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宣和八年四月末,西夏,高府城东南,谢恩山。 </p>
谢恩山原名谢尔达尔瓦扎山,在赵乾顺将自己的母亲小梁太后从大宋迎回后,为了表示自己对大宋天朝的感恩,才改名为谢恩山的。</p>
在改名的同时,赵乾顺还下令在这座可以俯瞰整个高府城的山岭修建一座宋朝风格的宫殿,起名为谢恩宫。</p>
谢恩宫的名字不大有气势,不过宫殿却修得气势恢宏,极尽奢华。墨娘子在锡兰岛的光明顶和这里一,难免有点小家子气了。</p>
谢恩宫是依着谢恩山的山坡修建的阶梯式宫殿。远远望去,能瞧见宋式的亭台楼阁,层层叠叠,依着山坡堆叠而,一直修到了山顶。</p>
修建谢恩宫所用的材料也堪称奢侈,不仅使用了产自阿富汗的名贵石材(大理石),还千里迢迢从天竺运来了名贵的木材。</p>
至于摆放在这座谢恩宫的家具,则一律用天竺最名贵的小叶紫檀为原料,由天竺国技艺最高超的木匠精心打造,每一件都堪称精美绝伦的艺术品。</p>
这座谢恩宫,虽然只是一个宋朝属国的王宫,但是它的奢侈程度,却远远超过了开封府的琼林宫。</p>
毫不客气的讲,这座谢恩宫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奢侈到糜烂的气味。连守卫王宫的卫士,也都是一身富贵逼人的气息。连身穿的铠甲,都做成了精美的工艺品,镶嵌了鎏金的装饰。手里的家伙,都是用乌兹钢打造的精品。刀鞘和刀柄,同样用黄金和宝石进行装饰。</p>
本来西夏的军队,是一支穷困到极点的穷光蛋军队。黄金白银的装饰品那是只有君王才能拥有的,普通的西夏士兵连铜钱都见不着几个。现在倒好,个个都变成穿金戴银的暴发户了。</p>
这么一支穿金戴银的军队,如果再遇西宋、东宋的骑士府兵,会不会变成被抢劫的对象?</p>
不过在天竺这里,这支穿金戴银的军队,却是天兵无敌一般的存在。</p>
赵乾顺、赵忠顺和李合达(萧合达)三位,也都变成了军神一般的人物。不止一次率兵入侵天竺腹地,打得各路苏丹、埃米尔、国王、领主,全都跪地求饶。无数的金银财宝还有美人儿,都成为了战利品,被带回了拉合尔和喀布尔的宫廷。</p>
而追随赵乾顺、赵忠顺翻山越岭来到天竺和阿富汗的西夏汉人勇士,也都个个发了大财,变成了高贵的老爷兵——可是真正的老爷!家家都有几百亩的田庄,而且都是那种高产丰产的好田。不用自己耕田,都交给种姓低贱的天竺贱民去种。每家老爷兵,都有十几二十户贱民可以奴役。</p>
在富饶的信度河游两岸的平原地带,到处都是老爷兵们的田庄!</p>
超过十万户老爷兵和他们的家人,在那里过着人人的好日子。</p>
全都是“此间乐,不思蜀”了……</p>
哦,顺便一提,现在的西夏老爷国并没有征服整个印度。</p>
办不到,也没这个必要。</p>
办不到不是因为打不过,而是印度的气候实在太折磨人。现在老爷们盘踞的阿富汗和印度东北角的信度河流域,还有大小勃律(克什米尔)一带较凉快。再往东往南,可要热出人命了。</p>
所以赵乾顺、赵忠顺两兄弟统治的土地,往东也到后世印度的旁遮普邦。再往东,也是德里(迪卢)一带,现在归属了西夏在天竺国的盟友波罗王国。</p>
这个波罗王国的“波罗”意为“护法”,意思护卫佛法,自然是个佛教王国。波罗王族信奉的佛教的密宗,和西夏算是有共同的信仰,又一块儿对抗天竺的天方教和婆罗门教,也成了天然的盟友,而且还联姻通婚,互为依靠。</p>
此外,统治吐蕃的西凉王国,也进入了天竺,占据了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尼婆罗地区,也加入了西夏和波罗王国的联盟联姻,在天竺组成了一个三国同盟。</p>
而这个三国同盟所对抗的,则是被驱逐到天竺南部的天方教古尔苏丹国和婆罗门教的注辇王国,以及另外一些信奉婆罗门教的天竺小国。</p>
不过这两个同盟在天竺土地的对抗,并不是你死我活的。</p>
因为西夏和西凉的人马都受不了天竺南部的酷热,根本不存在完全征服天竺的动力,自然也满足于获取财富了。</p>
而天方教和婆罗门教一边则是腹背受敌,大宋和大周的海力量在西洋对天方教、婆罗门教的海商构成严重威胁。</p>
相之下,西夏、波罗、西凉三国联盟的威胁反而更小一些。</p>
