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8章 :斩首震惊了倭国

    第218章:斩首震惊了倭国</p>

    在现代战争,不管战机或军舰技术多么先进,奔赴战场最前沿直接打击敌方的仍是这些由飞机或军舰发射的导弹。  .w . 可以说,导弹是古代士兵的刀与矛,直接在敌人身砍杀。丁潇逸从芯片精灵小乙的技术存储获得了这种技术后,从29年开始让手下的科研机构在努力,经过五年时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种现代化大杀器的复制生产行动。</p>

    一次性搞掉了倭国七个师团指挥部,这可把侥幸活下来的畑俊六、东条英机、东久迩宫稔彦王等倭国将领竟吓个半死!敌人能从几百公里外精确地打击他们的指挥系统,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可是,华夏军队却做到了!</p>

    狡猾的东条英机马明白了敌人是如何精确斩首打击的,坐着车赶到了指挥部焦躁的喊道:“司令官阁下,王爷,敌人是利用我们电台的发射频率寻找到了我们的各级指挥系统。电台不能再用了!”</p>

    “不使用电台我们怎么指挥部队?”畑俊六满面愁容,一个指挥部少说也有大佐、少将、将指挥官三五名,一下子被干掉了几十个高级军官,这对倭国来说损失可谓极大!更何况师团级的指挥机构每一个人都是精英人才,一下子丧失了这么多精英,他不心疼才怪!</p>

    东条英机叹口气说道:“唯一的办法是指挥机构和通讯机构要分开建立,指挥机构可以使用小功率电台,这样一来不会成为敌人重点打击的目标。”</p>

    畑俊六眉头紧锁:“如果敌人针对我们的炮兵精确打击怎么办?如果敌人针对我们的后勤辎重、弹药库精确打击怎么办?如果敌人针对我们部队集点精确打击怎么办?”</p>

    “这——”东条英机沮丧的摇摇头:“如果敌人真的这样做,我们还真的没有办法去防备!不得不承认,东北在军事侦察方面做得很到位,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人家掌控之下!这场战争再打下去我们已经毫无胜算,还不如换一个对手!”</p>

    王爷在旁边轻叹一口气:“换一个对手?换谁?进攻哪里才会对大倭国更有利?印支半岛被法兰西、英吉利把持,菲国是山姆国的殖民地,南洋又是英荷两国的殖民地,我们敢和哪个国家为敌?”</p>

    东条英机精明的说道:“过去我们在思考北进和南下战略计划,现在对我们来说北进已经不能成立,因为苏俄政府也不好惹,还要面临着和东北民盟军作战的极大风险!现在我们只有南下一条路了,如果利用我大倭国海军的强大兵力突然袭击南洋、印支半岛,在华夏遭受这样的重创更划算!”</p>

    “退出华夏战争?”畑俊六惊愕的看着东条英机,这样一来倭国所做的一切努力岂不白白的付之东流?</p>

    “华夏政府虽然能利用先进的武器打击我们,但他们要想全面发展成工业强国少说也需要十年时间。而我们倭国如果不能在这十年内完成强大的工业制造和技术更新研发,最终还会被华夏死死地踩在脚下!</p>

    所以,我们必须继续战争,必须痛定思痛改变既定方针了!和欧美各国交恶虽然风险也不小,但我们只要利用好强大的海军,一击突袭拿下印支半岛和南洋问题并不是太大!而且,我们需要的石油、橡胶、矿石、棉花、粮食、木材都集在印支半岛和南洋,如果不能夺取这些资源,我们还能挣扎多久?”</p>

    王爷唏嘘一声道:“国内的石油已经不够用了,很多车辆都在使用木炭做动力燃料。空军的正常训练都不能保持,再加海军又占去了大量的钢铁、技术资源,导致陆军连制造飞机、坦克、装甲车和军用汽车都成了奢望!”</p>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果断行事!王爷,你难道还没有发觉欧洲最近的新变化?德国总统兴登堡死后,希特勒得以集总统和总理的大权于一身,废止共和国,改称德意志第三帝国,自称国家“元首”。</p>

    1936年3月他命令德军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同年7月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扶持佛朗哥取得西班牙政·权。今年三月又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实施兼并,希特勒声言必须撕毁凡尔赛和约,必须同德国人民的不共戴天的死敌——法国算账。</p>

    他声言,和约所加给德国的耻辱和仇恨己深深地印入六千万男女的心坎,变成了一片弥漫的火焰。他在我的奋斗一书宣传对外扩张,夺取生存空间,扩充领土,征服世界。宣称不能用和平方法取得的东西,用拳头来夺取!</p>

    所以,德国下一步一定会针对欧洲大动干戈,法兰西一定会成为他下一个进攻的目标。如果我们趁机夺取了法兰西在印支半岛的越国、寮国、柬国七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煤、铁、钛、锰、铬、铝、锡、磷等资源矿藏都将为我所用,咖啡、橡胶、腰果、茶叶、花生、蚕丝、麻、稻米、玉米、马铃薯、番薯和木薯等资源也足够大倭国快速发展起来!”</p>

    王爷理智的说道:“我们针对法兰西殖民地夺取,英美一定会对我们进行制裁!”</p>

    东条英机杀气腾腾的喊道:“我们算是不对印支半岛进行武装夺取,难道欧美少刁难我们了?他们害怕把我们逼近绝境铤而走险,既不肯满足我们的各种需求,又在给我们一点点微小的利益拉拢我们,这样半死不活的吊着我们其用心非常险恶!”</p>

