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游标卡尺根本不需要什么精细化刻度,只需要一个小变化,就能完成精度0.1甚至0.02刻度的升级。
很多用过游标卡尺的人都知道,下方的游标上的刻度并不是按照一厘米两厘米设置的。
有几种不同的情况,有十个齿条九毫米的,有五十个齿条四十九毫米的。
这种东西,初中物理学会捎带讲几分钟的知识,绝大部分人听了也就忘了,霍海也忘了,但霍海后来看短视频又看过一次。
初中时,什么都不懂,懵懵懂懂也就听了。
成年了看短视频再看到原理,惊为天人。
这个道理很简单,游标卡尺游标按道理只需要一条标记,就行了,这条标记和上面的尺对准,对准什么刻度,读数就是多少。
比如卡了东西后,下面的游标标记对准一点二厘米,自然读数就是一点二厘米。
但有了十格,一共却只有九毫米的标记,读的方法就变了。
零号标记对在尺的某一个距离上,毫米以上的读数就是这个。
比如对准了,十厘米三毫米这个刻度后方,和十厘米四毫米之间的空白。
那么,读数前半段,就是十厘米三毫米,那么毫米之后的多出来那一丁点是多少呢?
答案很简单,下方九毫米的游标,一共十个格子,其中只有一条线能和上方的某一条线对齐。
对齐的时候代表什么?
比如第一条线,和上方的格子对齐了。
说明什么?
说明十厘米三毫米多出来的那一点,加上下方游标第一格子的零点九毫米,就刚好是十厘米四毫米。
做减法,十厘米四毫米减去零点九毫米,就剩下十厘米三点一毫米。
那不就测量出了这个物体的在卡尺之间的距离是十三点一了么?
而更大的读数,以此类推。
这个游标的设计很简单,读数的规则,其实也很简单,但是兰舍还是花了一些时间,才让现场的人明白这个东西的用法。
说白了就是,游标上的第一条标线对比上方尺一毫米位置,差零点一毫米。
第二条标线对上方尺二毫米位置,差零点二毫米。
第三条差零点三,第四条差零点四,第九条差零点九毫米。
哪一条标线,和上方的尺度刻度哪一条对准,就能算出差额是多少,差额加上零刻度线对准的尺的前一个读数,加一起,就是物体的精度0.1毫米的间距读数。
而五十个刻度一共四十九毫米的标尺,根据同样的原理,就能测量精度为0.02的微小距离了。
田亿明白过来后,惊为天人:“居然是这样,根本不需要机械精度上的进步,只需要想法变一变,就能成功。”
虽然没有一个原始的标准,但让一个熟练的工匠,把0.9厘米分成十格,简单的很。
而测量这十格分的均不均匀,是很简单的。
这个新的游标卡尺,就用这个方法,就能测量非常精细的间距了。
甚至头发丝有多粗,都能测准!
现场所有人都扯了头发下来测量,没有一个人的头发丝是低于0.3毫米的。
也就是说,人类已经掌握了测量头发丝粗细的手段。
“一丝一毫,大家都用一丝一毫来形容微小的差距,现在看来,需要更小的单位了,这个精度的测量已经被攻克了……”
黄吉思索了一下:“测量0.02?如果游标是一百个格子,一共0.99毫米岂不是就能测量0.01的精度了?!”
兰舍摆头:“科学院的人也是这么说的。”
“但是武侯大人当场否决了这个想法。”
“武侯大人说,把九点九厘米分成一百等分,大汉甚至有几百个工匠能做到。”
“但是就算测量出了差别,普通人也看不出来,没法读数。”
“因为如果差距是一百条标线,那么究竟是哪一条刚好对准了上方,其实就分辨不出来了。整个研究院可能只有膺目亭侯落下闳一个人能用这种尺子,就不费力气制造别的人不能用的东西了。”
要在0.9厘米的间距上,分清楚十条线中哪一条线和上方标尺对齐,很简单。
在4.9厘米的间距上,分清五十条线中的哪一条和上方标尺对齐,也勉勉强强。
在9.9厘米的间距上,分清楚一百条线,那就费劲了。
已经超过人类肉眼极限了。
议员田亿不得不感叹霍海的厉害,武侯还是那个武侯,十分钟,就解决了研究院那么多人,五年都没搞定的难题。
霍光:“如果你们聪明一点,应该发现,在还没有做出游标卡尺的情况下,我二哥就说最多识别0.02毫米精度,再精细就识别不了,你们以为这是什么意思?”
