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83章 第一堂课

    ,最快更新极品小野医最新章节!十月八号上午,杨枫迎来了他们大学阶段的第一堂课,这是一场大课,在阶梯教室里上,容纳五百人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

    杨枫四人,若非秦雪事先占了位置,恐怕也没地方可坐。

    朴钟声被安排在苏沁心的邻座,这没出息的夯货,幸福的差点晕了过去。

    虽然刚上大学,杨枫对大学里的大课也有所耳闻,所谓大课,都是几个班级一起上,甚至不同专业的班级混在一起,大一大二阶段,语文、高数、英语等,依然属于基础课。

    这一类大课,往往管理混乱,老师也懒得点名,学生是爱上不上,全看心情。

    杨枫知道这是一堂大学语文课。

    可是显而易见,这堂课非同寻常。

    因为,不但教室里座无虚席,门口,乃至窗子上都趴着同学,如果说大一新生胆子小比较乖,但是,门口不少男生女生明显带着成熟和世故,貌似不是新生。

    杨枫扭头问身边一个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男生:“同学,这节课这么受欢迎?”

    男生甩了杨枫一眼,摇摇头:“一看你就不是本地人,今天可是阮教授的课。”

    “阮教授?”

    “你不知道也正常,但是,我上初中就知道他了,他就是我的偶像,是我学习语文的动力。”

    “你能不能说重点?”

    “重点是,他用了四年时间,拿到了中文博士学位,之后出国,进入剑桥,深入研究外国文学,据说为了无障碍阅读外文名著,他用了两年时间,自学英、法、日、德、俄、意大利语、阿拉伯语、拉丁语等多种语言,又四年后,他学成归来,在我校担任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好像挺牛逼的样子。”

    “当然牛逼,他还不到四十岁,可是在去年,已经被国家社科院吸收成为院士,他对中外文学见解独到,创作了不少优美的散文和诗歌,被大家称作徐志摩第二。”

    “搞了半天,他到底是谁呀?”

    “嘘——他来了。”

    一个留着分头,穿着青色儒衫,架着近视眼镜的男人走进教室,阶梯教室顿时鸦雀无声。

    “阮博识?”

    “原来你认识?”

    “原来是阮校长的儿子,说不定是虚有其表,我直接怀疑他走后门。”

    “你……你简直是在侮辱我的偶像。”眼镜男捂着胸口,痛心疾首。

    “嘘——听着,你偶像开讲了。”

    阮博识拿着一把折扇,往讲台上面一站,的确气度不凡。他用扇子顶了顶眼镜,轻而易举就在人群中找到了杨枫,然后微微一笑。

    “天哪!”杨枫旁边的眼镜男呢喃道:“同学,看到了吗?阮教授对我笑呢!”

    杨枫轻轻鄙视了一眼,只见阮博识将折扇往讲台上一放,开口道:“各位新同学,大家好,欢迎你们成为北清大学大家庭的一员,我叫阮博识,是文学分院院长,中文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我们大家将在一起度过至少四年的时光。”

    “今天是你们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第一堂课就是语文,作为一名文学教育工作者,我倍感荣幸。但是今天,我不想照本宣科。”阮博识笑着摇摇头,“掐指算来,大家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整整读了十二年的书,如果再加上幼儿园、学前班,那就是十四五年。”

    “如果这十几年的苦读,只是为了一纸文凭,我们如何对得起自己的童年,如何对得起自己的青春?”

    “如果将学习变成兴趣,将文学变成爱好,读一本好书,就像在文学殿堂里畅游,读一首词,便经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一番生死轮回,那么学习还是苦差吗?”

