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69章 恶战准备

    ,最快更新无悔九二最新章节!树典型,立标杆,带整体,这是国人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方法。

    按照政府的说法,这是推进国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载体和重要任务,是弘扬正气、凝聚力量有力抓手。

    树典型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个人方面,比如说早期的大庆“铁人”王进喜,有名的县高官焦裕禄等。

    在集体方面,比如说早期的农业学大寨,近期的华西村等。

    而在企业方面,就好比郑州亚细亚,现在已经成为了全国的典型。

    看样子,现在轮到吴大厨了。

    吴小正早就知道,湘水县和湘南地区,早就有了将吴大厨树为典型的想法,只是因为响水新村的建设还没成型,才一直被压住。

    他没想到,老爷子竟然要想把它树为省级典型了。

    在他看来,总体来说,这对吴大厨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最起码一点,能够被树为典型,意味着吴大厨很快就会红遍整个湘省,这是花再多钱来做广告也未必能达到的效果。

    要知道,由政府主导的宣传推广,其效果,其公信力,远不是花钱做广告能达到的。

    这意味着吴大厨将成为省级明星企业。

    这也意味着,吴大厨将会有省级政府保驾护航,它的产品、业务,在湘省范围内将畅通无阻,没有谁敢轻易刁难。

    但这也不是完全没坏处。

    被树为典型,吴大厨也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比如说必须牺牲一定的利益,对地方经济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也必须大力支持政府的各项工作。

    这都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吴小正猜想,这次老爷子主动召见自己,估计就是要吴大厨来让利并配合某些方面的工作。

    果然,一见到吴小正,老爷子就直接说起了正事。

    “湘水县酒厂的评估结果出来了,总体评估价值约1200万左右,对于这个评估结果你怎么看?”

    老爷子还是喜欢玩考考你的游戏!

    对于这个评估价,他是早就知道了的,吴敏霞那边已经汇报给了他,因为这事关接下来的转让谈判。

    在他看来,这个评估价还算是合理的。

    湘水县酒厂虽然只是一家县级国企,但作为一家老牌国企,其规模并不算小,就算部分设备已陈旧、老化,那也还算比较值钱的。

    “这个价格挺合理。”

    似乎对吴小正的回答挺满意,老爷子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转让价就按这个价来定如何?我再附带一个条件,酒厂的在职员工全部由你们来接受,政府在这方面不再给利益补偿。”

    吴小正立马就觉得肉疼。

    要知道,湘水县酒厂的在职职工可是有三百多号人,若是按每人2万元安置费的标准来执行,吴大厨一旦担负起了这批职工的社会保障责任,那在转让价格上,起码要节省六七百万。

    可他能说不吗?

    虽然说,湘水县酒厂在政府手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但到了他手里,不仅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且还能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

    唉,湘水醇、湘水液卖太火也未必完全是好事啊!

    好得连老爷子都想来宰自己一刀了。

    而且他还知道,老爷子这是想把湘水县酒厂的改革也树为一个典型,他不希望在转让价格上给人诟病的机会。

    他只好又点了点头。

    钱是赚不完的,以吴大厨现有的盈利能力,他没必要在这方面跟老爷子去斤斤计较。

    “嗯,表现不错,识大体。”

    老爷子非常难得地表扬了他一句。

    不过吴小正知道,老爷子的表扬可不是这么好得的,这是在用话先把他给套住了。

    老爷子又说起了第二件事。

    “省纺织厂这边的改革遇到了一点麻烦,对此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老爷子简单说起了省纺织厂改革的事。

    其实就算老爷子不说,吴小正也知道,省纺织厂这边遇到的是啥麻烦。

    主要还是缺钱。

    吴大厨买地的那两百万,只是杯水车薪,能解一下燃眉之急,却不是长久之计。

    上千人的纺织厂,其规模不是湘水的那种县级小厂能比的,两百万砸进去,水花都不会冒起来一个。

    缺钱还会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

    在这个每个县都有纺织企业的年代,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再加上设备和技术落后,生产出的产品无法在国际上形成竞争,使得大部分纺织企业都是亏损严重的。

    对于这些纺织企业,后路只有两个。

    一是关门倒闭。

    这是大部分没条件进行技术和设备更新、形成规模竞争力的纺织企业的最终结局。

    二是开源节流,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进,以优质的新产品重新来形成市场竞争力,以焕发新的生机。

    可不管是关门倒闭,还是技术和设备更新,这都是需要巨额资金的。

    区区两百万资金,真的没法一劳永逸地帮纺织厂解决大问题。

    这还不算啥。

    对于纺织厂的职工们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厂里没钱、工资欠发,欠得多了之后,大家闹一闹,立即又能发一部分,稍稍补贴一点家用。

    这几年来,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而卖地这一次,大家原本也以为会这么过去的,可谁知道,在补发了几个月工资的同时,厂里还放出了另外一个消息,说火车站那边的仓库也准备卖,可以分流一百来号人去吴大厨。

    这下好了,这叫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家平时闹一闹,最多只能解决部分拖欠了很久的工资,解决完后,接下来还是拖欠,永远也没有个盼头。

    可这次不一样了。

    大家没想到,这么一闹,竟然闹出一百多个分流名额,而且还是去最近声名鹊起的吴大厨,大家听说那里的待遇可是出名的好。

    这绝对是一劳永逸的机会啊!

    可问题是,才一百多一点点的名额,厂子里可是有一千多号人,谁能抢到?

    还不到十比一的比例!

    于是有好事之人开始出主意:那就继续闹,看看能不能再多闹出一些名额来。

    省里和厂里的领导都没想到,大家好心来解决问题,却没想到竟然解决出了大问题。

    这也正是火车站那边仓库的交易一直还没完成的原因。

    吴小正也傻眼了,这让他怎么来给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