刮来,可还是无法心悦诚服地接受这一事实。这些日子,他像一根粗壮的顶门杠,顶着这股强劲的风。

    他根本不去想,联产承包之所以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并不是某一个人的想法,是农民的迫切愿望汇流而成的势不可挡的潮流。

    陈长太抬头望望天空,云层先是低低地掠过地平线,然后在毫无觉察间就将高原笼罩住了。暗绿色的麦田上空,穿梭翻飞着无数只灰色的麻雀,欢快地鸣叫着。空气中含有潮湿的土腥味,齐刷刷的小麦在欢快地迎接雨的降临。

    三天过后,姜沟村就乱成了一窝蜂,仍然转不过弯的陈长太一反常态地在高音喇叭上宣布:

    “社员同志们,我作为一名老党员,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号召一千个拥护,一万个同意,对新一届公社领导班子的工作,全心全意地支持。但是由于我年老多病,力不从心,从今天起我宣布辞去大队支书职务,谁愿咋干就咋干,谁想咋分就咋分!”

    陈长太显然失去了理智,将话筒重重地摔在桌上,“嗵”地一声巨响,像炸雷在姜沟村上空炸开了……

    陈长太没按组织程序而愤然辞职,给整个大队和临近的村子造成了混乱局面。

    齐浩楠原先插队的第二生产队,更是洋相百出。分土地的时候,尽管采取抓纸蛋的办法,但由于等级分得不细,抓完纸蛋还没有到地里丈量,许多人就脸红脖子粗地吵开了,几户劳力弱、人手少的还从附近喊来了几个彪形大汉瞪眼叉腰地横在村口。

    分大牲畜和生产资料的时候,情况就更混乱了,运气好的在笑,运气不好的在咒,有的人甚至蹲在地上放声嚎哭。

    为了一根鞭子,胡日鬼跟贺队长的儿子你拉一头,我扯一头较上了劲。“咔嚓”折成了两截,气得胡日鬼一挥手,几个虎仔冲上,一阵拳脚就把那小子打翻在地。贺队长气得捶胸顿足,胡日鬼手握断鞭杆,眼眉皱成了一疙瘩,眼睛急切地搜索着。他猛一抬头看到歪脖槐树上的铜钟,眼睛顿然一亮:“这家伙可是纯铜的,把它卖了,牵不回一匹骡子也能买它个驴。”他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指挥着儿子,从家里抱来被褥厚厚地铺在树下,雨豹爬上树,一榔头砸断了系钟的铁丝,一家人如饿虎扑食般抓住还在滚动的铜钟,抬起就往家里跑。

    胡日鬼前脚走,陈跛子后脚就到了,他手拿一卷绳索,和两个儿子气喘吁吁跑到树下,仰头一看铜钟不翼而飞,气得冲着儿子破口大骂:“把你娘日的,看你一个个没神的胎子,吃屎都赶不上热的!”

    马号的原主人蔫秧子手气不错,打开手中的纸团一瞧,捏了头草驴,他笑哈哈从槽里将草驴牵出。站在拐角的蔫蛋子望见老爹牵着大草驴,扑沓扑沓地撵上来。他嫌驴走得慢,“呜——”地怪叫一声,挥起稻草人在驴屁股上拍了一下。草驴惊吓得一扬脖子,蔫秧子毫无防备,一下摔了个“前爬坡”,被惊驴重重地踩在腰上,等乱糟糟的人群跑过来,蔫秧子已疼得昏死过去。蔫蛋子嘿嘿笑着抱着稻草人追赶草驴去了……

    一旦失去了正确的引导,好事也会变成坏事。农民们不惜将一件完好的东西变成废物,也要均等地分上那么一块或一片,实在不能分就砸烂!反正我用不成你也别想用!集体的磨面机、扎草机都分解成了一堆废铜烂铁,像割肉似的一人抱一块走了。