众人猛然醒悟。
恐怕武侯大人早就搞出了游标卡尺。
只是,霍海大人没那个习惯直接把成果丢出来让研究院去用。
说白了研究院这么多人搞了这么些年研究,事实上研究院掌握的科技,还是不如武侯这个天才大脑里天才的想法。
武侯一直以来都要培养研究院科研创新和自主的能力,所以才没有把自己个人的研究产物结果给公布出来。
现场有人沮丧:“我还以为我依靠一个专利成为了千万富翁,是人中之杰。现在看来,恐怕武侯大人早就想到了,只是这种小东西武侯大人根本不放在眼里。”
兰舍:“不只是这样,在制作这个新标准的同时,武侯大人还提出,下方两个卡尺可以夹住物体测量内径。”
“还可以在游标卡尺上方设计两个凸起往外扩,测量外径。”
“再在尾部加一条钢条,测量深度。”
众人面面相觑。
如果说刚刚说武侯大人可能是急智,马上想到了那种天才般的设计。
那么现在就不可能了。
武侯大人早就设计出过这东西了,只是没拿出来而已。
这就好像,一群人在大戈壁里,又渴又饿,说想吃一碗面条。
大家都知道是痴人说梦,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结果武侯大人十分钟端出一桌皇宫酒宴,还告诉大家不止解渴解饿,还解毒治病,吃了长生不老。
就这么离谱。
在场的人服了。
但在场的人也是服了,越坚定他们要建立大汉商人会,代替现在的朝会!
因为,如此英明神武的武侯,不可能一直有。
倘若霍海有一天离世了,这个世界怎么办?
现在大汉高速发展,是朝廷好?还是武侯大人厉害?
朝会是老东西了,而议会是新东西,也是武侯大人提出的,所以我们应该用武侯大人的新议会,取代老东西。
黄吉沉默片刻,开口:“事成之后,我们应该把武侯大人的雕塑摆在议会门口,每日瞻仰,但如今,我们必须要和武侯掰一掰手腕。”
“倘若有一天,武侯大人的孩子长大了,结果也如此英明神武,那我们就认了。”
如今是汉初,不是后世。
是有人怀疑朝廷,但没有那么怀疑。
到了明清时期,都不用怀疑,是个人就知道历史上大部分皇帝不靠谱。
但是大汉开国以来除了吕后时期,那是代代英明神武,这就给人了一种皇帝真的很神圣,确实是天选的,个个都厉害的感觉。
所以,并没有那么多人相信制度而否认个人继承。
但,这个大汉商人会还是出现了,外围成员只知道商人会的核心是一些议员甚至有上议员。
却不知道,领头人叫做霍光。
……
在研究院吩咐完游标卡尺的生产工作需要注意什么之后,霍海回到了车上,脸色沉了下来。
这背后,肯定有人组织。
不可能这么多研究所研究组同一时间需要测量工具,还都急冲冲的报告给杨连成。
这里面肯定有人推波助澜。
霍海叹了一口气:“资本的联合,来得真快。”
这些人,往回六年,都是普通人,都是长安城的平头百姓,可能是以耕地为生,可能是运送垃圾的,可能是干任何工作的。
霍海的新商改,把他们抬到了现在的位置。
但是现在,霍海不得不和他们去对抗了。
驾车的蒋不疑询问:“武侯大人,您现在是想好了要和他们对抗了吗?”
霍海:“你了解他们的想法吗?”
蒋不疑:“他们无非就是不相信公卿王侯,只相信制度。相信人,绝对不是一个好选择。”
霍海摆头:“这是一个由人构成的社会,不相信人的后果是什么?”
“现在我要构建一个有道德有底线的社会,但是这一切很难,无论是什么阶层什么身份的人,都会有一部分人不被道德束缚,没有底线。这样的人干的事情不一定是坏事,但是他们中会干坏事的那一部分人,会拖累的道德底线疯狂下坠。”
“如果让商人联合起来的资本办成了,他们自己又可信吗?”
