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七章 :倭国的计划

    第九十七章:倭国的计划</p>

    一九三三年六月,倭国陆军省和参谋本部举行联席会议,研讨国防方针。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关东军大败而归,并且一下子又丧失了两个半师团的精锐,这让倭国在发起东北武力占领的时间里已经损失了二十万老牌师团士兵,一下子给倭国未来走向何处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p>

    “各位,没有战争资源我们会很快变成远东最可悲的国家,资源,资源,没有资源我们的工厂不能开工,没有煤炭我们的火车、电厂、人民生活支撑不下去,炼钢、炼铁也都成了空谈。</p>

    而我们需要的资源在邻近的苏俄远东、西边的华夏,是针对苏而出兵还是针对华夏把战争继续下去已经到了必须选择一个的时刻了!但本人认为,东北民盟军已经如此强大,不如换一个对手更好。</p>

    在苏俄武力尚未充实以前,一举打垮远东俄军力量,一方面能巩固北方安全,另一方面能在远东获取我们需要的矿石、煤炭等资源,还能获取苏俄远东几十万平方公里的木材、牧草和耕地,这对我们更有利!”</p>

    参本第三部长小畑敏四郎这番话引起了永田的反对,他毫不客气驳斥道:“小畑敏君的计划我认为非常不妥!且不说我们能不能打败人口、资源强大的苏俄政府,如果对老毛子开战,我们首先要和盘踞在远东的白俄进行争夺夏威夷战争!</p>

    而大家都知道,白俄加强师是东北民军司令丁潇逸扶持起来的武装,如果贸然开战,我们第一个对手还是东北民盟军!军需动员的观点来说,如果不能得到支·那的资源,也不可能支持长期的对俄战争。”</p>

    “永田君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你可曾想过对华全面开战带来的可怕后果? 一旦和支·那全面战争,短期内难望终结,将极度消耗国力。尤其是和支·那战争,将有与全世界为敌之虞!”</p>

    主持会议的老藏相高桥是清叹口气说道:“经济大萧条让我们损失惨重,无论是进攻苏俄还是进攻华夏都难以支持太长的时间。军费困难的情况我们都已经议论过了,从国民政府获得的武器制造宝贵图纸都不敢开足马力生产,更何况一旦开战将要练兵几十万人!”</p>

    内阁外相广田弘毅点点头赞同的说道:“目前的确不能和任何国家开战,因为我们一没有资源二没有金钱,失去了东北我们连煤炭、钢铁都没了,石油、橡胶、棉花等重要物资还控制在欧美手里。</p>

    既然打不得,我们何不和国民政府进行谈判?如果华夏放弃反倭排倭方针,我们的经济会很快发展起来。只要有了战争资本,到时间我们想对谁开战还不是都更有把握?”</p>

    “嗤,我们现在还能和华夏做什么贸易?车辆东北在大量生产,我们没有的石油人家已经开始在疯狂地甩卖,连欧美都对东北民盟军能卖出这么大数量的汽油、柴油、煤油感到吃惊!</p>

    我们的纺织品已经完全被东北的化纤品击败,人家不仅能保持本国使用,已经开始朝世界各国大量出口。我们的日用品人家也在大量生产,连我们还没有的商品人家也有无数存在,和华夏贸易我们又能卖出什么产品?”</p>

    永田讥讽的一番话,让广田弘毅脸忍不住一红。他们已经得到了山姆国和东北民盟军全面合作的情报,山姆国一下子获取了两百多种新产品生产技术的使用权利,而这些产品倭国一样都不能生产。</p>

    更可恨的是,东北生产的纺织品、香皂、自行车、摩托车等已经完全吃掉了倭国在山姆国的贸易份额,这才让原本陷于经济大萧条困境的倭国雪加霜。和华夏算是不开战,恐怕倭国的产品一样也打不进去他们的市场了。</p>

    小畑敏四郎幽幽的说道:“本人还是认为针对远东夺取对我们最有利!关于滨海边疆区我们完全可以放弃攻击,通过鞑靼海峡针对马加丹、庙街等地方占领,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战争经费。</p>

    如果我们和东北民盟军来一次谈判,有我们出兵针对远东的巴罗夫斯克、阿穆尔、赤塔进行占领,然后再把这些地方白白送给东北民盟军,这样我们能在马加丹站稳脚步。”</p>

    “马加丹能有我们足够的工业原料?”永田针锋相对的质问。</p>

    “马加丹面积119.9万平方公里,有金、钨、锡、汞、煤等矿,沿海鱼产丰富。有了金、银我们可以从东北购买钢铁、矿石,有了钨、锡、煤炭,我们的工业岂不是如虎添翼?</p>

    更何况巴罗夫斯克、阿穆尔、赤塔境内有足够的矿石、木材、煤炭和其它金属资源,我们只要真诚和东北民盟军合作,可以在这里建办我们需要的矿产开发。当然,这样做我们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利益,但总算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p>

    一旦我们在远东站稳了脚跟,既可以从高丽、华北、远东三面针对东北实施围剿进攻。有了原材料和战争资本,我们还怕他们一支民军部队?如果最终能拿下整个东北,不仅获得了很多新技术,还有了丰富的钢铁、煤炭,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p>

