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几日时光转瞬即逝。
纷繁而又肃穆的景都寒意日渐来袭,飞檐楼宇之下也时而会挂上一些寒露。
御书房内香气萦绕,一派静谧。大皇子端王低眉颔首,大气不出,瞧着一旁眉头紧锁,端着奏章阅览的皇上,不敢发声。
地上则跪着前来面见的大理寺卿黄大人,他瘦弱的身体略微有些颤抖,已临近中年的黄大人,皮肤略微黝黑,身上那套朱红色朝服略微有些宽大,衬得他有些羸弱。
“灏儿,你将你方才所说再重复一遍!”建宁帝别过眼,眉目间的怒意令人发颤。
端王拱了拱手,说道:“启禀父皇,儿臣因无意见遇见了那女子,得知了此事的原委,本想着那是边境之地,加之有睿王坐镇便很是太平,但那告状之人哭诉的实在是太过凄惨,儿臣便派人去茂令县查了查,那茂令县县令将此事还未了结,本来是去睿王的别苑去查的,奈何睿王他拒查了,此事在当地沸沸扬扬,人们皆说……”
“说!”
他微微抬眼,余光扫向怒不可遏,面色铁青的父皇,放低了声音继续说道:“人们皆说父皇因后宫之事,便徇私枉法,放任睿王行凶,将无辜百姓的性命视为粪土,且就连告状也五门,怕是这南安一国比不上领国了,怕是择日便……便亡了……”
“混账!”建宁帝随手抓起一本奏章便朝着案前低眉顺眼,战战兢兢的端王扔下去。
端王急忙止住了后文,撩起袍子跪了下来,“父皇息怒!”
“皇上息怒!”一旁的黄大人再次拜了拜。
“朕自十七岁上任,国泰明安,如今已有三十一载,百姓从未怨声载道,如今为了几十口性命,便开始闲言碎语,诅咒朕的江山,你可知晓是何人散的谣言?朕的县令都是无用之人吗?就连个谣言也安抚不下吗?”
“父皇息怒,儿臣早已派人彻查过,茂令县一万余人皆与那浮玉山上的道观熟识,出了这种事,那何县令先是安抚了民众,便也开始调查,但是睿王他……后他们迟迟寻不到线索,但是却有猎人瞧见睿王带着人将滋事的浮玉山本来的山民……杀害了,如此便引起了共愤,百姓皆去告状,但那处的县令官管不了睿王,本来上报大理寺,但是每次派出的信使半路被杀。直到前些日子,大理寺才接到暗信,谁知当夜,大理寺便有刺客闯入。”端王滔滔不绝,英气的眉头紧蹙在一起。
建宁帝被气的颤抖,指着门说道:“去!将睿王给朕传来!”
“父皇!”端王倏然叩首,“此时不能召见睿王!”
“天子脚下竟如今也有了这般事!前些日子李大人寿辰潜入刺客,好在陆大人无事,如今竟有人行刺到朕的大理寺!朕念睿王自幼无母,与世无争,在那浮玉山安安分分几年,未想到朕平日里得到的消息都是假的!”建宁帝兀地起身,朝着案前跪着的人指骂着,向来好脾气的皇上头一次发这么大的火。
大理寺卿抬起了头,拱手道:“陛下!二皇子睿王自小生性温和,虽说如今茂令县人人提及便是惊恐万状,但是臣总觉得若是没有证据,如今单凭那书信一面之词定然是无法服众的,况且睿王如今正在安南洪水之地救灾,收效甚重,倘若此事召回了睿王,怕是会引起安南惶恐,况且陛下莫要忘记如今金城关有三万重兵都在睿王手中统领,倘若此时定罪,定然会引起不必要的慌乱……”
皇上不喜那位二皇子这是朝中人尽皆知的事,自小二皇子便不受待见,多半是因为其母亲的缘故。二皇子也明事理,待成年之后便就理了景都,不参与各皇子之间的波涛汹涌,朝中大臣向来对这位皇子印象颇好,此次一举多得久攻七八年未果的金城关更是神通广大。
前些日子,黄大人的老母受了风寒,一直未能治愈,就连御医也束手无策,谁知此事被睿王知晓了,便连夜从边境之地请来一位神医,救了他母亲。黄大人虽对茂令县的事颇有怒火,但却不想因无凭无据就冤枉了和蔼可亲的睿王去。
建宁帝眸间的怒火消失一半,换上了那副何人都看不清的深邃。
“黄爱卿所言甚是,此事便交于你与端王,十五日之内,定要将此事结案。”
“儿臣遵命!”
“臣遵命!”
“对了,黄爱卿,前些日子李尚书寿辰遇刺一案处理得如何了?”
黄大人身体有着微不可见的颤抖,随之说道:“回禀陛下,此事甚是复杂,加之陆大人未能提供一些线索,半月前在越镇陆大人也遭遇刺客,怕是有什么仇家寻上,大理寺如今正着重查清此事!”