霍海并没有把话说完。
如果争斗只存在于规则之内,存在于底线之上,那么世间万物的一切,都是很好说的,大不了现在制定一个规则,大家不要踏出去,也就完事儿了。
但问题是。
没有经历过三国魏晋南北朝的人,绝不可能守住底线。
到时候,一个破坏底线而获利的人出现,就会带着一群人破坏底线。
这样的人大规模出现,会迅速带着社会下坠。
历史反复证明过这一件事情。
为什么唐以后的人那么讲道德?真的是科举导致儒家必学所以才讲道德?
那只是表象。
真相是所有人都知道了如果没有底线,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绝大部分人就算自己吃亏,也不想去踏过底线,造成社会崩塌。
有了这样的全民共识之后,才迎来了一个有秩序的社会。
而现在的问题是。
霍海没办法凭空变出三国晋南北朝的历史。
所以,霍海根本没法相信制度进步这个概念。
因为很简单的道理。
贵族生的孩子,有好有坏。
而商人,却是越坏的人爬的越快。
这意味着,看起来更好的资本制度其实远比封建制更坏。
这个简单的道理,已经由米国给表演过三次了。
其他国家?不好意思其他国家还没到世界霸主的地位,根本不可能形成无外力影响的成熟社会完成这个等级的道德实验。
当然,霍海也不真的完全信任封建制度,所以,霍海有自己的打算。
但至少,选项里没有把权力直接交接给商人这一条。
为什么不能直接给商人,霍海在伐南越时也已经表演过了。
他们连国都能卖,还有什么是不能卖的?卖点儿人、买点儿道德,有算得了什么?
蒋不疑知道,武侯深究的事情,自己是想不通的。
“大人,咱们现在去哪儿?”
要是换做以前,霍海根本不会出门,在霍府就把事情给解决了,然后把游标卡尺丢给研究院,让他们研究去。
但是现在,霍海必须亲自来研究院。
原因也简单,人就是喜欢跟风。
要做一件事情,不需要去说什么,只需要以身作则就行。
当初董偃和皇帝关系最好,他天天玩儿什么,贵族们就天天玩儿什么。
刘彻当初喜欢打猎,大家就都喜欢打猎。
后来长安城的人都跟着卫青,卫青这个人实在是太无聊了,长安也无聊了一段时间。
然后霍去病站出来后,他的爱好就成了长安城的爱好。
现在是霍海。
霍海现在时不时就视察学校,研究院,医馆,这些问题,其他人自然也是争相模仿。
这些人随便从手里抠一点出去,就能把教育给办起来了。
霍海现在已经在做全国的教育计划了,不过现在还没有公布,但大家也都知道霍海想要整这个,所以实际上已经在各地都学上了。
最近各地都在建立小学中学,为的就是在霍海的新制度推出时,就脱颖而出上报纸。
霍海思索了一下:“去蒸汽机研究所。”
本来霍海是准备给蒋不疑说去大吃一顿的。
毕竟当初辣椒送回来后,葛三马不停蹄船不离火的给霍海送到了南越。
当时霍海就把辣椒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送去了蜀郡和夜郎,一部分送往了南越以北,让两个地方种植辣椒,同时又让葛三在齐郡那边种植辣椒。
这两年过去后,辣椒产量上来了,最喜欢赶时髦的长安人听说霍海喜欢吃辣椒,都吃上了。
现在长安辣的东西不少。
但……逆天的是,至今为止喜欢吃辣椒的霍海,自己本人,还没在大汉吃过一顿辣的!
如果南越粤来酒家大厨那个一个辣椒节的汤不算辣菜的话。
所以霍海早就想大吃一顿了。
不过又想到既然来都来研究院了,干脆多视察一下。
特别是之前看报告公文,看到了个什么‘柴油蒸汽机’,这个逆天玩意儿的出现仿佛和前世工业革命时期走的路完全不同。
为什么不同也简单。
当初英格兰人少,所以需要额外动力,于是出现了蒸汽机。
但是很快他们就失去了革新的动力,所以煤炭蒸汽机不停的演化,但是没有什么质变。
而内燃机的出现,迅速淘汰了蒸汽机。
实际上蒸汽机是可以小型化的,只要用柴油甚至重油作为蒸汽机燃料,未必不能革新蒸汽机的体型。
咋子电机出来之前,内燃机出来之前,就可以对火车动力形成改革。
为什么需要这个改革?
