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章 德军开始审视对手

    战地时间1941年6月23日夜。

    在兵人们,卷着进入战场以来,第一次进入睡眠状态的薯条君,转移战场时。

    第一次与薯条旅部队打了一场大规模战斗的德国人,在打扫战场后,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对手了。

    毕竟相比于战争第一天,那些武器不足且训练较差的苏军部队,更多是依靠自身战斗意志死战到底,给德国带来的感觉并不明显的损失。

    这一次“狂飙车队”用德国人最为崇尚的战术,在德国人调动了数个师的不同部队,出动近百架次空军,连续4次构建拦阻陷阱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在给德军部队制造大量杀伤后,突出重围并战斗到最后一刻的事情。

    是比之前那个离奇的全域广播,更让德国人感到震撼的事情。

    不过,德国人也不是直接就放下了,研究离奇广播产生的原因。

    只是这种超大规模的玄学事件,在维持其作用的设备报废,与其源头薯条君进入睡眠状态后,就在系统一系列细微干预下,进入了修正程序。

    首先是,德国人的民俗专家,在巨大天线毁尸灭迹的爆炸坑中,并没有找到证明玄学力量存在的证据。

    当然,就算是有,这些人为了士兵心态稳定,也不会说。

    而与之相对的,是更加关心这种超功率广播背后技术的,德军无线电部队技术人员。

    这些人在民俗专家们,挥舞十字架的时候,对巨大天线爆炸的弹坑,进行了掘地三尺式的挖掘。

    最终,少量带有功率放大功能的结构碎片被这些人找到,并迅速封存起来带回了德国进行研究。

    希望绿皮式科技,不要给德国人本就来就极易走向牛角尖的科技树,带去一些不好的影响吧。

    最终两批专家分别给德军指挥部上交了分析报告。

    对于前者,这些或是被纳粹思想影响,或是与纳粹有利益往来,或是完全出于自身信仰,加入德军充当随军牧师的民俗专家。

    分别出于为纳粹法理正统性张目的原因(劣等民族俄国人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伟力呢?);

    维护自身既得利益的原因(这种破事怎么落到我头上了,算了为了雇主的钞票,还是往小了说吧。);

    与自身信仰坚定,不容异教徒的原因(中正教那帮孙子怎么可能有如此能力?)。

    在报告中,将一切可能有玄学因素存在的事情,全都否了个干净。

    甚至,在这些人看到后者的报告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会支持当时的科学家,撬上帝墙角的事情再次发生。

    因为后者的报告,给了前者将整件事情存在的,各种玄学问题都抹去的“客观”证据

    对于后者,他们从数个结构不同,但是全部都能发挥放大信号作用的残片中,发现了未来的可能。

    而为了骗经费,这帮技术人员,用当前德军高普及率的无线电台,为巨型天线广播事件,整了个包含大量电磁学,声学知识的,看上去很像那么一回事的科学解释。

    并且在最后强调了,他们已经找到了实现这种高效通信的技术关键。

    而这些大方向看似乎很正确,但在细节完全经不起推敲的报告,在系统进行了数次轻微心理暗示之后,堂而皇之的在德军指挥部获得了普遍共识。

    作为整场战斗诱因的离奇事件,就这样,在所有人对玄学事件的记忆逐步发生一些变化的情况下,被德国人放下了。

    而相比上述被模糊化的玄学事件,整场战斗中“狂飙车队”装甲载具表现出的战斗力,及其背后代表的事情,是德国人更为关心的。

    首先是在战前,没有给出多少靠谱情报的德军情报机构,再次被拉出来鞭尸。

    因为“狂飙车队”的规模与行动能力,最直接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苏军装甲部队的数量与质量到底如何。