    手气不佳的,眼看没啥分,干脆气急败坏地跑到公路上去砍树,不考虑这些树木是否成材,哪怕只有胳膊粗,拉回来能烧顿饭也算是自个儿落的。

    对于陈长太来说,眼前的情景像噩梦一般。没有考虑后果的愤然辞职,如同一次大爆炸,把他自己也掀翻在地。

    在人们几乎忘记一切而发疯似的谋光景的时候,姜沟村恐怕只有陈长太仍然在关心着“国家大事”,他时常怀里揣着收音机,伸长耳朵聆听着来自北京的声音。他每天都要把报纸拿回家,一张张往过看,指望在字里行间寻找某些恢复到过去的迹象。但他一天比一天失望,社会看来不但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且似乎离过去越来越远了。

    晚上喝罢汤,陈长太鬼使神差来到大队部,噢,他是来开会的。不过半个月前,他还几十年如一日地几乎每天在这里主持开会,经常是深更半夜,现在他又来到了这里。可是,会议室门上那把冰冷的铁锁提醒他:这里不再开会了!

    他就像个患夜游症的人一样,蹒跚着走过昏暗的村道,喉咙里像塞了团棉花,满腹的牢骚和委屈无处倾吐。这时,背后突然亮起一束手电光,陈长太不由得驻足,愤愤地低吼了一声:“谁?”

    “老支书!是我呀,齐浩楠。”

    陈长太先是一愣,很快恢复了理智。

    “深更半夜你照来照去,不是抓贼娃子吧?”陈长太板着冷冰冰的面孔。

    “老支书,几年不见,您说话还是这么有意思,我想找你谝一谝。”

    “找我?一个人嫌狗不爱的下台干部?”

    齐浩楠比陈长太能高出一头,他俯身拍拍陈长太的肩膀,朗朗地笑开了:“几年没听到家乡话了,比喝茅台还醇啊……老支书,我想跟你这位老革命坐一坐。”

    陈长太迟疑了一下,冷冷地说:“到你那儿坐,门楼子太高,让人盯见了,会说我溜你尻子;到我那儿坐吧,怕碍你的身份,有拉你下水之嫌。”

    “老支书,‘怕’字不该出自一个老革命之口啊。论年纪,你是我的长辈;论资格,你是老革命。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有啥可怕的?”

    沉默了片刻,陈长太还是不失体面地把齐浩楠引回到家里,态度也变得稍稍热情了。

    “小齐呀,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的家你来过一回。”

    “老支书记性真不错,那次是为上抽黄工地的事。”

    “对咧,对咧,你想把那个叫顾罡韬的换下,整整磨了两个小时的嘴皮子。”陈长太吸着水烟锅,他望着弥散在额前的一缕烟雾,“你那个姓顾的同学,脾气我喜欢,要是在战争年代,是个将军坯子。”

    齐浩楠微微一笑,怕伤了陈长太的自尊,没接他的话茬。

    气氛渐渐缓和了,陈长太反倒有些按捺不住:“齐书记,有啥事你就直截了当说吧。”

    “其实你已经知道了。”齐浩楠庄重地说,“咱姜沟村分田分地都分成啥样了!老支书,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实施,不在我齐浩楠有多大能耐,那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党中央的决策。我脚跟都没踏稳,你就在大喇叭里喊响了。”

    陈长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他不敢直视齐浩楠的目光。

    “我说陈书记,你是受党教育多年的老党员,又是经历了抗美援朝战火洗礼的老战士。”齐浩楠心平气和地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建国以来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是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有八亿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而这八亿中有两亿多的人吃不饱肚子,另有六亿也仅仅混个温饱而已。建国都三十多年咧,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陈长太渐渐抬起头,打起了精神:“你是念过大学的人,有些话我说不好,但是能品出话味儿!那年代真是怕怕呀,我在金水沟里种了一坨果子树,硬说是资本主义的尾巴,要不是我老资格撑得硬,早砍球光哩!”

    “对呀,农民们连种什么、怎样种的权力都没有了,哪还有什么劳动积极性?尤其当收获季节来临,眼睁睁看着一袋一袋的粮食被收缴,仅仅剩下口粮时,又有谁会体会大伙儿心中的滋味呢?”