因为匈奴公司在丁零人旧地发现了地表石油!
霍海也对应不上那个地方是后世西伯利亚的哪儿,反正西伯利亚到处都是油田,有临近地表的石油也正常。
但是这石油能做什么呢?
让他们在那边发展炼油?
霍海觉得还是建立一条铁路,往回送,比较好。
这铁路如果烧煤送油,那效率太低,而且一路上还得海量的人去挖煤,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如果能发明出烧重油的柴油甚至重油的蒸汽机,那问题就真的解决了。
到时候开采然后制造四种种东西,沥青卷,轻质油,重油,炭黑。
然后烧重油,把其他三种东西给运送回大汉。
再进一步研究,制作工业产品。
这样一来,既不污染环境,又能给不愿意挪地方的丁零人找个活儿做,又能弥补大汉内部没有地表(浅层)油田的问题。
这个事情不急,那边修铁路很慢,匈奴公司会把利润中很大一部分砸进去这条铁路。
同时铁路旁边顺便可以植树,阻挡荒漠化进程。
等铁路修好的时候,烧重油的蒸汽机也就搞好了。
等内燃机发明后,重油也不浪费,从那边岔一条路去北平,到津武湾,到时候把重油作为船用燃料。
本来重油这玩意儿,在前世也就是船用的,但是现在大汉总不能专门生产铁罐子来储存没用的重油吧?
再说普通家庭也不用这玩意儿,用个煤油炉就逆天了,工厂用个汽油气化炉也就逆天了。
所以,这个重油蒸汽机能不能做成,还真挺重要的。
其实,这是霍海的知识盲区了。
事实上,在前世,美德等国就有过重油蒸汽机车,德那边是有一批燃煤的车,改造成了烧重油的。
后来燃油机车出现后,这批烧重油的蒸汽机车又改回了烧炭,一直到七八十年代才退役。
其实对于美德来说以他们产煤的区域分布和产量,居然能出现重油蒸汽机车,已经说明了蒸汽机车的优越性了。
特别是牵引力和爬坡时特别牛逼。
不过,大汉目前的重油蒸汽机,还真就是科技树点歪了。
或者说……也许没点歪,只是使用用途不同。
目前,研究院正在研究用烧重油的方法,缩小蒸汽机大小,来制造出适合在路上开的真正的汽车!
之前霍海大婚时使用的蒸汽机车,实在是太庞大了,其实就是几个缩小版火车头在陆地上开。
光是橡胶使用量,就着不住。
要不是杜仲胶的使用已经有些年头了,让混合橡胶强度直接超过前世七十年代的橡胶,否则那火车头都开不起来。
而现在他们设计的东西,就是一款长六米,高不到两米,宽不到两米的车!
真正的汽车!
霍海的车来到,早就有看到的人去通风报信了。
霍海刚刚进入院子,黄角就笑嘿嘿上前了。
黄角以前是厨子,后来参与了蒸汽机的研发,成为了这个样业内的翘楚,接连参与了四百吨明轮船和千吨螺旋桨船的研发。
不过那边的研发进入了相持阶段,三年过去了,船钢试验始终没有完成,所以黄角就从千乘回到了长安。
回来后的黄角,在蒸汽机研究所当所长。
霍海看到黄角笑嘿嘿那摸样,就知道他要‘献宝’了。
黄角拱手:“大司农,里面请!”
进入这个院落后,里面明显和别的地方不同。
这儿隔墙又厚又高,但不怎么封顶。
明显是害怕研究的各种能源爆炸后横着炸引发连环爆炸。
所以要爆对天爆。
导致这儿跟个迷宫似的。
黄角当然知道霍海来看什么的了,但故意带路绕路,带着霍海去看别的成果。
进入第一个成果前,黄角的学生已经迎出来了。
虽然一年要看上万次这种崇拜自己的眼神,但是霍海常看常新。
进入里面,黄角指着一个中间是圆柱体,两头是椭圆形的钢罐子:“武侯您虽然厉害,但肯定不知道这是什么。”
霍海:“哦,让我猜猜。”
“是不是你们发现煤加热时混了水,会产生一种混合多种物质但可以燃烧的气体。这种煤气可以燃烧还很方便,不用像柴油汽油那样气化,它本身就是气。”
“所以你们想把它装进罐子里当燃料。”
“但是罐子里只能装一点,燃烧一会儿就没了,所以你们想到了加压,把气压缩了给灌进去。”
“结果发现罐子内部施压后会被撑开甚至撕裂,所以你们就把罐子设计成了柱体‘只要我自己就膨胀到了极限,就不会被压力给撑开’啊?”
