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〇八章 西征平叛

    第三〇八章西征平叛</p>

    大将领重兵平叛!</p>

    朝堂之,君臣已经达成共识。 </p>

    杨幺之乱已经席卷了整个洞庭湖,荆湖之地几乎彻底沦陷,岳州如果失陷,长江航道也将受到威胁。</p>

    此乃宋庭与蜀联系的要道与命脉,绝对不容有失。朝堂诸公更担心的是叛军顺江而下,南方将一片糜烂。</p>

    如果金军趁机而来,内忧外患,大宋真的有亡国之危了。</p>

    在这一点,群臣几乎“同仇敌忾”。</p>

    湘鄂一代的驻军战败,只能从江南抽调兵马平叛,好在金军并未南侵,兵力不至于左支右绌。江南富庶,粮草也不是问题,可以经长江水道,用船只直接运送到岳州。</p>

    现如今最关键的是平叛将领的人选。</p>

    洞庭平叛,水战必不可少。</p>

    纵观大宋下,最为擅长水战的无疑是徐还和韩世忠,黄天荡与白鹭洲水战大胜,战果赫赫,众所周知。</p>

    所以朝堂讨论的时候,众臣首先推荐的便是徐还与韩世忠。</p>

    从作战的角度讲,徐还和韩世忠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从权力和利益的角度来看,有人动起心思了。</p>

    平叛乃朝廷大事,只要成功,那是大功,甚至开疆拓土更卓著。</p>

    徐还与韩世忠本来位高权重,如果再有这份平叛之功,势必又会加官进爵。</p>

    那么好不容易才抑制的武将翘楚,又会再次大出风头,朝堂微妙的平衡又会再次被打破。</p>

    显然,官们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p>

    但枢密院却坚持这个建议,毕竟从他们的角度出发,首先考虑的是战事,首先要保证的是平叛胜利。</p>

    不过当即有人温婉反对:“徐驸马出战,自然是马到成功,可是而今长公主有孕在身,要不了多久会生产。</p>

    而平叛非一两日之功,难免旷日持久,这时候让驸马长期领兵在外,于人情不合啊!”</p>

    “还有,韩世忠驻守镇江,肩负江淮防御重任,这才刚到任不久,立即另行调用,恐怕与江淮防御不利啊!”</p>

    明明是反对,但两个借口合乎情理,站在朝廷与皇家的角度考虑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为徐还和柔福帝姬着想,根本无从反对。</p>

    不过好在有人说公道话:“洞庭平叛,水战必不可免,前两次围剿都因水战失利告终,此番绝不能再出问题,。</p>

    必须要有擅长水战的将领前往,而且此战调派兵马甚多,节制将官众多,若非有名望的高阶将领,恐怕难以掌控大局。臣以为,徐驸马与韩将军,二人至少要去一个。”</p>

    “臣赞同,二去其一,金贼虽然北退,但应天府与徐州仍旧有的大量金兵,保不住会突然南下。</p>

    江淮防线,依托淮水、大江与运河,甚至涉及海战,必须留下一位擅长水战的名将坐镇。”</p>

    “那让谁去呢?长公主生产在即,驸马走不开,镇江这边,也离不开韩将军啊!”</p>

    韩世忠怎么离不开了?</p>

    有人不明白,但皇帝和宰相,以及聪明人心里清楚。</p>

    韩世忠驻守镇江,不简单是防御江淮,也是为了制衡淮西军。眼下朝廷大将里,能够与淮西刘光世愉快合作,又能彼此制衡的,最为恰当的是韩世忠。</p>

    资历、威望恰到好处,而且深得皇帝信任。换作徐还不行,虽说驸马也是皇帝的亲信,但在军资历太浅,而且与刘光世有那么点过节,并不合适。</p>

    如此一来,洞庭平叛,徐还似乎是最合适的人选。</p>

    枢密使赵鼎道:“从作战的角度讲,臣以为徐驸马为主,同时可调建康岳飞所部,联合进剿。”</p>

    参知政事范宗尹道:“话是如此,可长公主生产在即,驸马不在身边,恐怕……”</p>

    赵构有点犹豫,从战事的角度讲,徐还是合适的,可他不得不考虑妹妹柔福帝姬,顾忌所谓的手足之情,人伦之道。</p>

    正在此时,礼部尚书秦桧出声道:“诸位,有道是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国事与家事之间总是让人为难。</p>

    但先有国后有家,国事重于家事,徐驸马便是这般认为。前番新婚燕尔之时,驸马二话不说,带兵驰援楚州,着实令人钦佩。</p>

    不过而今情形略有不同,毕竟长公主生产在即,驸马即将初为人父,此乃人之常情,也不能不顾……要不,我们还是听听驸马自己的意思如何?”</p>

    “对对,听听徐驸马自己的意思!”</p>

    徐还听得清清楚楚,美其名曰是让自己选择,但前面铺陈了那么多,实际已经是道德绑架,拒绝之词如何能说得出口?</p>

    秦桧啊,你也忒迫不及待了,这么着急想要让自己离开临安,离开抗金前线?</p>

    哼哼!</p>

    徐还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秦桧,这厮恐怕在窃喜,但他不知道,自己同样也在窃喜。</p>

    与徐还而言,这个建议,正下怀啊!</p>

    事实,杨幺之乱刚爆发的时候,徐还便很感兴趣,有意西去。</p>

    他早想要离开临安,离开昏君奸臣的束缚,去更广阔的地方,大有作为,作自己想做的大事。</p>

    洞庭平叛无疑是个大好机会!</p>

    荆湖之地,距离临安遥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自己“任性妄为”。</p>

    既然是平叛,必然手握大军,在这个金戈铁马的纷争之事,兵权至关重要。</p>

    趁着平叛的功夫,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平叛之后,这洞庭湘鄂之地,若是能掌控在自己手……</p>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大有可为的好机会,徐还当然不会放过。</p>

    可惜此事颇为特殊,为了不引起昏君奸臣的猜疑,加之柔福帝姬的特殊情况,自己不方便主动请缨。</p>

    好在朝堂推荐自己的人不少,而秦桧自以为是地将皮球提到了自己脚下,可谓是正下怀。</p>

    徐还压住心的窃喜,出班道:“陛下,身为大宋之臣,自当为国效力,为君分忧,西征平叛,臣义不容辞。</p>

    至于长公主,府有钦赐的御医、稳婆、乳母、保姆照料,何况还有陛下和太后的关照,臣没什么可担心的。臣相信,国之大事,长公主深明大义,也会理解赞同。”</p>

    </p>

    /html/book/42/4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