    第一次遇到苏军坦克集群进攻的德国人,拿着自身的坦克团,与他们在战斗中统计的“狂飙车队”的装备配置,比较了起来。

    虽然德国人因为并未得到任何一辆残骸,来为这份并不是十分准确的统计报告提供确凿证据。

    但在其他战线规模更为庞大的苏德坦克战发生,并证明苏联人的坦克部队似乎徒有其表之前,这份报告已经足够让德国人不安了。

    因为当前在东线的德军装甲师,无法拿出任何一个可以与“狂飙车队”配置相比较的坦克团。

    而如果不考虑配置,改为拿出任何一个德军坦克团,去执行“狂飙车队”执行的这次冲击任务。

    德军装甲部队指挥官,也不得不承认,同等条件下,他们无法完成相同的任务,或者说在德军的装甲部队使用手册里,根本没有这样的作战方式。

    因为,苏联人完全脱离步兵使用坦克,或者将坦克全部配属于步兵的做法,在德军看起来是不可想象的。

    而这又引出了第二个问题,那就是识别苏军装甲部队番号的问题。

    相比上一个整体错估敌人数量的问题,这一问题,更加直接而致命。

    “狂飙车队”载具上即带有的原苏军坦克第31师的识别标志,也有后来出现的明显也是一种标志的黑边红底太阳标志。

    这让德军指挥部,无从判断这支部队,在苏军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而且显然,德军情报机构,也无法在这一问题上,为德军指挥部提供任何帮助。

    更别说,为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诸如:

    这样的部队苏军有多少?

    是只有坦克部队,还是也有步兵?

    如果有步兵,又被苏军藏到哪里去了?

    ……

    并且这一系列问题,不仅一脸懵逼的德军情报机构无法给出答案,连控制了战场的德军也无法像正常战斗一样,通过战后打扫战场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

    因为相比体积巨大,还能留下一些残骸给德国人研究的巨大天线。

    这些毁尸灭迹更为彻底的载具,让德国人连确认,到底是不是坦克第31师,以及那个什么红色太阳标志到底存不存在都做不到。

    而这种不留痕迹的自爆,这种似乎是在隐藏自身技术水平的操作,加上“狂飙车队”在某些时刻表现出的超出德军认识的性能,还牵引出了第三个问题。

    那就是战前德国人对苏联军工能力的估计是不是错了?

    要知道,在苏德“友好时期”,德国人因为同时确信,一旦开战就能快速搞定苏联,且苏联人没有能力快速吃透德意志的科技这两件事情。

    不仅把很多武器,都直接给到德国访问的苏军代表团看了,还允许苏联人买走了很多先进装备,甚至还存在苏德坦克部队共建等项目,以从苏联换取大量原材料和燃料。

    而现在,快速击败苏联的确信依然还在,但苏联人没有能力快速吃透德意志科技的确信,却开始向着离奇的方向动摇了。

    再联系到,无线电技术人员挖到的东西,与一系列原本被当做废纸的,在战争第一天发生的数个,最终被判定为个例式的,苏军武器性能超出常规报告。

    德国人早早的产生了一种,对苏联掌握有一种,因为苏联人糟糕能力无法普及的神奇技术的幻想。

    这一幻想,大幅提升了德军对于缴获苏军少量神奇装备的注意力,并直接造成了未来。

    在拉塞尼埃时,德军机修部队,像是长着鼻子一样,迅速在广阔战场中,找到两台被薯条君影响变成固定地形的KV坦克。

    在杜布诺战役时,向薯条基地与薯条修理厂倾注更多空军力量和战略目光。

    在罗马尼亚上空时,德国空军超出常规的大批次出动战斗机。

    这些事情背后,都有对德军大部分人员保密的,秘密成立的研究机构的影响。

    (一些解释:

