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太太忙应下了。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p>
“几位表弟表妹只管安心,只要我活着,便不会叫你们跟着吃苦,”路俊林道。</p>
几人都忙应下了。他们对路俊林还是敬畏的,并不怎么敢与他亲近。</p>
林太太道:“几位后妃也都安顿好了,份例也都有了惯例。不如都按旧制吧。”</p>
“与以前宫虽不能,但也算是好的了,份例略提高一些,其它的便短些吧,没事的时候,叫她们自己出去走走,买买东西,也能排遣些郁闷,散散心也好。”路俊林道。</p>
“是,我记下了。”林太太应了。见路俊林疲惫,便告退了。</p>
这个府,林太太知道,自己是能做主的了。</p>
这个家,只怕得要她当起来。</p>
看陛下这般自由,又与路遥的一层关系在,想必还是会做些实事的。</p>
这般好,这般自家的几个子女不说以后入仕,但日子一定不会差不到哪里去的,只要肯经商,是有保障的。</p>
林太太一走,路俊林便对王公公道:“这冯璋真是会打一巴掌给粒枣啊……呵……”</p>
王公公叹气,想劝陛下低头,却又不敢开口。</p>
这个道理,路俊林岂会不知,可是让他疏远路遥,他是真的做不到。</p>
给我下马威,我继续给你添堵。</p>
看你可真能杀了我。</p>
可是舅家的几个孩子是无辜的……万一……</p>
路俊林疲惫的倒在椅子,终究还是认清自己的身势,如今不从前了,不能太任性了。他身,且要养着一群人呢。</p>
这个冯璋,还真不是个好相与的。狼崽子。</p>
然而认清形势的是他自己,而不是冯璋。</p>
一晃到农历三月了,王谦挑了个黄道吉日,冯璋正式登基称帝,也没有大办,只是武百官到了英雄碑那里,祭了天地鬼神,正式的称帝。</p>
定国号为天朝,定帝王徽号为孝纯帝,首定今年为孝纯一年。</p>
王谦烧掉祷告祭词,与百官三跪九叩,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山呼之声不绝于耳,惊起林鸟雀。</p>
群臣的心是激动万分的,百姓的心也是激动万分的。</p>
百姓们都停下了手的工作,纷纷朝着英雄碑的地方跪了下来,道:“……万岁!陛下万岁!”</p>
“天朝万岁,晋阳万岁,陛下万岁,公主万岁……”百姓们胡乱混叫,晋阳城全是激动的人群。</p>
从今以后,他们不再是流民,而是有国有家有归属的良民,他们有皇帝统领,有百官统治,不一样了。这种自豪感,是那些不是从一开始从晋阳起来的人所不理解的。</p>
但不管如何,晋阳城的气氛是热烈的,很多店家都开始庆祝,一律半价做生意。</p>
群城激荡。而百官们也知道,帝王位,能定江山,也会大肆封赏群臣,这是定例。</p>
孝纯帝帝位后,下的第一道圣旨,便是封下二侯一王:路怀德为安乐王,冯恭为安乡侯,路俊林为安荣侯。</p>
另外将官位微提,一一不表。</p>
一王二侯最为醒目,全城下都窜下跳了起来。</p>
“一个南帝,一个北帝,一个封王,一个封侯,嘿嘿,这是打压北帝呢,这信号放出去,也不知道对天下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茶楼之一个商人笑道。</p>
“不过孝纯皇帝生父为何也只是封侯?!”</p>
“听说是那位冯秀才公自己要求的,有群臣议提封太皇,他却死活不肯,只说封个位置,随便行了,自己还要在路政司任职呢,哪有太皇在衙门任职的,所以没封,想来百姓出身,也没什么架子。”</p>
“这一位也是这个……”一个老人竖了竖大拇指,道:“不焦不躁的,儿子登基了,自个儿还是天天到衙门点卯,厉害。”</p>
“咱们晋阳,其实是这样的人给慢慢的弄起来的,若不然一个个都躁的很,这晋阳能是今天这个样儿?!”</p>
“不错,虽然只是侯爷,但是,陛下说了,遇到圣驾可不跪迎。终究是父子,所以啊,万没有父向子下跪的道理吗?!”</p>
“听闻公主想要废除跪礼呢……”</p>
“这个只怕难,毕竟现在条件还不成熟,”一个老人笑道:“不过说真的,怎么公主未被封?!”</p>
“嘿嘿嘿,公主的家人也未被封赏呢,这个你们不懂了吧,现在还不到时候,两个人才十岁呢,再者说,越是亲密的人,越是不好封赏,总得等以后名份定下了,才能封赏,才能服众是不是?!”</p>
众人便都笑。</p>
哧哧哧……外面街一阵尖锐的杂音响了起来,把众人都给吓了一大跳。</p>
“啊啊啊……”有人在试音。</p>
茶楼里的人立即奔出来瞧热闹了,道:“……什么声音?!”</p>
“嘿,是黑盒子有声音了,瞧我之前说什么来着,我说这是个好东西……”</p>
“别吵吵,我听听……”</p>
一阵拥挤,好多人干脆挤到电线竿子下面去了,一个个仰着头傻兮兮的笑,抬着头看着听着。</p>
黑盒子还是黑盒子,一点不变,但是里面真的有声音播出来了。</p>
“嘿,真是神了……”百姓们笑眯眯的嘀咕。</p>
“广大的晋阳市民们午时好,”字正腔圆的男音。紧接着是女音出来,“今日是第一天广播试音,现在播报一条今日午的新闻。”</p>
“……孝纯皇帝陛下带领百官祭告天地鬼神及英雄碑的英灵,于今日正式登基称帝,国号天朝……”</p>
……这条新闻播了三遍。</p>
然后开始是半个小时的故事时间,是一个说书先生紧张的说书声音,后半段,便是戏曲的说唱。可能是第一天开始,所以能听得出来很紧张的感觉。</p>
百姓们眯着眼睛听的一个字都不肯漏,很多人家里盛了饭,蹲在广播底下边吃边听。</p>
一个小时过后,广播停了。</p>
“真是神了……”百姓们奔走相告,道:“……这可是千里传音啊……”</p>
贴近民声啊。</p>
“此广播若广扬出去,以后圣旨政令的即时效便大大的加强,间再不会有什么误会。”成王低声笑道:“若是普及些律法的知识,利于扫盲。”</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