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八章 勾结

    裴老板的车被征用了。

    江连横和张效坤坐在后排,赵国砚和警卫员坐在前排,其余人等,全都步行前往饭庄赴约。

    窗外夜色很深,今晚似乎尤甚。

    宁安县虽然也有两条商店街,且装了路灯照明,但毕竟远不如奉天,一到入夜时分,县城里便黑了大半。

    不少门市的屋檐下,还悬挂着旧式灯笼。

    张效坤摇下车窗,豺狼似的巡视着自己的领地,突然拍了下江连横,笑呵呵地说:“老弟,不行你以后就跟着俺混吧?俺给你个团长当当,武的不行,你就来当参谋长,全随你的心意,你看咋样儿?”

    江连横一愕,情况果然不出胡小妍所料。

    张效坤自是一片好心,如今飞黄腾达,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想拉兄弟一把。

    可江连横却拎得清楚,谁是东北王,谁是好哥们儿,于是便连忙推辞道:

    “多谢大哥好意,但是……不是老弟驳你的面子,而是我实在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带兵打仗这种事,我是真干不明白。”

    本以为听了这话,张效坤会再推让几句,不料他却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呵呵,俺就猜到了你会这么说,理解理解,俺要是有你那么大的家业,也不来吃当兵这碗饭了。不过,愿不愿意带兵,那是你的事儿;说不说这话,却是俺的事儿;总之这份诚意,俺是有了。可别说俺发达以后,就忘了兄弟情义。”

    “不会,不会!”江连横如释重负,“大哥,这话说的就太见外了,我还能挑你不成?”

    “那就好,那就好……不过,还有一件事儿,你务必得答应俺呐!”

    江连横皱了下眉,忙说:“大哥,有话你就讲。”

    张效坤望向车窗外,颇为得意地哼声道:“说实话,这小小的绥宁镇守使,俺还没放在眼里,可乱世当头,想要继续往上爬,还得要有自己的兵,想要有兵,就得先有钱,你说对不对?”

    闻听此言,江连横心里一沉,琢磨了片刻,才试探着问:“大哥……你不是想让我帮你筹军饷吧?”

    江家的确有钱,但还没阔到能养活一支军队的地步。

    “咋了,有难处?”

    “这个这个……张大帅没给你拨军饷么?”

    “嗐,那点钱够干啥的,你哥哥俺连师长都当过,就这一支混成旅的兵力,难道还能撑死我?”

    江连横一听,汗就下来了,急忙压低了声音问:“大哥,你要私自募兵啊?”

    “啧,这叫隐藏实力,俺都是绥宁镇守使了,招几个兵,巩固边防,这总不过分吧?”张效坤有恃无恐道,“再者说,俺又没打算瞒着张大帅,最多就是先斩后奏,俺做大了,对咱奉军不也是好事儿么!”

    江连横不敢搭茬儿了。

    尽管张大帅从来不算疑心深重之人,但这种事免不了遭受上峰猜忌,稍有不慎,便是掉脑袋的罪过。

    关键在于,江连横身为省府密探顾问,听见这种事,原本就应该向上汇报。

    手握风闻奏事大权,他只需要跟大帅府上报一句——经查绥宁镇守使张效坤,近期私自募兵,心怀不臣,恐有变节——不消几日,张效坤就有可能被撤职罢免。

    忠义二字,不得不再三权衡。

    江连横沉吟片刻,终于开口问道:“大哥,看在咱俩往日交情的份儿上,你给我交个实底……你到底是咋打算的?”

    “什么咋打算的?”

    “你不是要另起炉灶吧?”

    “什么话,俺还没疯呐!”张效坤立马否认道,“张大帅是俺的恩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另起炉灶,那不是活腻了么!”

    江连横暗自松了口气,旋即又问:“那你为啥非得先斩后奏?”

    “俺也不想这样,关键是杨诸葛和郭鬼子那帮人,处处给俺使绊子,要是不先斩后奏,指不定要被他们压到啥时候呢!”

    张效坤显然没把江连横当外人,随即又用胳膊肘怼了怼他,笑嘻嘻地问:“嘿嘿,老弟,你说话呀,这点儿小忙,你不会不帮哥哥吧?”

