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灵与道蕴两个被动技能,使道法在道士手中不仅威力更强,还更容易修炼。
这已经不是普通技能了,更像是在塑造天赋,令入门者拥有道法天赋。
周元将两个技能升到满级后发现,清灵可以增幅20%的道法伤害,道蕴可以减少道法类技能10%的经验需求。
如此强大的效果,足以使清灵、道蕴,成为道士职业的核心技能。
“我清源观修内丹之道,以身为鼎炉、精气神为引、成圣胎真丹。
为此,你当先学清源心经调灵养体,再学虚丹术筑造道基。”
【叮,获得清源心经,获得清源虚丹术。】
【清源心经:心净道成、调灵服气,增幅所有清源道术的技能效果。
满级后增加精气神属性各一点,获得被动技能调息回元。】
【清源虚丹术:天有日月、人有内息,真丹十炼、虚丹养慈。
激活第二灵气槽,一级增加10%蓝量、十级增加100%蓝量。】
清源道法的效果超出了周元的预料,职业技能清灵增幅道法伤害,清源心经还有道术增幅效果。
这样一层层增幅叠加下来,怕是同样的技能,可以造成双倍杀伤。
清源虚丹术就更夸张了,结一颗虚丹可以激活第二灵气槽,相当于拥有了两个蓝条,大大增强了续航力。
这还仅仅是清源真人的传授,妙法、玄境两位真人也有法传。
妙法真人传了周元风雷掌与纸鹤探路法,玄境真人传了归元**剑法与八卦迷踪步。
如此一来,道士立刻变为了远近皆可交战、能归元回血、有第二蓝条,有闪避技能的全面职业。
直到此时,周元才发现有职业与无职业的差别。
如道士职业,不仅种类完善,还享有多重增幅效果。
这代表道士的低级技能不会被淘汰,可以凭借一脉相传的特效,层层增幅高级技能。
“今日始知入道之贵,当真是生生不息、传承有序之路。”
周元不知道尚武塑魄有什么效果,但求道成真之路已经足够强大,更别说之后还能转修丹元真人了。
他将获得的六项技能全部升到满级后,基础属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变为了精:10,气:11,神:9。
下一刻,清源真人再次发起对话。
“你既已虚丹大成,便该传你真正的清源丹法了。
此法共十炼,分别为炼己存诚、筑基培药、坎离交靖、采药归鼎、周天火候
乾坤交靖、十月养丹、移神换鼎、泥丸养慈、脱虚成真。”
“若你能炼出一颗真丹,便可走金丹之道或丹元之道,也可寻外丹之法、求内外合一,证得混元丹道。”
清源真人说完后,妙法真人又传了风雷掌的进阶技能掌心雷,纸鹤术的进阶技能折纸成兵。
玄境真人也不落后,传了归元**剑法的进阶技能真元御剑术,八卦迷踪步的进阶技能八方神行术。
这使得周元第一次生出技能太多、学无止境之感。
唯一可惜的是清源真人已经直言,清源丹法满级后就该转修了,使他刷功法技能的行为被迫中断。
另外,看似强大的道士职业也存在限制,或者说清源丹法存在限制。
其要求修炼者的精气神属性均大于10,并且要三宝协调、精气神属性完全一致才能进行修炼。
这无疑是极为中庸的路线,无法靠单一属性精进,获取更强的实力。
或许这就是道人职业的特色,精气神三宝合一才能成就大道。
周元将清源丹法之外的技能全部升到满级后,妙法真人与玄境真人也没有传授新技能的意思。
“术是身外法,丹是证道法,当静修清源丹法,再言术法之道。
不可逐末舍本,忽视根本修行。”
周元以为是诚意不足,便拿出了一份五德福运香火,想让三位传法真人改口。
不想清源真人接过之后,确实有了改口的迹象。
“你竟有如此精纯的福运香火,我若不收下岂不枉费你的求道之心,但除了清源丹法外,我亦无他法可传了。
你需知晓入我清源观授箓修道,可得玄门之便、清灵道蕴之体,外加三法八术,已不算少了。
其他道观即便传的术法比我派多些,也不会有我派的清源丹法精妙。”
“不过,我也不能白拿你的福运香火,这件清源道袍为观中灵宝,便赠予你防身吧。
如此你绝不吃亏,我也能安心接收心仪之物。”
清源真人说话间,取出一件与他身上一模一样的道袍,递给了周元。
眼见诚意十足真能得到回报后,周元本着不可厚此薄彼的原则,又以福运香火获得了妙法真人与玄境真人的友谊。
两位真人也不吝啬,分别赠予他一顶妙法冠与一柄真元玄坛法剑。
这三件装备皆是灵宝,除了基本的攻防加成之外,还分别可增幅清源丹法、术法威力、真元御剑术。
周元将其换上后,外形看起来与三位传法真人一般无二,简直成了清源观的第四位道修真人。
正当他准备再送出一份福运香火,问问能不能借用门口的两尊【55级护道狻猊】时。
清源掌教李思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了清源观秘境。
他本打算等周元退出秘境,再商议让他秘密下山,将其十日入道的影响压至最低。
不想,左等右等也不见其退出,便忍不住进入秘境寻找。
这下好了,他一入道观便见到了第四位传法真人,再一细看那不是周元又是何人。
理论上,求道之人本该心无外物、宠辱不惊,但道心人心本一体,谁又能真正的无欲无求。
为此,掌教李思尽量使自己平静后,才以微微颤抖的语气发出询问。
“周将军,您身上的道袍、手中的法剑,还有那顶道冠从何而来?”
“掌教真人来了,三位传法真人对我多有偏爱,不忍拒绝我求道的诚意,分别赠了我一件灵器。”
“祖师啊,弟子也有诚心,弟子心意亦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