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8章 喜事坏事

    姜琸和静姝去了坤宁宫, 华皇后向来是个大气端庄不动声色的, 对两人自是和蔼亲切又不显太过而令人不适或让人觉得虚假, 她慰问了两人一番, 赏赐了各色礼物, 知道两人稍后就要去太后宫中用午膳, 也没留两人, 只让静姝以后有空就过来坤宁宫说说话不提。

    华语蓉是在姜琸和静姝离去后才进的坤宁宫。

    姜琸和静姝离去时,她其实已经到了。她站在树影下,看着两人离去, 虽然是在坤宁宫外园,两人并没有什么亲密动作,只在快出园子时静姝不知道微微抬头对着姜琸说了句什么, 然后姜琸低头看了静姝一眼。

    哪怕是隔了一段距离, 华语蓉也看得到静姝那一抬头间笑容的信任和幸福,以及姜琸那一眼的宠溺和温柔。

    她还是第一次看到姜琸脸上出现这样的神情, 她自幼和他认识, 他从来都是冷漠森冷的, 不是外表表现的那样暴戾霸王, 而是眼神深处的冷漠和距离感。

    而姜珏, 才是那个一直温柔的人。

    华语蓉远远看着,泪水突然就忍不住的涌了出来。

    她曾经以为她的感情是最美好的感情, 哪怕是在这深宫中,也是最真挚温暖的, 她有最骄傲的理由, 可是却没想到,自己认定的感情竟是最不堪一击。

    华皇后看侄女进来,眼圈微红,神色黯然低落,眉头就皱了皱。

    她挥退了众人,唤了侄女到自己身边坐下,叹了口气,也没问她怎么回事,只道:你婆婆她们出宫了吗?

    华语蓉点头又摇头,有些冷淡道:应该出宫了吧。

    华皇后听了她那不甚在意的语气,心中有些无奈,她细细看了她一会儿,然后才语气不明道:蓉姐儿,你已经嫁给了福郡王,此事再不能改,你这样和他闹着,又能如何?人的心,变了就是变了,你越闹,不过是把他推的越远,让你的处境越难受而已。

    华语蓉听了这话,心中一痛,泪水又滴了下来。

    她道:姑母,这些,我都知道,可是,我,不想。

    嫁前的那几个月,祖母亲自教导她,什么道理没跟她说过?嬷嬷更是跟她说了无数种挽回男人心的方法和手段。

    可是,她对着姜珏那张脸,那张熟悉至极又让人陌生的脸,陌生凉薄的表情,只觉得心中发凉,意兴阑珊,改变自己去屈迎他,她也不觉得有什么意思。

    难道她还要顺着他把那个女人弄到郡王府,让他们卿卿我我,只为着能让他对自己保持一份正妃的尊重,然后寻了机会等她自己作死,再弄死她吗?

    这,从来不是自己。

    华皇后静静看着她,心中也有些感慨,她自然明白侄女的感受,甚至她觉得,侄女的境遇还不如当初的自己。

    至少,自己当年是真心爱慕着景元帝,她爱慕的那些点,景元帝的刚毅担当,杀伐果断,甚至用情专一,那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她再辛苦,也愿意竭尽全力去争取景元帝的感情,哪怕最后也不过如此

    但姜珏,除了那副皮囊,细剥开来,委实不堪。可是

    她慢慢冷了下来,拍了拍侄女的手,然后声音不带一丝热气的道:蓉姐儿,你既不想,那便就罢了,那康王府,还不能怎么着你。

    只是你需得拎得了轻重,若是不想争取他的感情,那也得保住自己的地位,否则,你想想,没有背后的华家,没有本宫,你现在在福郡王府会是什么境况?

    华语蓉抬头看自己的姑母,看到她眼中的冷酷和寒芒,心莫名的就是一抖。

    只是,下定了决心,决定了想要的结果之后,就不要再犹豫不决,也不要后悔自己的决定,否则,就是本宫,也帮不了你。

    华语蓉低下头,看向自己的手,再往上,半透明的蝉丝衣袖下,有隐隐绰绰的淤痕,虽然她搽了粉,外人看不清楚,她自己却是再清楚不过。

    那是两日前她和姜珏争执,姜珏扔了一个盛满了热水的杯子砸向她,她抬了手臂挡了留下的。当时若不是她转身又抬手挡了那一下,那杯热水连杯砸到脸上,估计她大概很长一段时间也不能出来见人了。

    从小到大,只有她抽人的份,还没有别人敢砸她的,她当时自然是气极了,回手就将桌上的东西一股脑砸向了姜珏,然后房里面的动静吸引了婆母康王妃进来,一进来就把她一顿呵斥好骂

    她一瞬间犹豫的心又慢慢变得冰凉,并没有抬头,只低声道:姑母,既如此,我该怎么做?

    华皇后抚了抚她的头发,微不可闻的叹息了一声,然后道:蓉姐儿,你闹那些有的没的,又有什么意思?我们华家,现在最被动之处,不过是没有皇家的子嗣罢了,你且先忍着些,生了孩子再说,只要有了孩子,其他的事情,家里自然会安排。

    陛下一立朝就打发了几位藩王去藩地,几位世子在京中也是限制得厉害,藩王府在京中根本没有任何势力,就是在藩地也不过只是个富贵王爷,没有丝毫实权的。所以康王康王妃,你根本不必理会他们的态度,只要面儿上做好就行了。

    记住,你现在,只需要一个儿子,其他的事情都可不必理会,至于姜珏,你既对他冷了心,又何必在意他在外面如何,跟别人如何?