所以古尔苏丹和注辇王朝宁愿向西夏、西凉进贡,以避免毫无意义的损失——他们当然打不过西夏、西凉了。</p>
而对于现在西夏来说,一方面可以从信度河流域获取大量税收;一方面又能得到波罗王国的馈赠。日子过得太悠哉了!如果能一成不变的混下去该多好啊?</p>
可是原那边怎么陡然生变了呢?</p>
好端端的大宋一分为二!而且两边都向谢恩宫派来了使者……</p>
西夏到底该向那边磕头呢?</p>
这可不是随便应付的小事儿!</p>
因为东宋在西洋的实力很强,随时可以攻击信度河的河口地带。而且东宋还是个国际军火商!手里掌握着这个时代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华枪华炮!如果卖给古尔国和突厥人,可够西夏受的了。</p>
而西宋这边又有西凉这个附庸国,如果西夏拜错了皇,西凉会不会出兵攻打西夏?西凉可不像西夏那么腐朽,都他妈混成老爷兵了。</p>
两头都不好应付啊!</p>
……</p>
“不止两个皇,还有一位小武元首要应付!”</p>
谢恩宫内,刚刚从河口府(信度河口)赶回来的李合达又给赵乾顺、赵忠顺带来了额外的坏消息。</p>
“小武元首也要咱们称臣?”赵乾顺眉头大皱着问。</p>
“他不要咱们称臣,他要钱,要开租界!”</p>
原来武义久也向高府城派出了使者。提出的要求是在河口府开设租界,并且要求西夏过交保护费,一年要10万两黄金!</p>
“咱们要不给呢?”赵忠顺哼哼着问,“他离咱们那么远,难不成还发兵了攻打?”</p>
“这倒不会,”李合达苦苦一笑,“但是他会把大炮和火药卖给注辇国和古尔国!”</p>
“什么?他居然……”赵忠顺重重吐了口气,“给吧,给吧……大不了再向天竺贱民多收点税!”</p>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p>
赵乾顺皱眉道:“10万两黄金无所谓,但是租界地……他们不会有所图谋吧?”</p>
“应该不至于,”李合达说,“听说周国的使团也向西遮娄国派出了使臣,从西遮娄人那里取得了在果阿设立租界的权力。”</p>
西遮娄国是天竺次大陆西海岸的一个强国,信奉的也是婆罗门教,和注辇国、古尔国、波罗国都是敌对关系,和西夏的关系当然也不好,同阿拉伯海对岸的天方教徒当然也是敌人。</p>
不过这个国家对东宋和大周倒是较友好,它的敌人太多了,要再加东宋、大周,干脆别活了。</p>
所以东宋和大周,现在都获得了在果阿设立租界的特权。</p>
顺便一提,大周不仅在果阿得到了设立租界的权力,而且还在锡兰国的高朗步设立了租界,还向波罗王国提出在恒河入海口设置租界。</p>
而东宋除了接管了大宋在高朗步的租界,以及对锡兰岛的宗主权之外,现在也积极在西洋各地寻求殖民据点和租界地。</p>
大周和东宋,现在已经在全世界展开殖民竞争了!</p>
“大周还好应付,”赵乾顺叹口气,“两个宋国怎么办?难道要一仆二主吗?”</p>
“再给西凉一份贡品吧!”李合达道,“长安那边够不着咱们……真正能找咱们麻烦的,是西凉章家。</p>
另外,咱们还得向桃里寺派出使臣,请西辽皇帝出面协调咱和西凉之间的关系。只要咱们三家一心,什么都不怕了。”</p>
桃里寺是大不里士,位于波斯西北,靠近里海,现在是西辽帝国西京。全称叫西京道大不里士府。</p>
除了西京大不里士府之外,西辽还有京道碎叶府、京道河府、东京道呼罗珊府和南京道阿瓦士府。</p>
还是五京道的格局!</p>
不过从五京道的设置地点能看出,现在的西辽统治重心,已经从亚转移到了波斯故地。</p>
而靠近小亚细亚半岛和巴格达的西京桃里寺府,更是耶律大石的主要驻地。</p>
而遥远的京碎叶府和京河府,都交给了西辽代重臣留守。</p>
移居到大不里士之后,耶律大石的主要精力,也从亚事务转移到了和东、欧洲的交往了。</p>
也不是要征服东的天方教大食和欧洲的基督教罗马国,而是将自己的西辽摆在了原本大辽国的地位,又将大食和罗马当成了弱宋,希望向这两方面索取岁币。</p>
而在大石准备在西方大显身手的时候,东方的局势突然发生了剧变!</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