    “那你说,国家下一步的打算是啥,咱农民还能有多大的奔头?”陈长太开始用谦和的目光望着齐浩楠。

    “有啊,奔头大得很呐。”齐浩楠来了精神,“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三项内容是鼓励、支持农工结合、农商结合、农科结合、农贸结合。咱们农民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退可依赖土地,进可操作百业,大家的命运将会掌握在自己手里。”

    陈长太脸上浮现出喜悦的表情,“小齐,不,齐书记,你这一席话,像捅火棍,让我肚子里的火焰喷出来哩。从明天开始,只要你看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抵上用场,你就尽管言传!”

    第二天一大早,齐浩楠就和陈长太一起来到了二队的老槐树下,准备打钟集合社员。齐浩楠一抬头,却不见了钟的踪影。陈长太一看这情形说:“齐书记,你在这等着,我知道是哪个驴日的干的。”

    陈长太径直来到胡日鬼家,把还没起床的胡日鬼吆喝起来。一起跟来的齐浩楠一眼看到摆在炕头上的铜钟,又好气又好笑:“好俺日鬼叔,你是不是穷疯咧,猴急哩,为啥把钟卸下来放在你屋?”

    陈长太大声吼道:“快去!咋卸下就给我咋安上,要不,这回分财产,你连一根麦秸都休想分到!”

    胡日鬼眯着眼,用沙哑的嗓音道:“你一大早来,为啥光盯着我,跟我过不去是咋哩?”

    “就盯你!”陈长太一把揪起胡日鬼身上裹的破被子往墙上一甩,胡日鬼光着身子,两眼直愣愣地说不出话来,陈长太指着他大声吼叫着,“你能把它卸下来就能把它安上!”胡日鬼一愣,不服气地嚷道:“在台上,你放个屁,俺都要拿口袋接上,你都下台哩,还还管这事干啥?”

    “你……你咋总想在我脖子底下接血,跟我过不去!”陈长太气得满脸通红,“吧唧”一巴掌扇在胡日鬼屁股上,“你还无法无天了?我就是要管你,咋咧!”

    齐浩楠一把拉过陈长太,低声道,“日鬼叔!咱可不能让大伙儿给看扁了呀。快让几个小子把钟给安上,不然可是啥都分不上了,我说话是算数的!”齐浩楠拉着陈长太走出大门。

    胡日鬼早领教过齐浩楠的脾气,脑子转悠了一圈,抬脚踹醒了还在呼呼大睡的小儿垫窝狗。不大一会儿工夫,姜沟二队上空就响起了沉寂了多日的钟声,人们搡胸掖怀地跑来,发现敲钟人竟是齐浩楠,不禁都呆愣了片刻。齐浩楠纵身一跃,站在他熟悉的半截碾盘上。

    “乡亲们,四年前,我以一个普通社员的身份从这里走向了大学,如今我回来了,是来为咱乡亲们办事的!如今党和政府让我们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农业生产形式的一次革命,是富国富民的大举措。我们不要以为分牲口、分田地、分财产,就分得啥都没有了,分得啥都不要了。儿子大了要另起炉灶、要分家,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它不是分得乱七八糟,分得连当家人都不认了。我说的这个当家人不是我齐浩楠,也不是我们的老支书,是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咱们要在党的政策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改革。最后,我还要申明一点,陈长太同志虽然辞去了村支书职务,可他仍然是老革命、老党员,永远是我们应该敬重的人!”

    陈长太朝大家挥挥手,提高嗓们道:“社员同志们!齐书记的话是抬举我,我脸都发烧哩。我是为党工作过多年,为群众办过事、出过力、流过汗,可我没有为党站好最后一班岗!前些日子,我脑子受潮哩,给村里造成了混乱局面,是齐书记帮我端正了思想,纠正了错误。现在,我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表示,一切按上级领导的意图办事,党叫咋分就咋分!”

