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td></td></table>

    巷战装甲车的3层楼高成了年度军迷的笑话,这种机动性实在是更加是rpg的活靶子,几乎没有一个人看好装甲车有这么庞大的躯壳。

    这没关系,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设计的核心在于防爆,躲在核心的乘员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三层楼高,rpg根本找不到弱点来射击,正面刚的话,肯定不是巷战的精髓,这货就是用奇葩的体积来对抗坏小子们的。

    在设计巷战装甲车的时候,居尘获取了反应装甲的经验,终于染指主战坦克的设计,其核心思想就是采用神奇的炮弹,这炮弹分成核心和外套,外套的体积和质量占大部分,由一片片的鳞片组成,平时鳞片散列成片状,包围在炮塔和车身的核心外围,成为反应装甲的组件。

    开战之后,炮弹的核心披上鳞甲外套,变身成穿甲弹和破甲弹,采用这种设计,把装甲跟炮弹合二为一,装弹量惊人。拿经常被誉为火控系统天下第一的豹二坦克来对比,豹二装弹数量是40,居尘设计的mt除了拥有40之外,还可以再提供80更多的炮弹。

    这意味着居尘氏mt可以在低概率命中对方的时候就开火,增加制胜的几率。

    那他会开发出命中率不高的火炮吗?肯定不会啊,他设计的炮弹既然是组合式的,就可以组装上制导单元,可以超视距击杀友商不,敌军目标。

    在两公里左右的“近战”,大家就比火控系统,超过这个距离,就可以用制导炮弹的组合来制胜。

    他设计是这样的,发现几公里之外的远距离目标之后,立刻朝高空发射一枚特殊的侦察炮弹(也是可以组装的),这是一架长时间滞空的观瞄小飞机,可以指引制导炮弹远程命中对方,30公里之内弹无虚发。

    这都是在没有空军支援的时候遭遇敌方mt的时候的对策,这设计应该算“隔代”的优势。

    当然了,他没有设计细节的经验,那就交给别人了。

    这设计概念出来之后,坦克专家们纷纷表示:“教授的创意很好,不过,太颠覆性了,武器设计他还是外行,我们内行都知道,一种设计采用新技术的百分比不能太高,你看看,他又用他的流体电池来供能,这意味着完全颠覆现有的军事能源体系,在民用领域这么搞也许还没问题,在军事上,那是不能这么开玩笑的。”

    问题是居尘在这个领域本来就是来玩票的,他才不管这些所谓的金科玉律,ecc和pcc两大众包平台,只要由启动资金,立刻开始24小时连轴转地对项目进行“赶工”,不管是战时还是和平时期,效率都只跟提供的报酬有关。

    他不遗余力地推广流体电池,但还是因为成本的问题,愿意采用多套电池的用户不多的,这可以算他一次惨重的失败了。

    根据居尘的估计,未来的陆地战场上,即使是坦克面对坦克,也一定是小飞机的“空优”最重要,其实,这不起眼的小飞机才是重中之重。

    这一切当然都是徒劳的,因为核威慑会让大国之间的较量变得极其微妙,好吧,还是发展自己的末日军团比较有趣。

    冷兵器时代,最快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居尘要挑战极限,袋鼠骑兵已经在研发当中,但50公里的时速还不能让他满意,他还要挑战一下无动力时代的极限,他想到了抛石机。

    根据测试,配重锤10吨的抛石机,可以把150公斤的球体扔到300米远的地方。这么一算,把一个人扔出去,300米的高度是妥妥的。初略计算一下,用一个滑翔比为10:1的三角翼,就能让一个人飞行3000米。

    这个指标还不尽如人意,还是要开挂,把粗糙的三角翼改成高级的滑翔设备吧,这样就可以得到30:1的滑翔比,一次抛射,可以飞行10公里。对了,从抛石机获取动能的时候,因为风阻的改善,应该还可以提升,初始高度到500米的话,15公里都是有可能的。

    500米,也就一座摩天大楼的高度而已。这15公里大约时速会是200公里,也就是5分钟左右的飞行时间而已。

    当然这不能跟真正的飞行相提并论,因为人家不需要频繁降落,在正确的时间降落到正确的地点,这恐怕是接力滑翔机制能成功的关键,这么一看,滑翔比太高的设备有可能拖累对落点的把控,还是用20:1的,一次飞行10公里,速度有可能更快,达到250到300公里,按照300公里来计算,2分钟就能越过10公里的距离。