霍海说完后,黄角和他的学生愣了一下。
然后两人狂喜。
做这个项目的学生,就是因为崇拜霍海,才开始读新学的,因为很有想法,加上工科科目学得好,被推荐来了研究院,结果被黄角看中带入门。
这家伙的第一个研究成果,就是煤气罐。
没想到现在,霍海一眼就看出了这东西的用途,说的八九不离十。
黄角:“武侯大人,这个能怎么改吗?”
霍海往里面瞅了几眼,急忙退至墙后:“我靠你们是真不怕死!”
“气罐内部高压,当然要设计个压力表,能看到内部压力,否则万一充气过多,到时候爆了怎么办?否则你怎么知道里面的气用完没有?”
水煤气里面是混了水的,用没用完还真不能靠晃悠来判断。
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水加煤加高温,变成一氧化碳加氢气。
黄角一拍脑袋:“对啊,船上蒸汽机都用了压力表,有现成的,改一改用在这上面就行。”
“这个东西未来前景大吗?”
霍海摆头:“这一……”
差点说漏嘴。
霍海:“这水煤气应该是水变成了某种可燃物质,应该是很重要的化工材料,但是我们要研究清楚它的用途,就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
黄角和弟子心碎了一地。
霍海:“不过,这气罐倒是很有用处。”
“它虽然不能装水煤气方便使用,但是却可以装别的东西,比如……液化石油气。”
黄角和学生对视了一眼。
对啊,反正是压缩气体,为什么一定要压缩水煤气进去使用,为什么不是石油气?
这玩意儿吧,霍海一眼就能看出他俩在想什么。
他们想的无非就是,把水煤气作为汽车燃料,做成罐装气是为了在汽车上留个气罐格,没气了直接一瞬间完成换气。
这想法,已经和天然气的汽车,还有氢气车有些类似了。
但是,注定了是不可能的。
或者说,制造一辆这样的车是可能的,但是让它上路,一太危险,二成本太高。
霍海:“这个可以用来干你的老本行,用在车上太危险了。”
“你根本不知道车会开去什么场合,如果爆了,还得了。”
黄角有点遗憾,不过想到这气罐装液化石油气能干自己的老本行,也觉得还行:“那这个项目做成了岂不是能赚钱?”
用屁股想也知道,煤炭烧起来太麻烦了。
现在长安城很多人楼上楼下的,家里面不可能做一个几吨重的土灶台。
所以这些住楼房的人,现在烧的是煤球炉子。
但问题是,煤球炉子在封闭环境下燃烧容易中毒,而且煮一顿饭用不了一个煤球,如果煮完了就把煤球熄灭了,那就浪费了。
反反复复生火也不方便。
假如用气罐灌装液化石油气,然后配合之前他们发明的打火装置,岂不是火可以随用随开?
这的确很有市场,如果推出,自己有专利在手,必然可以大赚一笔。
黄角拍了拍学生的肩膀:“你小子发了。”
这种项目,挂去长安股票交易中心,要求投资加上市,绝对马上就能吸引到大批投资。
至于石油开采距离长安太远,什么时候这种设备能做到每个人家里都用得上,那是另一回事儿。
黄角的学生却不是那么高兴,直问:“大司农,我这个发明,能用在军队吗?”
