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个叫做地球的星球,面有着一块大陆,而最东方已经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战争,每寸土地都染满了平民百姓和烈士的鲜血。 人心惶惶,家家户户终日不安。战争带来的恐惧和后怕,在这几年才刚刚停歇。因为人们终于可以在秦始皇的号召下,前往修建帝陵,用技术和劳动换取相应的报酬,让一家老小平安生活。</p>
只是,民安可皇室却暗流汹涌,各国潜逃在外的继承人或护卫、甚至是被灭门的门派党羽心不死,总想夺下这刚刚能喘口气的“天下霸业”。</p>
那权利和金钱的诱惑,使得人心浮躁,便有人想要夺下这块残破不堪的江山政权,取而代之。</p>
公元前211年,徐福从蓬莱仙岛暗归来,带回一绝色美人清。秦始皇收到密函后,借口巡游暗相会。当他同赵高及数千人马来到秦岭之时,一眼便看到了站在山小路的白衣美人。只一个恍惚,那气息自华的神韵便让他打了个冷颤。</p>
此女,来历非凡,不简单啊!</p>
与此同时,清也看向了秦始皇,嘴角微弯:雄才伟略,一方霸主,可杀伐之气太重,想造永恒国度,怕是看过的那地宫,难渡刚烈之魂,和平之风偏移,到时又是人间地狱。</p>
穿着一身道袍的徐福瘦长的脸庞没有一丝皱纹,他前一步,抱拳躬身,郑重道:“方士徐福不负王命,在蓬莱仙岛寻到这位仙姑。大王可知这位仙姑芳龄几许?”</p>
秦始皇听闻,心好之色顿起,毕竟他为了能修筑一个永恒国度,造福万千臣民,已经耗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虽外界总误以为他想长生不老,可作为他本人,又怎会是这样的庸碌之辈呢?</p>
徐福见秦始皇仿若神游,忙低下头。作为“永恒国度”的头号执行者,虽知这万年大计的主要方向,可却不清楚秦始皇心所想。</p>
秦始皇恍惚一瞬,虚抬龙目,凝重的下打量着小径的美人。</p>
“四十。”</p>
徐福没敢抬头,低声道:“陛下,这位仙姑已经活了一百八十八岁。”</p>
秦始皇闭目长吸口气,那山风夹杂着一丝乳香顺道进入他的丹田。“一百八十八岁,看来是那计时历法同我国有异。”</p>
清冷冷的望着山径下小路的两人:一农夫扮相的帝王,一方式扮相的谋士,不觉莞尔一笑。“大王心清明,我蓬莱仙岛历法同这原毫不相同。二十日便是一月。”</p>
“那仙姑也是一百有余,寡人眼拙,仙姑莫怪。只是仙姑的容貌同少女无异,乃寡人生平第一次所见。”秦始皇拱了拱手,却一眼看到自己那皱皱巴巴的手背,叹出口气。</p>
清将所有尽收眼底,淡然道:“清有一谏言,不知大王可愿听?”</p>
秦始皇点点头,“仙姑但说无妨。”</p>
“大王想要造一个永恒国度,可愿放弃当下的权利和眼前的这破败江山?”清歪着头,眼睛直接盯着自己晃动的右手手指,语气平和得连这方诺大的山地都不起风云。</p>
秦始皇看向她,心焦灼万分,那一直沉着的心扉也起了不小的波澜。</p>
放下权利?归隐山林?破败的江山,呵呵,在她眼,寡人的大好河山,不过是破败而已。</p>
清仿佛能听到嬴政心所想,淡淡道:“大王,真正的争霸天下,那是不伤人命。大王也许不知这整个地球有多少未开垦的荒地?想要造一个永恒国度,大王何须在那小小的地宫摆下各种玄妙阵法。又何须跟那些目光短浅的附属国死士斗得你死我活,非较高低不可呢?”</p>
秦始皇笑道:“仙姑之言,甚合寡人之意。那不知有何高见?”</p>
清黛眉絮凝,嗓音低沉,“若大王要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且没有杀伐的永恒国度,跟清一同离开原,去山的那边共同创造。要是大王心只有杀伐和妒忌,那恕清此别过。”说罢,清转过了身,莲步轻移,慢慢的走向山顶。</p>
徐福一直埋着头,不敢参言,毕竟这等抉择,他一个方士又怎敢多说。</p>
站在远处的赵高和李斯也屏住呼吸,要是秦始皇选择离开,他们留下,那今生也同嫡子嫡孙们生离。从他们叩拜誓死追随秦始皇的那天开始,他们的家族也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死士,而嫡传子嗣同时也成了他们这些高官的“催命符”和“救命丸”。</p>
位极人臣,才知权利和名誉背后的诸多弊端和无可奈何。</p>
当世者,除了公子扶苏、李斯、赵高了解其奥秘外,再无旁人知晓。</p>