    “这……”江连横咂了咂嘴,神情为难道,“你现在需要多少钱?”

    “韩信点钞,多多益善。”

    好家伙,压根儿没数!

    江连横要面子,不好意思当场回绝,想了想,就说:“那这样吧,等我回奉天的时候凑凑,先给大哥应急。”

    张效坤忽然愣住,旋即哈哈大笑道:“哎呀,老弟,咱哥俩唠了半天,结果全都整岔了!”

    “怎么?”

    “俺不是要找你要钱,而是想让你帮俺挣钱!”

    张效坤抬手指了指漆黑的窗外,接着笑道:“现在今非昔比,你哥哥俺有地盘儿了,大小也是个地方上的父母官,既是父母,还愁没有儿孙孝敬?但这点钱财,哪够俺招兵买马?退一步说,俺也得给地方办点‘实事儿’不是?”

    原来,张效坤把江连横叫到宁安,其实是为了“招商投资”。

    绥宁地界,说穷不穷,说富不富,想要凭此地发迹,自然要剑走偏锋。

    当然,所谓的偏锋,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兴办工厂,甭管做什么,实在无法跟洋货竞争,最后大概要赔得血本无归。

    循序渐进,厚积薄发,显然又不适用于乱世。

    而且,张效坤也没那份耐心等待。

    如此一来,能包赚不赔的生意,说来说去,结果还是那老三样儿。

    但这老三样儿的行当,官差又实在没法亲自出面。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升了天的鸡犬,虽说不再是凡品,可就算到了凌霄宝殿,大抵干的还是那些下蛋、看门的活儿。

    人与鸡犬之间的鸿沟,并不因一同飞升,而有所改变。

    “俺寻思着,既在其位,也应该为父老乡亲谋点善政,绥宁地界儿,还得发展发展。”

    这是张效坤的说法。

    江连横点了点头,心说也对,得先让父老乡亲阔起来,才能有油水可刮,治下一帮穷鬼,怎么挣钱?

    张效坤指着车窗外的街市,说:“老弟,你放心,有哥哥在,铁定不会让你赔钱,看见这些商铺没有,你相中了哪家,就跟俺直说,俺派人去查他,高低给他查出点毛病。到时候,你把他们盘下来,年终岁尾,你让俺抽点,这不算为难吧?”

    话到此处,江连横悬着的心,也总算落了地。

    “不为难,不为难,只不过这种事还得从长计议,不能操之过急。”

    “总之务必尽快,俺往上报的是三个团,其实可不止这些,俺还指望着你帮我筹军饷呢!”

    谈到生意,张效坤猛然想起什么,便问:“对了,你那保险公司的事儿,平了没有?俺之前收编胡匪的时候,特意帮你问了,可惜这帮小兔崽子,抢东西没数,一问全都不知道,可竟然全都听说过你。”

    “暂时还没个准信儿。”江连横叹声道,“只是听说,可能是个叫老莽的‘横把儿’干的,我打算过两天去趟老爷岭看看。”

    “对,这种事不能轻饶了他,欺负到俺老弟身上来了,俺不答应!”

    张效坤忿忿道:“要不,你待会儿问问俺那几个手下,如果不是他们干的,那应该就是跑山里去了,俺最近正派人搜呢!”

    “辛苦大哥了。”

    张效坤大手一挥,却道:“没什么,捎带手的事儿!”

    “捎带手?”江连横觉出话里有话,“大哥派人巡山,还因为什么?”

    “剿匪呀,这还用问?”

    “这叫反的胡匪,不是都让你收编了么?”

    “大部分都收编了,但高、卢这两个匪头子还没抓到,他俩不死,剿匪就还不算完,俺得给张大帅排忧解难呀!”

    江连横听了,不禁沉吟道:“保不齐,他们这伙人就在一起呢。”

    “那太好了!”张效坤冷哼道,“磨刀不误砍柴工,正好把他们几个一锅端了!”

