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慈善?什么方面的?”杨文东好奇问道。
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当资本家发达之后,必然是需要适当的做点慈善,无论是为名为利甚至真心.连古代的地主都会适当的修桥铺路,成为当地的大善人。
这本身也是一种自我保护,这种事做多了,在民间有了足够名气,就会有很多人维护你,哪怕是非真心的慈善,只要做了就行。
假意的善事也比真心的无为强多了。
而这些年来,长兴集团本身自己也在做着慈善,同时,各个地方政府有的时候也会来化缘,比如当地的图书馆、学校、医院、甚至私人慈善基金,长兴慈善基金会也会适当的考察,然后给予一定的帮助。
只不过,今天港府居然亲自“化缘”,让杨文东也有些意外了。
戴麟趾道:“杨生,我在香港已经待了20多年了,刚开始是一个政府职员,然后逐步成长,最终成为香港的港督;
但这些年来,我也发现,香港的很多人还是太穷了,哪怕如今经济好转,老百姓不至于饿死,可生活困难者也是比比皆是,这个人群太多了,光靠港府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你也知道港府的预算都是很紧张的,有些盈余也不过千万港元;
所以借助社会力量,来帮助香港底层百姓脱贫,才是最佳方法,而我也想在最后一年任职期间,将这件事做好,不说做完,但最起码也有个开始,杨生觉得如何。”
“很好的政策。”杨文东脸上带着微笑,但心中却吐槽:“我信你个鬼~”
戴麟趾当港督快十年了,真要是想帮助脱贫,早就应该做了,特别是60年代初,那个时候香港经济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真正需要帮助的穷人太多了;
现在经济好多了,你搞个脱贫政策?大概率是想在离开香港之前搞个仁政,然后在这里留个美名,这样说不定对于他的未来还有一定的帮助。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指望任何人真心为别人的确不可能,能够为自己的同时适当帮助其他人,那已经算是大善了。
戴麟趾笑道:“所以我希望港府能够与香港的一些大财团达成合作,比如港府这边出土地,然后财团出资金,合作建好一些学校、医院、图书馆、公路等等;
只要能够便民的项目,都可以参与,如果不需要花钱,那港府内部的推动速度会非常快。”
“那对我们这些投资者来说,又有什么好处?”杨文东反问道。
港府对于各种基建项目的推出都是很扯皮的,核心原因就是需要动用公共预算;
而港府内部又并非铁板一块,每年的预算都是按比例设定好的,多了一些项目,就必须要砍部分已有项目的利益,这必然会引起纷争,导致项目推动很慢。
往年有特殊紧急项目,都是通过多卖地来筹集资金,可这种行为其实也是在影响地产市场,同样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对。
但如果只是出地,不出钱,那审批速度就快多了。
戴麟趾笑道:“这些项目的命名,可以交给投资方,比如你建了图书馆,就可以以你的名字来命名,这样一来,几十年后甚至百年后,这个名字也会一直存在的。”
“冠名权?”杨文东想了想道:“这个的确有点诱惑力,适当的投资也不是问题,但只是这样的话,我也不会投资太多的。”
顶级建筑的冠名权,对于早就财富自由十辈子的超级富豪来说,的确很有吸引力,可一般适当就够了,一个城市里,有几栋就够了,真要是太多,反而意义不大;
再说,自己建楼,也是可以冠名的,只不过这种顶多就是大厦、酒店,没办法在学校、医院乃至图书馆上实施,这个是需要政府的权限的。
戴麟趾点点头道:“对,我知道,所以这里面的很多选择,杨生可以自由决定。”
说完,戴麟趾取出一份地图,递给了杨文东,杨文东接过来一看,上面画着大量的标记,其中至少有6家医院,几家中学,还有几十家小学;
遍布了港岛以及九龙半岛的很多地方,甚至在尖沙咀,还有一个大型公园。
杨文东笑说道:“港督大人,您这雄心也太大了,这么多的公共机构,真要是花钱的话,投资价格得上亿啊。”
戴麟趾则道:“不一定,除了医院里面的昂贵设备,其他机构的最大成本就是地皮,这一块港府会承担,其他加起来,几千万港元就足够了;
就算是医院,我觉得核心还是足够的医生与基础病治疗,那些太昂贵的设备、治疗绝症的,意义不大,香港有钱人完全是可以出国治疗的,这样一来,一座医院也就几百万的投入。”
“港督先生,这些项目,您不会都指望我来投资吧?”杨文东反问道。
让他做慈善可以,不管是为自己的名还是适当帮助香港普通人,可全部让自己来做,那不就等于将自己当做冤大头了?