霍海点头:“军队也是要吃饭的。”
再说气罐的确可以用作武器,不过还是别了吧,太缺德了。
大汉面对的敌人,犯不上。
黄角带着霍海继续往前走。
又进入了新的实验项目。
这一次,是液化柴油的炉子。
在没有内燃机的情况下,大家对于柴油汽油的使用,就是燃烧,但是不能直接燃烧,要气化然后燃烧。
这种炉子要先预热,然后预热的管道才能把柴油气化,然后才能点燃,就根本不适合家用,也不适合单独启动。
而适合工厂,启动了之后就咕噜噜的不停烧。
目前这个炉子挺有市场的。
毕竟有些地方没有煤炭,但需要用热源,比如加热食物做罐头,加热金属的马车结构等东西,就需要使用气化柴油炉。
但注定了是小用途。
霍海对这个东西不熟,倒是看短视频看过有人做出了类似的炉子然后自卖自夸说自己的炉子是市面上同类型中最好用的。
霍海就当他是真的了,告诉了研究员构型,让他试试看,但不一定成。
研究员也是有了方向很开心。
终于,霍海继续往前,豁然开朗。
这蒸汽机研究所这些研究能源的高墙内部,太容易挨炸了,要不是霍海现在是大司农,才不来这儿视察呢,就算视察,也绝对绕的远远地。
这一次走马观花看了一下后,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眼前,就是一辆新式车。
长达六米,宽两米左右,高不到两米。
前车头有一个稍微隆起的结构,但明显能看出前车头。
而前车头后就是乘员舱,那平面玻璃结构虽然粗糙,但是却是真正的挡风玻璃!
后方还有二排座位。
二排座位后面是封闭舱。
而后面,是一个大斗子!
斗子上面,放着一个半圆形的蒸汽机炉子。
这个蒸汽机炉子,本身长一米八左右,高不到一米二,放在后斗上。
霍海上下打量。
这个充气轮胎撑起的三厢车结构……
这特么!
皮卡?!
皮卡后斗放了个烧重油的蒸汽机,是这个意思不?
霍海上下打量。
这个烧重油的蒸汽机,和别的都不一样,它居然盖了个壳子,把各种部件盖了起来。
黄角嘿嘿笑:“大司农,这个蒸汽机放在后面,是不是雅观多了。”
霍海明白,这个车之所以没有隆起的前盖,肯定是因为它是个后驱!
但是,重油燃烧,难道不提前预热吗?
霍海左看右看:“预热口呢?蒸汽混合道呢?”
这下轮到黄角懵了。
大司农第一次看这个车,而且是第一次来看重油内燃机,他怎么知道有蒸汽混合道?
黄角愣了一下就释然了,有什么事情是大司农不知道的呢?
黄角笑了:“我请法第帮了个忙,给我设计了一个蒸汽推动的电机,电机可以发出一丁点电,但是有这点电就够用了,可以用开关控制,蒸汽开门口,就不用每次启动都手动开关了。”
好家伙,还是个一键启动是吧?
霍海左看右看终于找到了:“你们启动前,用油瓶在这个地方给蒸汽和重油预热,然后放从这个位置开始喷气了,就可以启动了是吧。”
这倒是真的比上一代汽车好用。
上一代汽车,坐在车厢,都可能被熏黑烟,有橡胶做封闭也没用。
这一代蒸汽机在后面,是后驱,倒是好很多。
还有重油燃烧没有煤炭那么烦,手动加煤炭,而是用重油和蒸汽一起喷进炉膛持续燃烧。
不过问题是,重油预热很麻烦,如果要启动,跑个三五百米,那就是血亏。
必须单程把里面加的重油烧完,才能减少每公里成本。
霍海:“现在每公里成本多少。”
黄角:“如果跑完八十公里全程,每公里花五十八大钱。”
也就是百公里一头半牛是吧?
霍海:“这原型车可以在研究院继续研究,但是推广是没戏的。”
这东西造价不会便宜,一辆车的造价估计和千吨巨轮差不多。
长安城玩儿得起的也就是少数几个公侯,还有皇帝。
不过,霍海:“重油内燃机,可以做大,用在铁路上。”
黄角抬头:“这没有意义啊,煤炭便宜的多。”
霍海:“用在需要爬坡,或者只拉超重货物的地方,就划算了,如果这个地方本身产石油,那就更划算了。”
反正重油在这个时代是废油,不烧白不烧。
至于以后船可以烧的时候……只要不继续生产新的重油蒸汽机,而是继续生产煤炭蒸汽机,也就完事儿了,以到时候的石油产量,应该足够用了。
黄角听完后明白了过来,这是要为大汉的扩张做准备,以后铁路还要往边荒修?是这个意思吗?
“明白了,这就去研究重油蒸汽机火车头!”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