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卷 第183章 被打屁股。

    下午去丰裕屯,本来做好了多走几步路的准备,连巧巧和小团子都不敢带了。

    谁知道走过主路往北走并不远,看那路程跟去景长鸣家多不了几十步路,帮指路的人就指着一栋宅子说“就是那家”。

    宅子就在村屯主路的旁边。

    同样三十两的价格景永强得了一间不小的宅子,这间宅子布局跟景永坚家的差不多,只是每间屋子都稍小一些,也没那么敞亮,没有那几亩地也没有门口那四间屋,一样围了个小院子,种菜养鸡还是够的。

    听景长宁一介绍,才知道三家人住得那么近,景永强高兴得嘴巴裂开好大,更觉得买这间宅子占了大便宜。

    他家几个孙子看见三郎四郎也高兴得跟什么似的,马上被带跑了,说带他们去认门,方便以后一起玩耍。

    他们家也接到了明天要去村长家签字的事,景长宁告诉他村长家的位置,也告诉他们去往自己家的方位,其实顺着主路,到了马家屯拐个弯不远就是景永诚的家,就是去码头买个菜,也可以拐过去一起约了再走。

    回来大家都觉得靠近的两家选的宅子好,反而是最亲的景永坚家远了。

    嗨!血脉最近的一房反而住得远,造化弄人。

    看他们说得好笑,旁边的王嬷嬷乐了“还在一个村子里呢,这就叫远了?外出做官的多少官员老家还住着人呢!有的一辈子也没再回去过。

    要我说这样还算是近的了,没到这之前这都不敢想。

    住得太近了,上唇碰下唇的你想还能好?”

    老姨娘也笑“刚出京城那时候躲他们都躲不及,现在倒是想靠得近了。我倒是觉得这样挺好的,有点距离也好,省得靠得太近,以后口角纷争不断,连亲戚都做不成。”

    几句话就说到了把老夫人的心里去,而且两个都是身边人,老夫人也想开了。

    其实人就是这样,离开家乡远了,能多个亲戚又是说得上话的,巴不得亲热几分,多讲几分乡情,可是要是相处久了,也就平淡了。

    就是亲兄弟,最终也是要分家的,不然磕磕碰碰的兄弟都做不成。

    王嬷嬷又跟他们说今天出去的战绩,海边的人养鸡不多,而且但凡养着母鸡都想留着产蛋,也不卖。所以出去大半天,一共才收回来六只鸡,还有两只是老母鸡,价钱也贵。

    鸭蛋倒是买回来不少,海鸭没往家里拎,说是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有,什么时候想吃去抓就行,没必要养在家里搞得到处腥腥臭臭的,还占地方。

    当初决定把王嬷嬷带来就是对了,她在现在村子里跟个万事通似的,谁家的婆子媳妇都能说上几句话,熟门熟路的,出去一圈什么消息都能打听回来。

    倒是春桃这样的小丫鬟,来到了这里虽然放下了架子,但是仍然有点端着,做不了那种放下身段去跟人家套热乎的事,更是凑不上去说东家长李家短,只能跟着跑腿。

    景明蓉到了这里很是安分,老夫人在家她就近身伺候,不叫她也不会主动跟着,出门也不往他们面前凑。

    不用到她也不会闲着,都跟林氏干家里的杂活,扫地煮饭喂鸡什么她都干,很是能屈能伸,说过卖身就实实在在的当下人。

    不过她开朗的性格没有变,小团子和巧巧也经常跟她一起,倒是还算有伴。

    王嬷嬷还买回来一窝小兔子,一共有六只,黑的、白的、花的都有。小团子看见人又变得跳脱了,拉着巧巧蹲在那里就不肯走了。

    两人还去央求小北爷爷快点做笼子,搞得小北爷爷也跟着她们转悠,总算有了点事情可做。

    小团子生怕饿着了她的宝贝,厨房里有菜就扯菜叶子,还抓了两根大萝卜拿去喂兔子。

    因为这件事,害得巧巧被林氏拍了两屁股,骂她“也不知道冬天的青菜有多贵,一下就霍霍两根萝卜。”

    巧巧被骂也不解释不狡辩,还为替小团子挨了两巴掌与有荣焉。还跟小团子保证说“一点都不疼。”

    两个团子一面喂小兔子,一面回忆起路上死的那只小兔子,又为那只小松鼠什么时候逃脱都不知道而感到懊恼和遗憾,不知不觉中念叨起了黑子。

    巧巧“黑子哥哥如果能一起来就好了。”

    小团子“嗯嗯!黑子哥哥最好了,他一定会跟我们去割草喂兔子,就不会被打屁股。”

    巧巧往板凳上一坐好不容易忘了疼的屁股,感觉又麻了。

    已经住进高门大宅子里的黑子,鼻子突然痒痒的,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第二天,

    景长宁是第一个到的村长家,就因为住得比较近,也是赶早出门的,就为了能跟村长多说几句话。

    村长家住的宅子在村子里算是一顶一的好,不过用料还是比他们买下这两间稍差一些。

    格局跟他们家的差不多,大门做得也比较高,比较大,大门进去前院是五个大间,李村长也早就端坐在正厅喝茶等人,和他一起喝的还有李贤李屯长。

    景长宁出门提了司氏递给他的食盒,这是昨晚老夫人特意让王嬷嬷和春桃给做的豌豆黄,特别适合老人小孩子吃,送礼也拿得出手。

    听说村长家有一个大孙子,已经读到了县城的县学,明年就要参加院试。景长宁还让景春熙另外备了份礼,景春熙掏出来一刀泾县的宣纸,还有一只湖笔。

    这样的好东西,就算是京城的大户人家也不会给刚启蒙的孩童糟蹋,都会在考取功名后才开始使用。

    村长家这孩子读到了县学,应该也会对好的笔墨略有耳闻,对他们来说是极重的礼了。但是第一次上门礼重一些也应该,景永宁全都带上。

    rg。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