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二人虽是好友,但粤海商业同盟本就有着关于商业保密的规定,以此来保障会员的权益。候补议员点到为止,便不再继续说下去,另外那友人亦是晓得这等规矩,与那儒生使了个眼色,三人便默契的再不谈商业上的事情,反倒是将话题重新回到了儿时的一些趣事上面,亦是落得满堂欢笑。
潮州胜在长期的安定所带来的底蕴雄厚,这一点在闽粤两省都是首屈一指的。郑氏集团在潮州以着平常心来治政、收税的同时,陈凯,以及秉承了陈凯意愿的王江等官员也在当地进行着产业的提升,以及其他的善政。比如广州百姓回乡后的田地,其中除却出售给本地人士的以外,更有不少是作为学田来供养乡间书塾的,对教育的投入使得本地百姓大为称道。
广州百姓回到广州后,家产发还的同时,城外的荒弃田土也按照约定进行补偿和发给,这无疑使得陈凯的威信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由此,王江接下来在广州推行他们在潮州曾经广泛宣传过的一些新的技术,也得到了更加普遍性的欢迎。广州的百姓们对于官府的信心提升,使得行政上便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依旧是顺德县,收复之初的残破不堪已经成为了过往,消失得只剩下了那些墓碑,以及资本尚未席卷到的村镇的那些残垣断壁,还在忠诚的记录着曾经的硝烟。以龙江、龙山为起点,顺德丝织工坊通过收购、产出、回笼资金,外加上行业形势利好带来的投资量加大,迅速的在顺德县蔓延开来。
顺德县境内的大片桑林已经尽数为工坊收购,主家不愿意变卖的,他们也设法将其拉拢到收购体系之内,凭着签订契约以保证蚕桑的供给。
龙江镇那边,他们最初考察时看过的那片桑林,如今已经开始在向原本的稻田蔓延。田间的小道上,一群一看就是东主、掌柜般的人物在两个本地桑农非常熟悉的粤海商业同盟会员的带领下,正在参观本地的丝织产业状况。
这二人,一高一矮,一胖一瘦,放在后世倒更似是捧哏、逗哏的组合。不过,这也仅仅是乍一看去如斯罢了,实则二人却是常驻龙江镇这边主持、监督工作的股东,另外还有几人却是在忙着些别的事情,此间就靠这二人向这些新近入会且准备向顺德丝织工坊入股、注资的商贾们作着介绍的工作。
“远处的那片桑林,那是咱们刚刚来顺德时就看中的,原主一家罹难,咱们便从官府手里购了过来,建了处衣冠冢,四时祭拜着……”
并非是彻头彻尾的生意,从一开始便有这等人文的关怀,使得这一众人对这粤海商业同盟是顿生好感。
领着众人看过了桑林,内里的桑农们采摘着桑叶,桑叶是经过挑选的,枯黄**的叶子会引起蚕的中毒和腹泻,所以是严禁使用的。桑叶采摘下来会送去清洗、晾干,,尤其是蚁蚕的食物更是要专门挑选嫩叶并进行切成条状、块状。这些都是有专门的工人在做着,他们在桑林里转了一圈,旋即便从入口那边转了出去,来到了这一片原本的水稻田处。
“咱们在这片地种植桑树的时候,选择了桑基鱼塘的模式。这既是响应巡抚衙门和布政使衙门的号召,更是在于鱼粪、淤泥可以用来肥田,使得桑树的长势更佳。倒是那些鱼,几乎就是白来得似得。”
笑着逗了一趣儿,亦是引得众人发笑。他们是常驻在龙江镇这边的,代表工坊的股东们负责这片区域,比之正在发笑的众人,他们更加清楚,当初他们寄居潮州的时候,官府推广稻田养鱼,结果等他们启程回广州时,潮州的鱼价持续性跳水,逼得一些渔民不是上岸务工,就是转而到商船上讨生活。
这样的现象倒也并非是普遍性的,倒是福建的粮荒间接性的给潮州的渔民缓了口气儿。不过,随着福建那边的番薯得到大面积的种植,在河上打鱼的渔民总量是在持续性的下降的,正好填补了其他方面的用工缺口。
无疑,这给了他们以前车之鉴的警醒。不过,工坊本就是需要更多的人力,哪怕是很多方面已经在使用水力机械的情况下亦是如此。倒是,随着桑林开始挤占粮田,本县的县尊是越加的挠头了,唯恐有一天顺德县真的不产粮食了,全凭到其他府县收购,总觉着是不能心安的。
在龙江镇,丝织产业已经不能用支柱产业来形容了,已经可以说是全镇士民工商全都在指着丝织工坊吃饭!