    嗯,就按照这个指标,相当于高铁的运行速度了,称霸欧亚大陆是没问题了。用1000个投石机连接成1万公里的飞行轨道,就可以建成时速300公里快速单兵投送路线。1000个投石机才花多少钱?哈哈,冷兵器就是划算。

    和平时期建造1000个投石机,恐怕也只有居尘这种疯狂的科学家和大土豪才做得出来。

    当然了,投石机技术太落后,只是设想的时候用它的效率来设想,真实上手研发的时候,不用c2用什么?最多给c2加上一个人力上发条的机制,当三维发条瞬间做功的时候,爆发力强多了,通过齿轮组,还可以控制发力的时长。

    而且c2弹射器可以做得很小,便于运输和部署,现在可以建成一个奇葩的飞行爱好者观光路线,专门挑风景宜人的地方建造这长达1万公里的超级观光路线,比曾经计划的飞艇观光还要有趣。

    好像配备专门的滑翔设备也太重了,说不定人家飞行爱好者就想体验一下当飞鸟的感觉,所以,居尘还特别提出要设计一种高展弦比的翼装,普通翼装的展弦比太低,需要降落伞才能安全降落,完全没有飞行的乐趣。

    这种翼装的设计在搞帝王蝶系统的时候就已经成型了,就是用蝙蝠的那种柔性机翼嘛,人形飞行物,10:1的滑翔比肯定是没问题的。

    如果这不如专业的滑翔设备的话,可以采用大功率发射,把人发射到1000米的高空再滑翔,同样可以跨越10公里。这个就有点惊悚了,可能需要延长赋能的路线,免得造成飞人受伤。

    这种所谓的“交通工具”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属于伞兵一样的勇士,要克服恐高症才能适应这样的高空飞翔。

    除了冷兵器时代的“高铁”,居尘还设想出了不需要电磁波这种高级通讯设备的奇葩次声波通讯网络。

    次声波,频率比较低,传播很远,象群之间经常使用这种低频声波来传达信息,可达10公里的距离,跟“高铁”的一次跳跃差不多,只不过,这一次是用1马赫的速度来传播。

    次声波使用类似大象声带的设备来产生,也使用类似的能共振的接收器,而且,接收器本身就是发射器,接受的方向对准上一个节点,发射的方向对准下一个节点,接收器同时放大共振的信号,把次声波接力传达到下一个节点,整个网络几乎能够以1马赫的速度一直传播下去,基本上一个小时就能达到1000公里。

    别以为世界末日来临了每个国家就可以各自为战各自为营了,这1马赫的通讯速度意味着地球帝国还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占山为王的想法是不靠谱的!

    居尘教授设计一款现代武器,又设计一款冷兵器神器,周而复始,前面两个装甲车并没有被接受,但他还没放弃自己的梦想,又在末日军团次声波通讯系统之后,开始思考jsf(联合攻击战斗机)。

    所谓的联合攻击,主要贯彻的是对空、对海、对陆,以及空军、海军、陆军三军的飞行器合而为一,尽量让零件通用,节省使用和维护的成本。

    目前,北约普遍采用的就是著名的f35,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发。f35有abc三个型号,主要是展弦比不一样,陆军的型号要求低空性能,海军还要求机翼可折叠、可以垂直起飞。

    居尘要设计的jsf要把“联合”一词发挥到极致,三军使用同一种飞机,也就是可变展弦比,还能垂直起飞。美帝做不到的事情,居尘要做到。

    居尘在设计可以低速稳定的电单车的时候已经对根据速度来调整机械机构的设备有所认识,他认为,完全可以让战斗机具备类似的功能。

    战斗机平时呈现对亚音速的升阻比优化,在超音速的时候,自动降低展弦比,通过可靠的铰链机构来自动控制,但不通过主动调节,以便获得高可靠性。

    这可是为数不多的正常状态下跟客机的机翼长相差不多的战斗机,这种展弦比能够非常节约燃料,挂载两个副油箱,直接就可以跨越太平洋了。

    可垂直起降的机构直接放在外面,有一片三角翼似的三轴火箭来驱动,如果是在大型航母,如ln号这样的,可以直接喷火垂直起飞,三轴火箭完成起飞任务之后自动返回航母,可以让一个编队12架战斗机同时起飞,省的有战斗机要盘旋几分钟,浪费燃料。

    降落的时候也可以同时着陆,三轴火箭在空中列队迎接战斗机,在空中合体之后垂降,这个似乎比起飞难度高一点。

    居尘个人是蛮喜欢这个设计的,可惜,军备依然是很独特的存在,虽然引发了军迷们的热议,却还是没有正式的国家真正有兴趣。</p></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