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32章继承人二

    “叔父……您如今正值壮年,而侄儿年不到及冠,此事岂不是太过仓促?”卫瓘手足无措道,“何况如今还有父亲,若是继承叔父大业,也万万不该是侄儿这个晚辈啊!”

    “你父亲才能非凡,这是众所周知,但你父亲却有一个致命的缺憾,绝对无法继承我的希望,甚至可能和我的大计背道而驰!”卫宁摇了摇头,毫不避讳的直言道出,“而你却不同,从你六岁开始,便一直在我身边学习,可以说,你的一切都收在我眼中,你的成长轨迹也是我刻意引导,你便是真正继承了我的思想的人!所以,我的大志,只有你能继承!”

    卫瓘已经不知道说什么,涨红着脸,“可是……可是……”

    “可是叔父您如今还正值壮年,又何须考虑这些事情?说不定,日后两位姨母便有了叔父骨血……”卫瓘忽而想起,出口道。

    “呵呵……没有那个时间了!”卫宁苦笑摇了摇头,摆了摆手打断道,“你不必知道这些事情,你只要知道,或许过不了多久,你便要独自挑起大梁,承受着万里山河搭在肩上的压力。是了……你如今还太幼小,叔父也怕你担不起来,但……这也是无可奈何啊!唉……!”

    “恩……如果可能的话,两年后,你便可行冠礼,十四岁成年,在我大汉也是常见……”卫宁语气蓦然放低,两眼有些暗淡,后半句卫瓘没有听到,却是自言自语,“如果可能的话,我也很想看到那一天啊……”

    卫瓘的脑袋已经被卫宁的话弄得一片混乱,自然也没一有察觉到卫宁那丝一闪而过的落寞,只是陡然灵光一闪,隐隐约约想到了什么,不由脸色霎时一片惨白。

    “莫非……叔父……您……?”卫瓘的语气陡然变得颤抖,紧张而激动的出口道。

    “不可声张!你也有担待的人了,想让我失望吗!?”卫宁眼睛一瞪,斥道。

    “我会为你扫平障碍,日后,我卫氏一族该走向什么样的辉煌,还要看你了!”卫宁见卫瓘脸色苍白,眼角赫然还有泪花渐渐涌现,不由心中一暖,语气渐渐放缓道。

    而这个时候,门外响起了侍卫的声音,“侯爷!酒宴已经准备妥当了,请侯爷出席……!”

    与会宾客已经已经尽数来齐,蓦而卫府大管家卫从领着一干仆从婢子流水般送上珍馐佳酿送往各个席上,所有人都停止了互相交头接耳。

    “卫侯到!”随着一声高亢的喊叫,卫宁领着卫瓘缓缓从堂后走了出来,脸上带着和煦笑容,已经浑然不见刚才和自己侄儿一起时候的病色。

    群臣百官肃然,人人慌忙站起身来,弯腰行礼恭敬道,“下官参见太尉大人!”

    “呵呵!诸位乃我卫宁所请宾客,此非朝堂,不已官职相比,不需如此大礼,快快请坐,快快请坐!”卫宁笑着摆了摆手,止住众人,连连道。

    说完,卫宁也缓缓移步到正位,跪坐上去,而卫瓘也老老实实的坐在卫宁斜下方近处。

    卫宁看了位处自己堂兄卫凯一眼,显然还是能从他的眼中看出微微的激动,只是那份激动下又似乎带了几分遗憾。

    卫宁心中叹了口气,他自然知道卫凯遗憾是为了什么。按照道理来说,即便是自己不行了,膝下无子,长兄接任才是应该,不过,卫凯某些根深蒂固的理念却是卫宁完全无法认同的,所以他始终还是倾向于自己一手教导起来的侄子。

    大汉灭亡,为三国乱战,至于曹魏,司马两晋,五胡乱华掀起了华夏耻辱的开端。后世无数人在崇拜三国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也无人不扼腕叹息,就是这样一个持续了数十年的乱世几乎让华夏土地千疮百孔,再挡不住北方蛮夷的铁蹄。

    五胡乱华,是所有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何尝不也是卫宁每每想到的噩梦。

    但事实上真要说起五胡乱华来,许多人都将责任推到三法混战上,其实也并不尽然。想当年战国七雄并立的时候,那混乱黑暗比之三国时代,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混战不穷持续了数百年的时代,就连其中最最弱小的燕国,也能挡住北方胡人南下中土半步,甚至燕国名将秦开大败当时强大的东胡部族连退退千余里不敢争锋,更东进箕氏朝鲜,取两千里土地,一直打到鸭绿江才罢休!可是东胡部落分裂后出来的鲜卑人,竟然在中原逞凶了数百年之久!

    凭什么当年战国时代,一个最弱小的国家都能打得北方蛮夷闻风丧胆还开疆裂土?而经过了大汉集权展了数百年之后,一个数十年的混战就不能再挡北方蛮夷了?东汉再乱,又能乱过战国群雄并立互相厮杀几百年的流血?

    归根结底,战乱只是其中一方面,而世家大族兼并土地,收聚财富私有,才是最大的祸根!

    西晋时代,有“贾裴王,济天下,贾裴王,乱纲纪”之称,东晋时代,又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话。世家大族竟是与皇权平分天下,国家兴衰几乎就是这些权贵所决定。

    两晋时代的世家大族,获罪不施刑法,获利不缴国库,获地不列公薄,获奴不入民籍,在朝为官只看血统,不看才学,甲等士族瞧不起乙等士族,乙等士族更瞧不起寒门子弟,寒门子弟又瞧不起商贾农工,在这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天下一半的财富,土地都被当代世家大族私有化,当做自己的东西,而属于国家的军队,建设民生的钱粮取之何处?

    当时的太傅何曾一日用饭一万钱,食时还言没有下筷子的地方,司徒何邵每天吃饭一顿更是花费高达两万钱的骇人地步。上到皇帝,下到仕宦,充满了奢华腐朽,而在当时的边关,军甲失修,军民甚至连吃饭都吃不起,国家根本就没有粮秣军费调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