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猗的去处,黄元早有考量,当即便说道:“叔父若是愿意,可以随我返回荆州。”
黄猗乐呵地回道:“我愿意跟你回作唐。”
“不是作唐,是荆州。”
黄猗听了,有些不解,这不是一回事吗?
黄元看着这黄猗诧异的目光,便问道:“敢问叔父,行军打仗,排兵布阵,你可擅长?”
黄猗摇头。
“那再问叔父,治理地方,安抚百姓,农桑工税,可是擅长?”
黄猗又是摇头。
“既然如此,叔父跟我去作唐,又有何用?或者说叔父前往许都,江东,又能有何作为,哪怕苟全性命,也不过是泯然众人。
唯有去荆州,方有前途可言。”
黄猗仍是不解道:“按你这么说,我去荆州,又能有何为?”
“争。我江夏黄氏,数代显赫,名震南国。虽然今日倾颓,可根基犹在,否则昔日袁术也不可能以叔父为婿。
这两年,襄阳的蔡、蒯、黄、庞以及刘表持续打击我江夏黄氏,若是如此,不出二十年,荆州世家之林,再无我江夏黄氏。
我虽在荆南有些事业,可到底跟刘表矛盾重重,也无精力重拾家族昔日的人脉、关系。
可叔父不同,你本就擅长人情往来,又有些名望,若是回到江夏,重立家族,难道不能有所作为。须知家族在,根基才在。”
黄元思来想去,才给他这个叔叔有个好安置。从黄元与这几日的接触不难发现,他这个叔叔长于算计,人情世故方面也很厉害,做不了能臣,可是做个奸臣还是绰绰有余的。
既然如此,何不将他放到荆州,跟家族内部的势力斗,跟蔡、蒯、黄、庞四大家族斗,跟刘表斗。只有在荆州折腾起来,才能让家族重新复兴。
别以为奸臣谁都能做。有的人拍马屁能让人心花怒放,可有的人却拍到马蹄子上。
这事说难很难,说容易其实也容易。黄元的老祖宗黄香有八个儿子,姻亲遍布荆州;黄元的高祖父黄琼是和胡广并驾齐驱的人物,五次担任三公,门生故旧无数,再加上黄琬的影响力,只要有人将这些关系都拾起来,重新崛起,并非难事。
黄猗听后,有些犹豫道:“我之前跟着袁公,与刘表屡屡为敌,不知刘表可能容我?”
黄元笑道:“若是单叔父一人,刘表还真可能将你杀了泄愤,可是有我在荆州,刘表没那个胆子。”
黄猗此时也动了心,虽然不能跟着黄元前往荆南,但是在荆州似乎也不错。
“我跟着元子回荆州。”
“叔父愿回荆州,这家主之位,自然还是要由我长房继承。父亲去世,十叔远在益州,叔父最是合适。”
黄猗也是这么想的,黄元还小,他成为江夏黄氏家主,理所应当。黄猗似乎已经憧憬起做家主的模样。
不过黄猗到底还不算疯狂,很快反应过来,这都是以后的事,现在是如何解吴军之围。
“元子有办法破敌。”
黄元摇头道:“我准备突围。叔父愿跟我回去,便去招揽昔日旧部,以及可信重之人,准备突围事。”
“袁胤、袁耀二人可以带着吗?”
“叔父若愿意,我也无异议。”
“元子准备如何安置袁胤、袁耀叔侄?”
黄元听后,直接笑了出来。
“叔父说笑了,你是我的叔父,所以我操心你的事,至于他袁家人,是死是活,又与我何干?”
黄猗听后,怏怏不言。他就知道,他这个侄子,是个面冷心也冷的人。
黄猗离开后,黄元继续写信,到了二更天,跟孙策送信的人返回,还带来了孙策的回信。黄元看后,当即放在桌上,让人唤来了郑度。
郑度到后,黄元便将自己写好的第二封信递给他,又问道:“子制且看看,我这信可否有疏漏的地方?”
郑度看后问道:“明公打算突围?”
“仗打不赢,留在这里不过是等死。”
“可孙策未必会愿意放咱们走,哪怕有孙权在手。”
“他会的,今夜战后,他会明白,咱们不是他的敌人。”
郑度看着黄元的模样,越发觉得他们这位明公,高深莫测了。
此时孙策军中,正拿着黄元派人送来的信发怒。今日猛攻一日,仍未能破城,而城中守军竟然敢拿他弟弟的命来威胁他。
诚然弟弟的命很重要,可是皖县亦很重要。
黄元的信到后,军中将领便分成了两派,一派以程普等人为首,认为哪怕退兵,也得救回孙权。
他们是孙家老臣,跟孙权等人关系极为亲密。
而另一派以周瑜为首,他们更在乎能否夺取庐江,至于孙权的性命,则要次之。
双方争执不下,连孙策一时都难以决断。
正当此事悬而未定时,周瑜道:“城中今日派人送信,便不会轻易伤害仲谋。只要我家能迅速破城,便可两全其美。”
“公瑾且言。”
“连续攻城数日,我发现城西南位置,砖土之色,新旧不等,鹿角多半毁坏,守军数量亦不足,此为城防薄弱之处。
所以我今日便劝伯符,猛攻东门,诈为声势,诱其来防。
今日城中来信,咱们伪作退兵,他们必然放松戒备。再加上城西南守备空虚,咱们若趁夜偷袭,必能破之。”
孙策听后大喜,当即让人回信,同意黄元的要求,暗地里却是点起兵马,饱食轻装,到了三更天,直奔城西南,爬壕过沟,砍开鹿角,发起攻击。
可就在这时,孙策突然听到城头鼓响,城头伏兵四出。
黄元从来不敢小瞧孙策、周瑜,也并不相信孙策会向自己妥协,放弃攻城,所以收到孙策的回信,立刻意识到此为诈书。
孙策明明可以明着拒绝,却伪作诈书,很明显是要掩饰自己的目的,而能让他有所掩饰的,只怕便是破城之策。
黄元细细思量城防,突然想到,城西南的防御薄弱,顿时便怀疑孙策可能从此地为突破口。他与郑度商议完之后,便去见刘威。
刘威对此半信半疑,可还是按黄元的请求在西南角设下埋伏,没想到孙策真的来了。
喜欢汉末浮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