可若秦始皇离开原,去外域筑造“永恒国度”,那公子扶苏必死——早下好的几份诏书,正蓄势待发,是传是毁,皆在秦始皇的一念之间。</p>
所有皇子皇孙的性命,也在秦始皇的一念之间。</p>
秦始皇信任李斯和赵高,他能同他们交换子女为质,又哪有不信任的原由。</p>
只是公子扶苏太过仁慈,不能坐皇帝之位。诸国虽降心却不死,天下暗战波涛汹涌。世袭帝制永生永世,阶级斗争层出不穷。</p>
站得高了,看得远了,可李斯等人的胆子也跟着越来越小了。他们手染万千鲜血,越到辉煌之巅,他们越来越过得战战兢兢。他们做不到秦始皇那般的决绝,从他在赵国出生并为质,经历了太多的背叛和欺骗,甚至杀生之祸,早看淡一切并希望天下太平。</p>
为了天下苍生,宁可自断一脉传承。</p>
平民,又何尝不是皇子皇孙们的幸福生活。</p>
天下间果断抉择到这等地步的,也只有眼前这位有史记载来的第一位称帝之人吧。虽他的功绩是秦国数代人甚至数十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魄力却无人能及。</p>
“仙姑稍等,寡人跟你走……”只见秦始皇回头看了看李斯和赵高,笑道:“寡人的江山托付给你们二位了。”</p>
说罢,他招了招手,三千童男童女鱼贯而随,只剩赵高和李斯茫然的站在山下,眼有着泪花。</p>
队伍有着两位英武不凡的少年,泪花满面,回看向李斯、赵高二人,瞬间又咬了咬牙,转身跟着秦始皇走了登仙梯。</p>
登仙梯,浩浩荡荡茫茫然;</p>
盖世帝,风风火火蔚蔚蓝。</p>
求不得天长地久今生长流;</p>
舍不去天涯海角来世再许。</p>
李斯赵高二人仰头望着登仙梯整齐有序且渐渐变小甚至消失的队伍,眉目紧锁,直至那些人影消失在山顶的树丛后才凝重的吐出口浊气,惆怅的离开。</p>
李斯一身银灰色长衫,虽已做伪装,可那富贵之相却暗藏不住;赵高虽为宦官,但却并非阉割之人,只是手指少了一截。</p>
在秦始皇身旁的男人,哪位不是热血男子,胸怀天下万世基业。</p>
没有谁想伤害人命,也没有谁天生想要称雄称霸。</p>
时势造英雄,正是这个理。</p>
只是秦始皇早厌倦了这样的屠杀,那七国争霸时的每一场明争暗斗而喷洒的鲜血,都让他午夜梦回而后怕。不管流血牺牲的是哪方人马,不管是谋臣还是战士,都只是政权之下的牺牲品。作为七国之主,如今的他,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p>
拿好基友太子丹心理扭曲,派人接连刺杀的事儿让秦始皇气也不是、恨也不是。</p>
言归正传,话说这公子扶苏,是秦始皇亲政七年时在龙脉山的一处小庙外捡到的小婴儿。当时秦长安君及大将军蒙骜率军十万攻赵,赵将庞煖领军十万御之,斩杀秦军大半,射杀蒙骜。秦始皇本掩饰身份在军观战,不料因食用了一碗冬瓜肉片汤后嘴皮发麻,高烧不退,眼睛发花,经他暗暗查探后才知有人故意在汤放入了老鼠屎,当时有此症状之人不止他一人。</p>
于是,他暗自离开。</p>
正好在途看到一群老鼠拖着块破经幡,而间露出一圆乎乎的婴儿来。于是将此婴儿捡了回去,取名扶苏。</p>
扶苏从小天真讨喜,为当时活在政治斗争的秦始皇带来了一份纯真和安宁。</p>
因从小被寄予厚望,所以格外保护有加,秦始皇不想他同自己童年经历一样的风雨,所以在扶苏的童年隔离了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这,也养成了扶苏温润如玉的性情。</p>
可作为皇室长子,又怎能如此培养,加之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郡监蒙恬军。实则是秦始皇为了磨练他,并让他自己手握兵权。</p>
李斯和赵高了一辆普通的马车,从拿出一道诏书,对着马车旁的一名宦官道:“你快马加鞭,速去郡。如若不成,非常手段处置。”</p>
宦官双手捧着诏书,躬身一礼,并不多话。</p>
只见赵高又捧着泰阿剑,故意吊着鸭公嗓道:“这是大王送给公子的,一并带给公子吧。”</p>
宦官双手有点颤抖,结结巴巴道:“这,这,这可是大王的佩剑,小人不敢……”</p>
赵高撤下马车的布帘,从宦官手抓过诏书,三下五除二的同剑一并包裹在布块之,然后丢给宦官。“去去去,骑马快点送过去。别在这碍眼了。”</p>
宦官翘着兰花指,轻声回道:“是,大人。”</p>
/html/book/31/3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