离开了桑林,他们又带着众人看了看养蚕的作坊,随后便来到了河畔的工坊。这里,仍旧是集缫丝、纺线、织布于一体的建制,唯独是规模上已经完全看不出先前的轮廓了。
“蚕丝到了这里会经过一系列工序,有的会直接织成丝绸,有的则仅仅是做成锭子……到了印染的工序,如今龙江镇的镇子上具是作坊,诸如蓝靛之类的染料咱们则多是从福建订购的,那里的蓝靛质量上乘。”
下一站,便是县城,丝织工坊从各府县招募了不少绣娘,她们都是在那里的工坊,或是有工坊给安排的房子里做工,在丝绸上绣出各种图案。有的是订货商预定好的,有的则是工坊自行设计的,其中这些绣娘们也多有参与设计的,收入上比之她们先前因民生败坏,不得不重新沦为家庭主妇,或是从事缝缝补补的工作可谓是天壤之别。
从这里去县城,首先还是要回到龙江镇那边。看了看印染的作坊,众人登上了船,就此水流而下。所见者,山川依旧,倒是登船时,见得染坊的废水径直的倾泻到了河中,五彩斑斓,似是源源不绝。心中所想着的,无有半点儿环境保护之类的奇谈,有的只是对这顺德丝织工坊的产能的震撼。
一路赶往县城,抵达时已经过了关城门的时辰。所幸,丝织工坊这边一旦忙起来,自也就顾不得什么昼夜了。守城门的军官是熟识,见得是丝织工坊的人,也顾不上知会知县、守备什么的,直接就开了门,放他们入内。
已经过了下值的时辰,丝织工坊是全然照办了陈凯在军器局时的定制,刺绣的工艺,总要到明天再见得了。
二人将众人先行安置在客栈里,他们便返回了他们在县城的会所。见得其他会员,谈及了今日的情状,很快就转到了其他事情上面了。
“县尊如何说?”
“还是种粮食、种粮食、种粮食的老生常谈,没别的新鲜词儿了。”
粮食从一开始就主要是从其他府县收购,他们在顺德收购到的土地都是用来做与丝织相关的产业,哪怕是雇人种菜,也仅仅是为了填饱工匠、工人们的肚皮,而非将其作为产业去做。
他们眼里只有丝绸和银子,奈何知县那边还是要考虑税收的问题——银子固然重要,但是本地不出产粮食的话,军粮该当从何处获取,没有军粮,大军莫说是继续反攻了,只怕是军心都要不稳了。
按道理说,军国大事,要发愁也是陈凯发愁,还轮不到他一个七品芝麻官儿。奈何,他可不是像广州府城以东的那些县官儿们似的,都是陈凯一手任命的,他是郭之奇任命的,哪知道也就半年的功夫,这里就归陈凯管了,若非是他一直以来的乖觉,只怕是早早的就被赶走了,还能在这顺德知县的宝座上坐这许久。
奈何,并非嫡系,甚至还是政敌任命的,知县对于他能够在陈凯的手底下做多久始终是存有疑虑的。为此,他在粤海商业同盟开发顺德丝织产业上给与了极大的配合,为的无非还是向陈凯示好。可问题在于,顺德丝织工坊发展得实在有些太过迅猛了,甚至大有将整个顺德县都带跑偏了的架势。出于对多重未知的担忧,使得他便更加忧心起了军国大事,生怕大环境一个变化就给他变化回家去了。
对于这样的心思,其实顺德丝织工坊的股东们很多人都是有所了解的。不过,政治层面的事情,他们不敢涉足太多,即便是咨议局那边,粤海商业同盟有不少会员成为了议员或是候补议员,于他们而言也完全是按照陈凯的意愿行事,在咨议局里为陈凯擂鼓助威,顺带着确保自身的利益,仅此而已。