    说话间,裴老板预订的饭庄便到了。

    店内似乎早已清场,掌柜的连同伙计们全都立在门口,等着、盼着张将军到来。

    双方一见面,自然少不了歌功颂德,溜须拍马。

    张效坤对此颇为受用,大步迈进饭庄,待到城内的商绅悉数到场后,便吆喝着端酒摆席。

    这场庆功会开了三大桌,江连横和张效坤及商绅名流一桌;军官和收编的胡匪头目一桌;赵国砚等人和几个小老板一桌。

    张效坤想要当好绥宁镇守使,少不了豪强士绅的支持。

    豪强士绅想要守好自家的产业,也少不了要靠张效坤的照应。

    官商勾结,其乐融融。

    众人推杯换盏,共同畅想着宁安县未来的繁荣。

    江连横和张效坤喝得酩酊大醉,不知今夕是何年。

    然而,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

    其后的三两天时间,张效坤借考察驻防地的由头,领着江连横走遍了绥宁地界儿的几座大县城。

    所到之处,豪强士绅、县长师爷,无不组织当地百姓夹道欢迎,敲着鼓、打着锣,扭着大秧歌,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一进城厢大门,保准就有当地“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举着一块大匾糊在张效坤的面前。

    匾额上所写的,无非都是些“保境安民”、“除暴安良”、“文武兼备”之类的奉承话。

    按理来说,高、卢叛乱,纠集胡匪在吉黑两省交界地带,四处烧杀劫掠,如今匪患平定,百姓也合该颂扬几句。

    可怪就怪在,当日的匪,正是今日的兵!

    官府知道,百姓也知道,但此刻仿佛全都忘却了。

    来来回回,横竖都是同一群人,只是换了身衣裳,就从人人喊打,变成了感恩戴德。

    张效坤身后跟着兵,手里握着权,每至一处,必有儿孙孝敬,而且都是心甘情愿。

    将军若是不收,他们回头连觉都睡不好。

    真金白银,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张效坤也是当真仗义,钱财过手,毫不吝惜,转头便分给麾下部将,因此特来投奔的他的人,似乎也越来越多。

    欢迎仪式结束后,众人便在一处饮酒作乐,商议着日后如何盘剥。

    豪强士绅纷纷建言献策,简直就要踏破门槛儿。

    转日上午,张效坤便会叫上江连横,在县城里来回巡视,考察民风商情。

    过去,江连横在奉天立柜时,老张只是默许,从未在明面儿上支持过。

    江家若想做大,还需靠自己的头脑,把脏活儿干得漂漂亮亮的,不给官府添堵,免得败坏名声。

    可眼下“山高皇帝远”,张效坤肆无忌惮,在地面儿上立柜,突然省却了无数周折。

    江连横只需坐在车里说一句:

    “大哥,老弟看这家生意不错,日后能有前途。”

    张效坤听了,立马就冲副官命令道:“去把县长给俺叫来,好好查查这家,有没有有违律例的地方。”

    查出来了,固然好办。

    若是没查出来什么,那肯定是父老乡亲“敢怒不敢言”,想必也是些穷凶极恶的帮派势力,铲了!

    一句话,任凭几代基业、祖产,也都只好贱卖出去。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眼见着富商莫名破产,父老乡亲不仅没有怨声载道,反而叫起好来,颇有些幸灾乐祸的架势。

    虽说只是几座小县城,但只要耐心压榨,其中的油水竟也不少。

    只三两天的光景,张效坤便圈定了几处产业,以待日后慢慢受用。

    江连横跟这位老大哥随行了几天,虽说也挺尽兴,但心里却始终惦记着自家生意的劫货案。

    这件事只要一天没了结,就像是江家牙缝儿里的韭菜,人人都看得见,尽管不好意思主动提起,但却防不住背后窃笑。

    待到重新返回宁安县时,江连横终于有点坐不住了,便主动找上张效坤,准备辞行去老爷岭问问亲自问问当事人。

    不想,赶到将军衙门时,院内的气氛却有别于平常。

    没有牌局,没有喧闹,士兵全都绷着脸,神情格外严肃。

    江连横推开房门,却见张大诗人眉头紧锁,此刻正端坐在椅子里查看电报。

    “大哥,是不是那几个头目有消息了?”

    江连横正要说明来意,却被张效坤忽地抬手打断。

    “老弟,这两天俺不能陪你了,奉天的保安司令部那边,要派两个人过来找俺谈事。”

    (本章完)

    文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