    村民们鼓掌叫好。

    姜沟村从这一天起,各队很快成立了“联产承包责任制”领导小组,选拔一批在群众中口碑好、私心小的干部作为骨干。他们把土地按沟、壑、塬、川、水、坎、渠地和阴面阳面、远近分类分级,牛、羊、驴、马、骡以等次作价,耙、犁、鞍、锨、铡刀、木杈、簸箕以及架子车、石磨、柴油机、粉碎机、磨面机也统统按好坏折成钱,土地按人分,牲畜作价后按人劳比例拉平分,差价互相找补,生产工具按价出卖给个人。

    在齐浩楠的提议下,大队几个主要领导都多分了五分地。考虑大队原支书陈长太在后来的工作中能积极配合,认真工作,齐浩楠当即宣布,给他多分了八分地。主要是考虑这些干部以后开会和其它公务误工一律不再付报酬,所以一次性彻底解决,不留尾巴。

    如同一场重大战役一般激烈,忙乱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姜沟大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县率先落实了。

    但齐浩楠心里并没有轻松下来,他又在考虑第二着棋的走法:怎样才能尽快让这片贫瘠的土地披上绿色的盛装,让村民们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大道。

    春耕开始了,所有家庭都忙成一团。一家一户的出工,人们感到既陌生又新鲜。从今往后,自己的命运就要靠自己掌握,再没人耍奸溜滑磨洋工,全都一头扎在自己的责任田里。

    蔫秧子被驴踩伤后,好多日子直不起腰杆,开始他没在意,疼得厉害了就吃几粒止痛片,硬是咬着牙一天天往过挺,直到撂倒在炕上,才把那头草驴便宜卖掉去看医生。诊断结果是肾脏破裂,已经到了活天天的时刻。

    齐浩楠从胡日鬼那儿听到这个消息就赶到蔫秧子家里。

    在一间污秽的小土屋里,四壁斑驳陆离,空气污浊得使人窒息。烟熏火燎的土炕上,躺着一个盖着破棉絮的躯体。这个躯体的一只手臂放在外面,那像耙子一样粗大的手,令人不可思议地晃动着。炕边站着傻里傻气的蔫蛋子,还扛着个稻草人。他的棉衣棉裤多处线断缝开,吊着一缕缕一串串污脏的棉花絮,满头的乱发像麻袋片子粘在耳朵和脖颈上。见有人来,他使劲把一块未吃完的红苕往嘴里塞,脸颊上的皮肉随着嘴巴的咀嚼而欢快地运动起来,嘴角郁结着牙膏似的红苕。看到齐浩楠,他便使劲地摆动着稻草人,嘴里“呜——呜——”地叫着,惟恐人瞧不见他那副得意洋洋的模样。

    看到这副破败样,齐浩楠心如刀绞,他握着蔫秧子那双枯瘦如柴的手,不知用什么语言安慰他。

    蔫秧子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反倒显得很安心。他一遍一遍地唠叨着:“这辈子的路该走到头哩,从湖北到陕西,乡党对我爷俩够了。我先走咧。到阴曹地府要是还能遇到一块儿,我还给咱喂牲口……”

    小屋里一片寂静,只能听到蔫秧子蚊子一样的呻吟。胡日鬼将嘴附在蔫秧子耳旁:“老哥,你放心地走吧,蔫蛋子有咱大伙呢,不会饿死他的。”

    听到这话,蔫秧子眼里涌出了泪珠,他忽而微张着嘴,忽而牙咬得咯咯响,呼吸已经很困难了。胡日鬼灵机一动,俯身把手伸向炕洞里,摸出一只没有后跟的黄胶鞋,蔫秧子紧咬的牙齿开了,胡日鬼从鞋壳里摸出一把被老鼠咬得豁豁牙牙的纸币。

    齐浩楠示意他避开蔫秧子的目光,随即从口袋里掏出几张十元币放在胡日鬼手里,胡日鬼捏着钱在蔫秧子眼前晃动。

    “这是钱,你放心地走吧,全是你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