    华语蓉有些发愣,她不是很懂,她自然知道家族看中姜珏什么,可是现如今梁敏妃有孕,陛下身体也硬朗

    且不说梁敏妃能否产子,就算将来姜珏侥幸坐上了那个位置,可他若是不喜自己,就算自己有了儿子,又能如何?

    华皇后自然看出了侄女的疑惑,她伸手握了侄女的手,语气平淡道:其他的事情你不用管,你只需要大面上做好福郡王妃,不要让人抓了把柄就可以了。

    姜珏不过是个跳板,只要侄女有了儿子,姜珏那样的废物,想除掉他,简直是易如反掌。而且以陛下的防备心理,让姜珏承嗣,必会对康王康王妃有所挟制,届时怕是根本不会允他们入京。

    他们华家,已经不能再拖了。否则怕是再无机会,只能成为别人砧板上的肉了。

    北真国入侵,北地有变,陛下拒绝了兄长还有凌国公的请命,却立即命兵部备战,姜琸统筹所有事情,又下旨让姜琸提前成亲,怕紧接着就是下旨让他领兵去北地统战了。

    从几年前开始,陛下就一步一步的培养姜琸在军中的势力,现如今,更是直接把兵权交给他,若说华家真的毫无察觉,那就太低估他们华家了。

    只是他们华家从来都不会轻易出手,一出手就要万无一失,永绝后患。

    陛下步步相逼,这么多年来,一直一点一滴的蚕食削弱华家的势力,甚至自己的无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华皇后都不敢肯定。

    退一步就万丈深渊。这次,凌国公已经和父亲密探,此次决不能让姜琸活着从北地回来了。

    六月初,康王返回藩地。因康王妃此次入京除了参加儿子姜珏的婚礼,另一目的是想给两个女儿明仪县主和兰仪县君在京中挑选夫婿,便求了太后娘娘,得景元帝特许留在了京中。

    六月初八,姜琸和静姝不过成婚堪堪十日,便奉旨离京,领军前往北地,坐镇北地与北真国的战事。

    六月中,蜀王和蜀王妃也离开京中回蜀地。

    这之后,经历了两位郡王的大婚,和各世家大族传来的联姻消息,京中倒是慢慢恢复了平静。太后娘娘大约是怕静姝一人在肃郡王府较闷,便特地在自己宫中收拾了个侧殿,偶尔也让静姝过来住着,一起说话解闷。

    静姝和原苓交好,梁敏妃和她们年纪相仿,静姝每到宫中,庄太后便也会宣了梁敏妃一起过来和她们说说话,如此,倒是感情越见融洽,梁敏妃便也常邀了静姝去她的宫中坐坐,说说话什么的。

    八月初,北地传来捷报,肃郡王一面亲自率领部分军力攻打北真国边境之城塔连州,一面却将主力部队调去秘密攻打庆州城,北真国中计,失庆州城,肃郡王首仗便收复庆州城,擒北真国大将,告大捷。

    只是景元帝同时却收到密报,说是肃郡王因只带了少量军力攻打北真国的塔连州,迎战对方主将,虽赢了战争,却也身受重伤,现时正在定州城医治。只是肃郡王打算一鼓作气,想再重创北真国,收复前朝末年失去的几座城池,所以为避免影响士气,受伤之事并未传开。

    因此景元帝虽十分担心姜琸的伤势,却也只能按下,只是到底不放心,又秘密派了几位太医去北地,面上更拨了大量药材送去北地,只道是北地大战,需得多谢医护人员和药材物资的支持,如此才能让正在作战的军士放心作战,加强军士的战斗力云云。

    不过姜琸受伤一事瞒得了别人,却瞒不了在京中一直密切注意北地形势的承恩公府华家以及凌国公府。毕竟,华家在北地的势力虽然大减,但军中仍还是有不少人的。

    不管如何,北地大捷,京中自然是一派喜庆。

    紧接着,福郡王府又传来消息,道是福郡王妃华氏被验出有了身孕,已经快有三个月,算日子,正是新婚时候有的。

    帝后还有太后娘娘都是大喜,赏赐的东西如流水一般送去了福郡王府,大家都传这个孩子可不就是个福星,这北地刚传来捷报,福郡王妃就被验出了身孕,真是个吉兆啊!想来,这个孩子将来必也是个不平凡的!

    只是谁也不曾想,就在这样喜事连连的时候,怡芳宫怀有近九个月身孕的梁敏妃娘娘却是出了事。

    这日敏妃娘娘在用过午膳后,突然腹痛,提前发作早产,然后一日后难产产下了一个死胎,敏妃娘娘也是昏迷不醒,生死未知。

    陛下已经亲自下令,封锁了怡芳宫,拘了怡芳宫所有宫女太监,还有一直负责照料敏妃娘娘身体的女医官原苓。

    同时又因那日上午,肃郡王妃容氏曾在怡芳宫逗留了半个多时辰,陛下已下旨宣了肃郡王妃入宫,然后交由太后娘娘看管,道是待事情查清楚之后,方可出宫。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