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长虹总部处心积虑想要赎回股权,谢凯根本不在意。
反正最开始投资,就是为了利润。
他们仅仅只投入了三十亿不到的资金,就让长虹扩张起来,现在还获得了那么多股权,长虹股权全部卖出去,都能带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利润。
“想不通他们为什么会同意上市。长虹确实不适合现在上市。”程睿都有些意外。
他是不愿意长虹现在上市的。
404会少大量利润。
“只要不是太糊涂,就会同意,而且这次他们拿出来的资金不会少,对我们的短期需求已经足够。”谢凯回答着。
“现在咱们的资金也是够用啊……”
谢建国也很舍不得。
把长虹的股权退出去,无疑是杀鸡取卵。
可现在红旗集团要想把注意力转移就必须这样干,而且红旗集团将会需要大量资金。
“长虹集团的股权也不会让出去太多,只是出让部分,最终我们依然保留控股权。相对那些技术消化得到的成果来说,利润只会更高。我们原本跟乌克兰的技术合作,就因为资金不够进度缓慢……”
相比较下,苏联的技术消化,才是现在最应该大量投入的。
用资金来缩短技术消化的时间,本来就是无奈之举。
虽然红旗集团不再直接控股,但是手中的股权将分摊到新成立的几家公司。
子公司控股,跟红旗集团控股没区别。
“苏联那边的第一批废品已经回来了,好像那边出了问题……”郑宇成提醒谢凯。
谢凯一脸笑容:“随着越来越多的技术回来,我们对资金需求就会变得更大。尤其是中信银行,必须准备足够多的资金对拿到这些技术的企业发放贷款,这才是最重要的……把这些技术消化、吸收,然后进行升级,跟民品技术有关的,完成市场化,带来的利润远不是长虹发展所能带来的……”
基地管理委员会的大佬们自然知道。
要不然,怎么可能同意降低长虹的股权?
“你不准备去那边看看?那边都是跟你有关系的人……”岳林问谢凯。
东北跟苏联边境的口岸,成为了中苏贸易最大的集转地。
国内大量轻工业产品集中发货到边境口岸这边的中国城市,海关报关后再进入苏联境内。
苏联国内源源不断的运回各种材料、机械设备及废旧破烂,换取这些轻工业产品。
缺少外汇?
那不是问题,最原始的以货易货,才是交易双方最喜欢的方式。
各自拿着对方的产品进入到自己国内出售,赚取利润。
那一区域几乎成了全国最繁忙的口岸。
“我就是准备去那边看看,黄金发不是说的破烂装了上百个车皮吗?那些东西是否有用,他自己不确定,咱们得带专业人员过去瞧瞧。不要到时候花费巨大代价运回来的都是没有什么用的废纸……”
谢凯确实准备出去溜达一圈。
反正在国内,安全不是问题。
“我得多带些人过去,基地里得抽调一批懂俄语的技术员,准备翻译苏联的资料。即使资料不翻译,也需要先分辨哪些是有价值的……”
谢凯提出了要求。
岳林等人自然清楚,基地为这计划搞了这么多年,必须拥有足够的翻译人员。
任何一份技术资料的翻译都不是简单的事。
普通的俄语翻译还不行,在某些专业性很强的技术资料,需要专业技术翻译。
仅仅是专业的词汇跟用语,如果出现翻译错误,消化起来就会增加很多的实验及工作。
普通俄语翻译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国内外语专业分专业外语跟普通两种。
那种向交流翻译方向培养的外语人员,对一些专业词汇可能不理解,甚至可能只是普通的专业词汇,对他们来说都容易出错。
更何况,很多资料,都是涉及到顶级的技术机密,为了保密,也不能让普通翻译加入。
谢凯深知这一点,必须带拥有技术基础的俄语翻译去。
“谢凯,咱们基地俄语翻译本来就不够,跟乌克兰那边的技术合作,都因为翻译不够而进度受到影响……我们还在国内召集了不少的俄语翻译,依然不够……”
谢凯的要求看似简单,却让负责这方面的岳林很为难。
之前跟乌克兰进行技术合作,整个合作资金涉及上百亿美元。
项目数量多,每个项目涉及的技术资料,几乎都是用火车皮来计数的。
除了图纸,都需要大量有各种基础技术的专业俄语翻译。
乌克兰那边基本上提供不了俄语翻译,他们的技术人员,根本就很少有学汉语的。
国内想消化所有技术,首先就必须把技术相关的资料全部翻译成汉语,让国内的技术人员能看明白,然后才能掌握这些技术,进一步以这些技术为基础,开发更先进的技术。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项目都必须配置足够数量的专业俄语翻译。
“以前国内技术人员学俄语的倒是不少,可现在很多都是各领域中属于核心的技术骨干,让他们做翻译,完全是暴殄天物,拿高射炮打蚊子……也没人会同意我们这样干……”汪贵林也向谢凯解释。
俄语翻译,是目前404最缺的专业人员!