“定要查清,不然朝中人心惶惶,行了,都退下吧!”建宁帝坐到了龙椅上,揉了揉太阳穴,摆了摆手,不再看二人。
待殿中无人后,皇上有将所有宫女内侍也一并打发了下去,便朝着屏风后的休息台走去。
“何必生这么大的气?你这几个儿子里面,最有出息的怕也就是翰儿了吧,有勇有谋,瞧得清天下大势,当断则断,颇有你当年的风范。”茶几边坐着的男子将茶炉上的壶提了下来,缓缓倒入两个翡翠茶碗之中,又端起其中一杯递向了闷闷不乐的建宁帝。
皇上伸手接过,顺势也就放下了,此刻他无心饮茶,叹了口气,“君王定然要心怀天下,他若是如此残暴不仁,如此不得民心,朕不如将他一直派往那金城关驻守。朕的儿子当中,老三贪,老四目光短浅,老五又不务正业,唯独这老大和老二如今颇有帝王之相,但是翰儿却……”
“皇兄,你可知适才灏儿所说那告状之人可是谁?”宁王轻轻呷了一口清茶,若有若无地移了移眸。
方才灏儿说是那边道观的一个小道姑,道观之中的将近二十余人皆被杀害。
“茂令县的百姓。”宁王心烦意乱,无心答这种无关紧要的问题。
宁王面上浮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皇兄,臣弟有一些话你莫要生气,臣弟知晓到如今你还未立储是为何意,本来嫡出是名正言顺的储君,按说这灏儿便能胜任,你却迟迟不下决心。”
“灏儿什么都好,唯有心软不足以担当帝王,朕想着若是以后他真上了位,到时因这一缺陷反倒害了他自己,又将南安耽搁了。”皇帝沉声说道。
“你便是顾虑太多了,反正我瞧着翰儿甚是不错,方才他们所说我倒不信。”
皇帝不语,面色踌躇。
宁王瞧了一眼,正色道:“皇兄,你可曾想过你从未见过的那个孩子?”
建宁帝面上一起波澜,转瞬便汹涌起伏,模样与方才发怒时的无二,声音变得阴沉不已,“谁让你提起他?”
“皇兄!这么多年了,我也看在眼里,你在我面前没有什么必要去掩饰,你派了多少人去寻访他,陆大人也曾替你跑过几趟夏凉,这些臣弟都是知晓的,毕竟孩子是无辜的,你也并非心硬之人,你即便找回他也无人说你什么……”
皇帝眸中变得逐渐暗淡,垂下了头,端起茶抿了一口。
良久,才叹了口气,说道:“他死了,他早就死了,被那个女人杀了!”
“皇兄,你信么?”宁王挑了挑眉,语中多了几分激动。
“此话怎讲?”
宁王嘴角含着一抹邪笑,只是饮着面前的茶水,却迟迟不开口。
“朕在问你!”
“陆大人前日负伤回来时,带着我府中的丫鬟。”
“这与此事有何关联?”皇帝不耐地说道。
“梅奈的性子你也是知晓的,非要将那丫鬟带回惩罚于她,我怕那丫鬟被梅奈那日便打死了,便先让她留在陆大人府中。”说着宁王又倒了一杯茶,茶叶在碗中旋转。
“你何时对丫鬟也这般仁慈了,你府中的丫鬟竟跟着陆爱卿逃命,你还宽厚到怕梅奈惩罚他,朕倒是看不透你了。”
宁王故作深沉地笑了笑,“那丫鬟便是在灏儿面前告状之人。”
“哦?”
“过几日,便是家宴,到时候你便知晓了,听闻此次是由廖贵妃操办?”
皇帝也随着他笑了笑,灏儿从不去宁王府,这事他是知晓的,一个小小丫鬟,是在何处结实的位高权重的端王,又是在何处与他的陆爱卿有了牵连?自古红颜祸水,能让宁王注意的女子也绝非一般之人,怕是此事并非灏儿所说的那般简单才是。还未见面,建宁帝对那位所谓的“丫鬟”便充满了厌恶。
“是由她操办。”
宁王没有立即回答,反而起身,朝着对面跪了下来,拜了一拜,面色甚是正经,“皇兄,臣弟有个不情之请,还望皇兄成全。”
“又为你那宝贝女儿指婚?”皇上笑侃道。
“皇兄,臣弟此次家宴定会出席,到时候让你见一个人,只是皇兄莫要责怪臣弟,也莫要惊恐。这么多年过去了,臣弟只是想让皇兄放下心中的那份执念而已,或许到时候你便想开了。”
皇帝微微蹙眉,究竟何事能让平日里一向嬉皮笑脸的宁王变得如此谨慎,又是何人让他会惊恐,因着这种瞧不清的感受,他忍着好奇,点了点头,“朕答应你,快些起来。”</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