归根到底,还是利益问题,闲扯了两句知县的老生常谈,他们便不再继续发散下去。一是免得落人口舌,其二则是在于知县的那些小心思实在不怎么重要。
“守备呢,咱们每年给驻军的银子可从来没少过,现在货让那些河盗给截了,也该他们出来干点什么了吧。”
顺德丝织工坊近两年来发展迅猛,旁的不说,以一介工坊,凭着不断地扩张和收购,看势头似乎大有将整个顺德县都吞进去的意思。旁人,若说没有个羡慕嫉妒恨的,那是欺人之谈,一来是利益上有所均沾,二来则是背后的靠山实在不是个好招惹的家伙,这两年都还算是相安无事,直到最近的几个月,运送丝锭、丝绸的货船被截了几回,损失了不少货物,这树显然已经大到了不招风不可能的地步了。
“嗯,他倒是一力保证过了,而且也已经确定了一伙河盗的藏身地,今天下午就已经带着部队去进剿了。可是,听他话里话外的意思,似乎还有别的河盗,都是从别的府县流窜过来的,有的似乎还是其他官军参与。这事情,已经不是他一个人能够说了算的了,昨天查清楚了一家就立刻向巡抚衙门报告了,要等抚军老大人那边的决断。”
河盗的事情竟然还涉及到其他明军,这不由得让“相声组合”大为吃惊。无疑的,这又涉及到了政治层面的事情,不光是他们对此愕然无语,甚至也不太敢往陈凯那边报以太大的希望——为了几船的蚕丝和丝绸打一场内战,他们不觉得他们有那么大的面子。
“大概是要息事宁人的,只盼着能把那些混蛋赶走了就好,免得继续损失下去,多大的家底儿也是吃不消的。”
中国的商人由于大环境使然,往往是谨小慎微的,哪怕是如今有了官商背景,在这乱世之中也不敢对军方有所微言。
生意,还是要继续做下去的。这一遭的拉投资,说到底就是为了进一步的扩大生产提供资金的。
比之旁人,这些丝织工坊的股东们最是清楚,论家底儿,残破的家乡、常年的背井离乡,他们远远没办法和潮州、琼州的商贾们相比。更别说,如今的广州,顺德的丝织行业只是一个带动点而已,东莞、新安的香木生产业虽说周期慢,但是利润率可是高的吓人——莞香卖到江浙,承平时就是价值不菲,现在更是可以卖到承平时的十倍、十几倍、乃至是几十倍的价格。原本就势单力薄的,更是分出了不少的资源在香木行业上面,势头迅猛不假,形势亦是一片大好,奈何底蕴导致了后继无力,就要设法拉到更多的助力才行。
抖擞精神,“相声组合”第二天一早便又带着众人去参观县城里的工坊。到了下午的时候,正好有一批货要运往香港,他们与货运码头约定了时间,带着这些人又参观了一番,随后注资的事情尚且需要商榷,不过货倒是一路顺流而下,路上也没有遇到什么波折就直接运到了香港那里。
这批货里面有一大部分是通过广东贸易商社转售给郑氏集团的,至于郑氏集团再转手卖到何处,那就不得而知了。
货很快就进了广东贸易商社的库房,蔡诚那边今番却没有出现,只是派了一个掌柜的过来接洽。作为商社的主事之人,老鼠须子自然有他需要出现的地方,此番便是海五商中他唯一认识的那个曾定老亲来拜会,应酬还是必要的。
“不瞒蔡兄,这一次在下是受命于建平侯爷,来找蔡兄商量一下关于增加收购量的事情。”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