    “我不以老师自居,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我相信,在座就有某些同学可以做我的老师,至少在某个领域可以称之为师,所以,我希望跟大家成为朋友,我们一起阅读,一起研究,一起分享。”

    阮博识说到这里,阶梯教室内外变得鸦雀无声,杨枫也不得不重新审视乐乐的爸爸。

    这个头顶有着无数光环的男人,他似乎没有文人的孤傲狂放,却又难掩潇洒豁达,确有大家风范。

    台上,阮博识继续侃侃而谈:“文学自然要以文字为载体,那么,人类最初造字的目的又是什么?当然是为了记事,所以那时的文字,不能称其为文学,文学,必须包含感情。”

    “传说,咱们的字是仓颉造的,那么别国的字又是谁造的呢?”阮博识笑着摇头:“其实,我们没必要研究文字的起源,那不是我们的领域,我们只要用好祖先遗留下的宝贵财富,那就足够了。”

    “提起文学,从先秦的《国风》、《离骚》到秦汉的各种赋,接下来,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五千年的人类文明,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祖祖辈辈给我留下了灿若星河的文化瑰宝。”

    “我们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我们有自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爱国是什么,怎样才算是爱国?作为一个文化教育工作者,我所能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我们的文化很好的传承,并且发扬光大……”

    掌声响起来,不分教室内外,经久不息。

    阮博识含笑用手压了压:“刚刚说的有点激动,请同学们见谅,我不是愤青,也不是文青,但是一提起我们的文化,我就会由衷的自豪,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要表达那种敬意,开场白说的有些多了……”

    “没事的。”

    “不要紧。”

    “我们喜欢听。”

    同学们发出善意的呼声。

    阮博识道:“同学们,因为年龄的关系,教育经历的关系,我想,你们所熟知的中国文学,是以唐诗宋词和现代文学为主,是不是?”

    他得到的回答是“是”。

    阮博识继续说:“在旧社会,孩子启蒙教育用的都是《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等,你们小时候学过这些吗?”

    “没有。”同学们异口同声。

    “但是,据我所知,现在的小学重新将这些东西加了进去,变成了启蒙教育的工具,中华民族两千年的儒家思想,无非‘忠、孝、仁、义、礼、智信’七个字,恰恰被饱含其中,这是中华民族精神品质的精髓所在,不但不能丢,而且,要将其作为蒙学,在孩子三观没有形成人格没有确立的时候,进行灌输。”

    “为什么殖民一个民族,奴役一个民族,需要从文化着手,因为,文化是根植于民族灵魂的东西,一旦自己的文化被取代,这个民族也基本消亡了。”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就不说这些空乏的东西了,下来,跟同学们互动一下。”阮博识目光扫视大家,道:“说说大家喜欢的诗词歌赋,或者现代文学中的名篇,可以说出一两句名句,也可以进行总结,大家想说的可以举手,不要乱。”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朱自清的《背影》。”

    “高尔基的《海燕》。”

    “我悄悄的走,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云彩……”

    “戴望舒的《雨巷》。”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总被无情恼。”

    同学们争先恐后,热情如火,甚至门外旁听的学生都做了发言。

    阮博识用手压了压:“同学们不愧是我们北清大学的学子,个个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欣慰,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再请最后一位同学说说自己喜欢的词章,然后,大家分析分析。”

    一时之间,没有发言过的同学纷纷举手。

    阮博识淡淡一笑:“同学们,大家应该听说过本届高考的最高分——杨枫同学,他就坐在我们中间,或许,大家对他并不陌生,但是你们可能不知道,他的作文可是满分哦。”

    阮博识说话的工夫,无数目光朝杨枫看来。

    杨枫旁边的眼镜男颇不自在:“喂,他们看我干什么?”

    杨枫撇了撇嘴,这位眼镜同学自我感觉超好。

    “现在,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杨枫同学发言。”阮博识大声说道。

    秦雪、王冰倩、江浸月、汪大同、朴钟声、金字善齐齐带头鼓掌,然后教室里发出了不大不小的掌声。

    看到阮博识目光灼灼,杨枫无奈的摇摇头,心说阮教授怎么这么喜欢折腾熟人的,他也不问问咱乐不乐意?

    心中虽是这般想着,杨枫还是站起身来,先对着阮博识鞠躬,然后朝着四方鞠躬。

    “你……你就是杨枫?”身旁的眼镜男托了托眼镜,语无伦次。

    “阮教授,各位同学,高考那是碰巧,都是过去式,不提也罢。谈起文学,以前主要还是为了应试,当然,也有不少触动心灵的词句,既然阮教授盛意拳拳,那我就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几句唐诗宋词。”

    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