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勇想追赵桓是不可能追的!</p>
因为赵桓身边也有一群少壮派新军机宜,他们野战打不赢武义勇,还会跑不掉?</p>
武义勇率领骑兵追击早在他们的预料之内,所以在大队人马出城后,马一分为二。 一路沿金水河向郑州逃跑,这是主力,还有许多扶老携幼的百姓跟随,拖拖拉拉的,一边哭喊一边前行,吸引武义勇的追兵。</p>
另外一路则是清一色的马队轻骑,护着赵桓夫妇和宰执重臣们沿惠民河向颍昌府境内逃窜。到达颍昌府后,稍事休息,便再次路,马不停蹄地向邓州州治南阳县而去。到南阳后再走商洛古道入武关,最后抵达永兴军路的治所京兆府。</p>
根据计划,京兆府将会改名为长安府,成为大宋,哦,是后世所称的西宋的首都!</p>
北南二宋的称呼,在这个时空的历史是没有的。</p>
取而代之的则是前宋、西宋和东宋。前宋自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时起,一直到赵桓弃开封西行入关止,凡166年。而西宋的历史则从宣和六年赵桓西迁开始,赵桓在后来谥号也不是“钦宗”,而是听着较牛逼的宋武宗!</p>
而由赵桓入关后发起的“复古兴军”运动,又被称为“武宗兴军”或“武宗复古”。在“复古兴军”运动结束后,一个迥异于重轻武,工商繁荣的前宋的西宋,开始登了历史舞台。</p>
这将是一个封闭、保守、以关陇府兵为根本,实行禁商主义的军事化的封建国家。</p>
看似倒退,但是仔细分析,却也符合此时国的撕裂式发展状态。</p>
根据后世社会学家的分析,前宋末年出现的大分裂和大革新,其实是存在必然联系的。大分裂和大革新的源头,都是前宋道宗皇帝统治时期所出现的一系列影响巨大的社会变革!</p>
变革是那样的广泛和彻底,涉及了思想、技术、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几乎所有的方面。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政治模式,新的经济模式,新的军事,乃至新的宗教,层出不穷,在给华夏民族注入无穷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反应。</p>
而这种不良反应,多半来自地缘影响所造成的极度不均衡。</p>
因为华夏版图巨大,在前宋末年最盛时,号称拥有四海!国家的版图从东方的大洋,一直延伸到亚内陆的大漠,从南洋的三佛齐海峡,一直到达北方的大草原和大森林。</p>
这样一个幅员辽阔,许多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也天差地别的国家。在一个突飞猛进的大变之世,出现了极度的地区不平衡,以至于无法维持统一,是非常自然的。</p>
当然了,对于华夏这样深受大一统思想影响的国家而言,分裂永远是暂时的。</p>
而且,诸夏国家从这个大变之世所得到的利益也实在相差太多了。</p>
位于东南沿海的新周(区别历史的北周、后周,大周共和国被称为新周)和东宋,是在大变革受益最多的。这两个国家走了资本主义的快车道,而且还搭了大航海时代的顺风船,注定会变成两个世界帝国!</p>
而地处封闭的内陆的西宋、大凉和西金三国,为了对抗东方的两个资本主义世界帝国,则不得不走了军事封建化的道路。虽然他们也能从东方得到一些技术,但是却无法和新周、东宋一样,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p>
所以当工业化的时代到来后,封建化的军事国家终究要被淘汰,被他们强大的资本主义同胞所统一……</p>
因此在后世的历史学家看来,宋武宗和复古党人所创立的西宋,从一开始逃脱不了被东方国家兼并的命运。</p>
由西向东的征服,在工场手工业和大航海的时代,是很难发生的。</p>
虽然宋武宗和他的继承人们不止一次发起过东征,但是生产力的巨大劣势,让西部军事贵族们所有的努力,全都化为乌有。</p>
所以从武宗西迁开始,未来是属于新周和东宋的。</p>
不过在大周共和十年和大宋宣和六年的时候,未来前途无量的东宋,却有一个相当惨淡的开局。</p>
……</p>