    永田这时候不再反驳了,因为他知道拿下一个马加丹并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只需要三个师团配合海军一支舰队能办到!如果要对巴罗夫斯克、阿穆尔、赤塔进行攻击占领最多也是再增加一倍的兵力。</p>

    “东北民盟军会同意和我们合作夺取远东?”</p>

    “不试试怎么知道?如果对方不答应,我们可以放弃占领整个远东的设想,拿下马加丹并不和东北民盟军有任何关系。萨哈林岛已近在我方控制之下,出兵马加丹岂不是易如反掌?”</p>

    广田弘毅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的确如此!但我们最好不要派太多的兵力出击,尽量把声势压到最低,这样苏俄政府不会和我们死拼到底!马加丹并没有多少居民,我们完全可以把自己国家的民众运送过去几十万人口,这样能完成占领和开采计划。”</p>

    “外相阁下,事情恐怕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姑且不说东北民盟军的态度如何,算是我们能占领马加丹,你知道哪里的环境有多恶略吗?一年有八个月的寒冷时期,我们在一百二十天时间内又能开采出多少有用的东西?</p>

    马加丹经济的基础是采金业,科雷马流域是世界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这一点我也不否认。马加丹州地处偏远,且自然气候条件恶劣,这里的陆交通基本没有得到发展。运输主要依靠空运和水运。</p>

    而我们要去马加丹开采需要很多劳工,这些人的吃住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但我也赞成夺取马加丹的军事行动,因为算是失败了也不会有太多的损失。成功了更好!”</p>

    “既然大家都赞成这样的决定,我们马去向天皇陛下禀报,请求批准我们的行动计划!小畑敏四郎、永田君马制定可行的方案,告诉海军配合我们一起行动。如果有了金银,我们获得的所有武器图纸马可以全力生产,这对陆军、海军都是十分有利的事情!”</p>

    “哈伊!”</p>

    倭国在磨刀霍霍的时候,苏俄远东司令员加伦已经感觉到了倭国不寻常的举动。他马把情报汇报给了莫斯科,并且把倭国有可能针对他们偷袭的情况作了理智的分析和判断。</p>

    正在为本国饥饿灾难而头疼的史达林顿时坐不住了,倭国在东北战败,转移目标针对他们发起攻击完全有可能!他对政务部头头贝利亚问道:“你们情报部门难道没有一点消息?”</p>

    “统帅,倭国最善于搞偷袭,他们这是狗急跳墙,加伦将军提供的消息完全有可能是真实的!目前我们还没有获取任何情报,但正是这样,更加说明倭国会铤而走险发起针对我们国土的攻击?”</p>

    史达林眉头一揪问道:“你认为倭国会进攻我们哪里?”</p>

    贝利亚走到地图面前指了指马加丹:“最大的怀疑目标是这里!”</p>

    “哦?”史达林有点相信贝利亚的判断了,马做出了决定:“命令我们的部队派出一个集团军马出发,让远东部队全力配合,只要倭寇敢来侵犯我国领土,一定要把他们彻底、干净的消灭在我们的领土、领海里!”</p>

    “是,统帅!”</p>

    东京,陆军部经济磋商了参谋本部做出的决战计划,认为一年只有四个月开采时间对于倭国政府来说获利太少了。对倭国陆军而言,完全否定了皇道派的对俄防御战企图,而肯定了永田铁山继续侵略华夏的主张。</p>

    但他们决定先把新型飞机、坦克生产出来再说,那种浪费子弹的六管火神炮根本没看眼,哪种炮火到还不错,但射程太短在战争作用不大。全金属的坦克、飞机要木制的飞机增加几倍的成本,这对倭国来说也是沉重地负担!</p>

    所以,陆军部和大本营决定暂缓开战,利用三年时间准备好战争利器,储备好足够的资源和石油,然后使用三个月彻底攻占整个华夏,从此有了充足的资源、矿石和粮食。</p>

    为了麻痹东北民盟军和国民政府,倭国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略方针。故意在苏俄边境大造声势,其实是要让华夏政府放松警惕而对倭国不做战争准备。这一系列举动还真的让很多人当,连苏俄政府都开始朝远东增兵了。</p>

    然而,丁潇逸却坚信这是敌人放到烟幕弹,对杨耿光将军严肃地说道:“倭国最善于玩偷袭,我们不能把倭寇给骗了。继续做好战争准备,军校要抓紧培养基层军官和作战参谋,我希望在下一次战争能看到几个合格的军事指挥官和参谋人才!”</p>

    “放心吧,军校已经举办了一年多了,一旦战争来临,这些高素质的军校生保证会国民政府培养的军事人才更优秀!”</p>

    “这可是杨将军的功劳,没有你我们谁也没有这种能力做到!”</p>

    杨耿光摇了摇头:“教材是你制定的,我只是一个执行者。如果按照我的能力给你培养,一定是一群不合格的军官!现代战争我们知道的太少了,你制造的新武器再优秀,没有一个好的指挥官也要逊色不少!丁司令,你认为倭国什么时候会和华夏开战?”</p>

    “他们需要武器制造时间,再快也得三年!所以,这三年里对我们十分重要,主力部队要完成战争准备,地方保安师也要达到主力部队的标准。我们养不起太多的编制,但必须要保证战争损耗后能获得及时、有效地补充!”</p>

    /html/book/40/4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