关键是挖人都没地方去挖。
“确实如此,基地里俄语翻译本来就不够……其他兄弟单位俄语翻译也被我们借调了……普通俄语专业的,根本不懂技术,翻译的时候有个小问题出现,都是麻烦的事儿……”
岳林赞同汪贵林的话,基地真的抽调不出俄语翻译。
谢凯也知道这是事实。
像老爹谢建国,在苏联留过学,如果做技术翻译,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可他不能丢下基地那么大一摊子事情来做翻译工作不是?
想着当年苏联解体后,国内很多大学的俄语专业都得到了大量的资料,把俄语翻译成汉语。
这也是实在太缺翻译人员了。
当然,跟收回来的苏联废纸太多也是有关系的。
“边境那边你别想了,方强跟谭林都在到处找俄语翻译,之前还找过我好几次,想要人……”汪国林提醒谢凯不要想着到边境去找翻译。
中苏边境肯定有很多人懂俄语。
这些人日常交流没问题,可很多是不识字的。
连文字都不认识,更不要说专业技术方面。
“国内以前懂俄语的技术员,退休的应该不少吧?先给我抽调二十人,不足的返聘懂俄语的退休人员补充……”谢凯突然想到,可以返聘已经退休的人员。
现在能打主意的,只有曾经学过俄语,在技术领域工作,已经退休的人员。
这些人专业水平高,而且保密意识深入到了骨子里面。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跟苏联关系不错,五十年代国家一五计划,就是以苏联援助新中国156个重大工业项目为基础,开始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工业体系。
在大量技术跟设备引进过程中,那时候国家培养出大量的翻译人才。
甚至很多技术人员为了吃透苏联的技术,自学俄语。
要不然,消化起来没有这样容易。
“你打这些退休人员的主意?他们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有机会休息……”汪贵林觉得谢凯有些不地道。
“你退休了,为什么不去休息?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看着咱们国家跟世界先进还差很远,谁能安心休息呢?”谢凯有些鄙视汪贵林。
这老家伙,自己退休了都不回去带孙子呢。
“很多退休技术人员回去后反而因为太闲过得不快乐,咱们返聘,又不要求他们短时间内必须完成工作……”
谢凯倒是觉得,这个方案绝对可行。
东北老工业基地啊,那边的退休的技术人员可是不少,大多数都懂俄语的。
“你自己去张罗,我最多给你抽调五人!”岳林咬牙说道。
他真没法多抽调人员给谢凯。
谢凯看他态度坚决,知道基地翻译紧缺,也就没有再讨价还价。
“看看!看看!严忠,你自己看看找的都是人!这些人哪个像是俄语翻译?我让你给出三千一个月的高薪找翻译,你就给我找这么些人?要是他们都行,用得着给这么高的工资?”
黄金华看着眼前一众穿着各异、年龄层次不同、几乎都是农民打扮的人,气急败坏地指着自己第一手下严忠咆哮。
这些人,跟地里找回来的东北老农没区别,好几个腰上还憋着旱烟杆子呢!
严忠尴尬地解释:“老板,这已经是我们能找到最好的翻译了。至少在俄语方面还是比较强的,唯独不好的就是不识字……”
“不识字的,我们的那些废纸怎么分辨?我需要的是翻译,翻译!不是会说俄语的农民!”黄金发气得跳了起来。
“老板,你别瞧不起农民啊!老毛子说的话,我都能整明白,也能让你整明白,我给你用毛子语说一段¥aa¥……”
一名50多岁,穿着白色土布对襟褂子的干瘦老头不满地反驳黄金发。
“大叔,我自己也是农民,没有瞧不起农民的意思。我这真的是需要翻译啊……”黄金发赶紧道歉。
老头说的带着东北苞米碴子味的俄语,黄金发一点都听不懂的。
听懂了,也没用。
人家都不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