自己有钱也不会这样花的,哪怕全部做慈善,那也得是自己主导才行,除非做这么多慈善的同时,还有着其他一些好处。
戴麟趾道:“那倒不是,我说了,杨生可以自由选择,站在我的角度,自然是越多越好,但我也知道对你来说不太好,所以自然也会有一些补偿;
据我所知,长兴地产集团旗下有很多工业地皮,在尝试工转商吧?”
“对,以前的工业地皮,位置一般,随着经济的发展,不适合再开工业了,所以自然需要转成商业或者住宅。”杨文东则不动声色的问道:“港督先生,您不会在这方面给我折扣价吧?”
地皮的工转商,是港府的核心税收之一,且其影响着正常的地产拍卖,毕竟如果能够低价工转商,谁还乐意去竞拍港府的地皮?
因此,这也是港府业务的重中之重,别说华资,就算是怡和太古这种顶级英资,在这个问题上,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别想着能够便宜点。
原先历史上,只有极少数情况下,港府会让步,比如1985年初香港地产萎靡,港府为了刺激地产市场,同时想要借助李嘉成与国内的关系,就将和黄集团旗下的黄埔港口地皮进行了非常廉价的工转商,这个事情也让李嘉成在未来几年赚了接近百亿港元;
戴麟趾笑道:“当然不会,我也没这个权利,工转商的价格是不会变的,没有商量余地,但我可以给你最大的容积率,让你建成更大面积的大厦;
这一点的价值,或许比不上直接给你地皮,但也是非常高的,杨生作为地产行业的精英,应该知道。”
“这的确也很有吸引力。”杨文东不动声色的点点头,又道:“这样的话,那的确可以考虑。”
地产行业中地皮有两个重要数据:地皮面积与容积率;
很多普通人只关注地皮面积,往往忽略了容积率;
容积率是指一个面积的地皮上,能够建多大的建筑面积,比如一块地1万平方米,容积率为5,那就只能建5万平方米的大楼,如果是8,那就能建8万平方米,如果是12,那就是12万平方米;
可以说,在最终建筑面积的长期收益中,容积率的重要性比地皮面积是丝毫不差的。
只是一般情况下,容积率都是早就固定好的,很难更改,不过工转商的时候,容积率的确需要重新制定,这就有了活动的空间了。
戴麟趾又道:“不过杨生,这件事是我们的口头协议,没有文件,原因你也知道,不然对你我都不是一件好事。”
杨文东点头道:‘当然,我也不想留下任何文字记录。’
有些事情,不违法,但违规,就像这次的交易,如果成功了,那杨文东的一分钱也不会给戴麟趾,可暴露出去就不太好了。
双方只有口头描述,甚至会面的地点,都是在户外,没有任何电子设备可以录音,这一点,涉及到这类事情都会重视;
当年上一任总督柏立基在最后几年与杨文东也做了类似的交易,杨文东建了博物馆留下了他的大名,其他方面柏立基则是给了杨文东好处。
而双方的执行,就是靠着口头承诺,如果有一方违约另外一方也没办法,肯定不会公布,但一般来说,他们是肯定不会做这种事的。
戴麟趾笑道:“那杨生觉得,这些项目,哪些你看上了?”
“总督先生,这些医院,建成后是私人医院还是公立医院?”杨文东又问道。
如果是私人医院,那自己可就赚了,想在香港建医院,钱不是问题,问题是牌照,港府不给你就没办法。
戴麟趾道:“当然是公立的,为普通人服务的不可能是私人的,杨生是想投资私人医院?”
“能投资也可以,不能就算了。”杨文东摇摇头说道。
私人医院肯定是能够赚钱的,但做不成大规模产业,那对于杨氏家族来说,就没什么意义。
戴麟趾又道:“如果杨生想投资私人医院的话,也可以,但不在今天这件事的讨论范围,等下半年,我有机会跟议员们商量下,或许可以增加一些私人医院。”
“那就再说吧。”杨文东对此也不是很在意。
戴麟趾接着问道:“杨生,其他方面你怎么看?”
杨文东想了想道:“道路什么的我不参与,学校可以,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我都可以投资出钱,不过项目得由我来负责,港府这边有监督就行。”
“可以。”戴麟趾点头答应道。
PS:求月票