淮水泛滥,放眼四望,茫茫无边。</p>
坐在一艘桨帆沙船的赵楷和武美娘,看着眼前无边无际的大水,都有点傻眼。</p>
计划真的敢不变化,他们本来计划在楚州附近的淮河、运河交汇处拦截赵鼎率领的运金船。</p>
但是没想到黄河夺淮而来,造成淮河下游大泛滥!淮河变成了淮海!三四十艘沙船在茫茫无边的淮海和几十片树叶差不多,哪儿去找赵鼎的运金船?</p>
那些黄金白银,说不定都被大水冲得没影儿了!</p>
这可是价值几千万缗的金银啊!居然这样没有了……</p>
而且那么大的水是从哪儿漫过来的?这些日子淮河这边没有下多大的暴雨啊!怎么淹的没边没影儿了?</p>
这得淹死多少黎民百姓?</p>
东宋的立国之战,可真是出师不利啊!</p>
一条轻快的走舸从西北方向飞驰而来,看旗号也是东海国的。不一会儿靠了赵楷和武美娘乘坐的旗舰“东海”号。</p>
一个名叫李宝的东海国水军军官光着脚跳了“东海”号的船帮,大步走到成贵跟前报告道:“禀提督,大水是从徐州方向冲过来的,徐州城和利国城全都泡在水了!”</p>
“什么?从徐州方向冲过来的?”武美娘紧蹙秀眉,“难道是黄河水?黄河决口,泛滥夺淮了?”</p>
黄河夺淮的事情在神宗朝的时候发生过一次,当时把徐州城给泡了。</p>
赵楷只是摇头,“唉,这几年光顾着打仗,也没好好修一下河堤……现在可怎么办?”</p>
怎么办?</p>
反已经造了,金银又不知去了哪里?</p>
“去徐州!”武美娘咬着银牙,“既然找不到赵鼎的金银船,那去拿剩下的铜钱,也有5000万缗……顺便再把徐州城和利国监的百姓、物资都卷走了。</p>
只要有人,到了江宁府,咱们能重建一个新徐州!”</p>
徐州可是如今大宋头一号的手工业心,铸钱、陶瓷、冶铁、挖煤、泥灰,五大支柱产业,妥妥的资本主义萌芽地啊。</p>
只要把徐州的手工业和人才都拉走,到了江南要不了多少年能开枝散叶,发展出一堆工场手工业的心城市。</p>
和这些产业、人才相,徐州的金银根本不是最宝贵的财富。</p>
“好,好,救人要紧。”东宋的开国皇帝赵楷是个没主意的主儿,什么都听老婆武美娘的。</p>
当下下令把船队开去徐州城了,这可是36艘“东海”级的桨帆沙船型炮舰啊!船有好几百门3000斤长炮,徐州的大棱堡根本顶不住这样的火力——徐州大棱堡是用来抵御陆军火炮的,根本没有想过会有几十艘沙船型的炮舰开过来。</p>
所以看见城外到处都是战舰的场面,滞留在徐州的苏迟也完全傻眼了。</p>
徐州大棱堡的外围壕沟、胸墙、虎落,现在全都被淹。24个棱形出堡虽然还在,但是也扛不住那么多战舰的炮轰啊!</p>
而且这些战船可以直接冲撞出堡,这样甲士们可以非常轻松的登城进攻。</p>
为了防御攻击,棱形出堡修建的并不怎么高大,遇舰船的攻击,根本抵达不住!</p>
不过东海国的舰队也没有马进攻,而是用一条走舸将苏适从利国监送到了徐州城,去向苏迟劝降了。</p>
……</p>
“仲南,这是怎么回事儿?”</p>
看到弟弟,被困在徐州城的苏迟也是一头雾水。他也不知道杜充掘黄河的事儿,所以也想不通怎么一夜之间,徐州城给大水泡了。</p>
苏适摇摇头,苦笑道:“似乎是杜充命人掘开了黄河大坝,水淹河北、京东、两淮四路……真是够狠的!”</p>
“什么?掘了黄河大坝……”苏迟愣愣的,“这是真的?杜充疯了吗?”</p>
“多半是真的!”苏适说,“小弟是听兖州开来的纲船的人说的,应该错不了。</p>
据说官家已经弃了开封府,西行去洛阳了……大哥,看来咱们兄弟俩只能同朝为官了。</p>
而且,这徐州城外一片泽国水乡,也不知要淹多久,你也不可能在此坚持。算东海王不打,周国来了也要打的。”</p>
苏迟也知道徐州守不住,他问:“可是徐州城内还有二三十万百姓呢!他们怎么办?”</p>
苏适道:“当然是一起走了!还有利国监的十几万人,还有东海国的人,愿意走的,都用船带走。东海王已经命人从东海国调沙船了……船有的是,还能跑来回,一定把人都运去江南,以后在江宁府、太平州、池州、江州、润州、常州、苏州等地安置吧。</p>
江宁府和太平州有好的铁矿,江州的陶土不错,现在有瓷窑,池州也有茶叶有丝绸,一样是个好地方。而且这几个州府都在长江边,水路交通便利,是发展工商的宝地啊!”</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