    1、第一次大规模战斗

    此前德军部队与薯条旅部队的对抗,要不就是规模较小,要不就是持续时间较短。

    并且,此前的对抗要不有其他苏军部队存在,将数量不多的薯条旅部队淹没在人数众多的战场中。

    要不就是德军没有正面面对薯条旅部队,没有太多抓到薯条君鸡脚的机会。

    但在这次布格河南岸的大战就完全不同了。

    薯条君带领的“狂飙车队”是在没有其他苏军在场的情况下,在正面战场,与德军拉开架势,狠狠干了一架。

    而且从时间线上来说,这场开始于6月23日上午的大战,也是事实上德军第一次,面对成规模薯条旅部队的时间。

    2、德国人的民俗专家

    虽然真实的纳粹党,并没有像很多影视作品中描述的那样,将某些诸如圣杯一样的东西,视为能够统治世界的力量。

    但纳粹党,确实出于为自己的行为与理论寻找,正当性解释的目的,将不少精力投入了此类研究。

    其本质与中国古代王朝更替时,都会搞一些祥瑞的行为一致。

    而相比于这些较为高层的事情,作者这里的民俗专家,实际是指包括德军在内的,几乎所有西方近现代军队中存在的神职人员。

    这些人员,一方面,是这些军队继承自十字军时期的传统。

    另一方面,也在这些没有政治工作者的军队中,承担了管理士兵精神世界的任务。

    因此巨大天线导致大量士兵幻听的情况,自然而然的引来了这些人的关注。

    3、科学解释

    完善的无线电通信控制系统,配合大量定向传声设备,确实可以做到前文中的,向所有战区内双方士兵定向发送信息的事情。

    只是其需要的硬件软件支持,显然不是此时战场中可能存在的。

    4、德国人对苏军装甲部队数量的震惊

    历史中,西方面军机械化第6军坦克第4师师长波塔图尔切夫,6月30日从纳利博克森林中徒步跑路时,被德国人抓获。

    从他的交待中,德国人第一次明确了战前苏军坦克师的装备水平,并为之感到震惊。

    坦克第4师作为当时西方面军的主力,拥有355辆坦克、30辆装甲车,其中包括21辆t-34和10辆KV-2。

    此外该师所属的炮团拥有24门122毫米-152毫米重炮。

    这种装备配置,从理论上讲,比当时东线任何一个德军装甲师都要强。

    5、坦克团

    1941年的德军装甲师,通常由一个坦克团,加两个摩托化步兵团组成。

    6、错判番号比错判规模更加致命。

    对于后者。

    一方面,以德国当时的状态,无论苏军当时有多少规模,苏德战争都是必然开打的,苏军的总体数量问题,最多影响德军对战争走向的战略估计。

    另一方面,则是这一问题,是无法直接影响到正面战场的,因为正面作战时,军队主要依靠侦察部队,来确认正面敌人的情况。

    而对于前者。

    如果无法正确确认对手的番号所属,侦察部队即使获取了信息,指挥部也无法完成对当面敌人情况的确认。

    毕竟如果你无法确定,这支侦察部队发现的敌人,和上一支侦察部队发现的敌人是不是同一支。

    就必然代表着,指挥部在正面战场上,错误的判断了敌人部队的位置与力量。

    因此这种错判,将直接决定一场战役的成败。

    7、苏德坦克共建项目

    1929年,为了绕过凡尔赛合约的德国,和一战后坦克部队基本为零的苏联,一起在喀山建立了坦克训练学校。

    学校存在期间,德国人测试了两种坦克原型车,并确定了在每辆坦克上安装无线电的必要性。

    包括埃里希·冯·曼施坦因、瓦尔特·莫德尔和沃尔特·内林等高级军官也因为这个学校,在苏联待过,只是他们在这一时期,显然没有觉得苏联人有任何坦克作战的天赋。

    而作为喀山学校的一部分,苏联不仅从莱茵金属得到了几门37毫米反坦克炮和75毫米高射炮,还曾直接从莱茵金属获得了一些技术帮助。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因为最关键的是,苏联从德国获得了燃油喷射技术,这一技术让未来的哈尔科夫厂,完成了未来给苏联坦克提供,远超德国人可靠与持久性能的柴油发动机。

    只是当时的苏联人,和德国人一直带有看不起苏联人的固有认识一样,始终带有德国人是在坑自己,并没有给自己提供最好技术的认识。

    于是这个离谱的学校在1933年9月关闭。

    pS:不得不说这个关闭时间是如此巧妙,刚好卡在两个差点同源的装甲部队,设计他们在二战初期的主力坦克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