    畑俊六点点头,东条英机的分析他是赞同的,但现在和欧美为敌风险也是巨大的,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恐怕倭国会遭受到更大的打击!要想占据印支半岛,必须和德国进行协商,只有同时下手,这样对大倭国政府才会更加有利!</p>

    “这些事情我们只能给大本营、参谋部提出建议,未来如何行动我们还是不能自己做主的。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化解眼前的危机!”</p>

    “化解?我们能用什么办法去化解眼前的危机?留在华夏的国土未来意味着什么我想将军和王爷内心里一定清楚,一旦华夏军队换装、训练完毕,可怕的兵力会喷涌而出,一瞬间能把我们吞噬的连一个骨头都不剩下来!”</p>

    王爷忍不住叹道:“情况的确糟糕,我们没有对策,还是请求大本营给予战术指导吧。”</p>

    “哈伊,把东条君的建议也会报去,让大本营和天皇陛下去做决定吧!”畑俊六很快同意了王爷的建议,对身边的人急速的下令:“快速撤退,到常熟、苏州一线迅速布防,要小心敌人的进一步打击!”</p>

    “哈伊!”倭国华派遣军的指挥官们心郁闷的想着,小心?我们该怎么去小心?敌人可怕的打击力量是从空飞过来的,等我们发现的时候恐怕已经去见天照大神了!这场该死的战争,让倭国成为东亚主宰者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p>

    东京,彬山元再一次进宫面圣,他用悲惨的声音讲述了七个师团指挥官和其指挥部全部玉碎的经过后,天皇裕仁眼睛一黑差一点气昏过去!培养一个将军有多难,敌人怎么这么狠毒?一下子干掉了他们这么多优秀的军事人才?</p>

    “陛下,现在还不是悲伤的时候,我们应该拿出一个妥善的办法才行!”</p>

    跟着彬山元一起进宫的陆军省军务局长、首相近卫麿、板垣征四郎等面露惧色,这样可怕的打击还能有什么办法应对?彬山元望着这群胆小鬼严肃的说道:“必须开动脑子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否则大倭国军队将会被华夏军队彻底歼灭,政府也会被他们使用武力推翻!”</p>

    “陛下,如果我们打不赢这场战争,不如和华夏进行和谈。”近卫麿也是好战分子,可现在情况如此糟糕,再打下去还有什么意义?难道要把帝国军人全都葬送在华夏才甘心?</p>

    “和谈?我们想和谈,可华夏政府态度非常坚决,说这场战争一定要决出一个胜负,不把倭国彻底干掉他们决不答应!”</p>

    裕仁用目光环视了这群无能的军政大臣们:“和谈既然没有希望,各位爱卿认为我们该如何做才更好?”</p>

    “陛下,我们在华夏陷入了无法取胜的战争。即使在这场战争取胜,倭国的基本经济问题也解决不了,自然资源仍然掌握在山姆国、英国和荷兰人的手里。作战需要大量石油、橡胶、矿石等资源,而欧美正在进行封锁在卡我们的脖子!</p>

    所以,卑职认为东条英机的建议还是值得考虑的,但要想实现这样的计划,我们必须让德国加快占领欧洲的计划。欧洲各大工业强国实力相差无几,希特勒如果真的有称霸欧洲的野心,应该马动手,战争越早爆发对德国获胜希望越大;越晚爆发,德国失败概率越大,这一点相信希特勒一定能看明白。</p>

    如果德国动手干掉了法兰西,我们可以快速夺取法属印支半岛,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放弃和华夏的纠缠,加快开采工业资源打造各种新型武器,在未来适当的机会再和华夏决一高下!”</p>

    天皇朝板垣征四郎看着:“如果山姆国和英吉利等国针对我们进行制裁怎么办?”</p>

    “那直接开战!”彬山元毫不犹豫作了回答。</p>

    “我们能打赢欧美联合部队?”裕仁还在犹豫,一个华夏已经够头疼了,如果再招惹几个强敌大倭国岂不是真的要完蛋了?</p>

    板垣征四郎继续说道:“如果德国占领了法国等地,欧洲各国哪里还有能力顾及亚洲事情?如果山姆国把我们逼急了,我们只要想办法把山姆国海军一举摧毁,这样一来能给帝国争取两年以时间。</p>

    而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把各种武器打造出来,可以用强大海军去和欧美海军抗衡,这样一来我们有了一定的胜算。当然,我们必须想尽办法和华夏结束战争!如果我们不要求任何附加条件,从此和华夏结束恩怨,他们难道还要真的死缠烂打下去?”</p>

    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大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陛下,北进计划已经彻底被堵死,我们未来只有南下一条路了。华夏问题我们可以派出大使和他们慢慢谈,只要能拖延下去是胜利!和德国合作的事情我们必须抓紧,如果德国开始针对欧洲周边国家开始动手,我们可以马占领法属印支半岛,这样一来看一看山姆国的反应再做决定。”</p>

    天皇叹口气:“好吧,对华夏、德国派谁去斡旋你们可以自己做主,如果不能尽快解决石油问题,用不着战争我们会完蛋!”</p>

    “哈伊!”</p>

    /html/book/40/4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